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养-电极-生物膜联合反应器脱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范彬 曲久辉 +1 位作者 雷鹏举 李大鹏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7-262,共6页
提出了异养 电极 生物膜联合反应器脱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工艺 ,该反应器以异养反硝化为主 ,通过电化学段脱除异养段后水中残留的甲醇或硝酸盐、亚硝酸盐氮 .进水中碳氮比 (质量比 )从 2 2— 2 9,都可保证出水中既无亚硝酸盐积累现... 提出了异养 电极 生物膜联合反应器脱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工艺 ,该反应器以异养反硝化为主 ,通过电化学段脱除异养段后水中残留的甲醇或硝酸盐、亚硝酸盐氮 .进水中碳氮比 (质量比 )从 2 2— 2 9,都可保证出水中既无亚硝酸盐积累现象 ,也无残留的甲醇 ,但甲醇略为过量时可提高反应器的处理能力 .2 4℃时处理硝酸盐氮浓度 40mg L的进水 ,反应器最大脱硝负荷为 47g (m3 ·h)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脱硝 异养-电极-生物膜反应器 硝酸盐
下载PDF
城市污水厂活性污泥强化自养反硝化菌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常玉梅 杨琦 +2 位作者 郝春博 尚海涛 姜体胜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10-1216,共7页
采集北京高碑店城市污水厂的反硝化污泥样品,以硫磺作为电子供体进行驯化培养.测定污泥的增长率来确定污泥活性,分别测定NO 3--N、SO42-浓度来确定硝酸盐的去除效率和硫酸盐生成速率.当硝酸盐去除率达到90%以上时,提取污泥中微生物总DNA... 采集北京高碑店城市污水厂的反硝化污泥样品,以硫磺作为电子供体进行驯化培养.测定污泥的增长率来确定污泥活性,分别测定NO 3--N、SO42-浓度来确定硝酸盐的去除效率和硫酸盐生成速率.当硝酸盐去除率达到90%以上时,提取污泥中微生物总DNA,构建16S rRNA基因片段克隆文库来分析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污泥的增长率为0.177 g/(L.d),污泥中硝酸盐浓度与时间的关系符合一级反应.污泥中细菌类群主要为Beta-Proteobacteria、Deta-Proteobacteria、Gamma-Proteobacteria和Unclassified bacteria,其中Beta-Proteobacteria类细菌占主导地位.在成熟的反硝化污泥中,自养反硝化菌Thiobacillusdenitrificans占所占比例高达48.65%.此外,反应器中还存在Denitratisoma sp.、Curvibacter sp.、Thermomonas sp.、Geobacter sp.等细菌.对自养反硝化污泥中细菌多样性的研究有利于优化反应条件,从而提高污泥的硝酸盐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硝酸盐去除 自养反硝化细菌 克隆文库 系统发育分析
原文传递
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硝酸盐的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童桂华 彭昌盛 +1 位作者 贾永刚 曹阳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8年第4期73-76,共4页
对比研究了国内生产的5种阴离子交换树脂(D201、D301、D407、330、717)对水中NO3-的吸附解吸情况。动态吸附饱和曲线表明,717和D407对NO3-的吸附较好,饱和吸附量分别为82.8mg/mL和54.8mg/mL,其他3种树脂效果很差;717和D407对NO3-的吸附... 对比研究了国内生产的5种阴离子交换树脂(D201、D301、D407、330、717)对水中NO3-的吸附解吸情况。动态吸附饱和曲线表明,717和D407对NO3-的吸附较好,饱和吸附量分别为82.8mg/mL和54.8mg/mL,其他3种树脂效果很差;717和D407对NO3-的吸附速率也相对较快。5种树脂吸附等温线与经验公式拟合的线性相关性显著,其中330树脂符合BET经验公式,另外4种树脂符合Langmuir经验公式;再生试验表明5种树脂再生率均能达到85%以上。综合研究结果认为,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717和螯合树脂D407对NO3-具有较好的吸附解吸性能,可作为去除硝酸盐的选用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硝酸盐去除 吸附 解吸
下载PDF
不同碳源材料用于污水厂尾水生物反硝化碳源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文辉 陈云峰 高良敏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9-504,共6页
