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人群工作环境噪声感知与心血管疾病、抑郁症状及其共病的关联 被引量:1
1
作者 蔡长伟 杨波 +7 位作者 范云喆 余彬 董舒 付瑶 冯传腾 曾红莲 贾鹏 杨淑娟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7-424,共8页
目的分析职业人群的工作环境噪声感知与心血管疾病(CVD)、抑郁症状及其共病的关系,为身心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来自2021年10-12月四川省、贵州省28个地级市和重庆市33个区(县)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 目的分析职业人群的工作环境噪声感知与心血管疾病(CVD)、抑郁症状及其共病的关系,为身心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来自2021年10-12月四川省、贵州省28个地级市和重庆市33个区(县)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的西南职业人群队列基线数据,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工作环境噪声感知、抑郁症状和CVD史等情况,并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模型确定噪声感知类型,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噪声感知类型与CVD、抑郁症状及其共病的关系。结果共纳入30509名研究对象,年龄为(36.6±10.5)岁,82.0%为男性。工作环境噪声直接感受、心理影响、听力/睡眠影响程度的增加均会升高单纯CVD、单纯抑郁症状及其共病的患病风险。采用潜在剖面分析,将噪声感知分为低、中、高和极高水平。与低水平噪声感知相比,噪声感知水平越高,与单纯CVD、单纯抑郁症状和CVD合并抑郁症状的关联越强,其中极高水平噪声感知与低水平相比,单纯CVD、单纯抑郁症状、CVD合并抑郁症状人群的患病风险分别增加了2.14(95%CI:1.73~2.65)倍、8.80(95%CI:7.91~9.78)倍、17.02(95%CI:12.78~22.66)倍。结论不同噪声感知类型与CVD和抑郁症状有关,对CVD合并抑郁症状危害更大。应降低职业人群工作环境噪声强度,减少患身心疾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感知 心血管疾病 抑郁症 身心疾病 工作环境
原文传递
预防性卫生监督在噪声作业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志群 弋和群 朱崇俊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1年第1期53-54,共2页
目的 :了解新、改、扩建及技改工程项目建成投产使用后 ,噪声作业环境还存在的问题及提出解决的办法。方法 :本文对 11类噪声作业环境中 ,噪声的分布及强度进行分析 ,又对预防性卫生监督 (以下简称预监 )审查和未经预监审查的工程项目... 目的 :了解新、改、扩建及技改工程项目建成投产使用后 ,噪声作业环境还存在的问题及提出解决的办法。方法 :本文对 11类噪声作业环境中 ,噪声的分布及强度进行分析 ,又对预防性卫生监督 (以下简称预监 )审查和未经预监审查的工程项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预监审查项目的合格率 ,优于未经预监审查的项目。结论 :应强调预监工作立法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作业环境 噪声对策 预防性卫生监督
下载PDF
Q400C型抛丸器的降噪研究
3
作者 谢子锋 王艳 孙志海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0年第8期7-8,共2页
在抛丸机的使用过程中,抛丸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工作噪音的主要来源。以Q400C型抛丸器为研究对象,以降低抛丸器工作噪音为目标,对抛丸器的结构及材料的合理性进行深入研究,实施了抛丸器降噪改进,达到了优化工作环境的目的。
关键词 抛丸器 噪音 工作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