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全面抗战时期的东亚国际秩序研究
1
作者 祁怀高 王欣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79-83,共5页
在1937-1945年的中国全面抗日战争期间,东亚地区存在着两种国际秩序的较量:以"门户开放"为特征、美国主导建立的华盛顿体系;以"共存共荣"为特征、日本企图建立的"大东亚共荣圈"。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导致... 在1937-1945年的中国全面抗日战争期间,东亚地区存在着两种国际秩序的较量:以"门户开放"为特征、美国主导建立的华盛顿体系;以"共存共荣"为特征、日本企图建立的"大东亚共荣圈"。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导致了华盛顿体系的崩溃;太平洋战争之后,日本初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建立起"大东亚共荣圈"。但随着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日本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只是昙花一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盛顿体系 东亚新秩序 大东亚新秩序 中国抗战
下载PDF
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民间智库的活动与影响——以昭和研究会为核心的考察
2
作者 史桂芳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4-93,共10页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了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在战争体制下,日本部分知识分子自发建立民间国策研究机构,表达对国家有担当、对社会有贡献的意愿,以智力协助战争。昭和研究会就是其中典型的民间智库组织。昭和研究会成立于1933...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了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在战争体制下,日本部分知识分子自发建立民间国策研究机构,表达对国家有担当、对社会有贡献的意愿,以智力协助战争。昭和研究会就是其中典型的民间智库组织。昭和研究会成立于1933年12月,1940年11月参加近卫新体制的大政翼赞会自动解散。昭和研究会作为近卫文麿的智囊而闻名朝野,其提出的“协同主义”理论,阐述“建设东亚新秩序”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为野蛮的侵略战争贴上“文明”“文化”的标签。本文通过昭和研究会的宗旨、理论、活动等,分析昭和研究会作为民间智库支持战争的行径,揭示侵华战争时期日本国内政治生态的复杂性,拓展抗日战争史、中日关系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卫文麿 昭和研究会 东亚新秩序 大政翼赞会
下载PDF
抗战时期“近卫声明”的来龙去脉
3
作者 雷国山 《阅江学刊》 2010年第1期98-103,共6页
1938年的三次"近卫声明",都是日本政府为找到一个代表中国的谈判对手达到其侵略的目标而发布的。第一次近卫声明打开了诱降的大门,第二次、第三次近卫声明则是在日本大规模侵华军事进攻告一段落和汪精卫暗通日本的情况下发布... 1938年的三次"近卫声明",都是日本政府为找到一个代表中国的谈判对手达到其侵略的目标而发布的。第一次近卫声明打开了诱降的大门,第二次、第三次近卫声明则是在日本大规模侵华军事进攻告一段落和汪精卫暗通日本的情况下发布的,完全体现了政治谋略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方针,目的在于从政治上瓦解国民政府。三次近卫声明之中,以第二次近卫声明影响最为巨大而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 近卫声明 汪精卫 对华政策 东亚新秩序
下载PDF
侵华战争时期日本在华“现地国民运动”——以“上海青年团”为中心
4
作者 李庆保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0年第10期118-121,共4页
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为了建立国家总动员体制,促进国民协力战争,日本政府发动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并成立各种国民运动组织。在日军占领下的上海,1939年2月,在总领事馆的推动下成立了现地青年运动组织"上海青年俱乐部",1940年... 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为了建立国家总动员体制,促进国民协力战争,日本政府发动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并成立各种国民运动组织。在日军占领下的上海,1939年2月,在总领事馆的推动下成立了现地青年运动组织"上海青年俱乐部",1940年8月更名为"上海青年团"。"上海青年团"成为上海现地国民运动的核心组织,在"大东亚新秩序"理念下开展翼赞活动,为军国主义侵略扩张的国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华战争 东亚新秩序 现地国民运动 上海青年团
下载PDF
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经济新秩序正在浮现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朝翰 林发彬 《亚太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11,共5页
