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和金融支持的耦合作用研究 被引量:67
1
作者 唐未兵 唐谭岭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0-151,共12页
本文通过对中部六省市2005年-2014年新型城镇化指标和金融指标的测度,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进而构建新型城镇化水平和金融支持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研究新型城镇化和金融支持之间的耦合作用。结... 本文通过对中部六省市2005年-2014年新型城镇化指标和金融指标的测度,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进而构建新型城镇化水平和金融支持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研究新型城镇化和金融支持之间的耦合作用。结果表明:中部六省省会城市耦合情况处于中强度中协调度及以上,而其它地级市基本处于中强度低协调层次;金融支持中各变量和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的相关性及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中主要指标和金融支持指数间的相关性均显著相关,其中城市建设资金占贷款比例和建设用地占比的积极影响相对最为明显。在未来的发展上,中部省市应通过适当控制总体货币供应量,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加大教育投入和保持适当城乡建设资金投入比例;提高金融效率和开拓多层次融资渠道支持和促进区域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和金融的可持续的耦合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金融支持 耦合协调度 空间计量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生态治理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52
2
作者 于法稳 《城市与环境研究》 2017年第2期34-49,共16页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工业企业向广大农村转移的同时,也将污染蔓延到广大农村。农村生态治理不仅包括自然资源及其环境的破坏、工业企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及畜禽养殖污染,还包括农村生活环境恶化。当前,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往往是城...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工业企业向广大农村转移的同时,也将污染蔓延到广大农村。农村生态治理不仅包括自然资源及其环境的破坏、工业企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及畜禽养殖污染,还包括农村生活环境恶化。当前,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往往是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从而导致农村生态治理存在理念缺失、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支撑能力弱、机制保障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为切实推进农村生态治理进程,各级政府应将其与新型城镇生态建设放在同等地位,从如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农村生态治理设施;三是创新与整合技术,支撑农村生态治理;四是创新治理机制,提升农村生态治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村生态治理 水资源 耕地资源
原文传递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同推进路径探析——基于陕西实践探索的案例 被引量:49
3
作者 杨佩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45,共12页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我国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城镇和乡村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有机体和命运共同体,新型城镇化旨在培育壮大城镇,乡村振兴目标是发展和建设农业农村,两者既有异质性,又具有天然耦合性和内在相通性,在现...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我国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城镇和乡村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有机体和命运共同体,新型城镇化旨在培育壮大城镇,乡村振兴目标是发展和建设农业农村,两者既有异质性,又具有天然耦合性和内在相通性,在现代化实践中能够协同共进。以陕西为例,分析其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新阶段协同推进两大战略的政策建议,即深化制度改革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高质量推动新型城镇化;以农业农村优先原则大力实施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乡村振兴 协同推进 城乡融合 陕西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下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以西部地区为例 被引量:33
4
作者 杨佩卿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2-102,共11页
基于新发展理念,本文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方面入手,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进行了重新诠释,从产业集聚化、城乡一体化、城市生态化、要素市场化、生活宜居化五个维度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 基于新发展理念,本文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方面入手,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进行了重新诠释,从产业集聚化、城乡一体化、城市生态化、要素市场化、生活宜居化五个维度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2012-2016年西部地区11个省区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其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排名逐渐固化,分布状况与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一致。以新发展理念推进西部新型城镇化的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应从五大方面相对应的五个维度上,结合西部地区实际,探索适宜西部区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新发展理念 西部地区 城镇化水平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基于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证 被引量:31
5
作者 冉启秀 周兵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8年第2期39-45,共7页
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变农民为市民、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以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研究发现,重庆市及其各个区县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不协调,从事农业生产而没有在第二、三产业就业的... 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变农民为市民、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以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研究发现,重庆市及其各个区县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不协调,从事农业生产而没有在第二、三产业就业的人口也聚集在城镇造成城镇化率偏高,而绝大多数区县工业化发展又没有推动城镇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 标准值法 钱纳里标准法
