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豆科植物与矿业废弃地植被恢复 被引量:108
1
作者 张志权 束文圣 +1 位作者 廖文波 蓝崇钰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7-52,共6页
Deficiency of nutrients and the role of legume species in restoration of mined wastelands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The deficiency of major nutrients,especially poverty of nitrogen,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imiti... Deficiency of nutrients and the role of legume species in restoration of mined wastelands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The deficiency of major nutrients,especially poverty of nitrogen,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imiting factors for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f mining wastelands.Legume species are very useful in restoration of wasteland because N-fixing properties of legume can increase the accumulation of nitrogen and organic matter.Effects of edaphic conditions,especially heavy metal toxicity on N-fixing of rhizobia-legume symbiotic,selection for tolerant legume species and application of those species on restoration of mining wastelands we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废弃地 植被恢复 氮素 豆科植物
下载PDF
氮素添加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及其与地上生产力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69
2
作者 张杰琦 李奇 +2 位作者 任正炜 杨雪 王刚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25-1131,共7页
植物种群对有限资源的竞争是决定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多样性和生产力等群落结构和功能的主要因素。该文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短期内不同水平的氮素添加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素添加提高了土壤中NO3–-... 植物种群对有限资源的竞争是决定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多样性和生产力等群落结构和功能的主要因素。该文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短期内不同水平的氮素添加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素添加提高了土壤中NO3–-N等可利用资源的含量,增加了植物群落植被的盖度,减小了植被的透光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群落中物种丰富度显著降低(p<0.001);2)氮素添加显著改变了植物群落的地上生产力(p<0.05),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地上生产力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各功能群中禾草生物量显著增加,而杂类草和豆科植物生物量随施氮量的增加逐渐减少;3)物种多样性与植被透光率呈线性正相关(p<0.05);地上生产力与土壤NO3–-N含量呈线性正相关(p<0.05);物种丰富度与地上生产力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这说明短期内氮素添加通过改变土壤中NO3–-N等可利用资源的含量而对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地上生产力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上生产力 氮素添加 土壤NO3^–-N含量 物种丰富度 植被透光率
原文传递
施氮对几种草地植物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58
3
作者 祁瑜 黄永梅 +2 位作者 王艳 赵杰 张景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5121-5129,共9页
为了研究施氮对不同草地植物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以及温带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过程对氮素的响应,在内蒙古太仆寺旗农田-草地生态系统野外站,以4种草地植物: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高丹草(Sorghum bicolor L.)、羊草(Leymuschin... 为了研究施氮对不同草地植物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以及温带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过程对氮素的响应,在内蒙古太仆寺旗农田-草地生态系统野外站,以4种草地植物: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高丹草(Sorghum bicolor L.)、羊草(Leymuschinensis T.)和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ia L.)