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省理工学院新工程教育转型:源起、框架与启示 被引量:55
1
作者 刘进 王璐瑶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2-171,共10页
"新工程教育转型"(NEET)计划是麻省理工学院面向人类未来工程实施的新一轮教育改革。系统梳理发现,NEET计划以反思与重构工程教育为目标,建立了导向"新机器与机器群"的三维动态培养体系,提出了以五大串编为核心的... "新工程教育转型"(NEET)计划是麻省理工学院面向人类未来工程实施的新一轮教育改革。系统梳理发现,NEET计划以反思与重构工程教育为目标,建立了导向"新机器与机器群"的三维动态培养体系,提出了以五大串编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框架,并创新性地实施"以项目为中心"的课程组织模式来保障转型的效果。据此提出,我国的工程教育转型应面向未来需求,以更宽的时代视野和格局进行理念革新;应关注情境,以动态复杂性推动知识更新;应融入实践,实行基于项目的工程教育模式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程教育改革 麻省理工学院 以项目为中心
原文传递
新工科背景下建筑类高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艳玲 古金霞 +2 位作者 梁春恬 田维 宋峰 《大学物理》 2022年第1期56-60,共5页
大学物理是高等院校理工类各专业大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必修课.本文结合新工科背景和时代特点,以天津城建大学大学物理教学为例,介绍了其所进行的一系列探索性教学创新改革,并对创新效果和存在的“痛点”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探索... 大学物理是高等院校理工类各专业大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必修课.本文结合新工科背景和时代特点,以天津城建大学大学物理教学为例,介绍了其所进行的一系列探索性教学创新改革,并对创新效果和存在的“痛点”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探索了培养具有扎实物理功底的建筑类人才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建筑 大学物理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新工程教育转型”与“工程教育融合创新”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周红坊 戴思源 +1 位作者 朱正伟 张忠 《高等建筑教育》 2020年第3期17-23,共7页
为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需求和挑战,MIT实施了第四次工程教育改革(MIT4.0)——新工程教育转型(NEET),卓越联盟高校开展了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教育体系研究,提出了工程教育融合创新(EEII)。其中,新工程教育转型的主要内容包括实施项目... 为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需求和挑战,MIT实施了第四次工程教育改革(MIT4.0)——新工程教育转型(NEET),卓越联盟高校开展了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教育体系研究,提出了工程教育融合创新(EEII)。其中,新工程教育转型的主要内容包括实施项目中心课程、增加教学多样性、提高项目灵活性、转变学生思维方式、强调系的领导作用以及引领未来的工程教育。工程教育融合创新的核心内容包括面向新工业革命的中国工程教育发展战略、重构中国工程教育的治理体系、从“回归工程”走向“融合创新”的工程教育范式、实施基于工业价值链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和面向工程过程的课程体系、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策略等。基于工程教育八要素视角,对新工程教育转型和工程教育融合创新进行比较可知,MIT通过转型成为新的工程教育,是连续性的动作;我国高校需要在充分融合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实现工程教育转型的成功,完成变轨超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程教育转型 卓越计划2.0 融合创新 工程教育范式 比较
下载PDF
基于新工程教育转型与“专创融合”发展的运输管理课程体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红雨 何华芬 袁韵美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4期81-83,共3页
近年来,物流运输在产业升级、消费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引领作用也日益凸显。工业4.0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职业教育加强创新创业引导、持续推进类型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 近年来,物流运输在产业升级、消费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引领作用也日益凸显。工业4.0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职业教育加强创新创业引导、持续推进类型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此背景下,该文基于新工程教育转型与“专创融合”发展理念,对运输管理课程体系构建进行分析与探讨,在分析新工程教育转型理念、构建“专创融合”发展体系的基础上,以运输管理课程为例,进行课程设计,提出阶段、模块、任务的构建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程教育转型 “专创融合” 运输管理 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 模块化课程
原文传递
创新与融合——麻省理工学院新工程教育改革概况及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丁潇颖 李玮轲 +1 位作者 赵致远 刘磊 《高等建筑教育》 2023年第2期28-35,共8页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向工程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面对产业发展需求,如何建立前瞻性的新知识、新技术体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成为当前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以全球新工程教育改革的领跑者麻省理工学院为例,对其...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向工程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面对产业发展需求,如何建立前瞻性的新知识、新技术体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成为当前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以全球新工程教育改革的领跑者麻省理工学院为例,对其“新工程教育改革”计划进行系统梳理,研究新工程教育改革原则,解析以“项目为中心”的串编课程体系,从教师、学生、社会力量的视角探讨工程教育的治理模式,并重点分析工程教育思维模式、工程教育实践、师生角色转变与校企融合等方面的创新举措,提出适合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建议,以期为新时代工程教育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程教育改革 麻省理工学院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