下载PDF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地域差异 被引量:25
6
作者 李小敏 涂建军 +2 位作者 付正义 贾林瑞 哈琳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3-140,共8页
从个人成本、公共成本、企业成本三方面建立农民工市民化成本衡量体系,采用成本测算模型对2013年我国31个省(市、区)农民工市民化成本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个人成本和公共成本是市民化成本的主体,企业成本仅占3.7%。其中生存成本和基... 从个人成本、公共成本、企业成本三方面建立农民工市民化成本衡量体系,采用成本测算模型对2013年我国31个省(市、区)农民工市民化成本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个人成本和公共成本是市民化成本的主体,企业成本仅占3.7%。其中生存成本和基础设施成本分别占到总成本的48.3%、43%,成为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成本障碍;各省(市、区)农民工市民化总成本是其人均GDP的1.5-7倍,且二者近似呈正相关(西藏除外),这表明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市民化总成本越高;整体而言全国平均个人成本与公共成本大致相当,但东部省市个人成本高于其公共成本(山东、河北除外),其余省市公共成本则大于其个人成本(重庆、四川、云南除外);东部地区平均个人成本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而西部地区的公共成本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倍,说明我国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存在明显的地域类型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民工 市民化 成本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场阈数字经济赋能新型城镇化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杨佩卿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8-182,共15页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为之奋斗的中心任务,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城镇化与现代化建设目标相容、路径相通。新型城镇...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为之奋斗的中心任务,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城镇化与现代化建设目标相容、路径相通。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新阶段的大逻辑。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数字经济正发挥着无可取代的战略性关键作用,数字经济是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动能和重大引擎。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方面推动新型城镇化,是数字经济赋能新型城镇化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的内在机理。数字经济助推产业提质增效、扩大城乡消费、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助力基层治理精细化现代化,是数字经济赋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新时代新阶段,要以强化城镇数字基座类新基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壮大、深度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数字化赋能推进乡村振兴、数字化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提升民生领域和公共服务智慧化水平、优化数字经济发展营商环境,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与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互动机制探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秀娥 张梦琪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06-112,共7页
新型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的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新型城镇化发展与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耦合关系。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优化创业环境,可以为新生... 新型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的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新型城镇化发展与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耦合关系。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优化创业环境,可以为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也有助于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愿。而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内生力量,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吸纳农业剩余人口就地就近转移、有效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推动中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社会各界需要重视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作用,通过改善创业条件来提升其创业意愿,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新生代农民工 返乡创业 互动机制
下载PDF
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省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韦仕川 杨杨 +1 位作者 林肇宏 张德生 《上海国土资源》 2014年第1期14-18,26,共6页
探讨旅游引导下的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基本模式以及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省城市化的模式选择。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是旅游开发与区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全面结合,并在产业上趋于融合,形成旅游产业导向下泛旅游产业聚合的区域经济与... 探讨旅游引导下的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基本模式以及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省城市化的模式选择。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是旅游开发与区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全面结合,并在产业上趋于融合,形成旅游产业导向下泛旅游产业聚合的区域经济与城镇化综合开发模式。该模式的优势在于:解决了农民的身份问题,无污染、美化城市,就地城镇化,有利于实现城乡统筹。论述了"大中型城镇化模式"、"旅游城镇建设模式"、"旅游综合体模式"和"旅游新农村社区模式"等四种模式的功能特征、发展方向和运营模式。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在海南城镇化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与21世纪生态文明的城市理念不谋而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综合开发模式 国际旅游岛 海南省
下载PDF