针对污水厂尾水氮素高度硝化的现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固体碳源在不同的反应时间、硝氮进水浓度、碳源比例及温度条件下的反硝化速率及对硝态氮的去除率.结果表明,以麦秆为碳源去除硝氮最优条件是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10h,进水硝... 针对污水厂尾水氮素高度硝化的现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固体碳源在不同的反应时间、硝氮进水浓度、碳源比例及温度条件下的反硝化速率及对硝态氮的去除率.结果表明,以麦秆为碳源去除硝氮最优条件是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10h,进水硝氮浓度为30mg·L-1,麦秆与水的质量比为1∶50;以PHAs为碳源去除硝氮的最优条件是温度为15℃,反应时间为30h,进水硝氮浓度为45mg·L-1,PHAs与水的质量比为1∶50;以PBS为碳源去除硝氮的最优条件是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30h,进水硝氮浓度为30mg·L-1,PBS与水的质量比为1∶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碳源 反硝化 脱氮
原文传递
脱氮硫杆菌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KoenigAlbert 刘玲花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1-54,共4页
在填充不同粒径硫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脱氮硫杆菌去除垃圾填埋场硝化渗滤污水中硝酸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HRT为5.71h,硫磺粒径为2.8-5.6mm时,最高处理浓度(以NO-3-N计)达400mg/L.达到完全... 在填充不同粒径硫磺的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脱氮硫杆菌去除垃圾填埋场硝化渗滤污水中硝酸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HRT为5.71h,硫磺粒径为2.8-5.6mm时,最高处理浓度(以NO-3-N计)达400mg/L.达到完全反硝化所需的最小停留时间取决于硫磺粒径及进水硝酸盐浓度.硫磺粒径为2.8-5.6mm,5.6-11.2mm,11.2-16mm时,NO-3-N最高容积负荷分别为594,278,175.4g/(m3d).NO-3-N最大表面负荷约为0.68g/(m2d),是自养反硝化的控制因素,与硫磺粒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养反硝化 脱氮硫杆菌 渗滤污水 垃圾填埋场
下载PDF
自养-异养反硝化协同作用强化污水深度脱氮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6
作者 翟思媛 赵迎新 季民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14,共6页
针对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低,其本身所能提供的碳源不能满足生物反硝化的要求,传统深度脱氮工艺存在外加碳源量大、成本高、运行不稳定等实际问题,总结了单独异养反硝化脱氮、单独自养反硝化脱氮的反应机理,... 针对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低,其本身所能提供的碳源不能满足生物反硝化的要求,传统深度脱氮工艺存在外加碳源量大、成本高、运行不稳定等实际问题,总结了单独异养反硝化脱氮、单独自养反硝化脱氮的反应机理,并分析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归纳国内外自养和异养反硝化相结合强化脱氮的应用现状,提出应进一步从3个方面进行研究:不同电子供体条件下自养-异养反硝化协同作用下的微生物群落变化和代谢机制;体系的电子传递机制;反硝化动力学,为自养-异养协同反硝化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指导。以期为深度脱氮技术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养反硝化 自养反硝化 协同作用 强化 脱氮
下载PDF
Denitrification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in MBBR using A. donax as carbon source and biofilm carriers for reverse osmosis concentrate treatment 被引量:13
7
作者 Li Li Guokai Yan +4 位作者 Haiyan Wang Zhaosheng Chu Zewen Li Yu Ling Tong W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133-143,共11页
