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46篇文章
< 1 2 2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头坏死中医辨证客观化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郭雪峰 侯德才 孟晓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55-258,共4页
股骨头坏死发病率逐年上升,其致病因素复杂,致残率极高,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人口健康的难治骨科疾病。中医药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具有一定优势,辨证论治是中医药治疗的核心,股骨头坏死中医辨证客观化有利于提高股骨头坏死中医诊治水平,为... 股骨头坏死发病率逐年上升,其致病因素复杂,致残率极高,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人口健康的难治骨科疾病。中医药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具有一定优势,辨证论治是中医药治疗的核心,股骨头坏死中医辨证客观化有利于提高股骨头坏死中医诊治水平,为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基础。综述近年来影像学、相关理化指标、组学技术及非编码RNA技术在股骨头坏死中医辨证客观化的研究进展,意深入探讨股骨头坏死中医分型的内在致病机制,以期为中医药辨证治疗股骨头坏死提供可供参考的客观量化指标,并探讨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为未来股骨头坏死中医辨证客观化的思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辨证分型 客观化 组学技术 非编码rna
下载PDF
环状RNA的生物特征及其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尹军良 马东方 +2 位作者 刘乐承 夏雨晨 朱永兴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10-2518,共9页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由3′末端和5′末端共价结合形成的环状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ircRNA具有种类丰富、结构稳定、序列保守以及细胞或组织特异性表达等特点。cir...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由3′末端和5′末端共价结合形成的环状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ircRNA具有种类丰富、结构稳定、序列保守以及细胞或组织特异性表达等特点。circRNA具有很多潜在的功能,例如作为天然小RNA(microRNA,miRNA)海绵体吸附并调控miRNA的活性,与转录调控元件结合或与蛋白互作调控基因的转录等。目前关于circRNA的研究多集中在动物和人体中,在植物中的研究还较少,仅在水稻(Oryza sativa)、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小麦(Triticum aestivum)、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和大豆(Glycine max)等中鉴定到了circRNA的存在,并且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该文主要针对circRNA的分类、形成机制、分子特征、相关研究方法以及在植物中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目前植物circRNA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非编码rna 分子特征 研究方法 植物
下载PDF
竞争性内源RNA新模式:环状RNA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峰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6-468,共3页
环状RNA(circRNA)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细胞中,具有结构稳定、丰度高和组织特异性表达等特征。新近研究显示,circRNA是竞争性内源RNA(ceRNA)的重要成员,通过与靶微小RNA(miRNA)结合,调控相关RNA的表达,在基因调节和表达等方面... 环状RNA(circRNA)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细胞中,具有结构稳定、丰度高和组织特异性表达等特征。新近研究显示,circRNA是竞争性内源RNA(ceRNA)的重要成员,通过与靶微小RNA(miRNA)结合,调控相关RNA的表达,在基因调节和表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circRNA不仅丰富了人们对真核生物和ceRNA调控作用网络的认识,而且提示circRNA可作为疾病诊断的生物学新标志物,在药物开发和疾病诊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对于circRNA的研究还十分有限,本文就circRNA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供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竞争性内源rna 微小rna 非编码rna
原文传递
细胞焦亡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及干预进展
4
作者 胡欣欣 郭兆安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610-614,共5页
糖尿病肾病(DN)是一种无菌性的免疫炎症疾病,肾脏持续性微炎症状态贯穿DN发病始终。细胞焦亡是新型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具有天然免疫炎症的特殊性。炎症小体的激活,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水解酶的活化及消皮素D的裂解是焦亡... 糖尿病肾病(DN)是一种无菌性的免疫炎症疾病,肾脏持续性微炎症状态贯穿DN发病始终。细胞焦亡是新型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具有天然免疫炎症的特殊性。炎症小体的激活,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水解酶的活化及消皮素D的裂解是焦亡必不可少的环节。非编码RNA可参与炎症小体的激活,在调控DN细胞焦亡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对细胞焦亡在DN发病中的机制及相关干预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DN诊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糖尿病肾病 非编码rna
下载PDF
非编码RNA对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何瑞莹 吴章情 +3 位作者 昝林森 张涛平 马伟东 杨武才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1期60-69,共10页
肌内脂肪含量是评价牛肉等级和价值的重要指标,其取决于肌内前体脂肪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前体脂肪细胞分化是一个高度协调的过程,受到激素、转录因子、细胞因子及表观调控等多种因素调控。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是一类不编码... 肌内脂肪含量是评价牛肉等级和价值的重要指标,其取决于肌内前体脂肪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前体脂肪细胞分化是一个高度协调的过程,受到激素、转录因子、细胞因子及表观调控等多种因素调控。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表观遗传学调节因子,在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鉴定、功能和调节机制研究已成为牛脂肪沉积的研究热点。该文在简单介绍ncRNA分类、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miRNA、lncRNA和circRNA等3种类型的ncRNAs在不同品种、不同性别牛脂肪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在前体脂肪细胞分化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解析ncRNA调控牛脂肪细胞分化机制奠定理论基础,并为今后ncRNA在肉牛分子育种提高肌内脂肪含量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体脂肪细胞 非编码rna 细胞分化