以高质量的县城建设推进县域现代化:事实与路径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邹 孙久文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3,共22页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县域是实现全域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县城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空间。基于“人口-产业-政府”的分析框架,本文在现代化视域下讨论了县域和县城发展的实然与应然。以翔实数据和多元视角,本文...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县域是实现全域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县城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空间。基于“人口-产业-政府”的分析框架,本文在现代化视域下讨论了县域和县城发展的实然与应然。以翔实数据和多元视角,本文研究揭示了县域(城)在人口分布、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财政状况方面的特征,构建了指标体系并以此评估县域现代化水平。对县域现代化指数的Oaxaca-Blinder分解结果表明,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动力。以高质量的县城建设促进县域现代化,需要优化顶层设计、壮大优势产业、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深化制度改革。高质量的县城建设意在强调要强化整个城市体系的局部弱项,形成县城与都市圈、城市群等主要增长极的优势互补。县域现代化的基本思路应该是“扬长补短”,最终为居民提供合意的生产生活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县城 新型城镇化 现代化指数 OAXACA-BLINDER分解
原文传递
农村空心化现象:一个文献综述 被引量:15
11
作者 席婷婷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10期75-80,共6页
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等发达地区转移,造成农村年轻劳动力日益减少,出现很多老人儿童留守的空心村,学界称之为农村空心化现象。农村空心化研究涉及内涵界定、诱发机制、空心化进程、农村空心化不同形态、农村空... 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等发达地区转移,造成农村年轻劳动力日益减少,出现很多老人儿童留守的空心村,学界称之为农村空心化现象。农村空心化研究涉及内涵界定、诱发机制、空心化进程、农村空心化不同形态、农村空心化的影响及治理建议等。已有研究广度上较为全面,但仍有不少可深度发展的空间,需要学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空心化 劳动力外流 新型城镇化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评价 被引量:14
12
作者 吴殿廷 赵林 高文姬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33-37,共5页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当前最主要的发展战略。通过总结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可以研究并提出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进而可对我国近20年来城镇化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协调性等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注重质...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当前最主要的发展战略。通过总结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可以研究并提出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进而可对我国近20年来城镇化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协调性等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注重质量、统筹城乡、绿色发展的城镇化;1990年以来,我国城镇化总体趋势是好的,但个别年份略有波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关键环节是缩小城乡差距和节能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传统城镇化 本质特征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民俗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海林 储雅珩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5-8,共4页
目的解决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农村民居民俗艺术的保护与传承问题。方法以关中民俗博物院为例,用其以商养博、异地保护的方法研究民俗艺术保护的模式,进而结合我国农村各地特色,因地制宜,因材施艺,冀望探究出一系列民俗艺术保护与传承的新模... 目的解决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农村民居民俗艺术的保护与传承问题。方法以关中民俗博物院为例,用其以商养博、异地保护的方法研究民俗艺术保护的模式,进而结合我国农村各地特色,因地制宜,因材施艺,冀望探究出一系列民俗艺术保护与传承的新模式,为我国新时期的文化建设建言献策。结论民俗艺术的保护应与更新并重,民俗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既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扶持,又离不开每个人对其艺术价值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可以说,培养高度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民族文化 民俗传统 民居艺术 关中民俗博物馆
下载PDF
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杨迅周 黄剑波 邹涛 《河南科学》 2011年第12期1524-1527,共4页
借鉴运用效益理论与平衡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协调度评价模型,以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协调度为核心,实证评价2000年、2005年、2010年的协调度,分析预测2015年的协调度.由此得出结论,河南省&q... 借鉴运用效益理论与平衡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协调度评价模型,以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协调度为核心,实证评价2000年、2005年、2010年的协调度,分析预测2015年的协调度.由此得出结论,河南省"三化"协调总体较好,总的发展趋势是逐步提高,2000年处于初级协调状态,2005年和2010年为中级协调,到2015年预测将达到良好协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新型工业化 农业现代化 协调度 河南省
下载PDF
区域中国:乡愁和城愁的交融与舒解——兼与李昌平、贺雪峰、熊万胜商榷 被引量:13
15
作者 唐亚林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9-94,共6页
高流动性社会的制度困境与无根化社会的价值困境,让"何处栖身"与"何以安身"成为当代中国城乡治理的"阿喀琉斯之踵"。因公共服务水平、共同体精神、发展机会与吸引力四大维度的差异性,导致乡愁与城愁的内... 高流动性社会的制度困境与无根化社会的价值困境,让"何处栖身"与"何以安身"成为当代中国城乡治理的"阿喀琉斯之踵"。因公共服务水平、共同体精神、发展机会与吸引力四大维度的差异性,导致乡愁与城愁的内涵与发生机理呈现双向交融的特征,并通过"新型城镇化"战略平台的塑造,达到统筹舒解乡愁与城愁之目标。李昌平、贺雪峰、熊万胜对乡村建设提出的各种发展思路仍然是基于乡村建设的自身视角,缺乏从城市群/区域中国统筹城市中国与乡村中国的融合发展的视角。在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建设,有效化解乡愁和城愁的交互之困,首先不能脱离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动力的国家战略构建之道;其次不能忘记长期城乡分治带来的城市优于农村的发展地域选择之道;最后不能放弃未来几十年尚有五六亿不得不留守在乡村的广大农村居民迫切希望改善日常生活品质的安身立命之道。振兴乡村的有效路径在于,通过统筹城市群/区域中国的战略,推进城市中国与乡村中国的融合发展进程,让处于多个城市群、大都市圈辐射与交汇的广大农村地区分享城乡融合发展的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乡愁 城愁 区域中国 城市群
原文传递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征收模式转型研究——从保障农民生活到保护农民权益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华华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29,共12页
