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方位异常阴道分娩第二产程会阴超声测量产程进展参数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杨建成 马琰 +3 位作者 徐颖 施梦蝶 邹小君 邱剑萍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9期656-661,共6页
目的:研究评价会阴超声监测产程进展参数在评估胎方位异常(枕后位或枕横位)阴道分娩管理中的有效性及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妇产科足月妊娠胎方位异常产妇阴道试产第二产程达2h以上48例。... 目的:研究评价会阴超声监测产程进展参数在评估胎方位异常(枕后位或枕横位)阴道分娩管理中的有效性及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妇产科足月妊娠胎方位异常产妇阴道试产第二产程达2h以上48例。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35例,A组)和中转剖宫产组(13例,B组)。产程中通过会阴超声测量第二产程不同时间点关键产程进展角(AOP)和中线角(MA)等评估产程进展。比较两组产程AOP及MA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并计算截断值。结果:胎方位异常第二产程宫口开全时,阴道分娩组和中转剖宫产组的AOP平均值分别为(127.5±4.5)°、(107.5±6.6)°;宫口开全1h,AOP平均值分别为(135.3±3.9)°、(114.0±7.8)°;宫口开全2h时,AOP平均值分别为(157.7±5.6)°、(125.3±5.3)°。胎方位异常在第二产程宫口开全时,阴道分娩组和中转剖宫产组的MA平均值为(112.7±18.7)°、(137.2±19.5)°;宫口开全1h,MA平均值分别为(73.9±18.0)°、(128.0±18.9)°;宫口开全2h,MA平均值分别为(28.1±8.1)°、(118.2±16.4)°。两组三个时间点AOP及M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儿体重是影响分娩结局的最大危险因素。ROC曲线提示AOP诊断价值优于MA。根据ROC曲线计算出0、1、2h AOP的截断值分别为118°、129°、142°,0、1、2h MA的截断值分别为94°、74°、45°。结论:通过会阴超声测量产程进展参数AOP及中线角MA,可准确有效评估胎方位异常阴道分娩产程进展,减少产妇阴道指检痛苦及感染风险,及时干预产程,避免母婴分娩严重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程进展参数 胎方位异常 会阴超声 产程进展角 中线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