下载PDF
microRNA在肌少-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晏东 邓强 +5 位作者 李中锋 彭冉东 张彦军 郭铁峰 檀盛 许多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4,共7页
microRNA在肌、骨代谢疾病中的作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对microRNA在肌少-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总结。首先,本文介绍microRNA的生物发生过程和基因调控机制。其次,本文分别介绍相关microRNA亚型在骨骼肌和骨骼重建中的... microRNA在肌、骨代谢疾病中的作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对microRNA在肌少-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总结。首先,本文介绍microRNA的生物发生过程和基因调控机制。其次,本文分别介绍相关microRNA亚型在骨骼肌和骨骼重建中的作用。在microRNA对骨骼肌作用机制方面,归纳了5个方面:(1)调节转录因子MyoD的活化和表达;(2)调节其他肌肉特异性转录因子的表达;(3)影响肌肉细胞的增殖和分化;(4)影响肌肉细胞表型;(5)microRNA的协同作用。并从促进成骨和抑制破骨两方面说明microRNA影响骨重塑的作用机制。还对具有肌骨共生的microRNA进行了总结归纳。最后对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总结和展望,对肌少-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非编码rna 肌少-骨质疏松症 肌骨代谢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非编码RNA与银屑病 被引量:1
7
作者 乔锰 孙青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8年第5期305-309,共5页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及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该病以皮肤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和异常分化为主要特征。微小RNA(microRNA,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均属于非蛋白...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及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该病以皮肤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和异常分化为主要特征。微小RNA(microRNA,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均属于非蛋白质编码RNA,广泛参与细胞生命活动和多种人类疾病,在表观遗传水平、转录水平及转录后水平发挥重要的调控功能。近年来研究表明,miRNA和lncRNA与银屑病的发生发展有关。该文将miRNA和lncRNA与银屑病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非编码rna 微小rna 非编码rna 长链非编码rna
下载PDF
奶牛乳腺炎致病机制的表观遗传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晓建 赵俭 +3 位作者 张伟 安志兴 王三虎 白跃宇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28,共7页
奶牛乳腺炎作为制约奶牛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受到环境、理化因素以及不同病原菌等多种因素影响。表观遗传调控作为一种新的分子调控机制,在奶牛乳腺炎致病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 奶牛乳腺炎作为制约奶牛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受到环境、理化因素以及不同病原菌等多种因素影响。表观遗传调控作为一种新的分子调控机制,在奶牛乳腺炎致病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多方面综述其在奶牛乳腺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从多维度提出奶牛乳腺炎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未来研究策略,以期为奶牛乳腺炎致病机制研究以及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腺炎 表观遗传调控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非编码rna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中表观遗传学修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阿纳尔 贾国荣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4000-4004,共5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病因不明,目前仍无法治愈的恶性血液系统性疾病。研究显示MM是一种复杂的表观遗传学修饰所驱动的恶性肿瘤,表观遗传学修饰是改变MM发病进展的重要机制,并影响治疗及预后。本文将对表观遗传学异...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病因不明,目前仍无法治愈的恶性血液系统性疾病。研究显示MM是一种复杂的表观遗传学修饰所驱动的恶性肿瘤,表观遗传学修饰是改变MM发病进展的重要机制,并影响治疗及预后。本文将对表观遗传学异常调控在MM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耐药机制和治疗的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表观遗传学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非编码rna
下载PDF
利用GEO在线数据构建脑胶质母细胞瘤ceRNA网络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蕾 马佳康 +4 位作者 马军 阎东明 周博 邢仪通 李丹丹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11期1168-1172,共5页
目的 构建胶质母细胞瘤(GBM)ceRNA调控网络,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利用GSE103229数据集的芯片数据,分析GBM中异常表达的lncRNA、mRNA和miRNA,差异基因判定标准为logFC>1,P<0.05。通过数据库分析三者之间的靶向调控关系,构建ceRNA... 目的 构建胶质母细胞瘤(GBM)ceRNA调控网络,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利用GSE103229数据集的芯片数据,分析GBM中异常表达的lncRNA、mRNA和miRNA,差异基因判定标准为logFC>1,P<0.05。通过数据库分析三者之间的靶向调控关系,构建ceRNA网络并用Cytoscape软件可视化。结果 GBM差异基因中,lncRNA1326个,癌组织中上调743个,下调583个;差异mRNA3743个,癌组织中上调1865个,下调1878个;差异miRNA33个,上调9个,下调24个。构建了包含miR124、miR128、miR138和miR193b的GBM的ceRNA网络。结论 成功构建了GBM相关的ceRNA网络,其中miR124、miR128、miR138和miR193b是重要的节点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母细胞瘤 非编码rna 竞争内源性rna 基因
