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不同组成的镍钴锰三元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
作者 陈鹏 肖冠 廖世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6-174,共9页
镍钴锰三元材料近年来在移动电话、笔记本、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电池的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相关研究及开发也得到了学术界的空前关注。镍钴锰三元材料为三元材料中最为重要的一类材料,目前已有多种这类三元材料成功地应用于锂离子... 镍钴锰三元材料近年来在移动电话、笔记本、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电池的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相关研究及开发也得到了学术界的空前关注。镍钴锰三元材料为三元材料中最为重要的一类材料,目前已有多种这类三元材料成功地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本文将介绍近年来镍钴锰三元材料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主要介绍几种典型的具有不同镍钴锰比例的几类三元材料(333,523,811,622,424)的制备技术、结构研究、性能研究、掺杂及包覆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这些材料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做了简介。并在此基础上,对镍钴锰三元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三元材料 镍钴锰 制备技术 结构 改性
下载PDF
锰系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合成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华成 王春飞 +3 位作者 谢罗生 李普良 彭金云 覃振国 《中国锰业》 2015年第4期31-34,共4页
用单因素试验方法,以NaOH为沉淀剂,氨水溶液为pH值的调整剂及缓冲剂,合成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固定pH值为11.5,搅拌速度为800 r/min,用恒流泵控制盐溶液、NaOH溶液、氨水,滴加速率为1∶1∶1,以温度及盐浓度为变量,得到最佳温度为50℃,盐浓... 用单因素试验方法,以NaOH为沉淀剂,氨水溶液为pH值的调整剂及缓冲剂,合成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固定pH值为11.5,搅拌速度为800 r/min,用恒流泵控制盐溶液、NaOH溶液、氨水,滴加速率为1∶1∶1,以温度及盐浓度为变量,得到最佳温度为50℃,盐浓度为1.0 mol/L。以试验得到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及碳酸锂为原料,参照目前生产厂家的工艺条件,合成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性能优异,1.0 C放电容量达156.687 m A·h/g,50次容量衰减率为0.87%,可满足动力电池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钴锰 共沉淀法 三元前驱体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工艺研究进展
3
作者 纪方力 任永志 +2 位作者 李春霞 涂勇 谢子娟 《中国锰业》 2023年第3期1-3,共3页
阐述了共沉淀制备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工艺的研究进展,对不同制备工艺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重点介绍了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共沉淀的组合工艺,使用此工艺得到的产品可以满足目前三元正级材料对高比容量、高倍率、长循环寿命方... 阐述了共沉淀制备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工艺的研究进展,对不同制备工艺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重点介绍了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共沉淀的组合工艺,使用此工艺得到的产品可以满足目前三元正级材料对高比容量、高倍率、长循环寿命方面的要求,从而满足高性能电池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镍钴锰 三元前驱体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
4
作者 吴艳华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第8期1-3,共3页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材料,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性能优势明显,但2019年受到财政补贴大幅退坡的影响,整个市场呈现低迷状态,三元正极材料厂家将以提升产品竞争力为目标,助力以后将以市场为导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锂电池 三元正极材料 镍钴锰