为材料,进行了3种氮素水平[对照、中氮(30 gN/m2)和高氮(60 gN/m2)]的盆栽控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施氮显著促进了4种植物地上生物量的积累,紫花苜蓿在中氮水平地上生物量最大,较对照增加了24.8%,高丹草、羊草、小叶锦鸡儿在高氮水平地上生物量最大,分别较对照增加了45.6%、39.3%和72.2%。4种植物在中氮水平地下生物量最大,而细根(直径≤2mm)生物量随施氮量的增加显著减少。羊草根茎生物量及其分配比例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施氮显著降低了4种植物的根冠比,紫花苜蓿的根冠比在中氮水平时最小,为1.62,高丹草、羊草、小叶锦鸡儿的根冠比在高氮水平时最小,分别为0.57、1.02和0.41。随施氮量的增加,植物地下部分特别是细根的分配比例显著降低,地上部分分配比例显著增加。不同植物对施氮水平的响应不同,相比豆科植物,施氮显著促进禾本科植物生物量积累,并使其生物量分配格局发生显著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添加 草地植物种 生物量 生物量分配
下载PDF
氮添加对内蒙古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47
4
作者 杨倩 王娓 曾辉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0-441,共12页
人为干扰及气候变化导致内蒙古草地发生了大面积退化,氮添加是促进退化草地生产力恢复的一项重要措施。该文基于2011年建立的氮肥添加实验平台,以3个不同退化程度(中度退化、重度退化、极度退化)草地群落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10、20、3... 人为干扰及气候变化导致内蒙古草地发生了大面积退化,氮添加是促进退化草地生产力恢复的一项重要措施。该文基于2011年建立的氮肥添加实验平台,以3个不同退化程度(中度退化、重度退化、极度退化)草地群落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10、20、30、40和50 g·m^(-2)·a^(-1) 6种氮添加处理,分析氮添加对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群落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添加降低了中度、重度退化草地恢复进程中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对极度退化草地恢复进程中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无明显影响。(2)氮添加促进了3个不同退化程度草地恢复进程中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增加。(3)氮添加显著增加了群落中禾草的地上生物量及其在群落地上生物量中所占的比例,降低了杂类草在群落地上生物量中的比例,但对杂类草地上生物量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在利用施肥措施治理退化草地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草地退化程度以及由氮添加引起的群落多样性和生产力的改变对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添加 退化草地 物种丰富度 物种多样性 地上生物量 植物功能群
原文传递
植物N/P与土壤pH值对湿地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影响 被引量:24
5
作者 徐治国 何岩 +1 位作者 闫百兴 宋长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6-349,共4页
通过人工控制模拟试验,研究了植物中全氮与全磷之比(植物N/P)和土壤pH值与湿地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湿地物种丰富度与植物N/P之间呈单峰变化关系,当2.0〈N/P〈9.5,物种丰富度随着N/P的增加而增加;当N/P约等于9.5时,氮、磷... 通过人工控制模拟试验,研究了植物中全氮与全磷之比(植物N/P)和土壤pH值与湿地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湿地物种丰富度与植物N/P之间呈单峰变化关系,当2.0〈N/P〈9.5,物种丰富度随着N/P的增加而增加;当N/P约等于9.5时,氮、磷的有效性达到平衡,物种丰富度最高;N/P〉9.5时,氮、磷供应平衡系统可能被破坏,湿地物种逐渐减少.物种丰富度与土壤pH值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526),当pH值为5.6~6.8时,物种丰富度随着土壤pH值增加而增加.通过方差分析,土壤pH值和植物N/P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分别为37.96%和15.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营养物质 土壤PH值 植物N/P 沼泽湿地 物种丰富度
下载PDF
氮素添加对黄土高原荒漠草原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32
6
作者 何玉惠 刘新平 谢忠奎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71,共6页
为了解大气氮沉降对荒漠草原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在黄土高原荒漠草原区进行了氮素添加试验,研究了氮素添加量对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和植物生产力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随氮素添加量的增加,群落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 为了解大气氮沉降对荒漠草原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在黄土高原荒漠草原区进行了氮素添加试验,研究了氮素添加量对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和植物生产力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随氮素添加量的增加,群落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减小,中、高水平氮素添加处理下,群落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比对照下降了39.14%、47.07%和25.57%、31.52%。随氮素添加量的增加,主要优势植物种相对重要值增大;处于弱势的伴生植物种在氮素添加后从群落中消失。氮素添加后,群落生产力显著提高,尤其是低水平氮添加时生产力增加量最大。氮素增加在短期内即可以提高黄土高原荒漠草原草本植物群落生产力,促进优势种群的生长,抑制不占主要地位的伴生种的生长,改变物种组成并降低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荒漠草原 氮素添加 物种多样性 植物生产力
