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川镍阳极液硫化除铜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石玉臣 赵中伟 +2 位作者 陈爱良 霍广生 李洪桂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12,共4页
结合已有的热力学数据,对采用硫化法镍阳极液中除铜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平衡计算,计算了除铜终点各离子的平衡浓度,绘制出了298.15 K时体系中除铜终点logcMe-logcS图和c-pH图。计算表明,采用硫化法可以成功将镍阳极液中铜和部分铅、锌除去... 结合已有的热力学数据,对采用硫化法镍阳极液中除铜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平衡计算,计算了除铜终点各离子的平衡浓度,绘制出了298.15 K时体系中除铜终点logcMe-logcS图和c-pH图。计算表明,采用硫化法可以成功将镍阳极液中铜和部分铅、锌除去。对所绘的热力学平衡图分析表明,随着总硫浓度的增加,铜、铅、锌、镍依次沉淀;在酸性条件下,改变pH对除铜深度影响不大,但控制适当的pH有利于得到铜镍比较高的渣;此外,适当增加镍电解液中铜含量、降低镍电解液中镍含量有利于提高渣中的铜镍比。除铜实验表明,采用硫化法除铜可以得到含铜0.40 mg/L、铅3.94 mg/L、锌1.61 mg/L的除铜后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阳极液 硫化法 除铜 热力学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microtubular solid oxide fuel cells based on highly asymmetric structured electrolyte hollow fibers 被引量:2
2
作者 LIU Yang LIU Nan TAN XiaoYao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850-855,共6页
A simple and cost-effective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fabrication of microtubular solid oxide fuel cells (MT-SOFCs). Highly asymmetric electrolyte hollow fibers composed of a thin dense skin layer and a thick ... A simple and cost-effective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fabrication of microtubular solid oxide fuel cells (MT-SOFCs). Highly asymmetric electrolyte hollow fibers composed of a thin dense skin layer and a thick porous substrate are first prepared by a modified phase inversion/sintering technique. The porous substrate is then formed into the anode by deposition of a Ni catalyst via an electroless plating method inside the pores while the thin dense skin layer serves directly as the electrolyte film of the fuel cells. A porous cathode layer is produc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Ni-deposited hollow fibers by slurry coating and subsequent sintering to form a complete micro tubular fuel cell. The process has been employed to fabricate yttrium stabilized zirconia (YSZ) supported Ni-YSZ-YSZ-La0.6Sr0.4Co0.2Fe0.8O3-(LSCF) microtubular fuel cells. The maximum output of the resulting cells is 159.6 mW cm-2 at 800 °C when using H2 as the fuel feed and air as the oxid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tubular solid oxide fuel cell electroless plating nickel anode electrolyte hollow fiber
原文传递
Removal of copper from nickel anode electrolyte through ion exchange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爱良 邱冠周 +2 位作者 赵中伟 孙培梅 余润兰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EI CSCD 2009年第1期253-258,共6页
An novel method for removal of copper from nickel anodic electrolyte through ion exchange was studied after cupric deoxidization. Orthogonal design experiments show 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deoxidizing cupric into Cu... An novel method for removal of copper from nickel anodic electrolyte through ion exchange was studied after cupric deoxidization. Orthogonal design experiments show 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deoxidizing cupric into Cu+ in the nickel electrolyte are the reductive agent dosage is 4.5 times as the theoretic dosage and reaction time is 0.5 h at 40 ℃ and pH 2.0. Ion exchang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breakthrough capacity(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linear flow rate(X): Y=1.559-0.194X+ 0.006 7X2. Breakthrough capacit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atio of height to radius(RRH). The higher the initial copper concentration, the less the breakthrough capacity(BC). SO42- and nickel concentration have no obvious change during the process of sorption, so it is not necessary to worry about the loss of nickel during the sorption process. Desorp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copper desorption from the resin is made perfectly with NaCl solution added with 4% (volume fraction) H2O2 (30%) and more than 100 g/L CuCl2 solution is achie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反应 热力学分析 金属材料
