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掺杂介孔炭负载FeCu双金属催化剂及其CO加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志文 陈从标 +4 位作者 王俊刚 林明桂 侯博 贾丽涛 李德宝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9-717,共9页
利用氮掺杂介孔炭负载FeCu双金属,改变Fe/Cu组成,考察催化剂结构性质特征及其CO加氢反应性能。结果表明,Fe、Cu与N相互作用存在差异,Cu-N相互作用较强,并直接促进了Cu的分散。在较高的金属负载量(45.0%-50.0%,质量分数)下,Cu仍保持了与... 利用氮掺杂介孔炭负载FeCu双金属,改变Fe/Cu组成,考察催化剂结构性质特征及其CO加氢反应性能。结果表明,Fe、Cu与N相互作用存在差异,Cu-N相互作用较强,并直接促进了Cu的分散。在较高的金属负载量(45.0%-50.0%,质量分数)下,Cu仍保持了与N一致的均匀分布特征,催化剂表面Fe/Cu组成也因为Fe、Cu分布特征差异而小于体相,这与常见Fe-Cu体系明显不同。在所用预处理条件(300℃的H2气氛)下,Fe未被完全还原,H主要与Fe-O作用,以Fe-O-H形式存在,而Cu-N作用较强,金属Cu与H作用较弱,使得催化剂表面活性氢碳比降低,导致C5+选择性随Fe/Cu比值的减小逐渐增加。与此同时,载体向负载金属的电子偏移能力也随着Fe/Cu比值的减小逐渐增强,促使催化剂表面碱性随Cu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强,最终导致C5+选择性、醇选择性进一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介孔炭 FeCu双金属 相互作用 CO加氢
下载PDF
Adsorption of CO2 and H2 on Nitrogen-doped Porous Carbon from Ionic Liquid Precursor 被引量:1
2
作者 ZHANG Lingna CAI Kun ZHANG Feng YUE Qunfeng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30-137,共8页
Nitrogen-doped mesoporous carbon material was prepared via a simple one-step thermolysis method via the carbonization of ionic liquid, 1-cyanomethyl-3-methylimidazolium bis(trifluoromethylsulfonyl)imide ([MCNIm]^+... Nitrogen-doped mesoporous carbon material was prepared via a simple one-step thermolysis method via the carbonization of ionic liquid, 1-cyanomethyl-3-methylimidazolium bis(trifluoromethylsulfonyl)imide ([MCNIm]^+[Nf2T]^-). The nanostructure of the resultant carbon material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and the types of N-containing groups of the carbon material were investigated b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The N-content of the carbon material is 18.6%(mass fraction) based on the elemental analysis. The produced mesoporous carbon material was further used as the solid sorbent for H2 and CO2. The hydrogen uptake capacity and H2 isosteric heat of the carbon material were discussed. Furthermore, the nitrogen-containing carbon material as good sorbent shows relatively high adsorption and separation ability for CO2 from CH4, for which the heat of CO2 adsorption(Qst) is 31.8 kJ/mol. The mesoporous structure and nitrogen functionality make the carbon material with