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释氮肥在淹水稻田土壤上的去向及利用率 被引量:125
1
作者 郑圣先 刘德林 +2 位作者 聂军 戴平安 肖剑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7-142,共6页
通过土壤渗漏装置、微区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15N标记控释氮肥在淹水稻田土壤上氮素的去向和利用率。结果表明,施用控释氮肥能明显地降低氨挥发、淋失和硝化—反硝化的损失。控释氮肥处理的氨挥发量比尿素降低54 0%,氮淋失量降低32 5%... 通过土壤渗漏装置、微区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15N标记控释氮肥在淹水稻田土壤上氮素的去向和利用率。结果表明,施用控释氮肥能明显地降低氨挥发、淋失和硝化—反硝化的损失。控释氮肥处理的氨挥发量比尿素降低54 0%,氮淋失量降低32 5%。尿素的硝化—反硝化损失量占施入氮量的34 5%,而控释氮肥的只占2 0%;控释肥料与尿素氮在0—80cm土层中的残留率相近。控释氮肥一次性全量作基肥施入土壤,水稻的氮肥利用率平均为65 6%,比尿素(基肥+追肥)高出32 2个百分点。控释氮肥的农学效率显著地高于尿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氮肥 淹水稻田土壤 氮素去向 氮素利用率 土壤-植物系统 氨挥发损失 氮淋溶损失
下载PDF
灌溉模式和供氮水平对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5
2
作者 陈星 李亚娟 +3 位作者 刘丽 方素萍 方萍 林咸永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3-290,共8页
以Ⅱ优838为材料,湖北潮土为供试土壤,通过2年稻麦轮作柱栽试验研究了2种灌溉模式(FW:土表淹水3 cm;CW:保持土壤湿润但土表不积水)和4个供氮水平(N 0、126.0、157.5、210.0 kg/hm2)对水稻地上部干物重、氮素积累量、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以Ⅱ优838为材料,湖北潮土为供试土壤,通过2年稻麦轮作柱栽试验研究了2种灌溉模式(FW:土表淹水3 cm;CW:保持土壤湿润但土表不积水)和4个供氮水平(N 0、126.0、157.5、210.0 kg/hm2)对水稻地上部干物重、氮素积累量、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模式和供氮水平对水稻产量、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均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淹水处理下水稻产量、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水稻氮素农学利用率、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生理利用率显著高于控水处理;地上部生物量及氮素积累量随供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趋势明显;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生理学利用率均表现为随施氮量提高而下降的趋势,但减氮25%处理(N 157.5 kg/hm2)与常规施氮量处理(N 210.0 kg/hm2)间的差异并不显著。综合分析水稻产量与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各项指标,在8个供试处理中,淹水灌溉模式并减氮25%的处理为值得推荐的稳产高效水氮运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模式 供氮水平 铵态氮 硝态氮 氮肥农学利用率 氮肥吸收利用率
下载PDF
侧深施氮对机械直播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朱从桦 李旭毅 +5 位作者 陈惠哲 武辉 欧阳裕元 余俊奇 黄豹明 罗粞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51-2058,共8页
为探究侧深施肥对川西平原区机械直播水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的影响,本研究以常规籼稻黄华占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施氮肥(N0)、尿素2次撒施(TF)、尿素1次撒施(UB)、尿素侧深施(UM)、尿素和缓释尿素混合侧深施(S... 为探究侧深施肥对川西平原区机械直播水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的影响,本研究以常规籼稻黄华占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施氮肥(N0)、尿素2次撒施(TF)、尿素1次撒施(UB)、尿素侧深施(UM)、尿素和缓释尿素混合侧深施(SRUM)对机械直播水稻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转运、分配,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水稻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总量、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产量均表现为SRUM>UM>TF>UB>N0。SRUM和UM茎叶氮素表观转移量、茎叶转移的氮对籽粒氮的贡献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SRUM茎叶干物质转运量显著高于UB和UM,增幅分别为28.97%和4.17%。SRUM和UM有效穗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产量分别较UB增长8.00%和12.95%。与TF相比,UM、SRUM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11.35%、46.94%,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7.22%、25.88%。相比其他施氮处理,SRUM能够显著提高直播水稻的有效穗数、干物质积累量、氮素吸收总量、茎叶氮素表观转移量和茎叶干物质转运量,同步提高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可见,SRUM既能减少机械直播水稻的施肥次数,又能增产增效,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本研究为川西平原直播稻的轻简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直播水稻 侧深施肥 缓释尿素 产量 氮肥吸收利用率
下载PDF
氮肥用量和追肥方式对玉米中玉15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牛斌 刘社平 王激清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44-1847,共4页
