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矫正模型对小儿先天性耳廓畸形的近期应用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周智英 付勇 +2 位作者 毕静 蒋艾 戴继任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49-952,共4页
目的:研究Earwell耳矫正模型对小儿先天性耳廓畸形的近期应用效果。方法:耳廓畸形患儿38例(42耳),出生年龄7~176d,平均62.40d,根据年龄大小分为<28d组(1组)、28~90d组(2组)及>90d组(3组)。采用美国Earwell耳矫正模型进行矫正。结... 目的:研究Earwell耳矫正模型对小儿先天性耳廓畸形的近期应用效果。方法:耳廓畸形患儿38例(42耳),出生年龄7~176d,平均62.40d,根据年龄大小分为<28d组(1组)、28~90d组(2组)及>90d组(3组)。采用美国Earwell耳矫正模型进行矫正。结果:将耳廓形态矫正的情况分为优(同正常耳)、良(基本正常)及差(轻微改善或无变化)。采用美国Earwell耳矫正装置后,1、2、3组结果评估为优者分别占100.00%、89.47%和72.73%,平均矫正时间分别为16.75d、26.26d和38.91d,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0、73.68%和100.00%。结论:Earwell耳矫正模型对小儿先天性耳廓畸形的矫正效果显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所需的矫正时间越短,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畸形 耳矫正模型 新生儿期 无创矫正
原文传递
新生儿先天性耳廓畸形无创矫正后的随访结果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曾毕 王智楠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对不同类型的耳廓畸形患儿无创矫正后的随访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患儿矫正后的反弹率,为提高患儿耳廓的矫正效果提供相应指导。方法:矫正期间通过微信,每日随访1次,矫正结束后2 d随访1次,持续1周;若无变化,1个月后进行最后一次随访。... 目的:对不同类型的耳廓畸形患儿无创矫正后的随访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患儿矫正后的反弹率,为提高患儿耳廓的矫正效果提供相应指导。方法:矫正期间通过微信,每日随访1次,矫正结束后2 d随访1次,持续1周;若无变化,1个月后进行最后一次随访。结果:对33例耳廓畸形患儿进行矫正,6例隐耳,4例杯状耳,9例耳轮畸形,4例垂耳,4例环缩耳,3例招风耳,1例隐耳+环缩耳,2例隐耳+耳轮畸形。年龄7 d~9个月,均应用爱韦尔无创矫正器矫正,矫正时间为3周~6个月。隐耳畸形患儿矫正对年龄的要求较为宽松,1岁以内可进行矫正,矫正时间约为1个月,配合家长良好的矫正后护理,反弹率几乎为0;环缩耳畸形患儿对年龄要求较高,矫正时间较长,最长可达6个月,反弹率与矫正时间呈反比。结论:耳轮畸形、垂耳患儿矫正时间与患儿年龄大小成反比。良好的护理可以降低耳廓畸形患儿的反弹率,提高矫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耳廓畸形 无创矫正
原文传递
国产耳廓矫正器治疗小儿先天性耳廓畸形 被引量:13
3
作者 徐洁 李年琼 +4 位作者 王冰 杨大志 苏述平 杜小芳 姚红兵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0-623,共4页
目的评价国产耳廓矫正器治疗小儿先天性耳廓畸形的疗效。方法以先天性耳廓畸形患儿29例(35耳,男16耳,女19耳)为研究对象,其中环缩耳7耳、垂耳4耳、隐耳7耳、杯状耳4耳、招风耳5耳、耳轮畸形2耳、复合畸形3耳和Ⅰ度小耳畸形(Max分型)3耳... 目的评价国产耳廓矫正器治疗小儿先天性耳廓畸形的疗效。方法以先天性耳廓畸形患儿29例(35耳,男16耳,女19耳)为研究对象,其中环缩耳7耳、垂耳4耳、隐耳7耳、杯状耳4耳、招风耳5耳、耳轮畸形2耳、复合畸形3耳和Ⅰ度小耳畸形(Max分型)3耳,均佩戴国产耳廓矫正器治疗,按照初始矫正年龄分为1组(≤30天)13耳、2组(31~90天)16耳和3组(>90天)6耳,治疗3个月后比较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类型畸形患儿的矫治效果、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9例(35耳)中28例(34耳)(97.14%)矫正效果为优或良,除4例(5耳)出现皮损外,无严重并发症。1、2、3组矫正效果为优者分别为12耳(92.30%)、12耳(75%)、3耳(50%),1组效果优者比例较3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矫正时间分别为15.77±2.20、28.81±0.92、33.67±2.27天,1组<2组<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患儿间矫正效果和平均佩戴时间无显著差异;Ⅰ度小耳畸形患儿的矫正效果较其他7种畸型者差。结论国产耳廓矫正器能有效矫正小儿先天性耳廓畸形,矫正效果与初始矫正年龄、耳廓畸形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畸形 耳模矫正 无创矫正
下载PDF
先天耳廓畸形的无创矫正方法 被引量:11
4
