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地区某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65
1
作者 王兰化 李明明 +3 位作者 张莺 马武明 崔凯鹏 王志强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1-196,共6页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对华北地区某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利用污染指数法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应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Cd、Hg、Cu、Zn)在三种暴露途径下的健康风险作出评价。结果表明,...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对华北地区某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利用污染指数法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应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Cd、Hg、Cu、Zn)在三种暴露途径下的健康风险作出评价。结果表明,该蔬菜基地土壤已受到重金属Cd、Hg、Cu不同程度的污染,但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平均值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4种重金属在三种暴露途径下的非致癌风险大小顺序均为Hg>Cu>Zn>Cd,非致癌风险均小于1,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的非致癌健康影响。三种暴露途径下的致癌风险均低于可以接受的水平10-6,表明Cd的致癌风险较低,不会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重金属 健康风险评价 致癌风险 非致癌风险
下载PDF
某典型农业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健康风险初步评价 被引量:32
2
作者 于云江 胡林凯 +3 位作者 李定龙 杨彦 孙朋 姚金玲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93-696,共4页
目的评价某典型农业区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通过摄食途径对人群的健康风险。方法按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于2009年7月采集某农业区6个自然村的农田土壤,分析其中汞、铬、镉、砷和铅等8种重金属的含量,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污染指... 目的评价某典型农业区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通过摄食途径对人群的健康风险。方法按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于2009年7月采集某农业区6个自然村的农田土壤,分析其中汞、铬、镉、砷和铅等8种重金属的含量,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污染指数法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运用USEPA推荐的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研究区农田土壤中各元素的含量均高于背景值,各元素的污染程度顺序依次为铬>砷>锰>锌>铬>铜>铅>汞;农田土壤重金属经口摄食途径下的健康风险主要表现为致癌风险,且儿童的健康风险均大于成人。结论该地区农田土壤污染受到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对人群的健康风险主要表现为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农田 金属 非致癌风险 致癌风险
原文传递
2014~2019年青岛市生活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20
3
作者 潘璐 王炳玲 +4 位作者 王寅 张秀芹 徐春生 李丹丹 段海平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2-49,57,共9页
目的评价青岛市2014~2019年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健康风险,为青岛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分析青岛市10个区市2014~2019年间的2 963份生活饮用水水质结果,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US EPA)经典"四步法"健康风险评... 目的评价青岛市2014~2019年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健康风险,为青岛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分析青岛市10个区市2014~2019年间的2 963份生活饮用水水质结果,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US EPA)经典"四步法"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其中的17种化学污染物进行经口摄入途径的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2014~2019年经口途径摄入饮用水中,对成年人致癌风险最高的为镉(致癌风险为1.94×10^(-5)),其次为铬和砷。大部分污染物的致癌风险在6年内呈现总体下降趋势。非致癌风险最高的为氟化物(危害系数为0.31),其次为硝酸盐氮和砷。致癌风险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砷、铬、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致癌风险在出厂水和末梢水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氯甲烷在丰水期的致癌风险大于枯水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青岛市生活饮用水中化学污染物的健康风险低于US 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初步认为青岛市生活饮用水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不会对成年人群健康产生明显危害。镉、砷和铬的致癌风险及氟化物、硝酸盐氮和砷的非致癌风险相对较高,应在饮用水风险管理中优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风险评估 饮用水 化学污染物 致癌风险 非致癌风险
原文传递