原文传递
不同氮源和曝气方式对淡水藻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刘春光 金相灿 +5 位作者 孙凌 孙红文 朱琳 于洋 戴树桂 庄源益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104,共4页
利用水族箱微宇宙研究了2种氮源水体中不同曝气条件对藻类生长的影响.试验使用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作为氮源,每种氮源水体分别设置不曝气、连续曝气、昼间曝气和夜间曝气4个处理.结果显示:试验初期以NH4+-N为主要氮源的水体... 利用水族箱微宇宙研究了2种氮源水体中不同曝气条件对藻类生长的影响.试验使用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作为氮源,每种氮源水体分别设置不曝气、连续曝气、昼间曝气和夜间曝气4个处理.结果显示:试验初期以NH4+-N为主要氮源的水体中藻类生长明显好于以NO3--N为主要氮源的水体.试验后期则以NO3--N为主要氮源的藻类生长情况更好.连续曝气对于2种氮源水体中藻类生长有着不同的影响;昼间曝气对2种氮源的藻类生长影响不大;而夜间曝气对藻类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NH4+-N含量较高的水体中蓝藻容易成为优势种,而NO3--N含量高的水体中则以绿藻为主.不同曝气条件下藻类优势种没有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源 曝气方式 藻类 叶绿素 优势种
下载PDF
沉水植物对水-沉积物界面各形态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8
作者 王圣瑞 金相灿 +5 位作者 崔哲 颜昌宙 步青云 赵海超 楚建周 周小宁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3-538,共6页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沉水植物对水-沉积物界面的上覆水、不同层次的间隙水和沉积物中不同形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上覆水和间隙水中不同形态氮含量的顺序为有机氮>氨氮>硝态氮;沉积物中可交换态无机氮以氨氮为主,沉水...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沉水植物对水-沉积物界面的上覆水、不同层次的间隙水和沉积物中不同形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上覆水和间隙水中不同形态氮含量的顺序为有机氮>氨氮>硝态氮;沉积物中可交换态无机氮以氨氮为主,沉水植物的存在并没有改变这一格局.不同处理不同层次的间隙水中,各形态氮含量均为下层>中层>上层,但沉积物中氨氮和硝态氮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水-沉积物界面氨氮和硝态氮含量呈现明显季节性变化.总之,水-沉积物界面氨氮是沉积物向上覆水扩散的主要氮组分,沉水植物降低了氨氮和硝态氮的扩散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沉积物 氮形态.
下载PDF
珠江口及附近海域夏季氮的化学形式分布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王先伟 温伟英 刘翠梅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53,共5页
根据 1998年夏季对珠江河口及附近海域的水质调查 ,研究了氮的各种化学形式的空间分布特征、相关系数和环境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 :珠江河口中 ,无机氮含量很高 ,占总氮的 85 % ;而硝酸氮占无机氮的 95 % ,NO-2 N和NH+ 4 N含量很低。... 根据 1998年夏季对珠江河口及附近海域的水质调查 ,研究了氮的各种化学形式的空间分布特征、相关系数和环境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 :珠江河口中 ,无机氮含量很高 ,占总氮的 85 % ;而硝酸氮占无机氮的 95 % ,NO-2 N和NH+ 4 N含量很低。在外海 ,则以有机氮为主 ,占总氮的 80 %。NH+ 4 N和NO-2 N在伶仃洋河口中部出现最大值 ,在外海的值最小 ;其它形式的氮从伶仃洋内河口到外海 ,其浓度都逐渐降低。NO-3 N是各种形式氮中的主要因素 ,它与各形式氮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NH+ 4 N和NO-2 N与其它形式氮之间的相关性都很差 ,而其余各种形式氮之间都有较好的相关性。涨潮时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与小潮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化学形式 空间分布特征 相关系数 环境条件 水质 伶仃洋河口 珠江河口
下载PDF
水氮耦合对荒漠草原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10
作者 高海燕 红梅 +2 位作者 霍利霞 刘鹏飞 常菲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1期36-45,共10页
