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溶植物光合-光响应曲线的两种拟合模型比较 被引量:36
1
作者 张中峰 黄玉清 +2 位作者 莫凌 尤业明 焦继飞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0-344,共5页
用直角双曲线和非直角双曲线两种模型,对桂林岩溶区石山植物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九龙藤(Bauhinia championii)、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和圆叶乌桕(Sapium rotundifolium)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 用直角双曲线和非直角双曲线两种模型,对桂林岩溶区石山植物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九龙藤(Bauhinia championii)、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和圆叶乌桕(Sapium rotundifolium)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拟合的表观量子效率(α)、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数值均高于相应的非直角双曲线拟合结果;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参数值大小和曲线变化趋势不符合实际情况;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结果更符合生理意义。红背山麻杆和九龙藤具有较高的表观量子效率和较低的光补偿点,对光能的利用效率和耐荫性均强于圆叶乌桕和青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非直角双曲线模型 光响应曲线 表观量子效率
下载PDF
不同水肥条件下达乌里胡枝子的光合-光响应曲线特征 被引量:19
2
作者 吴爱姣 徐伟洲 +3 位作者 郭亚力 陈吉 李帅 徐炳成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85-792,共8页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在不同土壤水分与养分供应条件下的光合生理特征,采用盆栽控制试验,比较研究了在3种水分水平(高水HW,80±5%田间持水量FC;中水MW,60±5%FC和低水Lw,40±5%FC)与4种养分处...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在不同土壤水分与养分供应条件下的光合生理特征,采用盆栽控制试验,比较研究了在3种水分水平(高水HW,80±5%田间持水量FC;中水MW,60±5%FC和低水Lw,40±5%FC)与4种养分处理(CK,N,P和NP)下达乌里胡枝子生长旺期的叶片光合-光响应曲线特征。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比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更准确地拟合了不同水肥条件下达乌里胡枝子的光合一光响应曲线。HW水平下,P处理显著提高达乌里胡枝子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表观量子效率(AQY)与光饱和点(LSP);施磷肥有利于提高充分供水条件下达乌里胡枝子的光合能力,单施磷肥可以改善其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叶片光合作用,以及提高达乌里胡枝子对光能的广幅利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 水分胁迫 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 非直角双曲线模型 光合作用
下载PDF
接种AM真菌对木香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潘兴娇 张杰 +3 位作者 黄兴容 郭冬琴 张艳容 周浓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78-2184,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AM真菌对木香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其田间高产栽培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通过温室盆栽接种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接种球状巨孢囊霉Gigaspora margarita、玫瑰红巨孢囊霉Gigaspora rosea、美丽盾巨孢囊霉Scu... 目的:研究不同AM真菌对木香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其田间高产栽培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通过温室盆栽接种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接种球状巨孢囊霉Gigaspora margarita、玫瑰红巨孢囊霉Gigaspora rosea、美丽盾巨孢囊霉Scutellospora calospora、双紫盾巨孢囊霉Scutellospora dipurpurascens、孔窝无梗囊霉Acaulospora foreata、细凹无梗囊霉Acaulospora scrobiculata、明球囊霉Rhizophagus clarum、根内球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等4属8种丛枝菌根(AM)真菌,以接种和未接种AM真菌木香幼苗为研究材料,测定木香幼苗的生长指标和叶片光合生理特征,采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对其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结果:木香能迅速与AM真菌相互识别,形成了良好的共生关系,但8种AM真菌对木香幼苗的共生偏好性不同。AM真菌诱导处理后,对木香幼苗植株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大,但不同AM真菌对木香幼苗叶片的光合参数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有所差异。AM真菌侵入木香幼苗根系形成共生体后,能够提高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和降低叶绿素a/b含量,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初始量子效率(AQY),并降低了暗呼吸速率(Rd)、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从而促进木香幼苗光合作用的能力,有利于植株的生长。结论:从综合接种效应来看,双紫盾巨孢囊霉Scutellospora dipurpurascens、美丽盾巨孢囊霉Scutellospora calospora等是培育木香菌根苗优良备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香 AM真菌 生长效应 光合特征 光响应 非直角双曲线模型