下载PDF
用suc2信号肽捕获系统筛选小鼠胚胎cDNA文库基因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强 黄红艳 +3 位作者 周鹏 冯蕾 秦红 韩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7-512,共6页
PCR扩增 1 1d小鼠胚胎cDNA文库插入片段 ,将 0 .5~ 2 0kb的扩增产物插入筛选载体的多克隆位点 ,转化suc2基因缺陷酵母宿主菌 .然后将约 1 0 5个酵母菌落接种于选择性平板上进行筛选 ,得到了 1 82个可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 .PCR... PCR扩增 1 1d小鼠胚胎cDNA文库插入片段 ,将 0 .5~ 2 0kb的扩增产物插入筛选载体的多克隆位点 ,转化suc2基因缺陷酵母宿主菌 .然后将约 1 0 5个酵母菌落接种于选择性平板上进行筛选 ,得到了 1 82个可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 .PCR扩增显示 ,插入片段大小分布于 0 1~ 1 5kb之间 .对其中 1 4个阳性菌落的重组子进行序列测定 ,分别代表 6种不同的基因序列 ,与报告基因都有正确的读框内融合 .其中两种基因序列反复被筛到 ,分别命名为spt1、spt2 .spt1 [gi:2 772 876 6 ],可能以非编码RNA的身份参与蛋白质向细胞外分泌的过程 ,而spt2编码多个连续的赖氨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文库筛选 非编码rna 蛋白质分泌
下载PDF
子痫前期中表观遗传学改变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钟琳琳 黄玲玲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828-832,共5页
子痫前期(PE)是一种多因素、多机制及多通路致病的疾病,严重影响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PE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不清。目前大量证据表明,表观遗传学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存在联系,包括非编码RNA、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基因组印迹等,这些... 子痫前期(PE)是一种多因素、多机制及多通路致病的疾病,严重影响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PE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不清。目前大量证据表明,表观遗传学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存在联系,包括非编码RNA、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基因组印迹等,这些修饰的改变和PE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PE的表观遗传学改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表观遗传学 非编码rna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基因组印迹
下载PDF
miR-133a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权 白泽明 +1 位作者 徐圣来 周大鹏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428-431,共4页
目的探讨mi R-133a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转移的作用。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30例确诊为增生性瘢痕患者的增生性瘢痕组织样本及30例正常皮肤瘢痕组织的标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 目的探讨mi R-133a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转移的作用。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30例确诊为增生性瘢痕患者的增生性瘢痕组织样本及30例正常皮肤瘢痕组织的标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33a的表达水平。然后,将购买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分为3组,采用miR-133a、miR-133a模拟物、miR-133a抑制物转染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33a表达情况,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assay,CCK-8)检测miR-133a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通过Transwell检测miR-133a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调节作用。结果miR-133a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瘢痕组织。成功构建过表达/低表达mi R-133a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后,CCK-8和Transwell结果显示,miR-133a上调能够抑制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miR-133a下调促进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结论miR-133a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表达下调,能够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增殖 迁移 侵袭 非编码rna
原文传递
河蟹螺原体非编码RNA及其毒力靶标的多组学系统挖掘 被引量:2
14
作者 欧江涛 栾筱琪 +4 位作者 卞云霞 蒋启程 孟玉锁 董惠姿 王资生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3-178,共16页
我国是世界最大水产养殖国,每年甲壳动物因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70亿元。其中,螺原体(Spiroplasma)是甲壳动物重要的致病菌之一,可造成虾蟹大面积死亡,已列入农业农村部三类疫病。非编码RNA(ncRNA)广泛存在于细菌中,其主要通过碱基配... 我国是世界最大水产养殖国,每年甲壳动物因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70亿元。其中,螺原体(Spiroplasma)是甲壳动物重要的致病菌之一,可造成虾蟹大面积死亡,已列入农业农村部三类疫病。非编码RNA(ncRNA)广泛存在于细菌中,其主要通过碱基配对识别靶标mRNA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部分ncRNAs通过与蛋白质相互作用而影响蛋白质功能。近年研究表明,细菌ncRNAs在毒力调控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为了研究河蟹螺原体ncRNAs在甲壳动物致病中的分子调控作用,需系统筛选鉴定螺原体感染相关的ncRNAs和毒力靶标。通过比较基因组、差异转录组、定量蛋白质组、系统生物学和分子相互作用联合研究得到:整合基因组和转录组挖掘得到河蟹螺原体ncRNAs共54个;在体内感染和体外培养的不同时期,利用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分别得到11个和28个差异显著ncRNAs;利用4款生物软件预测ncRNAs靶标,取交集得到423个;利用定量蛋白质组检测,鉴定出68个差异毒力蛋白,这些差异毒力蛋白与ncRNAs的30个毒力靶标中的21个相同;利用网络生物学分析得到主要的节点Hub-ncRNA共有6个;利用RNA pull-down、原核链特异性测序和LC-MS/MS综合分析,得到重要节点ncRNA SR05的互作RNA 53个、互作蛋白质120个。相关研究成果,可为诠释河蟹螺原体致病机制及其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奠定基础,为虾蟹该疾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螺原体 非编码rna 毒力靶标 多组学