以"保障被征地农民现有生活水平"为政策基调的"保障式"土地征收模式,在快速推进中国城镇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由于利益分配矛盾凸显而带来相应的社会风险和社会矛盾,进而引发了一些群体性冲突。"保障式... 以"保障被征地农民现有生活水平"为政策基调的"保障式"土地征收模式,在快速推进中国城镇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由于利益分配矛盾凸显而带来相应的社会风险和社会矛盾,进而引发了一些群体性冲突。"保障式"土地征收模式,在制度设计上存在《土地管理法》与《宪法》及《物权法》之间的衔接矛盾以及土地征收政策效果与城镇化目标之间的政策悖论,在运行机制上则体现为政府(开发商)与农民之间只有"自上而下"的单向对话机制以及对土地征收"行政强制"的约束和监管不足。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家有经济能力对土地征收实施更高水平的社会赔偿,土地征收模式应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理论指导下向以"保护被征地农民长远发展权益"为目标的"保护式"土地征收模式转型升级。"保护式"土地征收模式的建构,关键在于利益分配的公正和对话机制的公平,需要修订征地补偿政策,构建多元化的土地征收社会赔偿政策体系,并建立和完善"公示—反馈—公告"的民主决策机制以及"农民—政府—开发商"合作的平等协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征收 新型城镇化 社会公正 土地征收补偿 共享发展 土地权益 社会赔偿 民主决策机制 平等协商机制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区规划建设“生态转型”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金云峰 杜伊 陈光 《中国城市林业》 2015年第3期1-5,共5页
分析新型城镇化语境下的"生态转型",并厘清"生态转型"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体现的内涵、性质、特征及原则;通过辨析我国新区现状与特征,分析我国当前新区规划建设生态缺失的局限,从结构建构、功能强化2方面提出新区生... 分析新型城镇化语境下的"生态转型",并厘清"生态转型"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体现的内涵、性质、特征及原则;通过辨析我国新区现状与特征,分析我国当前新区规划建设生态缺失的局限,从结构建构、功能强化2方面提出新区生态转型的需求;同时对新区规划建设进行政策、技术的导向分析,最后从城市结构与功能出发提出基于"区域—片区—街区"的规划建设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转型 规划建设 城市新区 新型城镇化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生计资本与就业状况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朱军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67,共11页
本文基于全国8个城市的社会调查,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生计资本与就业状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初步探析了影响群体就业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发现:从教育水平来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性别、年龄、代际、户籍、民族结构方面存在社会分化现象... 本文基于全国8个城市的社会调查,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生计资本与就业状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初步探析了影响群体就业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发现:从教育水平来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性别、年龄、代际、户籍、民族结构方面存在社会分化现象,这决定了群体内部人力资本的差异性分布;从外出务工情况来看,少数民族外出流动趋于长期化、家庭化、定居化,三分之二的人口使用乡土社会资本获得工作;从就业状况来看,务工、经商的经济性动因是人口外出流动的主要推动力,非正式就业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的主要形式,这决定了群体整体就业质量不高。基于上述分析,政府需要针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内部的社会分化,制定差异性与针对性强的保障措施;在关注他们的结构适应问题的同时,还要重视他们的文化适应问题;通过提升人力资本与改善社会资本的方式,推动更多的少数民族人口进入正式就业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生计资本 就业质量 城市民族事务治理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大学生返乡创业问题研究--基于服务型政府的视角 被引量:10
19
作者 凡兰兴 阳镇 陈长维 《中国名城》 2016年第8期47-52,共6页
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对我国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的进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大力倡导创业是提升城镇化的一个可行手段。尤其是在整体就业难的背景下,引导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不仅有利于缓解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是实现农村"智力回流&... 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对我国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的进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大力倡导创业是提升城镇化的一个可行手段。尤其是在整体就业难的背景下,引导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不仅有利于缓解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是实现农村"智力回流"与"智力循环"从而推动农村城镇化的有效途径。目前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在个人创业素质、政策扶持、创业环境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阻碍了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脚步。文章基于服务型政府的视角,就如何破解这一障碍进行了研究,提出宣传系列化,完善高校返乡创业教育引导机制、建立农村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加大农村基础建设投入力度,优化农村创业环境等三方面入手,促进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村大学生 返乡创业 服务型政府 障碍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和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传统文化资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宋眉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266-272,共7页
从当代全球城镇文化生产的目的与机制,中国新型城镇文化生产的特殊性及特色小镇的社会文化生态和文化生产机制来看,传统文化资源在文化生产与城镇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功能,但仍需要在转化路径上与时俱进。唯有在意象空间建构、公共... 从当代全球城镇文化生产的目的与机制,中国新型城镇文化生产的特殊性及特色小镇的社会文化生态和文化生产机制来看,传统文化资源在文化生产与城镇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功能,但仍需要在转化路径上与时俱进。唯有在意象空间建构、公共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不断探索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文化资本及参与建构社会文明肌体的路径,才能促使其成为新型城镇与特色小镇文化生产的积极要素,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和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资源 新型城镇化 特色小镇 文化生产 文化生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