东亚是指中国、日本和四个新兴工业经济体(韩国、台湾、香港、台湾和新加坡),以及东盟经济体。东亚第一波高增长由日本引领,并迅速扩散到四个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和一些东盟国家。这是第一代东亚共同体的崛起。东亚第二波高增长是由中国引... 东亚是指中国、日本和四个新兴工业经济体(韩国、台湾、香港、台湾和新加坡),以及东盟经济体。东亚第一波高增长由日本引领,并迅速扩散到四个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和一些东盟国家。这是第一代东亚共同体的崛起。东亚第二波高增长是由中国引领的,目前正被扩散到整个东亚区域。比较而言,中国引领的第二代东亚共同体在经济上比日本引领的第一代更为强大。中国不仅是东亚增长的引擎,也是区域经济整合的催化剂。然后,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还不能改变东亚地缘政治的形势。中国"和平崛起"这一理念并未得到东亚国家的广泛认同。中国与其他东亚经济体的总体关系仍将是"政冷经热"的局面。美国不断在东亚增强其政治和战略地位,使得中国与其他东亚经济体的新兴关系更为复杂化。因此,东亚现有的地区秩序将继续被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所破坏。东亚共同体不仅需要建立在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地区整合的基础上,还需要建立在相互具有和睦安全关系的基础之上,因此在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经济新秩序 以中国为中心
原文传递
20世纪前期日本与东亚国际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宋志勇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62,共12页
20世纪前期,东亚的国际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最大的特征在于日本的崛起。它奉行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是该时期东亚所有大规模战争的肇事者。在这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东亚的主要矛盾是日本对中国的不断侵略。为约束日本独霸东亚的行动... 20世纪前期,东亚的国际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最大的特征在于日本的崛起。它奉行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是该时期东亚所有大规模战争的肇事者。在这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东亚的主要矛盾是日本对中国的不断侵略。为约束日本独霸东亚的行动,以美国为首的列强建立起了华盛顿体系。但日本的东亚政策目标是"破旧立新",建立以日本为主导的东亚新秩序,并为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对英美开战,彻底打破华盛顿体系,建立日本主导的"大东亚新秩序"。日本的这种侵略扩张、独霸东亚的对外政策,遭到了中国和国际社会的一致反对和抵制,最终以失败告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东亚关系 华裔秩序 华盛顿体系 大东亚新秩序
原文传递
20世纪前期东亚国际关系的演变 被引量:2
7
作者 宋志勇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10,共10页
20世纪前期的近半个世纪,东亚的国际关系经历了从列强共同掌控到日本逐渐独霸的过程。在这一时期,日本始终是东亚国际关系的主角,东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日本对中国不断的侵略。虽然华盛顿体系维系了一段时间的东亚稳定,但日本的东亚政策... 20世纪前期的近半个世纪,东亚的国际关系经历了从列强共同掌控到日本逐渐独霸的过程。在这一时期,日本始终是东亚国际关系的主角,东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日本对中国不断的侵略。虽然华盛顿体系维系了一段时间的东亚稳定,但日本的东亚政策目标是建立以日本为主导的东亚新秩序,并为此发动了一系列对外战争,拼凑起了"大东亚共荣圈"。日本的这种侵略扩张政策遭到了中国和国际社会的一致反对,最终以失败告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前期 东亚国际体系 华夷秩序 华盛顿体系 “大东亚新秩序”
下载PDF
东亚国际体系的历史解构与中日关系的现实重构
8
作者 朱海燕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28,共6页
东亚国际体系经过了三次大调整,中日关系也随之发生根本性变迁。在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内,古代东亚基本处于相对和平状态。在日本试图构建并主导的大东亚新秩序内,中日关系是以"应战—挑战"为基本模式的"被侵略—侵略... 东亚国际体系经过了三次大调整,中日关系也随之发生根本性变迁。在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内,古代东亚基本处于相对和平状态。在日本试图构建并主导的大东亚新秩序内,中日关系是以"应战—挑战"为基本模式的"被侵略—侵略"关系。美国在粉碎"大东亚"构想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并主导了二战后东亚国际体系的重构,旧金山体制迄今为止仍深刻影响着中日关系并规制着东亚的国际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贡体系 大东亚新秩序 旧金山体制 中日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