原文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lncRNA HOTAIR表达量与血清β_2微球蛋白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15
作者 徐声鸣 沙辉 +6 位作者 吕龙龙 黄琦 陈龙 张泽天 赵松 靳凤艳 牛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第2期191-196,共6页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OTAIR表达量与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MM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化疗治疗效果将其分为有效组(74例)和无效组(26例),选取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OTAIR表达量与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MM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化疗治疗效果将其分为有效组(74例)和无效组(26例),选取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清lncRNA HOTAIR水平、β_2-MG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对病例组患者进行随访,对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病例组患者的血清lncRNA HOTAIR水平和β_2-M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无效组的血清lncRNA HOTAIR水平和β_2-MG水平均显著高于有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445、45.023、16.212、22.679,P<0.05);病例组患者及有效组、无效组患者的血清lncRNA HOTAIR水平均与β_2-MG水平具有相关性(r=0.880、0.695、0.893,P<0.05);血清lncRNA HOTAIR水平和β_2-MG水平较高患者的OS、PFS均显著低于血清lncRNA HOTAIR和β_2-MG水平较低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435、37.371、38.054、34.696,P<0.05)。结论 MM患者表现为血清lncRNA HOTAIR水平的升高,其水平与β_2-MG水平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而且这两种血清标志物水平与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期有关,可作为评价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清 长链非编码rna Β2微球蛋白 预后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癌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思维 庞达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471-475,共5页
lncRNA在癌症患者的肿瘤组织和体液中易于检测,当lncRNA作为生物标志物时可以辅助诊断和治疗多种癌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等分子工具对lncRNA进行检测可以诊断癌症,lncRNA中的SNP也可以为患者的癌症风险进行预测,有些lncRNA已被作为... lncRNA在癌症患者的肿瘤组织和体液中易于检测,当lncRNA作为生物标志物时可以辅助诊断和治疗多种癌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等分子工具对lncRNA进行检测可以诊断癌症,lncRNA中的SNP也可以为患者的癌症风险进行预测,有些lncRNA已被作为治疗靶点来治疗癌症。因此lncRNA对癌症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LncRNA TUG1和miR-138-5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奎 冯健 +1 位作者 余丹 罗立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19-223,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TUG1(LncRNA TUG1)及微小RNA 138-5p(miR-138-5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48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组)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LncRNA TUG1及mi...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TUG1(LncRNA TUG1)及微小RNA 138-5p(miR-138-5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48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组)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LncRNA TUG1及miR-138-5p的表达,分析TUG1及miR-138-5p的表达与患者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UG1及miR-138-5p对CHF早期诊断的潜能。Kaplan Meier生存分析TUG1及miR-138-5p对CHF 2年生存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F组血浆TUG1及脑钠肽(BNP)的表达明显升高(P<0.001);而miR-138-5p表达明显降低(P<0.05)。TUG1的表达与CHF患者血清BNP的表达呈正相关(r=0.682,P<0.001);而与miR-138-5p的表达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系(P<0.05)。LncRNA TUG1作为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物标志物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8(95%CI 0.590~0.960,P<0.001)。miR-138-5p作为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物标志物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07(95%CI0.620~0.940,P<0.001)。Kaplan-Meier法分析发现,高表达LncRNA TUG1患者2年中位生存时间短于低表达者(χ^2=19.77,P<0.001)。高表达miR-138-5p患者2年中位生存时间长于低表达者(χ^2=11.97,P<0.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LncRNA TUG1高表达,与miR-138-5p的表达呈负相关,可作为CHF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TUG1 miR-138-5p 慢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lncRNA PCAT-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预后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盘国雄 谭才燕 +1 位作者 何嘉颖 梁梓钊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探究多发性骨髓瘤(MM)中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转录产物1(PCAT-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72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60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RT-PCR法测定血清中lncRNA PC... 