high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selectivity for CO2 and ability to store Ha, indicating that this kind of nitrogen-doped carbon material originated from ionic liquids is a promising sorbent material for high-performance separation and adsor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gen-doped mesoporous carbon Ionic liquid Gas adsorption
原文传递
氮掺杂中孔炭正负极不对称电容行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明奇 潘敏 +2 位作者 田梦 王际童 龙东辉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2-549,共8页
以三聚氰胺、苯酚和甲醛为前驱体,硅溶胶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与硬模板结合的方法,制备出一系列不同氮掺杂含量(0~11.9%)、相似孔结构的中孔炭材料,系统研究了氮掺杂含量对材料在H_2SO_4,KOH及Et_4NBF_4/PC电解液体系中的正负极不对... 以三聚氰胺、苯酚和甲醛为前驱体,硅溶胶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与硬模板结合的方法,制备出一系列不同氮掺杂含量(0~11.9%)、相似孔结构的中孔炭材料,系统研究了氮掺杂含量对材料在H_2SO_4,KOH及Et_4NBF_4/PC电解液体系中的正负极不对称电容行为。结果表明,氮原子的掺杂明显提升了材料在不同电解液体系中的正负极电容性能,且当氮掺杂含量为8%时性能提升最为显著。在KOH电解液体系中,含氮官能团对负极电容贡献明显高于正极,容差最高可达57.9 F/g;在H_2SO_4电解液体系中,正负极电容容量较为对称;在Et_4NBF_4/PC电解液体系中,容量的提升主要作用在负极。氮掺杂中孔炭材料正负极不对称电容行为的研究,为优化正负电极活性物质的比例进而提高整个电容器的能量密度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中孔炭 级电容器 对称电容行为
下载PDF
基于低聚酰亚胺含氮介孔碳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圆圆 早川晃镜 王晓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3-39,共7页
以低聚酰亚胺为氮源前驱体、交联酚醛树脂为碳源、嵌段共聚物为软模板剂,通过相分离自组装、交联和高温锻烧处理制备了新型高规整含氮介孔碳材料,并用FT-IR、SEM、TEM、热重分析和小角X光散射等测试方法表征介孔碳材料的组成与结构.结... 以低聚酰亚胺为氮源前驱体、交联酚醛树脂为碳源、嵌段共聚物为软模板剂,通过相分离自组装、交联和高温锻烧处理制备了新型高规整含氮介孔碳材料,并用FT-IR、SEM、TEM、热重分析和小角X光散射等测试方法表征介孔碳材料的组成与结构.结果表明,处理温度达350℃时嵌段共聚物模板可被成功移除,进而形成多孔结构;温度达600℃时体系完全碳化,可得到高规整的多孔含氮碳材料.通过调节体系中氮源、碳源及模板剂的相对比例可实现形貌由立方结构向柱状和层状结构的过渡,进而实现对含氮介孔材料形貌的有效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酰亚胺 含氮介孔碳材料 高规整 形貌调控
下载PDF
含氮球形中孔炭负载[Bmim]Zn_(2)Cl_(5)吸附剂的制备及其硫化氢和氨气脱除性能研究
5
作者 唐熊辉 王骁 +2 位作者 苏洪涛 马成 凌立成 《炭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2,共7页
以间苯二酚-甲醛为碳源,三聚氰胺为氮源,二氧化硅溶胶为模板,通过溶胶-凝胶与悬浮聚合工艺制备出毫米尺寸(0.4~0.8 mm)且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高达915 m^(2)·g^(-1)和1.96 cm^(3)·g^(-1)的含氮球形中孔炭。在含氮球形活性炭制... 以间苯二酚-甲醛为碳源,三聚氰胺为氮源,二氧化硅溶胶为模板,通过溶胶-凝胶与悬浮聚合工艺制备出毫米尺寸(0.4~0.8 mm)且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高达915 m^(2)·g^(-1)和1.96 cm^(3)·g^(-1)的含氮球形中孔炭。在含氮球形活性炭制备基础上,负载活性组分离子液体[Bmim]Zn_(2)Cl_(5)用于硫化氢和氨气的脱除。研究结果表明,含氮球形活性炭的表面氮掺杂和中孔结构有利于活性组分弥散负载以及脱硫产物的存储,当[Bmim]Zn_(2)Cl_(5)负载量达到50%时,吸附剂对硫化氢和氨气的穿透吸附容量分别达到790 mg/g和41.3 mg/g;且吸附机制与吸附剂失效研究表明,硫化氢脱除归结于炭材料孔隙结构内的催化氧化,而氨气的脱除主要为负载活性组分的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球形中孔炭 离子液体 硫化氢 氨气
