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九歌》中的动态意象群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亦玮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64-68,共5页
《九歌》因其源于楚地民间祭祀的特殊性质,其诗、乐、舞一体的特点决定了作品文本必然体现出流动性。《九歌》中无论是每一篇独立的作品,还是将全部篇目视作一个循环组合,都不是平面的、静止的。《九歌》中存在着大量的动态意象群:乘驾... 《九歌》因其源于楚地民间祭祀的特殊性质,其诗、乐、舞一体的特点决定了作品文本必然体现出流动性。《九歌》中无论是每一篇独立的作品,还是将全部篇目视作一个循环组合,都不是平面的、静止的。《九歌》中存在着大量的动态意象群:乘驾意象群、采摘意象群、自然意象群、声音意象群。这些意象虽然在先秦的其他作品中也十分常见,但却多了动态的属性。意象群的动态属性在舞台节奏、人物情感、时空交替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歌》 动态意象群 流动性
下载PDF
浅谈《九歌》中的南楚巫祭文化 被引量:2
2
作者 黄丹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7期40-43,共4页
屈原时代,中国南方依然保持着势力强大的原始宗教和巫术文化,带有神秘的和浪漫的感情色彩,其表现在文艺审美领域,这就是在屈原身上表现出来的楚巫文化。《九歌》中鲜艳夺目的艺术形象,瑰奇绚烂的想象,都带有明显巫文化的色彩,屈原上结... 屈原时代,中国南方依然保持着势力强大的原始宗教和巫术文化,带有神秘的和浪漫的感情色彩,其表现在文艺审美领域,这就是在屈原身上表现出来的楚巫文化。《九歌》中鲜艳夺目的艺术形象,瑰奇绚烂的想象,都带有明显巫文化的色彩,屈原上结巫咸之遗则,下开史迁之绝唱,《九歌》记巫,声色楚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九歌》 南楚 巫祭 文化
下载PDF
论王逸《九歌》章句的经学化阐释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冷卫国 董方伯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78-85,共8页
王逸《楚辞章句》是目前已知的最早、最完整的阐释《楚辞·九歌》的著作。王逸将《九歌》主要思想内容纳入儒家思想框架以及《诗》之比兴的解释体系中,开创性地总结了“依经立义”和“依诗取兴”的核心阐释思想。阴阳思想在其阐释... 王逸《楚辞章句》是目前已知的最早、最完整的阐释《楚辞·九歌》的著作。王逸将《九歌》主要思想内容纳入儒家思想框架以及《诗》之比兴的解释体系中,开创性地总结了“依经立义”和“依诗取兴”的核心阐释思想。阴阳思想在其阐释中也占据不小的比重,甚至部分内容体现了谶纬化的倾向。在经学的大框架下,王逸对屈原创作《九歌》的动因以及对屈原其人的关注,客观上建构了一个大概的作者形象,而这个形象则是包含王逸个人化的理解在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逸 《楚辞章句》 《九歌》 经学
下载PDF
用“四分法”探考《九章》创作的时与地——兼论《九章》的篇次
4
作者 谭家斌 《三峡论坛》 2010年第6期30-32,共3页
屈原《九章》的篇次及其创作的时间、地点,自古至今争讼不息,莫衷一是。根据屈原生平经历,用"四分法"将《九章》的九篇诗作分成四个创作时期,结合诗篇内证及各篇之间的相互关系、历史线索,考察各篇创作的时间与地点,并求证篇次。
关键词 九章 时间 地点 篇次
下载PDF
《九歌》双重性质初探
5
作者 刘圆婧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47-51,共5页
《九歌》包罗万象,对其性质的把握是解开《九歌》之谜的第一把钥匙。简要梳理《九歌》起源,对历史上有关《九歌》性质研究的争论略作分析,最后对《九歌》所具有的双重性质加以较为明确的界定,认为它具有赋典和咏怀的双重性质。
关键词 《九歌》 屈原 双重性质 祭歌 赋典 咏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