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形成中制造业新质化发展水平测度与时空演进
1
作者 任保平 程至瑜 宗景辉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24,共20页
基于制造业新质化的理论逻辑,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制造业智能化、制造业绿色化、制造业创新化、制造业人本化、产业发展与安全、制度环境六个子系统的中国制造业新质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测度分析了2013~2022年30个省份的制造业新质化发... 基于制造业新质化的理论逻辑,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制造业智能化、制造业绿色化、制造业创新化、制造业人本化、产业发展与安全、制度环境六个子系统的中国制造业新质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测度分析了2013~2022年30个省份的制造业新质化发展水平、地区差异和时空演进规律。研究发现,制造业新质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和子系统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综合指数仍处于较低水平。制造业新质化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但差异程度较低,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异,且全域及各地区内差距趋于缩小。制造业新质化发展水平的动态演进具有稳定性、缓慢性和向上转移倾向。根据评价结果,为全面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中制造业新质化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措施,按照发展水平和时间演进趋势分类,走具有各地特色的制造业新质化道路,分门别类给予不同区域差异化政策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制造业新质化 高质量发展 新型工业化
原文传递
欠发达省份的新型工业化研究-以云南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韩斌 《特区经济》 2014年第4期148-149,共2页
新型工业化成为我国贫困地区拓展发展方式加快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本文以云南省为例,分析了云南新型工业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就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贫困地区
下载PDF
河南省装备制造业新型工业化赋能对策研究
3
作者 李瑾 彭梓洋 《河南科技》 2023年第5期154-157,共4页
【目的】厘清河南省装备制造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解析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变革中的赋能机制,目的是推进河南省装备制造业新型工业化赋能绩效。【方法】主要从静态与动态、横向与纵向的维度,探析装备制造行业系统嵌入、多元融合的优化结构,... 【目的】厘清河南省装备制造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解析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变革中的赋能机制,目的是推进河南省装备制造业新型工业化赋能绩效。【方法】主要从静态与动态、横向与纵向的维度,探析装备制造行业系统嵌入、多元融合的优化结构,分析新型工业化赋能的完备性、实效性。【结果】捋顺新型工业化赋能机制,构建装备行业相互渗透的赋能结构体系,是提升装备制造业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关键。【结论】推进数字化赋能技术创新与核心企业的信息化转型,制定关联企业的整体绿色化产品追溯及评价标准,搭建政府、企业和第三方一体化的服务平台,是河南省快速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新型工业化 智能化 赋能对策
下载PDF
新工科专业建设:内涵、路径与培养模式 被引量:204
4
作者 李正良 廖瑞金 董凌燕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24,51,共6页
专业建设是新工科与实践的关键问题。而对于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内涵、路径和培养模式的认识,是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基础。本文系统分析了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内涵、路径及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从源头探索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内在规律,把握新工... 专业建设是新工科与实践的关键问题。而对于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内涵、路径和培养模式的认识,是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基础。本文系统分析了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内涵、路径及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从源头探索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内在规律,把握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为科学开展新工科专业建设提供参考。同时,介绍了重庆大学开展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前期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专业建设 新产业 新业态 新经济
原文传递
长治市以产业集群重构工业新体系模式探讨
5
作者 路莎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3年第12期144-146,共3页
转型跨越已成为长治市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业新型化是长治转型跨越的第一着力点。通过对长治市工业与产业集群现状及产业集群对长治市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深入探讨了如何继续以产业集群的方式重构长治市工业新体系,促进长治市的转型... 转型跨越已成为长治市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业新型化是长治转型跨越的第一着力点。通过对长治市工业与产业集群现状及产业集群对长治市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深入探讨了如何继续以产业集群的方式重构长治市工业新体系,促进长治市的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工业新体系 重构 长治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