In this study,raw Arundo donax(A.donax)pieces were applied as carbon source and biofilm carriers for denitrification in a lab-scale 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MBBR)for the treatment of reverse osmosis concentrate gath... In this study,raw Arundo donax(A.donax)pieces were applied as carbon source and biofilm carriers for denitrification in a lab-scale 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MBBR)for the treatment of reverse osmosis concentrate gathered from local wastewater reuse plant.At stable phase(about 60 days),efficient denitrification performance was obtained with73.2%±19.5%NO3--N average removal and 8.10±3.45 g N/(m3·day)NO3--N average volumetric removal rate.Mass bala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4.84 g A.donax was required to remove 1 g TN.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py numbers of 16S r-RNA,narG,nirS,nosZ and anammox gene of carrier biofilm and suspended activated sludge in the declination phase(BF2 and AS2)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samples in the stable phase(BF1 and AS1),and relatively higher copy numbers of nirS and nirK genes with lower abundance of narG and nosZ genes were observed.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analysis was conducted for BF2 and AS2,and similar dominant phyla and classes with different abundance were obtained.The class Gammaproteobacteria affiliated with the phylum Proteobacteria was the most dominant microbial community in both BF2(52.6%)and AS2(41.7%).The PICRUSt predic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33 predictive specific genes were related to denitrification process,and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18 predictive specific genes in BF2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A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undo donax carbon source DENITRIFICATION MBBR Reverse osmosis CONCENTRATE nitrate removal Microbial community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原文传递
碳源、温度及水力停留时间对地下水硝酸盐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11
8
作者 侯卫龙 周鸿翔 +2 位作者 施加春 曾令藻 吴劳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4-321,共8页
采用生物修复方法,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比较水稻秸秆、玉米芯和报纸3种不同固体碳源在不同温度和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条件下对地下水硝酸盐的去除效果,以便筛选出优质固体碳源为污染场地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 采用生物修复方法,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比较水稻秸秆、玉米芯和报纸3种不同固体碳源在不同温度和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条件下对地下水硝酸盐的去除效果,以便筛选出优质固体碳源为污染场地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以水稻秸秆和玉米芯作为碳源,硝酸盐的去除效果最佳.