利用玉米中玉15为研究材料,研究了氮肥用量和追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氮处理与N0(不施氮肥)地上部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施氮处理间并无显著差异;氮素积累量在不同生育期的分布和不同追肥方式对玉米... 利用玉米中玉15为研究材料,研究了氮肥用量和追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氮处理与N0(不施氮肥)地上部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施氮处理间并无显著差异;氮素积累量在不同生育期的分布和不同追肥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大喇叭口期是玉米最高需肥时期,在这个时期追肥可以使玉米产量获得显著提高。通过中玉15在不同施氮量下产量变化曲线可以求得玉米最高产量施氮量为155.2kg·hm-2,同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中玉15的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均呈降低的趋势,因此优化氮肥施用量才能获得最高的氮肥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玉米 中玉15 产量 利用效率
下载PDF
氮肥基追比对稻茬小麦氮素转运及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欣欣 石祖梁 +2 位作者 王久臣 徐志宇 江荣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1-71,共11页
为探明稻茬小麦氮素吸收与转运规律,推动氮肥高效利用,采取大田试验和^(15)N微区试验,研究了氮肥不同基追比例(N1/9,N3/7、N5/5、N7/3,施氮量225 kg·hm^(-2))对稻茬冬小麦不同来源氮素吸收与转运、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探明稻茬小麦氮素吸收与转运规律,推动氮肥高效利用,采取大田试验和^(15)N微区试验,研究了氮肥不同基追比例(N1/9,N3/7、N5/5、N7/3,施氮量225 kg·hm^(-2))对稻茬冬小麦不同来源氮素吸收与转运、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追肥比例的增加,全生育期小麦植株中肥料氮积累量显著增加,土壤氮积累量则与之呈相反趋势,植株总吸氮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以N5/5处理最高。小麦植株对基肥氮的吸收主要集中在越冬至拔节期,对追肥氮和土壤氮的吸收主要在拔节至开花期;成熟期相同处理下,植株中追肥氮积累量高于基肥氮,肥料氮积累量高于土壤氮。成熟期叶片、茎鞘、穗轴+颖壳和籽粒氮素分配比例分别为5.6%~8.9%、8.3%~10.2%、6.7%~7.5%、73.7%~78.6%;随追肥比例的增加,叶片、茎鞘氮素分配比例下降,穗轴+颖壳和籽粒氮素分配比例升高。植株总氮转运量随追肥比例的增加先增后降,转运效率为69.72%~74.91%,转运氮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为80.94%~85.81%;植株中基肥氮的转运量和转运率均低于追肥氮,肥料氮的转运量和转运率均高于土壤氮。籽粒产量随追肥比例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以N5/5处理产量最高,N1/9,N3/7、N5/5、N7/3处理氮肥回收率分别为46.2%、45.1%、46.7%、41.8%。在225 kg·hm^(-2)的施氮条件下,追肥比例为50%有利于小麦对氮素的吸收,提高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小麦 氮肥基追比 ^(15)N示踪 氮素积累转运 氮肥回收率 产量
下载PDF
氮肥施用时期对棉花产量效益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吴茂前 刘冬碧 +3 位作者 熊桂云 余延丰 范先鹏 张富林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5999-6002,共4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肥施用时期对江汉平原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产量、经济效益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40 kg/hm2的施氮水平下,综合考虑棉花产量、经济效益、氮肥当季表观利用率以及土壤中硝态氮累积等各种因素,...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肥施用时期对江汉平原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产量、经济效益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40 kg/hm2的施氮水平下,综合考虑棉花产量、经济效益、氮肥当季表观利用率以及土壤中硝态氮累积等各种因素,得到氮肥最佳施用时期为40%基肥+15%苗肥+15%花蕾肥+30%花铃肥,此时子棉产量为5 038 kg/hm2,比对照不施氮增产79.5%、增收15 622元/hm2,氮肥当季表观利用率为52.9%;在施氮量不变的条件下,将施氮次数减少为2次,对棉花的产量和收益影响不显著,但棉株吸氮量和氮肥当季表观利用率随施氮次数的减少而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 ) 产量 经济效益 氮肥施用时期 氮肥表观利用率
下载PDF
太湖地区单季晚稻产量-氮肥施用量反应曲线的历史比较 被引量:38
7
作者 朱兆良 张绍林 +1 位作者 尹斌 颜晓元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对1982~1985年和2004~2006年在太湖地区进行的两次水稻产量-化肥氮施用量的田间试验网中获得的大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80年代初相比,当前的水稻产量-施氮量的反应曲线明显上移,在氮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化肥氮的表观利... 本文对1982~1985年和2004~2006年在太湖地区进行的两次水稻产量-化肥氮施用量的田间试验网中获得的大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80年代初相比,当前的水稻产量-施氮量的反应曲线明显上移,在氮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化肥氮的表观利用率和增产效果明显增高,这可能与水稻栽培品种的产量潜力和吸收效率的提高,以及氮肥施用技术的改进有关。因此,在高产、高施氮量地区,培育产量潜力更高、吸收能力更强和对氮肥反应更大的品种,并结合栽培技术(包括氮肥施用技术)的改进,是进一步增加施氮量以提高产量、协调高产与环保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氮肥利用率 增产效果 历史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