下载PDF
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专利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彭晓珊 《世界有色金属》 2022年第18期162-164,共3页
镍钴锰三元锂离子正极材料结合了镍酸锂、钴酸锂、锰酸锂三种正极材料的优势,具有循环性能佳、克容量高、成本低、安全性好的优点,是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很大的研究和应用前景。通过检索镍钴锰三元锂离子正极材料相关的专利... 镍钴锰三元锂离子正极材料结合了镍酸锂、钴酸锂、锰酸锂三种正极材料的优势,具有循环性能佳、克容量高、成本低、安全性好的优点,是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很大的研究和应用前景。通过检索镍钴锰三元锂离子正极材料相关的专利,总结了镍钴锰三元锂离子正极材料相关专利的申请趋势、IPC申请热点及趋势以及热点技术分析,揭示了镍钴锰三元锂离子正极材料的研究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三元正极材料 镍钴锰 专利分析
下载PDF
三元正极材料制备及其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郭家瑞 泮思赟 +3 位作者 桂培培 童林聪 叶沁辉 陆潇晓 《山东化工》 CAS 2020年第1期44-45,共2页
随着新能源动力领域的发展,“十三五”规划对开发具有更高性能的电极材料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三元正极材料因其具有低成本、高比能量、高成本效率等特点,成为了动力锂电电极材料的研究热点。然而导电性差、倍率性能与循环性能不佳、热稳... 随着新能源动力领域的发展,“十三五”规划对开发具有更高性能的电极材料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三元正极材料因其具有低成本、高比能量、高成本效率等特点,成为了动力锂电电极材料的研究热点。然而导电性差、倍率性能与循环性能不佳、热稳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储能、电动、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三元正极材料在制备工艺和改性研究领域的进展,并对该类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正极材料 锂电池 改性 镍钴锰
下载PDF
层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8)Co_(0.1)Mn_(0.1)O_2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希敏 王先友 +1 位作者 易四勇 曹俊琪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7-821,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得到前驱体Ni0.8Co0.1Mn0.1(OH)2,利用前驱体与LiOH·H2O的高温固相反应得到高振实密度的锂离子电池层状正极材料LiNi0.8Co0.1Mn0.1O2(2.3~2.5g/cm3).初步探讨了合成条件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 采用共沉淀法得到前驱体Ni0.8Co0.1Mn0.1(OH)2,利用前驱体与LiOH·H2O的高温固相反应得到高振实密度的锂离子电池层状正极材料LiNi0.8Co0.1Mn0.1O2(2.3~2.5g/cm3).初步探讨了合成条件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热重-差热分析(TG/DTG)以及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在750℃、氧气气氛下合成的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通过XRD分析可知该材料为典型的六方晶系α-NaFeO2结构;SEM测试发现产物粒子是由500~800nm的一次小晶粒堆积形成的二次类球形粒子.电化学测试表明,其首次放电容量和库仑效率分别为168.6mA·h/g和90.5%,20次循环后容量为161.7mA·h/g,保持率达到95.9%,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锂镍钴锰复合氧化物 层状结构 共沉淀法
下载PDF
氯化银比浊法测定镍钴锰三元素氢氧化物中氯离子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春峰 章连香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4年第4期4-6,共3页
建立了氯化银比浊法测定镍钴锰三元素氢氧化物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选择了合适的测定波长,并对硝酸用量、沉淀剂用量、稳定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确定了较优的分析条件。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5%-103.3%,氯离子浓度在0-4μg/m... 建立了氯化银比浊法测定镍钴锰三元素氢氧化物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选择了合适的测定波长,并对硝酸用量、沉淀剂用量、稳定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确定了较优的分析条件。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5%-103.3%,氯离子浓度在0-4μg/mL与浊度值有良好线性关系。方法为控制镍钴锰三元素氢氧化物中氯离子提供了检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银比浊法 镍钴锰三元素氢氧化物 氯离子