在初始硝酸盐质量浓度为30 mg/L(以 N 计)条件下,硝酸盐去除率均在24 h 内达到100%,并且产生的亚硝酸盐质量浓度较低,亚硝酸盐有短暂升高现象但24 h 之后降至0.1 mg/L 以下,因此水稻秸秆和玉米芯可作为较优质的固体碳源.在4个不同温度条件下(15,20,25,30℃),添加3种碳源的反硝化效果均表现为温度越高硝酸盐去除率越高,同时去除率达到100%所用时间越短,产生的亚硝酸盐质量浓度越低,而且温度在25~30℃时反硝化效果达到最优.筛选出的2种较优碳源水稻秸秆和玉米芯,在不同 HRT 条件下(6.7,10,20,40 h)均表现为 HRT 越长,硝酸盐质量浓度有显著降低,亚硝酸盐质量浓度峰值越低且降低的也越快.以玉米芯为碳源时,在不同 HRT 条件下,铵态氮质量浓度均随时间逐渐降低,在30 h 之内降至5 mg/L 以下;以秸秆为碳源时,铵态氮质量浓度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并且呈现 HRT 越长铵态氮质量浓度累积越高,整体呈现铵态氮质量浓度高于玉米芯.以玉米芯为碳源时,pH 略低,在5~6范围内波动;以秸秆为碳源时 pH 值波动范围为6.5~7.5,更适宜微生物生长.结果证明,秸秆和玉米芯为较优质碳源,但各有不足之处,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场地水流速度、pH 等条件选择相对更优碳源,也可将二者混合使用使优势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硝酸盐去除 碳源 温度 水力停留时间
下载PDF
催化还原法深度处理污水中硝态氮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云玉攀 杨鑫 +4 位作者 李子富 周晓琴 白晓凤 高瑞玲 王雪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310-3316,共7页
为有效降低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硝态氮的含量,减轻氮素污染,依次进行了基础性试验和验证性试验.基础性试验以Fe0为还原剂,以配置的KNO3溶液为试验用水对分别添加H+、Fe2+、Cu2+、Pd/Al2O3等后的脱氮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系统... 为有效降低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硝态氮的含量,减轻氮素污染,依次进行了基础性试验和验证性试验.基础性试验以Fe0为还原剂,以配置的KNO3溶液为试验用水对分别添加H+、Fe2+、Cu2+、Pd/Al2O3等后的脱氮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系统p H值为2.1,Fe2+、Cu2+投加量分别为1000mg/L时,系统均可获得较好的脱氮效果,分别为92%、41%、61%,产物均以氨氮为主;当投加10g/L催化剂Pd/Al2O3,调节系统p H值为3.02时,系统脱氮率可达48%,且其产物以氮气为主,副产物较少.在此基础上,验证性试验以北京市某污水处理厂出水为试验用水,对上述各方法的脱氮效果进行了试验验证,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各方法均可达到理想的脱氮效果,其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7%、36%、50%、46%.但综合脱氮效果、产物分析、出水水质等考虑,相比较而言,添加催化剂的化学催化还原法在去除污水中的硝态氮时具有更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硝态氮去除 化学催化还原
下载PDF
萃取膜生物反应器去除地下水硝酸盐 被引量:6
10
作者 曹敬华 郑西来 +3 位作者 潘明霞 李萍 侯建华 宋晓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4-579,共6页
地下水硝态氮(NO3--N)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而且污染日趋严重,成为饮用水净化的难题之一.本研究采用中空纤维萃取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反硝化去除地下水中的硝酸盐,该反应器反硝化区与产品水分离、出水不受微生物污染,而且扩散速率... 地下水硝态氮(NO3--N)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而且污染日趋严重,成为饮用水净化的难题之一.本研究采用中空纤维萃取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反硝化去除地下水中的硝酸盐,该反应器反硝化区与产品水分离、出水不受微生物污染,而且扩散速率快、硝酸盐去除速率快.试验装置设两级反应器,其中,一级反应器主要起预处理作用,去除地下水中溶解氧,为二级反应器内的反硝化细菌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本试验整个系统硝态氮去除速率达到了3.36 g.m-2.d-1,相应的出水硝态氮浓度为9.76 mg.L-1,二级反应器硝态氮去除速率达到5.46 g.m-2.d-1,一级反应器硝态氮最大去除速率为0.4 g.m-2.d-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膜生物反应器 地下水污染 硝酸盐去除 生物反硝化 地下水净化