下载PDF
接种菌根真菌滇重楼幼苗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 被引量:7
4
作者 潘兴娇 郭冬琴 +3 位作者 张杰 冯源 韦正鑫 周浓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680-2685,共6页
目的:研究滇重楼幼苗光合作用-光响应特性,筛选滇重楼生长发育适宜的AM真菌,为人工栽培和引种驯化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盆栽培养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长势一致的1年生滇重楼幼苗为试验材料,以不接种为对照组(CK... 目的:研究滇重楼幼苗光合作用-光响应特性,筛选滇重楼生长发育适宜的AM真菌,为人工栽培和引种驯化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盆栽培养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长势一致的1年生滇重楼幼苗为试验材料,以不接种为对照组(CK组),观察了6种丛枝菌根(AM)真菌易误巨孢囊霉Gigaspora decipiens、巨大巨孢囊霉Gigaspora gigantea、双紫盾巨孢囊霉Scutellospora dipurpurascens、亮色盾巨孢囊霉Racocetra fulgida、沙荒球囊霉Septoglomus deserticola、细凹无梗囊霉Acaulospora scrobiculata对滇重楼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滇重楼能迅速与AM真菌相互识别,形成了良好的共生关系。接种和未接种AM真菌滇重楼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效率(T_r)、气孔导度(G_s)、气孔限制值(L_s)均随着光合有效辐射(PAR)增强而逐渐增大,而胞间CO_2浓度(C_i)均随着PAR的增强和P_n的增大而减少。与对照组(CK组)相比,AM真菌诱导处理后,对滇重楼幼苗植株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大,但不同AM真菌对滇重楼幼苗叶片的光合生理的影响有所差异。总体来说,AM真菌侵入滇重楼幼苗根系形成共生体后,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和光饱和点(LSP),并降低了暗呼吸速率(Rd)和光补偿点(LCP),从而增强滇重楼幼苗对光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其光合作用的能力,有利于植株的生长。结论:6种AM真菌对滇重楼幼苗的共生偏好性不同。综合考虑滇重楼幼苗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特性,本试验条件下,双紫盾巨孢囊霉Scutellospora dipurpurascens、沙荒球囊霉Septoglomus deserticola等是培育滇重楼菌根苗优良备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重楼 AM真菌 光响应曲线 光响应特征参数 净光合速率 非直角双曲线模型
下载PDF
植物电子传递速率对光响应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叶子飘 杨小龙 冯关萍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7-104,共8页
测量不同光照条件下绿豆幼苗叶片的电子传递速率对光的响应数据和有效光量子效率,进一步利用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对光响应的机制模型(模型1)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模型2)拟合这些数据,比较这2种模型的适用性和参数特点。结果表明:模型2估算3... 测量不同光照条件下绿豆幼苗叶片的电子传递速率对光的响应数据和有效光量子效率,进一步利用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对光响应的机制模型(模型1)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模型2)拟合这些数据,比较这2种模型的适用性和参数特点。结果表明:模型2估算3种光照条件下绿豆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约为实测值的63%,且不能直接估算其饱和光强,拟合曲线与实测曲线存在显著差异,且不能解释绿豆幼苗叶片光系统Ⅱ(PSⅡ)的动力学下调现象。模型1不但可以准确计算绿豆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饱和光强,而且计算得到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饱和光强与实测值高度符合,还可合理解释植物的PSⅡ动力学下调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非直角双曲线模型 光系统Ⅱ的动力学下调 光响应机制模型 低光照
下载PDF