下载PDF
单晶LiNi_xCo_yMn_(1-x-y)O_2三元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肖建伟 刘良彬 +3 位作者 符泽卫 李文斌 何兴 叶尚云 《电池工业》 CAS 2017年第2期51-54,共4页
LiNi_xCo_yMn_(1-x-y)O_2三元正极材料具有较高容量、稳定的结构和相对较低的成本等优点,成为最具商业化的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综述了近几年来锂离子电池高电压单晶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该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单晶 镍钴锰酸锂 高电压 锂电池
下载PDF
熔盐法再生修复退役三元动力电池正极材料 被引量:14
10
作者 楼平 徐国华 +4 位作者 岳灵平 李首顶 程琦 曹元成 邓鹤鸣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3期848-855,共8页
本文主要针对普遍使用的废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CM523进行绿色回收,工艺极富创新性,且简单可行,直接对废弃三元正极材料进行NCM523再生修复。在空气气氛中,采用低共熔混合物LiNO3-LiOH为锂盐进行补锂修复再生,从而把废弃失效的NCM523... 本文主要针对普遍使用的废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CM523进行绿色回收,工艺极富创新性,且简单可行,直接对废弃三元正极材料进行NCM523再生修复。在空气气氛中,采用低共熔混合物LiNO3-LiOH为锂盐进行补锂修复再生,从而把废弃失效的NCM523重新修复成初始比容量的材料。X射线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发生仪(ICP)、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通过熔融的锂盐为失效正极材料补锂,并加以短暂煅烧过程可以将失效的正极材料组分和晶体结构都恢复至原始状态,电化学结果显示,在0.1 C的充放电电流密度和2.8~4. 25 V的电压范围内,300℃/3 h-850℃/4 h修复再生后的LiNi0.5Co0.2Mn0.3O2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61. 2mA·h/g (0.1 C),充放电库仑效率为87. 8%。1 C条件下循环100次后,放电比容量为132. 6 mA·h/g,相比于未处理的废弃三元正极材料,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与商业NCM523材料相差无几。本研究有助于推动废旧三元正极材料回收产业化推广,也为回收再生其它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例如锰酸锂、磷酸铁锂等材料的绿色回收提供了独特的思路,此方法在锂电池回收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低温共熔盐 修复再生 镍钴锰酸锂
下载PDF
三元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永红 来文青 +4 位作者 石海鹏 陈光生 周立超 陈旭 刘晶冰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85-791,共7页
三元锂离子电池主要是指使用镍钴锰酸锂(NCM)或镍钴铝酸锂(NCA)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三元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3C电子产品、储能等领域。然而,三元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已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了解三元锂离... 三元锂离子电池主要是指使用镍钴锰酸锂(NCM)或镍钴铝酸锂(NCA)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三元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3C电子产品、储能等领域。然而,三元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已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了解三元锂离子电池的容量衰退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三元锂离子电池的衰退机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晶体结构的改变和相变、活性材料的损失、电解质的分解和消耗、可脱嵌锂离子的损耗以及固体电解质界面的形成。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更全面地总结三元锂离子电池的容量衰减机理,并对三元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三元材料 容量衰退 镍钴锰酸锂 镍钴铝酸锂