为了研究大气氮沉降和降水变化对荒漠草原物种多样性及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设置自然降雨(CK)、增雨30%(W)和减雨30%(R)3个水分处理及0(N0)、30(N30)、50(N50)和100 kg·(hm2·a)-1(N100)4个氮素(NH4NO3)水平(其中不包括大... 为了研究大气氮沉降和降水变化对荒漠草原物种多样性及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设置自然降雨(CK)、增雨30%(W)和减雨30%(R)3个水分处理及0(N0)、30(N30)、50(N50)和100 kg·(hm2·a)-1(N100)4个氮素(NH4NO3)水平(其中不包括大气氮沉降),进行水氮交互试验。结果表明,1)CK×N和R×N处理下荒漠草原物种多样性随着施氮量增加,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N30水平达到最大,W×N处理下随着施氮量增加物种多样性显著降低(P<0.05)。2)对比W×N0处理,CK×N0和R×N0处理地上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水氮交互作用下,随着施氮量增加,CK×N和W×N处理有助于地上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R×N处理地上生物量有增加的趋势。水氮交互作用对一、二年生植物有显著影响(P<0.05),地上生物量整体呈现(W×N)>(CK×N)>(R×N)。3)不同水氮交互作用下,地下生物量随土层增加逐渐减少,主要集中在0-30 cm土层,W×N处理可促进根系向深层土壤生长。在CK×N和R×N处理下,随着施氮量增加,荒漠草原物种地下生物量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W×N处理随着施氮量增加地下总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4)CK×N30和R×N30处理下,根冠比显著降低(P<0.05)。以上结果说明,荒漠草原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与水分及养分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增雨减雨 物种多样性 地上生物量 地下生物量
下载PDF
环太湖主要河流氮素组成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23
11
作者 韩梅 周小平 +2 位作者 程媛华 潘凤云 卢少勇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50-1457,共8页
以2012年太湖20条主要环湖河流中氮素的逐月调查数据为依据,探讨了河水中氮素的含量、形态组成和季节性分布规律,旨在为进一步实施入湖河流小流域的污染治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太湖20条环湖河流的ρ(TN)平均值为2.53~6.31mg/L,鉴于太... 以2012年太湖20条主要环湖河流中氮素的逐月调查数据为依据,探讨了河水中氮素的含量、形态组成和季节性分布规律,旨在为进一步实施入湖河流小流域的污染治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太湖20条环湖河流的ρ(TN)平均值为2.53~6.31mg/L,鉴于太湖水体中ρ(TN)多年来居高难下,水质类别主要由ρ(TN)决定,因此按ρ(TN)年均值,将环湖20条河流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污染3类.DIN(溶解态无机氮)是氮素的主要存在形式,ρ(DIN)平均占ρ(TN)的72%以上.其中,重度和中度污染河流中ρ(NH3-N)和ρ(NO3--N)各占ρ(DIN)的约50%,轻度污染河流则以NO3--N为主,ρ(NO3--N)占ρ(DIN)的60%以上.除个别河流外,重度和中度污染河流水体中非汛期(11月—翌年4月)ρ(TN)、ρ(NH3-N)和ρ(NO3--N)普遍高于汛期(5—10月),并且汛期和非汛期差异显著.这可能与非汛期的水温较低并且污水处理厂及湿地等生态系统的氮素去除率低于汛期有关,此外,也说明点源污染占主要地位;轻度污染河流中ρ(NH3-N)在汛期和非汛期差异不显著,说明点源和非点源负荷相当.重度和中度污染河流应重点针对点源污染开展治理;轻度污染河流应将点源、面源污染协同治理,以利于进一步改善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环湖河流 TN 形态组成 季节变化
下载PDF
Impact of nitrogen addition on plant community in a semi-arid temperate steppe in China 被引量:20
12
作者 Ling SONG XueMei BAO +1 位作者 XueJun LIU FuSuo ZHANG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2012年第1期3-10,共8页
Increased nitrogen (N) deposition will often lead to a decline in species richness in grassland ecosystems but the shifts in functional groups and plant traits are still poorly understood in China. A field experimen... Increased nitrogen (N) deposition will often lead to a decline in species richness in grassland ecosystems but the shifts in functional groups and plant traits are still poorly understood in China.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at Duolun, Inner Mongolia, China,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N addition on a temperate steppe ecosystem. Six N levels (0, 3, 6, 12, 24, and 48 g N/(m2-a)) were added as three applications per year from 2005 to 2010. Enhanced N deposition, even as little as 3 g N/(m2.a) above ambient N deposition (1.2 g N/(m2.a)), led to a decline in species richness of the whole community. Increasing N addition can significantly stimulate aboveground biomass of perennial bunchgrasses (PB) but decrease perennial forbs (PF), and induce a slight change in the biomass of shrubs and semi-shrubs (SS). The biomass of annuals (AS) and perennial rhizome grasses (PR) accounts for only a small part of the total biomass. Species richness