宝鸡市长青镇冶炼厂周边居住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估 被引量:14
4
作者 范拴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6-54,共9页
采用实地采样与室内测试方法对宝鸡市长青镇冶炼厂周边居住区土壤重金属(Pb、Zn、Cd、Cr)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利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改进的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应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 采用实地采样与室内测试方法对宝鸡市长青镇冶炼厂周边居住区土壤重金属(Pb、Zn、Cd、Cr)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利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改进的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应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在3种暴露途径下的健康风险做出了初步评价,并用相关性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污染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13个采样点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Pb、Zn、Cd和Cr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2.43-96.42、82.54-151.32、0.065-0.309、59.26-104.13mg/kg,平均值分别为67.55、107.20、0.120、75.23mg/kg,其值均高于陕西和中国的背景值,说明土壤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地质累积指数法进一步证实研究区域土壤已经受到4种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且处于中等污染及以内;而4种重金属的综合污染评价显示,除4号村庄、7号村庄处于中等污染外,其余均处于轻污染至中污染;研究区域中,4种重金属在3种暴露途径下对儿童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均大于成人,但对成人和儿童均不存在显著的非致癌健康影响和非致癌健康总风险,其风险顺序是经口摄入〉经皮肤接触〉经呼吸吸入;其次,Cd对成人和儿童经呼吸暴露途径均不存在致癌健康风险,而Cr对成人和儿童经呼吸暴露所致的致癌健康风险处于不可接受状态;另外,源解析结果显示,Pb和Zn具有相同的污染源,而Cd和Cr具有不同的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健康风险 致癌风险 非致癌风险
下载PDF
滹沱河平原地下水有机污染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4
5
作者 费宇红 张兆吉 +4 位作者 杨梅 李亚松 钱永 孟素花 陈京生 《上海地质》 2010年第2期13-19,共7页
本文根据有机物的挥发性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大小,对U.S.EPA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适当改进,在模型中添加了污染物煮沸后的残留率TF项,评价分析了滹沱河冲积平原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1)研究区典型的检出有机污染物为:三氯甲烷、四... 本文根据有机物的挥发性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大小,对U.S.EPA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适当改进,在模型中添加了污染物煮沸后的残留率TF项,评价分析了滹沱河冲积平原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1)研究区典型的检出有机污染物为: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各采样点风险的主要贡献污染物为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主要的污染源应以工业和工业产品的使用污染为主;(2)对于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3种暴露途径的健康风险顺序均为:呼吸途径〉饮水途径〉皮肤接触途径;(3)非致癌风险中3个点均超过规定限值1.0,致癌风险中有4个点超过规定限值10~6;(4)使用和饮用开水并保持厂内工作车间和办公环境内空气畅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滹沱河平原 有机污染物 残留率 致癌风险 非致癌风险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两个有色金属集中开采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评估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建信 孙燕英 +2 位作者 刘鑫 李元杰 李永林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0-146,共7页
以内蒙古东部相距较近的两个有色金属集中开采区典型矿区或企业及其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其中五种重金属(Pb、Hg、Cd、Cr和类金属As)的污染情况,以及由此导致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Cd和As为研究区主要污染元素,地区一和地区二分... 以内蒙古东部相距较近的两个有色金属集中开采区典型矿区或企业及其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其中五种重金属(Pb、Hg、Cd、Cr和类金属As)的污染情况,以及由此导致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Cd和As为研究区主要污染元素,地区一和地区二分别以Cd污染和As污染为主,地区一综合污染水平、Pb和Cd单项污染水平均高于地区二,As单项污染水平则低于地区二;两地区总致癌风险均超出可接受水平,地区一致癌风险水平高于地区二,主要致癌风险因子均为As和Cr,致癌风险贡献顺序:As>Cr;两地区存在非致癌风险,地区一非致癌风险水平高于地区二,主要非致癌风险因子均为As,其次为Cr和Pb,地区一和地区二的非致癌风险贡献顺序分别为:As>Pb>Cr和As>Cr>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开采区 重金属污染 致癌 非致癌 风险
原文传递
某化肥厂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氨氮分布特征及其非致癌风险评估 被引量:13
7