作者 周婕 齐向东 陈建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489-2492,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耳模对先天性外耳廓畸形进行无创矫正治疗的现状,以及对其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就诊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整形外科的33例单侧或双侧先天性外耳廓畸形的新生儿采用非... 目的探讨应用耳模对先天性外耳廓畸形进行无创矫正治疗的现状,以及对其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就诊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整形外科的33例单侧或双侧先天性外耳廓畸形的新生儿采用非手术矫正技术进行治疗。治疗完成后,使用VAS评分量表调查家长的治疗效果满意度。结果共有33例患者(53只患耳)接受耳畸形矫正系统的无创治疗。患者平均年龄为(63.5±41.3)d,平均治疗时间为(41.6±15.4)d,父母的平均满意度为(3.76±0.93)分(总分:5分)。对比治疗前后耳形态数据,除颅耳角外,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本次的研究中,非手术矫正治疗的治愈率良好,治疗满意度随就诊年龄增长而降低。耳模矫正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局部耳廓皮肤破损。年龄造成的耳软骨硬化和弹性降低在佩戴模具时带来更大的压力,以及增加的佩戴时间均导致了并发症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畸形 无创矫正
下载PDF
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无创矫正疗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思齐 倪宝良 +6 位作者 陈姗 易琳 袁世新 黄金城 赵莉 姚吉龙 张建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7期1291-1295,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佩戴耳廓矫形器的无创矫正技术对新生儿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CADs)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设计,选取被诊断为CADs的29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15例)和对照组(14例)。研究组在出生3 d内佩戴... 目的探讨早期佩戴耳廓矫形器的无创矫正技术对新生儿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CADs)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设计,选取被诊断为CADs的29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15例)和对照组(14例)。研究组在出生3 d内佩戴耳廓矫形器进行无创矫正,矫治时长2周;对照组不进行矫治。在研究对象出生后第3周和第6周进行随访,由两名专业医生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耳廓形态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的下降程度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两组研究对象改善显效率的差异。采用广义估计模型(GEE)分析两组在不同随访时间点耳廓形态评分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影响矫治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组24耳,对照组25耳。第6周随访时,研究组中21耳恢复正常形态,显效率87.5%,对照组9耳恢复正常形态,显效率36.0%,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1,P<0.05)。采用GEE模型分析两组研究对象耳廓形态评分情况,两组患耳耳廓形态评分均随时间推移有所下降,研究组评分下降趋势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基线评分越高,改善效果越差(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出生3 d内佩戴耳廓矫形器的无创矫正技术对CADs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自愈倾向,畸形严重程度是影响改善效果的重要因素,畸形程度越高,改善效果越差,应尽早进行耳廓矫形器无创矫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形态畸形 耳廓矫形器 无创矫正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无创矫正先天性耳廓畸形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徐伟力 张菊芳 +3 位作者 周玥 蒋宙男 戚吉妮 李金晟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5期724-726,共3页
目的 无创耳廓矫正器矫正先天性耳廓畸形的疗效观察.方法 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廓形门诊收治先天性耳廓畸形患儿77例(125耳),年龄4~161 d;根据患儿初始矫治年龄分为3组:≤7 d为组1共4例(8耳),8~4... 目的 无创耳廓矫正器矫正先天性耳廓畸形的疗效观察.方法 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廓形门诊收治先天性耳廓畸形患儿77例(125耳),年龄4~161 d;根据患儿初始矫治年龄分为3组:≤7 d为组1共4例(8耳),8~42 d为组2共41例(71耳),>42 d为组3共32例(46耳).均采用国产耳廓矫正器进行矫正,比较不同初始矫治年龄组、不同畸形类型的矫正效果.结果 3组不同年龄组显效及治愈率分别100%、78.87%、4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20.72±6.56)d、(48.81±24.83)d、(57.06±18.75)d,组1<组2<组3,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01).畸形类型不同影响矫正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廓矫正器对先天性耳廓畸形的患儿矫正效果显著,矫正年龄越小,矫正效果越好,矫正器佩戴时间越短;环缩耳、杯状耳矫正效果越差,复发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形 无创矫正 耳廓矫正器