of PF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ing N addition rate but there was a little change in the other functional groups. PB, as the dominant functional group, has a relatively higher height than others. Differences in the response of each functional group to N addition have site-specific and species-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We initially infer that N enrichment stimulated the growth of PB, which further suppressed the growth of other functional grou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gen addition species richness BIOMASS functional group temperate steppe Duolun Inner Mongolia
下载PDF
藏北高寒草甸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对增温与施氮的响应 被引量:21
13
作者 宗宁 柴曦 +4 位作者 石培礼 蒋婧 牛犇 张宪洲 何永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739-3748,共10页
气候变暖和氮沉降增加作为全球环境问题,将严重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发现,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增温显著,其中冬季升温最明显.而已有的研究更多关注全年增温,对冬季增温研究较少.本文基于高寒草甸地区增温和氮素添加影响研... 气候变暖和氮沉降增加作为全球环境问题,将严重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发现,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增温显著,其中冬季升温最明显.而已有的研究更多关注全年增温,对冬季增温研究较少.本文基于高寒草甸地区增温和氮素添加影响研究的不足,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开展模拟增温和氮添加试验,研究长期增温与氮添加对高寒草甸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的影响.试验布设于2010年7月,地点在西藏当雄高寒草甸区,共有3种增温方式:对照、全年增温、冬季增温;每种增温处理下设置5个氮素添加梯度:0、10、20、40、80kg N·hm^(-2)·a^(-1),系统研究气候变暖与氮添加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2012—2014年,增温与施氮处理均显著影响群落总盖度:全年增温处理降低了群落总盖度;在不施氮处理下,冬季增温降低了群落盖度,但在施氮处理下,随着氮剂量的提高群落盖度逐渐升高.增温与施氮对不同功能群植物的影响不同,增温处理降低了禾草与莎草植物盖度,而施氮提高了禾草植物盖度.相关分析表明,植被群落总盖度与生长旺盛期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关系,推测在降雨较少的季节增温导致的土壤含水量降低是群落盖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半干旱区高寒草甸土壤水分主要受降雨的调控,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降雨时空格局的改变会显著影响植被群落盖度及组成,且大气氮沉降的增加对植被群落的影响也依赖于降雨条件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温 施氮 高寒草甸 群落结构 物种组成
原文传递
极端干旱与氮添加对半干旱沙质草地物种多样性、叶性状和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孙一梅 田青 +3 位作者 吕朋 郭爱霞 张森溪 左小安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69-1579,共11页
以科尔沁沙质草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短期内极端干旱(减雨60%和干旱60 d)和氮添加(20 g·m^(-2)·a^(-1))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叶性状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氮变化改变了群落中优势物种的重要值,其中优势物种砂蓝刺头... 以科尔沁沙质草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短期内极端干旱(减雨60%和干旱60 d)和氮添加(20 g·m^(-2)·a^(-1))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叶性状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氮变化改变了群落中优势物种的重要值,其中优势物种砂蓝刺头和黄蒿的重要值在短期极端干旱和氮添加处理下明显增加。短期内极端干旱对植株高度(Hight,H)、叶片氮含量(Leaf Nitrogen Content,LNC)及地上生物量有显著影响,减雨60%降低了H,而增加了LNC,生物量在减雨60%和干旱60 d处理下均显著降低,物种多样性、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叶干物质含量(Leaf Dry Matter Content,LDMC)及叶碳含量(Leaf Carbon Content,LCC)在不同干旱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短期氮添加对植物叶性状及地上生物量有显著影响,H、SLA和LNC在氮添加处理下增加,而LDMC降低,植物多样性无显著变化。极端干旱与氮添加两者交互作用对物种多样性、叶性状及生物量均无显著影响。相关回归分析表明,物种多样性、SLA、LDMC、LCC及LNC与生物量无显著相关关系,而H与生物量显著正相关。半干旱沙质草地一年生为主的植物群落通过改变优势物种关键性状来适应极端干旱和氮沉降,其中H对草地生产力的维持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干旱 氮添加 物种多样性 叶性状 生产力