作者 徐铁兵 刘思言 +1 位作者 阎秀兰 李鸣凤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1-216,共6页
研究了生产历史长达43年的华北地区已停产的某化肥厂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氨氮分布特征及其非致癌风险。结果表明:该场地内土壤氨氮质量浓度为0.29~7020.00 mg/kg,污染主要集中在碳化工房和变换、脱硫工房等核心生产区,以及发生过液... 研究了生产历史长达43年的华北地区已停产的某化肥厂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氨氮分布特征及其非致癌风险。结果表明:该场地内土壤氨氮质量浓度为0.29~7020.00 mg/kg,污染主要集中在碳化工房和变换、脱硫工房等核心生产区,以及发生过液氨泄漏事故的南部空地区域;氨氮浓度总体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深度为6.00~20.00 m的区域是污染高值区;地下水中氨氮浓度分布以核心生产区的碳化工房区域为中心向四周扩散,最高质量浓度达到859.40 mg/L,与土壤氨氮分布特征基本一致;作为居住用地,该场地地下水中氨氮的非致癌危害商处于可接受风险范围内,但表层土壤(0~6.00 m)和下层土壤(6.00~17.00 m)中氨氮的非致癌危害商均超出人体健康可接受范围,应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阻断土壤氨氮进入空气和地下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厂污染场地 土壤 地下水 氨氮 分布特征 非致癌风险
下载PDF
某废弃化工场地地下水有机污染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兰化 李明明 +1 位作者 张莺 马武明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2年第4期293-298,共6页
根据U.S.EPA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笔者评价了某废弃化工场地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1)该场地地下水的典型有机污染物为1,2-二氯丙烷、苯、甲苯、三氯甲烷;2)对于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3种暴露途径的健康风险顺序均为:呼吸途径>饮... 根据U.S.EPA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笔者评价了某废弃化工场地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1)该场地地下水的典型有机污染物为1,2-二氯丙烷、苯、甲苯、三氯甲烷;2)对于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3种暴露途径的健康风险顺序均为:呼吸途径>饮水途径>皮肤接触途径;3)非致癌风险中3个点超过规定限值1.0,致癌风险中4个点均超过规定限值10-6,是不可接受的。保持居住环境内空气畅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化工场地 有机污染 健康风险评价 致癌风险 非致癌风险
下载PDF
轿车内苯系物的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小开 程赫明 冯莉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31-1337,共7页
为分析车内苯系物污染对不同性别驾乘人员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对65辆轿车内空气中ρ(苯)、ρ(甲苯)、ρ(乙苯)和ρ(二甲苯)进行评价;提出车内苯的基本致癌风险浓度与危险致癌风险浓度概念及其计算公式,并与国内外相关标准中苯系物... 为分析车内苯系物污染对不同性别驾乘人员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对65辆轿车内空气中ρ(苯)、ρ(甲苯)、ρ(乙苯)和ρ(二甲苯)进行评价;提出车内苯的基本致癌风险浓度与危险致癌风险浓度概念及其计算公式,并与国内外相关标准中苯系物浓度标准限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65辆轿车内空气中苯系物Hfz(综合非致癌指数)的最大值为0.44,低于US EPA(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规定的非致癌风险基本值(1),对乘客与司机均不存在非致癌风险;但苯对司机Hza(致癌指数)的平均值为129.3×10-6,致癌风险较高;苯对男性乘客、女性乘客、男性司机与女性司机的Cwx(危险致癌风险浓度)分别为450.0、470.0、67.5和70.4μg/m3.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中苯浓度标准限值对司机Hza的平均值为1.59×10-4,大于US EPA规定的苯致癌风险危险值(1×10-4),构成致癌危害;苯系物浓度标准限值对司机Hfz的平均值为1.15,构成非致癌危害.轿车内空气中ρ(苯)、ρ(甲苯)、ρ(乙苯)和ρ(二甲苯)的合理限值分别为0.068、1.000、1.350和1.350 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轿车 苯系物 致癌风险 非致癌风险 车内空气
下载PDF
成都市文娱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淑颐 阳锋 +3 位作者 张程 袁林 邓雪 王莉淋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0-497,共8页
为研究成都人口密集的文娱区表层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情况以及重金属人体健康风险,采集并分析了川大望江校区、八宝广场、沙河驷马桥段、人民公园和春熙路30个表层土样中Cd、Zn、Cu和Pb元素的含量,并通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健康风险... 为研究成都人口密集的文娱区表层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情况以及重金属人体健康风险,采集并分析了川大望江校区、八宝广场、沙河驷马桥段、人民公园和春熙路30个表层土样中Cd、Zn、Cu和Pb元素的含量,并通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法对重金属污染水平及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与土壤背景值相比重金属Pb的浓度较高(高出背景值的1-2倍);综合指数显示除人民公园表土重金属达到中度污染外,其余各区处于轻度污染。在健康风险方面,文娱区表层土中这四种重金属尚不能对人体造成非致癌健康风险;但无论儿童还是成人,由Cd可导致的致癌风险已不能忽视。因此,应将Cd作为成都市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工作中优先控制的重金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壤 土壤污染评价 健康风险评价 非致癌风险 致癌风险
下载PDF