下载PDF
固相反硝化反应器对含盐水体脱氮效率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8
11
作者 赖才胜 谭洪新 +3 位作者 罗国芝 阮赟杰 孙大川 王智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2-37,共6页
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颗粒作为反硝化固体碳源和生物膜载体的填料床反应器处理含盐水体的脱氮效果表明,在温度在(29±1)℃的条件下,反应器对含盐水体中NO3--N具有良好的反硝化性能.以NO3--N去除率为响应值,利用响应曲面法考察进... 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颗粒作为反硝化固体碳源和生物膜载体的填料床反应器处理含盐水体的脱氮效果表明,在温度在(29±1)℃的条件下,反应器对含盐水体中NO3--N具有良好的反硝化性能.以NO3--N去除率为响应值,利用响应曲面法考察进水硝酸盐浓度和水力停留时间对脱氮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进水NO3--N和HRT及其交互作用对响应目标值均具显著影响.根据多重回归的系数建立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方差分析,显示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反硝化 硝酸盐去除 响应曲面法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木屑-硫磺填充床反硝化生物滤池强化硝酸盐去除 被引量:7
12
作者 董全宇 陈帆 +2 位作者 程浩 姚晓婧 王爱杰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725-2731,共7页
针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深度脱氮的需求,设计了以木屑与硫磺颗粒为填料(质量比1:1)的反硝化生物滤池,对碳氮比失衡的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脱氮处理。结果表明,木屑释放碳源速率在10 d之后趋于稳定,COD中(40.6±10.0)%是反硝... 针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深度脱氮的需求,设计了以木屑与硫磺颗粒为填料(质量比1:1)的反硝化生物滤池,对碳氮比失衡的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脱氮处理。结果表明,木屑释放碳源速率在10 d之后趋于稳定,COD中(40.6±10.0)%是反硝化菌可直接利用的VFA。反硝化生物滤池运行的最佳HRT为10 h,在此条件下,进水硝酸盐(以N计)浓度为30 mg·L^(-1)时,出水硝酸盐浓度最低为11.5 mg·L^(-1),亚硝酸盐(以N计)浓度最低为1.4 mg·L^(-1),反硝化生物滤池内未发生硝酸盐异化还原(DNRA)作用,出水无氨氮积累。出水SO42-浓度最高为73.8 mg·L^(-1)。反硝化生物滤池运行稳定后,出水中COD未超过30 mg·L^(-1),木屑释放的碳源与异养反硝化过程消耗的碳源持平,经反硝化生物滤池深度处理的出水中无过量残留有机物。出水pH稳定在6.9~7.4范围内,反硝化生物滤池无需外加碱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屑 硫磺 反硝化生物滤池 硝酸盐去除
原文传递
嗜盐好氧反硝化菌SF16的脱氮特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段金明 苏兵 +3 位作者 林锦美 方宏达 陈锦芳 陈丽珊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275-5280,共6页
从海洋沉积物中分离筛选出一株新型的嗜盐好氧反硝化细菌SF16,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魔鬼弧菌(Vibrio diabolicus)。菌株SF16存在周质硝酸盐还原酶(nap A)基因,进一步证实其具有好氧反硝化能力... 从海洋沉积物中分离筛选出一株新型的嗜盐好氧反硝化细菌SF16,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魔鬼弧菌(Vibrio diabolicus)。菌株SF16存在周质硝酸盐还原酶(nap A)基因,进一步证实其具有好氧反硝化能力。菌株SF16反硝化适宜条件为盐度3%~5%,碳源为乙酸钠,C/N值10~12,在此条件下,经过48 h培养,NO-3-N浓度从136.43 mg·L-1降至0.39 mg·L-1,且NO-2-N积累量仅为1.96 mg·L-1,总氮去除率高达98.28%。将菌株SF16接种于牡蛎壳填料曝气生物反应器中,用于处理人工合成含盐废水,NO-3-N、TN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87%、97.70%和75.34%。研究结果表明菌株Vibrio diabolicus SF16在含盐废水/富营养化水体处理工程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BRIO diabolicus 嗜盐菌 好氧反硝化 硝酸盐去除 含盐废水