原文传递
不同氮源及秸秆添加对菜地土壤N2O排放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姜宁宁 李玉娥 +2 位作者 华珞 万运帆 石生伟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9-223,共5页
在饱和田间持水量WFPS(water-filled pore space)为75%、温度为25℃的条件下,用室内培养研究设施菜地土壤在不同氮肥种类(硝酸钙CN,碳酸氢铵AB,硫酸铵AS,尿素U,对照CK)和有无秸秆添加情况下N2O的排放特征。培养17天的结果表明,各种肥料... 在饱和田间持水量WFPS(water-filled pore space)为75%、温度为25℃的条件下,用室内培养研究设施菜地土壤在不同氮肥种类(硝酸钙CN,碳酸氢铵AB,硫酸铵AS,尿素U,对照CK)和有无秸秆添加情况下N2O的排放特征。培养17天的结果表明,各种肥料类型中,对照和硝态氮肥处理最先出现N2O排放高峰,铵态氮肥处理出现较晚。无论有无秸秆,碳酸氢铵(AB)处理的累积排放量都最高,分别为4.206±0.899和2.159±0.256μg g-1干土,铵态氮肥处理N2O排放量明显高于硝态氮肥。添加秸秆后各处理N2O排放明显增加,比未施秸秆增加1倍多(CN处理除外)。不同处理(CK除外)的N2O累积排放量与时间的关系都可用y=aLn(x)+b表示(P<0.001)。实验还发现,施用氮肥会导致土壤酸化,添加秸秆可改善土壤酸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菜地土壤 N2O 培养 氮肥种类 秸秆
原文传递
影响浙江西苕溪底栖动物分布的关键环境变量指示种的筛选 被引量:17
16
作者 吴东浩 张勇 +2 位作者 于海燕 杨莲芳 王备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3-699,共7页
利用2003年西苕溪TM数据和DEM模型计算了55个样点上游3种空间尺度下(亚流域、河岸带和局部)的土地利用类型,通过冗余分析筛选出能够在显著水平上最大程度解释西苕溪流域底栖动物分布的最小变量组合——氨氮、荫蔽度、电导率、亚流域农... 利用2003年西苕溪TM数据和DEM模型计算了55个样点上游3种空间尺度下(亚流域、河岸带和局部)的土地利用类型,通过冗余分析筛选出能够在显著水平上最大程度解释西苕溪流域底栖动物分布的最小变量组合——氨氮、荫蔽度、电导率、亚流域农田百分比以及栖境复杂度.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氨氮是研究区域影响底栖动物分布的最重要环境变量,亚流域尺度农田百分比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变量.在50%-100%适合度范围内最终筛选得到短脉纹石蛾Cheumato-psyche sp.1和Cheumatopsyche sp.2作为关键环境变量指示种.在一定范围内短脉纹石蛾的数量随着水体氨氮浓度和亚流域尺度农田百分比的上升而增加.短脉纹石蛾分布广泛、采集容易、具备一定的耐污能力和主动漂流能力、幼虫个体较大且在水中的生活史较长以及具有一定的生态可塑性等优点决定了短脉纹石蛾可以作为西苕溪流域的受干扰水体氨氮和亚流域尺度农田百分比的指示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苕溪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冗余分析 氨氮 亚流域尺度农田百分比 指示种
下载PDF
氮素添加对内蒙古退化草原生产力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晶 王珊珊 +5 位作者 乔鲜果 李昂 薛建国 哈斯木其尔 张学耀 黄建辉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80-990,共11页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及气候变化导致我国草原生态系统普遍退化,主要表现在土壤养分降低、植被覆盖度减少、生产力下降。外源氮素添加是促进退化草原尽快恢复的一项重要措施,尤其是对那些退化较为严重的草原。该研究选取内蒙古东乌珠...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及气候变化导致我国草原生态系统普遍退化,主要表现在土壤养分降低、植被覆盖度减少、生产力下降。外源氮素添加是促进退化草原尽快恢复的一项重要措施,尤其是对那些退化较为严重的草原。该研究选取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不同退化程度(轻度、中度和重度)的草原群落,于2014–2015年开展连续两年的氮素添加实验,设置对照(不添加)、低水平(5.0 g N·m^(–2)·a^(–1))、中水平(10.0 g N·m^(–2)·a^(–1))和高水平(20.0 g N·m^(–2)·a^(–1))4种氮素添加处理,探讨退化草原群落生产力在恢复过程中对不同水平氮素添加的响应。结果显示:(1)高、中水平氮素添加显著提高了轻度退化群落的地上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3.1%、51.6%,氮素各水平添加对中度、重度群落地上生物量无显著影响;(2)高、中水平氮素添加显著提高了轻度退化群落中多年生根茎型禾草地上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5.1%、47.7%,而多年生杂类草地上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减少了37.4%、42.1%,但中度和重度退化群落各功能群生物量的响应不显著;(3)三种水平氮素添加对轻、中、重度退化群落物种丰富度在试验期间均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氮素添加有助于提高轻度退化草原中多年生根茎型禾草的生物量,进而提高群落的生物量,但多年生杂类草会被逐渐替代,导致生物量降低,可见施氮对草原恢复的影响取决于草原退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原 氮添加 地上生物量 植物功能群 物种丰富度
原文传递
短期氮添加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馨文 安慧 +3 位作者 刘小平 文志林 王波 杜忠毓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400-2409,共10页