湖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振 丁启燕 宋万营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CAS 2018年第3期181-187,共7页
采用污染指数、健康风险评价、克里格插值等方法,对湖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与健康风险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15年,湖北省土壤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差异较大,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Hg、Cd、Cu、Zn、Pb、As、Cr,污染程度较高... 采用污染指数、健康风险评价、克里格插值等方法,对湖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与健康风险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15年,湖北省土壤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差异较大,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Hg、Cd、Cu、Zn、Pb、As、Cr,污染程度较高的采样点多位于鄂西、鄂中地区;(2)儿童和成人总非致癌风险指数均小于1,总致癌风险指数均介于10^(-6)~10^(-4)之间,说明土壤重金属污染导致的两类健康风险总体上可以接受;(3)儿童和成人总非致癌风险、总致癌风险均在省域空间上呈现"西高东低"分布格局,较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重金属背景值较高的鄂西、鄂西南地区。研究结果为省域尺度的土壤污染防治和健康风险防范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污染程度评价 致癌风险 非致癌风险 湖北省
下载PDF
某电镀厂搬迁后重金属污染场地的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黎子瑜 钱谊 王蒙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831-835,839,共6页
为了解某电镀厂搬迁后污染场地的土壤环境质量和健康风险状况,运用我国《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健康风险评价框架,对该电镀厂搬迁后污染场地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在场地内共设置了34个采样点,采集了69个土壤样品,通过... 为了解某电镀厂搬迁后污染场地的土壤环境质量和健康风险状况,运用我国《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健康风险评价框架,对该电镀厂搬迁后污染场地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在场地内共设置了34个采样点,采集了69个土壤样品,通过检测分析,检出11种重金属,采用GB 15618—200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案)中居住用地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和单项指数法对场地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确定Cr、Cu、Ni、Zn为场地目标污染物,并对这4种目标污染物进行健康风险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电镀厂遗留污染场地所有监测点位均存在致癌风险,其致癌风险主要是由Cr6+引起,且用作住宅用地时的致癌风险比用作商业用地的致癌风险更大,该场地大部分点位的非致癌危害指数小于1,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厂 污染场地 健康风险评价 致癌风险 非致癌风险
原文传递
青岛重点公共场所室内空气化学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寅 于红卫 +6 位作者 徐春生 张秀芹 李丹丹 潘璐 段海平 于维森 王炳玲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10-116,共7页
目的了解青岛市重点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化学污染物污染状况,评估其健康风险,为青岛市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和从业人员健康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分析青岛市2017—2020年的重点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及氨暴露水平... 目的了解青岛市重点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化学污染物污染状况,评估其健康风险,为青岛市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和从业人员健康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分析青岛市2017—2020年的重点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及氨暴露水平,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进行检测,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USEPA)经典“四步法”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评估化学污染物经吸入途径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结果宾馆(酒店)、美容店、理发店三类场所室内空气中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及氨的中位数浓度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卫生限值。其中,甲醛的中位数浓度的致癌风险介于1.0×10-6~1.0×10-4,最高浓度的致癌风险大于1.0×10-4;中位数及以上浓度的慢性非致癌风险值>1。结论青岛市宾馆(酒店)、理发店和美容店从业人员室内空气中甲醛暴露存在慢性非致癌风险和较高的致癌风险,宜重点关注;苯暴露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宜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场所 健康风险评估 化学污染物 致癌风险 非致癌风险
下载PDF
再生水无计划间接补充饮用水的雌激素健康风险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乾元 邵一如 +2 位作者 王超 孙艳 胡洪营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41-1050,共10页