原文传递
花卉秸秆为碳源的潜流人工湿地对硝氮的去除及其负效应 被引量:6
14
作者 常军军 刘虎 +3 位作者 罗通 陈金全 马璐瑶 许今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313-5318,共6页
可用有机碳源不足是限制低碳高硝氮废水反硝化脱氮效能的关键因素。采用4种常见花卉(康乃馨、玫瑰、百合、紫罗兰)的废弃秸秆作为有机碳源投加至垂直布设于潜流人工湿地前端的穿孔管中,考察并对比各系统对低碳高硝氮废水的脱硝效能及其... 可用有机碳源不足是限制低碳高硝氮废水反硝化脱氮效能的关键因素。采用4种常见花卉(康乃馨、玫瑰、百合、紫罗兰)的废弃秸秆作为有机碳源投加至垂直布设于潜流人工湿地前端的穿孔管中,考察并对比各系统对低碳高硝氮废水的脱硝效能及其氮转化情况。结果表明,投加花卉秸秆显著增强了人工湿地的NO-3-N去除效能,其中,康乃馨秸秆强化脱NO-3-N效能最佳,实验期间平均去除率为51.8%和每批次去除量873.4 mg;玫瑰秸秆最差,平均去除率为31.1%和每批次去除量535.0 mg。NO-3-N去除率均随运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伴随NO-3-N的去除,系统内产生了一定量的NO-2-N和NH+4-N,其浓度均与NO-3-N去除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此外,花卉秸秆的投加使系统运行初期出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偏高。以玫瑰秸秆为外加碳源产生的负效应最低。综合考虑碳源投加的正负效应,康乃馨秸秆为本实验条件下的最佳碳源,玫瑰秸秆则应增加投加量以达到更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卉秸秆 碳源 NO-3-N去除 负效应
原文传递
硫自养反硝化饮用水脱氮:悬浮填料与硫源作用效果评估 被引量:4
15
作者 田家宇 刘哲颖 +3 位作者 古振澳 马方凯 邵军荣 胡承志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31,共10页
针对饮用水硝酸盐污染和固定床硫自养反硝化脱氮负荷低等问题,开展流化床型硫自养反硝化脱氮研究,探究聚乙烯醇-海藻酸钠-活性炭悬浮填料对硫自养反硝化的影响,并对比了不同硫源(升华硫、硫代硫酸钠和生物硫)对反硝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 针对饮用水硝酸盐污染和固定床硫自养反硝化脱氮负荷低等问题,开展流化床型硫自养反硝化脱氮研究,探究聚乙烯醇-海藻酸钠-活性炭悬浮填料对硫自养反硝化的影响,并对比了不同硫源(升华硫、硫代硫酸钠和生物硫)对反硝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浮填料可显著提升反硝化脱氮效果,升华硫与硫代硫酸钠效果优于生物硫.在最佳条件下,TN去除率可稳定保持在98.49%,TN脱氮负荷达2.84 g·L^(-1)·d^(-1).机理分析表明,悬浮填料中海藻酸钠可作为异养反硝化的有机碳源,实现自养与异养反硝化相结合,减少了副产物NO_(2)^(-)和SO_(4)^(2-)的生成,并提供碱度,保持体系pH的稳定.加入悬浮填料后,反硝化微生物生长得到促进,优势菌属为Thauera(兼性自养反硝化菌)和Brachymonas(异养反硝化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自养反硝化 流化床 悬浮填料 硫源 饮用水 脱氮
原文传递
原位生物修复脱氮墙去除地下水硝酸盐的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孔繁鑫 陈洪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2879-12881,共3页
脱氮墙技术是一种高效、无能耗去除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有效方法。通过对脱氮墙技术的原理、影响脱氮墙系统的关键因素如外加碳源、脱氮效率、水力负荷等的分析,提出脱氮墙技术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 脱氮墙 反硝化 颗粒有机碳源 硝酸盐去除
下载PDF
农村家庭利用自酿米酒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志腾 陈余道 蒋亚萍 《地下水》 2015年第4期44-47,共4页
为去除农村家庭饮用地下水中的硝酸盐,以农村自酿米酒为碳源,利用简易的沙桶装置开展了反硝化去除硝酸盐的实验,对比了不同乙醇浓度下的反硝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以沙桶为实验装置,自酿米酒为碳源,在家庭中异位反硝化去除抽取地下水中... 为去除农村家庭饮用地下水中的硝酸盐,以农村自酿米酒为碳源,利用简易的沙桶装置开展了反硝化去除硝酸盐的实验,对比了不同乙醇浓度下的反硝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以沙桶为实验装置,自酿米酒为碳源,在家庭中异位反硝化去除抽取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方法是有效果,易操作的。硝酸盐的去除率和C/N质量比有直接关系,当C/N质量比大于1.99时,硝酸盐去除率达99%,亚硝酸盐零积累,但易积累乙酸盐;当C/N质量比为0.89时,硝酸盐去除率达99%,生成物亚硝酸盐浓度远高于国家饮用水限值(1 mg/L);当C/N质量比为0.43时,反硝化过程不彻底,硝酸盐去除率不高,且易生成溶度较高的亚硝酸盐。溶解氧的存在不会对反硝化产生显著影响。米酒和硝酸盐之间的C/N最佳比例,宜大于本次实验的0.89,小于1.99,利用农村自酿米酒作为碳源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硝酸盐去除 米酒 反硝化 农村饮用水