在宁夏荒漠草原开展短期氮添加实验,探究不同氮添加水平(0、5、10、20和40 g·m^(-2)·a^(-1),分别表示为CK、N5、N10、N20和N40)对荒漠草原植物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及群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氮添加处理显著影响了植物... 在宁夏荒漠草原开展短期氮添加实验,探究不同氮添加水平(0、5、10、20和40 g·m^(-2)·a^(-1),分别表示为CK、N5、N10、N20和N40)对荒漠草原植物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及群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氮添加处理显著影响了植物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Patrick丰富度指数及群落盖度,而对Pielou均匀度指数无显著影响;N10处理下Shannon多样性指数、Patrick丰富度指数及群落盖度达最大值,分别为2.05、10及70.75%;N20处理下Pielou均匀度指数达最大值(0.92);短期氮添加显著增加了荒漠草原植物地上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及总生物量,显著降低了植物群落的根冠比;短期氮添加提高了植物群落稳定性,而当中量氮添加(N10)时,植物群落稳定性最强。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组成及稳定性受到短期氮添加的影响,适量的氮添加可以增加植物物种多样性、生物量以及群落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氮添加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群落稳定性
原文传递
短期氮添加对祁连山亚高山草地生产力及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曹丰丰 刘瑞雪 +3 位作者 黄国柱 吴泓瑾 赵传燕 李伟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034-5044,共11页
全球氮沉降速率的急剧增加已显著地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及稳定性,特别是在受N限制较严重的亚高山草地生态系统。虽然氮沉降增加对草地生产力和植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报道已经很多,但是氮素沉降的生态系效应因气候区、草地系统类型、... 全球氮沉降速率的急剧增加已显著地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及稳定性,特别是在受N限制较严重的亚高山草地生态系统。虽然氮沉降增加对草地生产力和植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报道已经很多,但是氮素沉降的生态系效应因气候区、草地系统类型、加氮水平、氮肥类型和试验时间长短等不同而差别很大。为了评估氮沉降增加对亚高山草地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通过在祁连山中部亚高山草地设置不同氮添加水平(0、2、5、10、15、25 g N m^(-2) a^(-1)和50 g N m^(-2) a^(-1))的短期氮沉降增加模拟试验,探讨了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对不同水平氮添加的响应。结果显示:氮添加增加了禾本科(垂穗披碱草、赖草和草地早熟禾)和莎草科(矮嵩草)的地上生产力及其在群落生产力中所占的比例,主要表现在氮添加增加了禾本科和莎草科的株高和株数,降低了其他科(鹅绒委陵菜和葛缕子)的株高和株数;与生产力相比,植物多样性对氮添加的响应较慢,总体随着氮添加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植物多样性与生产力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氮添加有助于提高禾本科和莎草科的生产力,进而提高群落生产力,但其他科的植物会被逐渐替代,导致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降低。研究结果可为我国亚高山草地的持续性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山草地生态系统 氮沉降 物种多样性 地上生产力
下载PDF
养分添加对三江平原沼泽化草甸植物群落组成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慧敏 石福习 +2 位作者 杨桂生 张新厚 毛瑢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40-1446,共7页
三江平原是人类农业开垦活动最为强烈的区域之一,农业施肥已经显著增加了该地区自然沼泽湿地氮和磷的输入量,这将会深刻影响到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通过3年的氮和磷添加试验,研究了养分富集对三江平原沼泽化草甸植物群落物种组成... 三江平原是人类农业开垦活动最为强烈的区域之一,农业施肥已经显著增加了该地区自然沼泽湿地氮和磷的输入量,这将会深刻影响到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通过3年的氮和磷添加试验,研究了养分富集对三江平原沼泽化草甸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氮添加(N,6 g N·m^(-2)·a^(-1))显著增加了禾本科植物的优势度,降低莎草科植物的优势度,导致物种多样性下降,但提高了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而磷添加(P,1.2 g P·m^(-2)·a^(-1))降低了禾本科植物的优势度,增加了莎草科植物的优势度,但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均没有造成显著的影响;氮、磷同时添加(N+P)虽然对植物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没有产生显著的交互作用,但增强了小叶章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降低了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提高了植物地上生物量。本研究表明,在三江平原沼泽化草甸中,养分富集将显著改变植物群落组成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而且氮素和磷素富集影响并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富集 磷富集 物种优势度 植物功能群 湿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