下载PDF
Cu-Ni-Pb-Zn-Cl-H_2O体系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赵中伟 石玉臣 +2 位作者 陈爱良 霍广生 李洪桂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80-1685,共6页
结合已有的热力学数据,对镍阳极液的Cu-Ni-Pb-Zn-Cl-H2O体系进行热力学平衡计算,绘制在298.15 K时Cu-Ni-Pb-Zn-Cl-H2O体系中不同金属离子和各级配离子的浓度与Cl-浓度和pH的关系图。研究结果表明:当pH为4.5时,镍阳极液中镍、铜主要以游... 结合已有的热力学数据,对镍阳极液的Cu-Ni-Pb-Zn-Cl-H2O体系进行热力学平衡计算,绘制在298.15 K时Cu-Ni-Pb-Zn-Cl-H2O体系中不同金属离子和各级配离子的浓度与Cl-浓度和pH的关系图。研究结果表明:当pH为4.5时,镍阳极液中镍、铜主要以游离态离子和配合阳离子形式存在,铅、锌主要以配合阴离子形式存在,因此,可以采用阴离子树脂交换除去其中的铅、锌;提高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有利于金属配合离子的形成,使铅锌的配合阴离子含量增多,有利于采用阴离子树脂交换除铅、锌;镍阳极液经过D201树脂交换除锌和D363树脂交换除铅后,铅质量浓度降至0.32 mg/L以下,锌质量浓度降至0.30 mg/L以下,达到了镍电解精炼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Ni-Pb-Zn-Cl-H2O系 镍阳极液 热力学
下载PDF
基于高度非对称结构电解质中空纤维的微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制备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杨 刘楠 谭小耀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1-536,共6页
提出了一种简单而方便的微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MT-SOFCs)的制备新方法.首先应用改进相转化-烧结技术制备由致密电解质表皮薄层和多孔支撑层构成的高度非对称结构电解质中空纤维膜(微管),在电解质中空纤维膜的多孔支撑层内通过化学... 提出了一种简单而方便的微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MT-SOFCs)的制备新方法.首先应用改进相转化-烧结技术制备由致密电解质表皮薄层和多孔支撑层构成的高度非对称结构电解质中空纤维膜(微管),在电解质中空纤维膜的多孔支撑层内通过化学镀法沉积Ni催化剂作为电池阳极,而致密电解质表皮层直接作为电解质膜,在电解质微管外表面用浆料涂层法制备电池的多孔阴极,烧结后即得到完整的MT-SOFC.应用该方法制备了Ni-YSZ|YSZ|LSCF微管式电池,该电池以H2/空气作原料气,在800℃时最大输出功率达到159.6m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化学镀 镍阳极 相转化
原文传递
锌-镍电池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高自明 武彩霞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3-85,共3页
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开展锌-镍电池研究的情况。论述了影响该系列电池寿命的三个方面,即:锌电极的变形和锌枝晶的产生;隔膜的氧化和穿透;镍电极的毒化。综合介绍了国外围绕提高电池的寿命而开展的研究工作及目前的进展情况,提出了锌... 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开展锌-镍电池研究的情况。论述了影响该系列电池寿命的三个方面,即:锌电极的变形和锌枝晶的产生;隔膜的氧化和穿透;镍电极的毒化。综合介绍了国外围绕提高电池的寿命而开展的研究工作及目前的进展情况,提出了锌-镍电池研究工作的发展远景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 锌镍电池 制造
下载PDF
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衰减机制研究展望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澎 窦悦珊 +2 位作者 赵星 李宁 董红磊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43,共15页
磷酸铁锂(LFP)和锰酸锂(LMO)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早已被系统研究并广泛应用于市场.随着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高速发展,人们对续航里程有更高的追求,而LFP和LMO二者的比能量仅在100~150 Wh/kg,难以维持远距离的使用需求,具有高... 磷酸铁锂(LFP)和锰酸锂(LMO)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早已被系统研究并广泛应用于市场.随着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高速发展,人们对续航里程有更高的追求,而LFP和LMO二者的比能量仅在100~150 Wh/kg,难以维持远距离的使用需求,具有高比能量的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能很好满足上述要求.然而,高镍三元电池的容量衰减较快、安全性问题等有待进一步研究,使其更好地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本研究重点聚焦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性能衰减机制研究,分别从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的三大要素正极、负极和电解液入手,探究其根本的衰减原理,找到制约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发展的主要因素,以便于通过高镍材料掺杂修饰、表面包覆等改性策略,促进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高镍三元正极 硅负极 电解液 衰减机制
下载PDF
表面处理前后合金惰性阳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8
作者 刘丹 李冬生 +4 位作者 侯光辉 张旭贵 张亚楠 马军义 王慧瑶 《轻金属》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4-37,共4页
本文研究了表面处理前后铜铁镍基合金阳极在电解过程中的电化学反应。1073 K下,铜铁镍基合金阳极在低温电解质(30 wt.%NaF-11 wt.%KF-52 wt.%AlF_(3)-7 wt.%Al_(2)O_(3)体系,CR=1.45)中电解时,未处理的合金阳极表面依次表现为Fe或Fe和N... 本文研究了表面处理前后铜铁镍基合金阳极在电解过程中的电化学反应。1073 K下,铜铁镍基合金阳极在低温电解质(30 wt.%NaF-11 wt.%KF-52 wt.%AlF_(3)-7 wt.%Al_(2)O_(3)体系,CR=1.45)中电解时,未处理的合金阳极表面依次表现为Fe或Fe和Ni的氧化反应、Cu的氧化反应、氟化反应;处理后的合金阳极表面预先形成了Fe的氧化膜,电解过程中可以阻止或延缓一段时间内的电解质侵蚀。在电解初期,氧化膜出现生长与脱落的过程;电解一段时间后,Fe的氧化膜脱落,阳极表面主要发生Cu的氧化反应;随着电解时间的延长,阳极表面主要发生氟化反应。研究还发现表面处理后的合金阳极比未处理的合金阳极的自腐蚀电位要低,电解过程中比较耐受电解质的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铁镍基合金阳极 表面处理 低温电解质 氟化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