以城市污水为水源的再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类内分泌干扰物,其在无计划间接补充饮用水过程中存在潜在健康风险.针对再生水经河流补给湖库型水源地的典型场景,研究了再生水中雌酮、雌二醇、17α-乙炔基雌二醇、双酚A、壬基酚和辛... 以城市污水为水源的再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类内分泌干扰物,其在无计划间接补充饮用水过程中存在潜在健康风险.针对再生水经河流补给湖库型水源地的典型场景,研究了再生水中雌酮、雌二醇、17α-乙炔基雌二醇、双酚A、壬基酚和辛基酚在水体中的变化规律,评价了雌激素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再生水(二级出水)中雌激素类物质的质量浓度多分布在0.1-100ng·L^-1水平;双酚A和壬基酚的浓度较高,可达到1—10μg·L^-1水平.再生水间接补充饮用水过程中,雌激素的浓度受到上游来水稀释、河道湖库自然降解和饮用水处理工艺去除等作用的影响.雌酮、雌二醇、双酚A、壬基酚和辛基酚的非致癌风险较小,都低于规定值1.当湖库型水源地的水力停留时间大于30d时,再生水中17α-乙炔基雌二醇对人体的非致癌风险值大多小于1;当停留时间小于10d且再生水占饮用水比例达50%以上时,16%-47%样品的17α-乙炔基雌二醇的非致癌风险值大于1,其健康风险需优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无计划间接补充饮用水 雌激素 健康风险评价 非致癌风险 水源
原文传递
基于ANN-MC模型的农村饮用水源健康风险不确定性量化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邓玉 倪福全 +3 位作者 李林桓 王志刚 刘金山 周登科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4期25-32,共8页
饮用水源健康风险非确定性的定量化对水安全的准确评估十分重要。为减小非确定性对健康风险的影响,基于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将人工神经网络和蒙特卡洛分析方法进行耦合,构建了ANN-MC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并对四川盆地西... 饮用水源健康风险非确定性的定量化对水安全的准确评估十分重要。为减小非确定性对健康风险的影响,基于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将人工神经网络和蒙特卡洛分析方法进行耦合,构建了ANN-MC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并对四川盆地西南缘周山地典型区的农村饮用水源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在2010年、2011年、2012年,样本非致癌风险高于可接受水平"1.0"的仅为0.31%、0.04%和0.04%,而在0.1≤HQ<1.0之间的样本数分别为95.00%、78.75%和66.80%,说明研究区域内大部分居民可能通过饮水途径造成健康危害;该区农村饮用水源中需要重点控制的污染物为氟化物、硝酸盐、铁、锰和铜。ANN-MC模型预测健康风险是一种有效评估饮用水源健康风险的方法,可为水安全管理提供更加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源 健康风险 蒙特卡洛 人工神经网络 非致癌风险
下载PDF
2014—2021年石家庄生活饮用水中化学物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慧 范尉尉 +2 位作者 武瑞婷 牛玉杰 陈凤格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42-949,共8页
[背景]生活饮用水中多种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经饮水途径摄入存在一定健康风险。[目的]评估石家庄市2014—2021年生活饮用水致癌与非致癌健康风险。[方法]按照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2014—2021年石家庄市出厂... [背景]生活饮用水中多种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经饮水途径摄入存在一定健康风险。[目的]评估石家庄市2014—2021年生活饮用水致癌与非致癌健康风险。[方法]按照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2014—2021年石家庄市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采集、保存、检验,共收集10529份生活饮用水水样;采用美国环保署推荐的“四步法”,结合蒙特卡洛概率模型获得化学物不同暴露水平,对饮用水中15种化学物经口途径暴露导致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对15种饮用水化学物经口途径一般暴露水平与高暴露水平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2014—2021年石家庄市成人经口途径摄入饮用水致癌风险较高的化学物和风险值分别为镉(1.11×10^(−4)、2.98×10^(−4))、砷(5.88×10^(−5)、1.56×10^(−4))、铬(5.48×10^(−5)、2.41×10^(−4)),非致癌风险较高的化学物和风险值分别为氟化物(3.57×10^(−1)、6.57×10^(−1))、砷(1.31×10^(−1)、3.47×10^(−1))、硝酸盐(1.14×10^(−1)、5.98×10^(−1))。三氯甲烷、铝的健康风险有所上升,但仍处于可接受范围。男性人群的健康风险较高于女性,如男性中砷一般暴露水平的致癌风险为5.76×10^(−5),而女性为5.72×10^(−5);地下水中镉、铬、氟化物、硝酸盐等化学物的健康风险高于地表水,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健康风险则低于地表水,如地下水中氟化物一般暴露水平的非致癌风险为3.61×10^(−1),而地表水为2.27×10^(−1)。输配水环节与水期、季节因素可能会影响饮用水的健康风险,如末梢水中三氯甲烷一般暴露水平的致癌风险较高,为1.75×10^(−7),而出厂水为8.17×10^(−8)。枯水期中砷一般暴露水平的非致癌风险较高,为1.36×10^(−1),而丰水期为1.26×10^(−1)。[结论]饮用水中15种化学物,除镉一般暴露水平的致癌风险超过美国环保署推荐的最大可接受范围,其余化学物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健康风险评估 致癌风险 非致癌风险 蒙特卡洛模拟
原文传递
淮南潘一矿采煤塌陷积水区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军 董少春 +2 位作者 尹宏伟 任永乐 姚素平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8-125,共8页