下载PDF
超时间窗轻度隐耳畸形无创矫正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许慧娟 杨海涛 +4 位作者 丁韶洸 谢存存 贾晓东 王广科 刘宏建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81-588,共8页
目的 探讨超时间窗轻度隐耳畸形无创矫正的疗效及合适的时间窗口。方法 收集2016年到2021年无创耳廓矫正器治疗轻度隐耳病例72例,按照患儿治疗时的年龄分为两组,试验组的年龄分布为6个月-14岁(≥6个月即超时间窗),共36例;对照组的年龄... 目的 探讨超时间窗轻度隐耳畸形无创矫正的疗效及合适的时间窗口。方法 收集2016年到2021年无创耳廓矫正器治疗轻度隐耳病例72例,按照患儿治疗时的年龄分为两组,试验组的年龄分布为6个月-14岁(≥6个月即超时间窗),共36例;对照组的年龄分布为6个月以内,共36例,结束后至少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之间无创耳廓矫正的有效率、复发率和治疗时长。试验组根据年龄再分为4个亚组(6月-1岁组、1-3岁组、3-6岁组及≥6岁组),比较其无创矫正的治疗时长。结果 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4.4%,对照组的有效率为100%,两组之间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473)。试验组的复发率为5.6%,对照组的复发率为0,两组之间的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473)。试验组的治疗时长为(77±52.1)d,对照组的治疗时长为(30±11.8)d,两组之间的治疗时长有统计学差异(P=0)。72例患儿治疗时长与治疗时年龄之间的关联性有统计学差异(P=0,R=0.718)。试验组4个亚组无创矫正的治疗时长有统计学差异(P=0.002),具体为6月-1岁组与3-6岁组有统计学差异(P=0),6月-1岁组与≥6岁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2),1-3岁组、3-6岁组和≥6岁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超时间窗轻度隐耳畸形无创矫正的成功率高,可以积极治疗;72例患儿治疗时长与治疗时年龄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随着年龄的增长,治疗时长也在增长。建议把时间窗口最大放宽到6岁,但需要特别注意在矫正前需要详细告知患儿家属开始矫正时的年龄越大其所需要的矫正时间越长,根据隐耳局部的皮肤张力和粘连情况及软骨硬度来把控矫正时的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耳 耳廓形态畸形 无创矫正
下载PDF
40例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的无创矫正疗效分析
8
作者 王新华 徐志华 +3 位作者 张小青 叶锐 袁旭 吕凌 《安徽医专学报》 2022年第6期44-46,49,共4页
目的:探讨爱韦尔耳廓矫治器对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的无创矫正疗效。方法:对40例(64耳)耳廓形态畸形的新生儿耳廓进行佩戴爱韦尔耳廓矫正器,治疗后3个月分别由患儿家长及医生对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所有的耳廓畸形患儿均成功接受治疗,无... 目的:探讨爱韦尔耳廓矫治器对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的无创矫正疗效。方法:对40例(64耳)耳廓形态畸形的新生儿耳廓进行佩戴爱韦尔耳廓矫正器,治疗后3个月分别由患儿家长及医生对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所有的耳廓畸形患儿均成功接受治疗,无严重并发症。63耳(98%)被患儿家长和医生评价为满意和很满意。结论:爱韦尔耳廓矫正器治疗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是一种无创操作,效果非常好,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 无创矫正
下载PDF
无创耳廓矫形器干预先天性耳廓畸形的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徐境 胡兵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6-10,共5页
目的通过评估无创耳廓矫形器在治疗先天性耳廓畸形儿童中的疗效,探讨矫正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8月在黄石市妇幼保健院接受EarWell耳廓矫形器治疗的先天性耳廓畸形患儿353例(490耳),根据开始治疗的日龄,患儿被分为3... 目的通过评估无创耳廓矫形器在治疗先天性耳廓畸形儿童中的疗效,探讨矫正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8月在黄石市妇幼保健院接受EarWell耳廓矫形器治疗的先天性耳廓畸形患儿353例(490耳),根据开始治疗的日龄,患儿被分为3组:A组128例(202耳)≤7 d、B组123例(162耳)8~42 d和C组102例(126耳)43~90 d。比较3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患儿进行跟踪随访,根据患儿的预后效果将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耳廓畸形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A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高于B、C组(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随访结果显示283例患儿预后良好,70例患儿预后不良。两组患儿年龄、容貌耳长、耳廓畸形Max分型、外耳道闭锁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耳廓畸形Max分型是影响EarWell耳廓矫形器校正预后的因素。结论矫形器治疗对先天性耳廓畸形具有显著的矫正效果。患儿年龄及耳廓畸形Max分型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耳廓矫形器 先天性耳廓畸形 矫治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下载PDF