原文传递
层状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吴彩云 冯传启 +2 位作者 张朝峰 梁葛萌 郭再萍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7,共5页
层状镍钴锰酸锂(LiNi_(1-x-y)Co_(x)Mn_(y)O_(2),NCM)三元正极材料因高比容量、低成本以及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但也存在阳离子混排、岩盐相生成与氧损失、表面残余锂、电极/电解液界面副反应和颗粒裂纹等问题,导致循环稳定性... 层状镍钴锰酸锂(LiNi_(1-x-y)Co_(x)Mn_(y)O_(2),NCM)三元正极材料因高比容量、低成本以及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但也存在阳离子混排、岩盐相生成与氧损失、表面残余锂、电极/电解液界面副反应和颗粒裂纹等问题,导致循环稳定性与倍率性能较差。对以上问题的形成原因以及解决手段进行综述。众多研究结果表明:元素掺杂、表面包覆和单晶结构是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策略。在总结解决策略的同时,也指出了不足之处,并对NCM正极材料的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镍钴锰酸锂(NCM) 表面包覆 元素掺杂 单晶
下载PDF
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包覆与掺杂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柏祥涛 班丽卿 庄卫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72-986,共15页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加速发展,镍钴锰/铝酸锂三元正极材料、特别是高镍(镍含量大于50%)材料作为后起之秀,由于其性能和成本的综合指标优于传统的钴酸锂和磷酸铁锂,引起了学术界和产业界极大的研究兴趣。但是受其本身晶体结构和表面结构的限...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加速发展,镍钴锰/铝酸锂三元正极材料、特别是高镍(镍含量大于50%)材料作为后起之秀,由于其性能和成本的综合指标优于传统的钴酸锂和磷酸铁锂,引起了学术界和产业界极大的研究兴趣。但是受其本身晶体结构和表面结构的限制,三元正极材料也存在安全性较差、循环稳定性不足等缺点。近年来,科研工作者为解决这些问题、并进一步提升三元材料的性能,在材料改性技术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本文从改性元素对三元正极材料结构以及对电化学性能改善的机理出发,介绍了包覆和掺杂两种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三元正极材料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钴锰酸锂 包覆 掺杂 机理
下载PDF
过充电触发的LFP和NCM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行为:差异与原因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磊 李钊 +1 位作者 姬丹 牛慧昌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19-1427,共9页
软包锂离子电池相比较于硬壳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由于特殊的电池结构软包锂离子电池具备特殊的热失控行为和规律。本工作研究了以磷酸铁锂(LFP)和镍钴锰酸锂(NCM)材料为正极的两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在不同的倍率(0.5~3 C)电流下过充电... 软包锂离子电池相比较于硬壳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由于特殊的电池结构软包锂离子电池具备特殊的热失控行为和规律。本工作研究了以磷酸铁锂(LFP)和镍钴锰酸锂(NCM)材料为正极的两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在不同的倍率(0.5~3 C)电流下过充电后的失效和热失控行为,分析了电池的质量损失、失效电压、电池温升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LFP和NCM电池在过充电后均会因发生副反应生成气体导致铝塑膜外壳破裂,1 C倍率电流下LFP电池在充电至133.4%带电状态(SOC)时发生破裂,并导致电池失效,而NCM电池在充电至143.8%SOC时破裂,随后诱发热失控和着火。电池破裂电压均随充电倍率的增加(0.5~3 C)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1.5 C时破裂电压最高,LFP电池的破裂电压高于NCM电池。此外,LFP和NCM电池的质量损失范围分别为2.07%~5.82%和28.51%~36.75%,随充电倍率变化不明显。研究还揭示了LFP和NCM电池过充电过程中温度升高的不同阶段特征,并从材料分子结构的角度对该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可为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单体选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包锂离子电池 失效 热失控 过充电 磷酸铁锂 镍钴锰酸锂