下载PDF
缺氧/好氧电化学膜-生物反应器强化脱氮效果及抗污染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闫凯丽 郑君健 +1 位作者 王志伟 吴志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329-3334,共6页
研究了外加电压下电化学A/O-MBR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和抗污染性能,分析了抗污染性能提高的原因.结果显示,外加2V电压时系统对COD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4%、92.2%,不加电压时COD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7.6%、77.3%,表明外加电压能够显... 研究了外加电压下电化学A/O-MBR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和抗污染性能,分析了抗污染性能提高的原因.结果显示,外加2V电压时系统对COD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4%、92.2%,不加电压时COD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7.6%、77.3%,表明外加电压能够显著提高A/O-MBR的脱氮处理效果;研究同时发现,外加2V电压时,导电膜的平均运行周期为38d,相比不加电压时(平均26d),运行周期有所延长.污染物与导电膜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和H_2O_2的原位清洗作用是系统抗污染性能提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膜生物反应器 脱氮 膜污染 污水处理
下载PDF
Pd-Cu/γ-Al_2O_3双金属催化剂脱除水中硝酸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婉君 房德仁 赵金波 《工业催化》 CAS 2015年第5期390-395,共6页
采用分步浸渍法和共浸渍法制备系列Pd负载质量分数为1%的Pd-Cu/γ-Al2O3双金属催化剂,以氢气为还原剂研究其对水中硝酸盐催化脱除的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中Cu与Pd物质的量比以及Cu、Pd的浸渍顺序对催化剂性能有重要影响,硝酸根转化率随... 采用分步浸渍法和共浸渍法制备系列Pd负载质量分数为1%的Pd-Cu/γ-Al2O3双金属催化剂,以氢气为还原剂研究其对水中硝酸盐催化脱除的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中Cu与Pd物质的量比以及Cu、Pd的浸渍顺序对催化剂性能有重要影响,硝酸根转化率随着Cu与Pd物质的量比的增大而增大;硝酸根转化活性以Cu与Pd物质的量比为5∶1、先浸渍Pd再浸渍Cu所得催化剂较优;从氨氮选择性方面看,以先浸渍Cu后浸渍Pd制备的催化剂选择性较低,在Cu与Pd物质的量比为1∶1、先浸渍Cu再浸渍Pd所得催化剂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工程 Pd—Cu/1-Al2O3 双金属催化剂 浸渍顺序 脱氮
下载PDF
基于固态碳源强化作用下的反硝化系统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董林 张胜花 +1 位作者 马璐瑶 常军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13,共7页
总结了天然生物质、合成有机多聚物等固态碳源在反硝化生物反应器、反硝化墙/床/栅、人工湿地3种常用硝氮去除工艺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其不足,分析了影响固态碳源作用下的反硝化系统脱氮效能的因素,并提出了固态碳源在反硝化系统应用中... 总结了天然生物质、合成有机多聚物等固态碳源在反硝化生物反应器、反硝化墙/床/栅、人工湿地3种常用硝氮去除工艺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其不足,分析了影响固态碳源作用下的反硝化系统脱氮效能的因素,并提出了固态碳源在反硝化系统应用中的研究发展趋势和方向,建议关注并着力解决天然植物质碳源可能带来的溶解性有机碳(DOC)和色度升高以及合成有机多聚物普遍成本较高等问题,优先选择废弃有机物质作为固态碳源,并对其作用下的不同反硝化系统进行工艺优化、固态碳源分解动力学及其与反硝化菌活性和数量变化的相关性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碳源 硝氮去除 反硝化生物反应器 反硝化墙/床/栅 人工湿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