应用光程校正空间法提升近红外无创生化分析模型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洪智 卢启鹏 +1 位作者 丁海泉 陈思唯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74-1980,共7页
由于采用血流容积差光谱相减法进行近红外无创生化分析得到的样品光谱光程不定,很难得到高性能的定标模型,本文提出采用光程校正空间法来消除光程差异,提升定标模型性能。首先,介绍了净信号分析的原理和校正空间的获取方法;根据血流容... 由于采用血流容积差光谱相减法进行近红外无创生化分析得到的样品光谱光程不定,很难得到高性能的定标模型,本文提出采用光程校正空间法来消除光程差异,提升定标模型性能。首先,介绍了净信号分析的原理和校正空间的获取方法;根据血流容积差光谱相减法的特点,提出了采用光程校正空间获取待测组分净信号的方法。然后,以含葡萄糖的脂肪乳溶液为例,通过光程校正空间获取葡萄糖净信号,建立定标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没有处理光程直接建立的定标模型,采用光程校正空间后所建立的模型相关系数(R)从0.978 1提升到0.997 7,定标均方根偏差(RMSEC)从77.52mg/dL下降到25.02mg/dL,交叉验证均方根偏差(RMSECV)从93.01mg/dL下降到68.22mg/dL。结果显示,采用光程校正空间的净信号分析能够有效抑制光程差异对定标模型的影响,为血流容积差光谱相减法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无创生化分析 光程校正空间 净信号分析
下载PDF
近红外无创生化检测中不同光程的光谱校正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洪智 卢启鹏 丁海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23-1426,共4页
近红外无创生化检测中采用不同血流容积光谱相减的方法理论上能够消除人体组织产生的强背景干扰,但人体光谱相减后得到的血液光谱的光程是未知的,这给校正模型的建立带来了困难。通过设计模拟实验并采用正交信号校正的方法对光程信息进... 近红外无创生化检测中采用不同血流容积光谱相减的方法理论上能够消除人体组织产生的强背景干扰,但人体光谱相减后得到的血液光谱的光程是未知的,这给校正模型的建立带来了困难。通过设计模拟实验并采用正交信号校正的方法对光程信息进行校正,提高不同光程的光谱建立校正模型的预测精度。分别建立了光程校正前后的模型,模型的交叉验证标准偏差从90.17mg.dL-1下降到31.62mg.dL-1,相关系数从0.978 7提高到0.996 8。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正交信号校正的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光程信息的干扰,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这为不同血流容积光谱相减法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无创生化检测 光程差异 正交信号校正
下载PDF
无创耳廓矫正技术治疗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杰 王增芹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7期90-93,共4页
目的 研究无创耳廓矫正技术治疗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的疗效,探讨耳廓矫形的最佳矫正时间窗。方法 35例(60耳)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患儿,根据患儿开始矫正时的月龄不同分为<1月龄组[22例(39耳)]和1~3月龄组[13例(21耳)]。两组患儿均佩戴... 目的 研究无创耳廓矫正技术治疗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的疗效,探讨耳廓矫形的最佳矫正时间窗。方法 35例(60耳)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患儿,根据患儿开始矫正时的月龄不同分为<1月龄组[22例(39耳)]和1~3月龄组[13例(21耳)]。两组患儿均佩戴无创耳廓矫形器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耳廓矫形器佩戴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月龄组和1~3月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85.71%,<1月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1~3月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月龄组的耳廓矫形器佩戴时间为(34.38±4.61)d,明显短于1~3月龄组的(49.71±7.0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耳廓矫正技术对小儿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的矫正效果显著,耳廓畸形越早矫正效果越好、治疗周期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形态畸形 无创耳廓矫正技术 新生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