原文传递
氮掺杂的有序介孔碳负载钴纳米颗粒用于脂肪酰胺的催化加氢
6
作者 郑欢 高玮 +1 位作者 刘泽邦 何林 《分子催化(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8-214,I0001,共8页
酰胺的选择性加氢可以作为有机胺的一种生产路径.传统的酰胺加氢多相催化体系多采用贵金属催化剂和高压氢气,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我们采用离子交换热解法制备了氮掺杂有序介孔碳负载钴纳米颗粒催化剂(Co/MNC),该催化剂在脂肪族酰胺加氢... 酰胺的选择性加氢可以作为有机胺的一种生产路径.传统的酰胺加氢多相催化体系多采用贵金属催化剂和高压氢气,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我们采用离子交换热解法制备了氮掺杂有序介孔碳负载钴纳米颗粒催化剂(Co/MNC),该催化剂在脂肪族酰胺加氢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结果表明,负载型Co催化剂在500℃下热解后,Co纳米颗粒分散均匀,催化剂表面同时存在金属Co^(0)和具有路易斯酸性的CoO_(x),催化性能明显优于Co/MNC-600和Co/MNC-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有序介孔碳 钴纳米颗粒 加氢 脂肪酰胺
下载PDF
以自制的吗啡脂质体免疫传感器为工作电极差示脉冲伏安法测定尿液中吗啡的含量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升俊 钟心慧 +2 位作者 张兴宇 章之浩 时巧翠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77-1181,共5页
制备了氮掺杂有序介孔碳/铂纳米粒子(Pt-N-OMC)复合材料,并用透射电镜对其进行表征。将此复合材料的Nafion溶液滴涂于金电极表面,制得Pt-N-OMC/Au修饰电极。另行制备了包埋有电活性物质亚铁氰化钾的脂质体,并在其水悬浮液中加入吗啡抗... 制备了氮掺杂有序介孔碳/铂纳米粒子(Pt-N-OMC)复合材料,并用透射电镜对其进行表征。将此复合材料的Nafion溶液滴涂于金电极表面,制得Pt-N-OMC/Au修饰电极。另行制备了包埋有电活性物质亚铁氰化钾的脂质体,并在其水悬浮液中加入吗啡抗体溶液,制得吗啡免疫脂质体。将Pt-N-OMC/Au修饰电极插入吗啡免疫脂质体的吡咯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扫描10次,利用吡咯的电聚合作用将吗啡抗体直接固定到上述修饰电极上,制得吗啡脂质体免疫传感器,作为工作电极,用差示脉冲伏安法测定尿样中吗啡的含量。结果表明:在pH 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吗啡的质量浓度在1.0~500.0μg·L-1内与其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120 7μg·L-1,加标回收率为95.8%~102%,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5%~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脉冲伏安法 氮掺杂有序介孔碳 铂纳米粒子 吗啡 脂质体 免疫传感器
下载PDF
Pd-Ni@N-MPC催化Sonogashira反应的研究
8
作者 曹平 冯乙巳 《安徽化工》 CAS 2018年第5期10-14,共5页
以F127为软模板,间苯二酚和甲醛为碳源,1,6-己二胺为氮源,通过一步水热法原位合成了负载型纳米催化剂Pd-Ni@N-MPC。通过XRD、XPS和TEM对Pd-Ni@N-MPC进行结构分析,表明金属纳米颗粒均匀地分散在氮掺杂介孔碳上。将该催化剂应用于Sonogash... 以F127为软模板,间苯二酚和甲醛为碳源,1,6-己二胺为氮源,通过一步水热法原位合成了负载型纳米催化剂Pd-Ni@N-MPC。通过XRD、XPS和TEM对Pd-Ni@N-MPC进行结构分析,表明金属纳米颗粒均匀地分散在氮掺杂介孔碳上。将该催化剂应用于Sonogashira反应中,结果表明,其对Sonogashira反应具有优秀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相催化剂 氮掺杂介孔碳 Pd-Ni@N-MPC SONOGASHIRA反应
下载PDF
氮掺杂CMK-3的合成与表征
9