下载PDF
高比能NCM动力电池热失控扩展安全阻隔技术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少禹 羡学磊 +2 位作者 董海斌 李毅 于东兴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34,共7页
为有效控制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LIBs)热失控扩展,提出一种复合阻隔技术。以软包镍钴锰(NCM) 811型(NCM811)电池为研究对象,分析现有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火灾防控方法及NCM811电池热失控特性,通过加热方式进行电池热失控特性试验,以确定... 为有效控制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LIBs)热失控扩展,提出一种复合阻隔技术。以软包镍钴锰(NCM) 811型(NCM811)电池为研究对象,分析现有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火灾防控方法及NCM811电池热失控特性,通过加热方式进行电池热失控特性试验,以确定表面温度和热失控触发时间之间的影响关系;通过以气凝胶、石棉、岩棉为代表的不同微结构尺寸材料的热阻隔试验,确定微结构尺寸与热阻隔特性的关系;通过不同厚度、层数的热阻隔试验,研究不同阻隔方案的热阻隔特性。研究表明:在进行毫米厚度级别的热阻隔时,阻隔板材料微结构尺寸越小(小于空气分子平均自由程70 nm),阻隔板越薄、层数越多,热阻隔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能 镍钴锰(NCM)动力电池 热失控扩展 安全阻隔技术 火灾
下载PDF
电化学阻抗谱识别不同化学体系退役动力锂离子电池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放放 冯祥明 +3 位作者 赵光金 夏大伟 胡玉霞 陈卫华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09-614,共6页
退役动力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可充分提高动力电池的经济性,然而目前动力电池标识信息混乱、电池荷电状态差异和工作电压重叠均导致无法直接或依据开路电压准确分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与镍钴锰三元动力电池。为此,基于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结构... 退役动力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可充分提高动力电池的经济性,然而目前动力电池标识信息混乱、电池荷电状态差异和工作电压重叠均导致无法直接或依据开路电压准确分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与镍钴锰三元动力电池。为此,基于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和等效电路,建立了容量与动力电池界面电容、反应电阻、韦伯阻抗和液相电阻的对应关系,通过分析动力电池容量对电化学阻抗实部和虚部的影响探讨了利用阻抗法快速识别退役动力锂离子电池化学体系的可能性。结果表明电化学阻抗实部与虚部的比值与电池容量无关,据此可利用该比值随频率的变化差异快速识别不同化学体系的动力锂离子电池,从而避免依据充放电判断电池化学体系的低效率。此外,软包装磷酸铁锂和镍钴锰三元电池的测试结果也表明10 Ah、12.5 Ah和50 Ah的磷酸铁锂电池阻抗虚部与实部比值随交流信号频率的变化基本相同,但与镍钴锰三元电池明显不同,初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阻抗谱 磷酸铁锂 镍钴锰酸锂
下载PDF
锌掺杂提高LiNi_(1/3)Co_(1/3)Mn_(1/3)O_2正极材料的电化学稳定性(英文)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节宾 徐友龙 +2 位作者 杜显锋 孙孝飞 熊礼龙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99-1905,共7页
通过共沉淀法与固相法相结合制备了掺锌的高稳定性Li(Ni1/3Co1/3Mn1/3)1-xZnxO2(x=0, 0.02, 0.05)正极材料. 循环伏安(CV)曲线表明Zn掺杂使氧化峰与还原峰的电势差减小到0.09 V, 电化学阻抗谱(EIS)曲线表明Zn 掺杂使电极的阻抗从 266 ... 通过共沉淀法与固相法相结合制备了掺锌的高稳定性Li(Ni1/3Co1/3Mn1/3)1-xZnxO2(x=0, 0.02, 0.05)正极材料. 循环伏安(CV)曲线表明Zn掺杂使氧化峰与还原峰的电势差减小到0.09 V, 电化学阻抗谱(EIS)曲线表明Zn 掺杂使电极的阻抗从 266 Ω减小到 102 Ω. Li+嵌入扩散系数从1.20×10-11cm2·s-1增大到 2.54×10-11cm2·s-1. Li(Ni1/3Co1/3Mn1/3)0.98Zn0.02O2正极材料以0.3C充放电在较高的截止电压(4.6 V)下比其他两种材料的电化学循环性能更稳定, 其第二周的放电比容量为176.2 mAh·g-1, 室温下循环 100 周后容量几乎没衰减; 高温(55℃)下充放电循环100周, 其放电比容量平均每周仅衰减0.20%, 远小于其他两种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平均每周衰减0.54%; Li(Ni1/3Co1/3Mn1/3)0.95Zn0.05O2平均每周衰减0.38%). Li(Ni1/3Co1/3Mn1/3)0.98Zn0.02O2正极材料以3C充放电时其放电比容量可达142 mAh·g-1, 高于其他两种正极材料. 电化学稳定性的提高归因于 Zn 掺杂后减小了电极的极化和阻抗, 增大了锂离子扩散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1/3CO1/3MN1/3O2 高截止电压:Zn掺杂: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LiCo_xNi_yMn_(1-x-y)O_2中镍、钴、锰的快速测定 被引量:7