华南地区常用园林绿化藤本植物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兴华 胡会先 +4 位作者 林爵平 吴刚 潘文 张方秋 朱报著 《广东林业科技》 2010年第2期7-11,共5页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5种华南地区常用园林绿化藤本植物进行了光响应曲线的测定,并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对其进行拟合,对比分析了5种藤本植物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n)、最大表观量子效率(ɑ)。结果表...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5种华南地区常用园林绿化藤本植物进行了光响应曲线的测定,并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对其进行拟合,对比分析了5种藤本植物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n)、最大表观量子效率(ɑ)。结果表明:5种藤本植物对光照的响应存在着显著差异。使君子的LCP和LSP都比较低,能够充分利用弱光并具有较强的耐荫性;常春麻油藤的LCP和LSP高,对有效光能辐射的利用范围较宽。5种藤本植物的光合速率随光合有效辐射强度的增加出现先升高后平缓的趋势;气孔导度随光强的上升均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叶片胞间CO2浓度随着光强增大均呈现先快速降低后趋于稳定的趋势;蒸腾速率呈现出线性平缓增长的趋势;而水分利用效率则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类似抛物线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本植物 光响应曲线 非直角双曲线模型 光合特性
下载PDF
最大电子传递速率的确定及其对电子流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叶子飘 段世华 +1 位作者 安婷 康华靖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8-507,共10页
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简称模型Ⅰ)是Farquhar、von Caemmerer和Berry提出的生物化学光合模型(简称FvCB生化模型)的主要子模型。在植物光合作用对光响应曲线的拟合中,模型Ⅰ得到广泛的应用和验证。同时,模型Ⅰ也可用于估算植物叶片的最大电... 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简称模型Ⅰ)是Farquhar、von Caemmerer和Berry提出的生物化学光合模型(简称FvCB生化模型)的主要子模型。在植物光合作用对光响应曲线的拟合中,模型Ⅰ得到广泛的应用和验证。同时,模型Ⅰ也可用于估算植物叶片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_(max))。然而,由模型Ⅰ估算植物叶片的J_(max)是否与实测值相符,尚未得到严格的验证。该文应用LI-6400-40光合测定仪测定了遮阴和全日照条件下大豆(Glycine max)叶片的光合速率和电子传递速率对光的响应曲线,然后分别用模型Ⅰ和电子传递速率对光响应机理模型(简称模型Ⅱ)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由模型Ⅰ估算遮阴和全日照条件下大豆叶片的J_(max)与观测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由模型Ⅱ计算得到的J_(max)与实测值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此外,用模型Ⅰ估算的J_(max)将高估光合电子流分配到光呼吸的量,从而高估光呼吸对植物的光保护作用。因此,在估算植物叶片J_(max)和准确评估光呼吸对植物光保护作用方面,模型Ⅱ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非直角双曲线模型 光响应机理模型 FvCB生化模型 电子传递速率
原文传递
基于FvCB模型估算小麦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 被引量:2
8
作者 康华靖 段世华 +1 位作者 安婷 叶子飘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77-1384,共8页
在Farquhar、von Caemermer和Berry模型(以下简称FvCB生化模型)中有2个子模型,即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核酮糖-1,5-双磷酸(RuBP)再生速率限制模型,用其可以估算C3植物叶片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为了严格验证由这2个子模型估算植物叶片... 在Farquhar、von Caemermer和Berry模型(以下简称FvCB生化模型)中有2个子模型,即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核酮糖-1,5-双磷酸(RuBP)再生速率限制模型,用其可以估算C3植物叶片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为了严格验证由这2个子模型估算植物叶片Jmax的精确度,本研究用LI-6400-40光合测定仪分别测定了2%和21%O2浓度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叶片的光合速率和电子传递速率对光和CO2的响应曲线,并用此2个模型分别拟合了21%O2浓度下小麦光合速率对CO2的响应曲线和电子传递速率对光的响应曲线。结果表明,由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小麦电子传递速率对光的响应曲线得到的Jmax为254.86μmol·m^-2·s^-1,显著高于其观测值(236.37μmol·m^-2·s^-1)(P<0.05);由RuBP再生速率限制子模型拟合小麦光合速率对CO2的响应曲线得到的Jmax为260.58μmol·m^-2·s^-1,则显著低于其观测值(298.05μmol·m^-2·s^-1)(P<0.05)。此外,当胞间CO2浓度(Ci)为738.01μmol·mol-1时,小麦处于RuBP再生速率限制阶段,此时其净光合速率及其相应的光呼吸速率分别为61.16和8.55μmol·m^-2·s^-1。在不考虑其他路径消耗光合电子的情况下,小麦在该Ci时同化这些碳至少需要光合电子流为352.24μmol·m^-2·s^-1,这与由RuBP再生速率限制子模型估算的Jmax(260.58μmol·m^-2·s^-1)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RuBP再生速率限制子模型在估算小麦叶片Jmax上存在缺陷,有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非直角双曲线模型 FvCB模型 碳同化 RuBP再生速率限制模型 最大电子传递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