目的探究多发性骨髓瘤(MM)中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转录产物1(PCAT-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72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60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RT-PCR法测定血清中lncRNA PCAT-1表达;分析lncRNAPCAT-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治疗效果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对5年生存情况进行分析,Log-Rank法检测生存差异。结果 MM组血清中PCAT-1mRNA表达量2.65±0.64高于对照组1.06±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276,P=0.000)。PCAT-1mRNA高表达组、低表达组在性别、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及血红蛋白、浆细胞、血小板、清蛋白、β2-MG和CRP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3.345,均P>0.05)。Ca2+≥10mg/dl高表达组患者比例(57.14%)明显高于低表达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7,P=0.041;χ~2=5.229,P=0.022)。PCAT-1低表达组、高表达组治疗有效率对比(88.64%vs 7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91,P=0.130)。PCAT-1高表达、低表达组无生存进展(PFS)、总体生存(OS)曲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69,P=0.007;χ~2=9.190,P=0.002)。COX风险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CAT-1mRNA表达量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OR=3.275,P=0.025,95%CI:2.691~3.761;OR=2.136,P=0.046,95%CI:2.034~2.685)。结论 lncRNA PCAT-1在MM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并与患者的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长链非编码rna 转录产物 临床表达 预后
下载PDF
LncRNA TUG1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2
19
作者 潘洪川 刘海燕 +2 位作者 张月超 肖大宴 谢清平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TUG1(long non coding RNA TUG1,Lnc RNA TUG1,TUG1)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mse chain reactio... 目的探讨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TUG1(long non coding RNA TUG1,Lnc RNA TUG1,TUG1)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m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眉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冠心病阳性患者和98例冠心病阴性对照组的血清TUG1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B(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B,IGF2B)、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的浓度。分析血清TUG1浓度与血清IGF2B、IL-6、TNF-α浓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冠心病阴性组比较,冠心病阳性组血清TUG1浓度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而血清IGF2B、IL-6、TNF-α浓度在冠心病阳性组明显高于冠心病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UG1浓度与IGF2B、IL-6及TNF-α浓度呈负相关关系(IGF2B:r=-0.767,P<0.001;IL-6:r=-0.671,P<0.001;TNF-α:r=-0.872,P<0.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TUG1浓度显著降低,可能是潜在的诊断和预测冠心病预后的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长链非编码rna TUG1 临床意义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UCA1调控miR-143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熊飞 刘传珍 +1 位作者 李万强 董自强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1(lncRNA-UCA1)调控miR-143表达影响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q PCR检测lncRNA-UCA1和miR-143在前列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lncRNA-U...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1(lncRNA-UCA1)调控miR-143表达影响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q PCR检测lncRNA-UCA1和miR-143在前列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lncRNA-UCA1与miR-143的相互作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抑制lncRNA-UCA1表达后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凋亡实验检测抑制lncRNA-UCA1表达后前列腺癌细胞凋亡行为的变化。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lncRNA-UCA1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P<0.05),miR-143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前列腺组织(P<0.05)。lnRNA-UCA1+siRNA可以明显抑制miR-143-WT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lncRNA-UCA1+siRNA组细胞增殖率低于NC组(P<0.01),细胞凋亡率高于NC组(P<0.05)。结论 lncRNA-UCA1可以靶向调节miR-143调控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 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1 rna143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