18
作者 谭静进 吴开洪 +1 位作者 张敏 谢明宏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0-53,共4页
研究了丁二酮肟沉淀分离-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测定LiCoxNiyMn1-x-yO2(0<x,0<y,x+y<1)中镍含量,得到准确快速测定镍含量的最佳操作条件为:加入30 ml 15%酒石酸溶液、20 ml 50%乙酸铵溶液,沉淀时的pH=6.5、陈化时间为0 min;... 研究了丁二酮肟沉淀分离-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测定LiCoxNiyMn1-x-yO2(0<x,0<y,x+y<1)中镍含量,得到准确快速测定镍含量的最佳操作条件为:加入30 ml 15%酒石酸溶液、20 ml 50%乙酸铵溶液,沉淀时的pH=6.5、陈化时间为0 min;采用电位滴定法准确快速测定锰;提出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在pH值为6.0~6.2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介质中、100℃下,以EDTA滴定法测定镍、锰和钴的总量,利用差减法推算出钴含量。本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71%,回收率为97.40%~101.60%,耗时不到60 min,实现了LiCoxNiyMn1-x-yO2中镍、钴、锰的准确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CoxNiyMn1-x-yO2 快速测定
下载PDF
镍钴锰酸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19
作者 吴闰生 刘冬阳 +3 位作者 刘洪涛 杜志鹏 余英杰 赖俊杰 《新余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研究锂离子电池在不同放电倍率、不同温度情况下放电电压随容量的变化,发现在高倍率3 C和低温-10℃时,电压变化最大。同时,不同放电倍率及温度下,锂离子电池的荷电状态与电压关系和容量与电压关系类似。锂离子电池在0.5 C充电1 C和3 C... 研究锂离子电池在不同放电倍率、不同温度情况下放电电压随容量的变化,发现在高倍率3 C和低温-10℃时,电压变化最大。同时,不同放电倍率及温度下,锂离子电池的荷电状态与电压关系和容量与电压关系类似。锂离子电池在0.5 C充电1 C和3 C放电时,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分别达1636周和819周,循环寿命优异。放电倍率越大,对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越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镍钴锰酸锂 物理特性 化学特性
下载PDF
硫系电解液添加剂对镍钴锰酸锂//石墨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夏恒恒 梁鹏程 安仲勋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390-2400,共11页
本工作系统研究了6种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亚硫酸乙烯酯(ES)、硫酸乙烯酯(DTD)、1,3-丙二醇环硫酸酯(PCS)、1,3-丙烷磺酸内酯(PS)、1,3-丙烯磺酸内酯(PST)]对镍钴锰酸锂(NCM111)//石墨体系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首... 本工作系统研究了6种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亚硫酸乙烯酯(ES)、硫酸乙烯酯(DTD)、1,3-丙二醇环硫酸酯(PCS)、1,3-丙烷磺酸内酯(PS)、1,3-丙烯磺酸内酯(PST)]对镍钴锰酸锂(NCM111)//石墨体系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首次充放电效率、放电容量、倍率特性、低温放电能力、高温存储性能以及循环寿命等发现:VC在各方面性能比较均衡,碳碳双键(C=C)能够改善成膜特性,循环性能优异,可独立使用;ES在化成、循环和存储过程中因电解液持续分解而胀气,无法单独使用;硫酸酯添加剂(DTD和PCS)能够明显降低阻抗并提升低温性能,但高温性能稍差;磺酸内酯添加剂(PS和PST)对抑制高温胀气效果突出,含有双功能基团的PST循环性能及抑制电压衰减的能力优于PS,但低温阻抗较高。综合对比发现,单组分硫系添加剂在某些性能方面有自己的特色,但也存在显而易见的缺陷,无法独立使用。通过与VC进行等比例复配,硫系添加剂循环性能差的问题得以解决,而高首效、低内阻、大倍率和高温稳定性等特色功能得以保持,二元联用后的综合性能显著优于单组分添加剂,采用添加剂联用方式来改善电池综合性能是较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液 添加剂 硫系 锂离子 镍钴锰酸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