作者 陈艳 鲁少杰 唐文静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19年第5期12-15,共4页
氮掺杂介孔碳在吸附与分离、催化、超级电容器等众多领域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报道一种氮掺杂介孔碳的合成方法:以SBA-15为硬模板,以单氰胺(CH_2N_2,50%水溶液,含1%甲酸稳定剂)为氮源,葡萄糖为碳源,利用浸渍法并辅以煅烧,最终得... 氮掺杂介孔碳在吸附与分离、催化、超级电容器等众多领域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报道一种氮掺杂介孔碳的合成方法:以SBA-15为硬模板,以单氰胺(CH_2N_2,50%水溶液,含1%甲酸稳定剂)为氮源,葡萄糖为碳源,利用浸渍法并辅以煅烧,最终得到了氮掺杂的有序介孔碳(N-CMK-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模板法 单氰胺 氮掺杂介孔碳
下载PDF
铁氮共掺杂介孔碳材料的简易制备及其氧还原反应催化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代辉 孙甜 +2 位作者 田合鑫 史晓斐 马东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09-1315,I0006,共8页
氧还原反应(ORR)是燃料电池阴极重要的电化学反应过程,其自发反应进程缓慢,对氧还原反应起高效催化作用的催化剂面临价格昂贵、合成流程复杂、污染环境等问题,因此探索合成简单、环境友好的氧还原催化剂制备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铁氮共掺... 氧还原反应(ORR)是燃料电池阴极重要的电化学反应过程,其自发反应进程缓慢,对氧还原反应起高效催化作用的催化剂面临价格昂贵、合成流程复杂、污染环境等问题,因此探索合成简单、环境友好的氧还原催化剂制备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铁氮共掺杂介孔碳材料(Fe-N/MC)是一种有巨大应用价值的非贵金属氧还原反应催化剂。本工作通过在马弗炉中的半封闭体系内高温碳化小分子前驱体得到介孔碳材料(MC_(M)),再把获得的MC_(M)与铁盐混合在管式炉中高温处理制备得到铁氮共掺杂介孔碳材料(Fe-N/MC_(MT))。该方法热解条件简单,无需模板剂和NH_(3)、HF等有毒物质。由于MC_(M)含有较高的氮和氧元素,有利于提升介孔碳材料表面的亲水性和配位能力,通过MCM和铁盐制备出的Fe-N/MCMT含有丰富的、催化ORR的Fe-N_(x)活性位点,其起始电位和半波电位分别为0.941和0.831 V(vs RHE),比商业化Pt/C催化剂的起始电位和半波电位分别正34和16 mV。氧还原反应按照反应过程分为二电子过程和四电子过程,Fe-N/MC_(MT)和Pt/C的转移电子数分别为3.77和3.91,表明具有四电子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氮共掺杂介孔碳 氧还原反应 半封闭体系 催化剂
下载PDF
Cu_(2)O/N-CMK-3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强 赵一博 +3 位作者 李作鹏 晋春 王俊丽 郭永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9-183,共5页
以Cu_(2)O与氮掺杂有序介孔碳(N-CMK-3)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了氧化亚铜氮掺杂有序介孔碳(Cu_(2)O/N-CMK-3)复合光催化剂,并通过XRD、SEM、TEM、UV-Vis DRS和XPS对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可见光下Cu_(2)O/N-CMK-3对四环素的光催化... 以Cu_(2)O与氮掺杂有序介孔碳(N-CMK-3)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了氧化亚铜氮掺杂有序介孔碳(Cu_(2)O/N-CMK-3)复合光催化剂,并通过XRD、SEM、TEM、UV-Vis DRS和XPS对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可见光下Cu_(2)O/N-CMK-3对四环素的光催化降解活性及主要活性物种。实验结果表明:当可见光辐照50 min时,含7%(w)N-CMK-3的Cu_(2)O/N-CMK-3光催化剂对四环素的降解率达到98.2%,优于纯Cu_(2)O;重复使用5次后仍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铜 氮掺杂有序介孔碳 四环素 降解 光催化 可见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