以淮南潘一矿塌陷积水区为例,分析测试了塌陷积水区12个采样点水样中的7种重金属元素(Cr、Cd、Zn、Cu、Pb、Ni和Fe)的含量,采用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重金属由食入途径进入人体所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和... 以淮南潘一矿塌陷积水区为例,分析测试了塌陷积水区12个采样点水样中的7种重金属元素(Cr、Cd、Zn、Cu、Pb、Ni和Fe)的含量,采用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重金属由食入途径进入人体所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研究发现,研究区水体中重金属致癌风险值为(5.06~8.06)×10^(–6)/a,根据我国环境保护部推荐的健康风险标准,存在健康风险。其中,Cr的致癌风险占总致癌风险的98.52%。非致癌健康风险值在10^(–10)/a的数量级,健康风险不明显,而非致癌健康风险的贡献大小顺序为,Cu>Pb>Fe>Cr>Cd>Ni>Zn。其中,Cu的贡献率最大,占非致癌总风险值的48.62%。同时还发现,研究区的重金属致癌风险占总健康风险的99.99%,这表明该区域总的水质健康风险几乎全部由致癌风险构成,而致癌风险中又几乎由Cr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塌陷区 水环境质量 重金属 致癌风险 非致癌风险
下载PDF
深圳市室内空气的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寰 马振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360-364,共5页
文章利用美国环保局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了不同人群在满足《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的3组室内空气中的暴露风险。结果表明,在这3组室内空气中生活的所有人群都存在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其中儿童(0.5~10岁)的非致... 文章利用美国环保局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了不同人群在满足《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的3组室内空气中的暴露风险。结果表明,在这3组室内空气中生活的所有人群都存在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其中儿童(0.5~10岁)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在所有人群中最小。室内空气质量即使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也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风险评价 室内空气 非致癌风险 致癌风险
下载PDF
宁波市生活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估
19
作者 赵薛飞 王爱红 +2 位作者 史碧君 谷少华 张丹丹 《预防医学》 2024年第4期333-337,共5页
目的评估2021—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生活饮用水的健康风险,为保障宁波市饮水安全提供依据。方法2021—2022年宁波市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按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限值对除放射性指... 目的评估2021—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生活饮用水的健康风险,为保障宁波市饮水安全提供依据。方法2021—2022年宁波市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按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限值对除放射性指标以外的常规指标和消毒剂指标进行评价,计算水质合格率。选取检出率>50%的指标,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经典“四步法”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定量评估经饮水途径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结果2021—2022年宁波市共监测1678份水样,其中1558份集中式供水水样的消毒剂以次氯酸钠为主,1079份占64.30%;120份分散式供水均未进行消毒处理。合格1483份,合格率为88.38%,硝酸盐、氟化物、三氯甲烷和铝的检出率>50%。三氯甲烷的致癌风险值M(Q_(R))为2.964×10^(-6)(3.909×10^(-6)),硝酸盐、氟化物、三氯甲烷和铝的非致癌风险值M(Q_(R))分别为1.631×10^(-2)(1.361×10^(-2))、3.955×10^(-2)(3.164×10^(-2))、2.231×10^(-2)(2.942×10^(-2))和2.136×10^(-4)(6.573×10^(-4))。结论2021—2022年宁波市生活饮用水中17种污染物经饮水途径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饮用水 健康风险评估 致癌风险 非致癌风险
原文传递
某废弃氯碱厂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香莲 吴浩浩 +5 位作者 黄庭 黄珊 朱凯丽 况琴 李建龙 吴代赦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9-146,共8页
以南昌市某废弃氯碱厂重金属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中重金属(As、Cr、Hg、Pb)含量特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式对该污染场地进行健康风险评价。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结果表明,19个土壤样品中C... 以南昌市某废弃氯碱厂重金属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中重金属(As、Cr、Hg、Pb)含量特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式对该污染场地进行健康风险评价。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结果表明,19个土壤样品中Cr、Pb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二级标准值,但As和Hg含量部分样点高于国家二级标准值。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该场地儿童的非致癌风险总指数HI_T大于1,存在非致癌风险。成人和儿童的致癌风险总指数CRT超过了风险指数阈值10^(-6),存在着致癌风险。HIAs对HI_T的贡献率在59%左右,CR_(As)对CR_T的贡献率在99%左右,As是最主要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因子。儿童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均高于成人,在实际的场地再利用过程中,尤其要加强对儿童的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健康风险评价 非致癌风险 致癌风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