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新时代开放型经济思想及其世界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黄晓凤 何剑 邓路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4,61,共12页
习近平新时代开放型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放经济领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这一思想是在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诞生的思想理论,是适... 习近平新时代开放型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放经济领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这一思想是在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诞生的思想理论,是适应全球化变革新趋势和开放型经济实践的理论结晶。其科学内涵是由相互支撑的"5个新"构成的有机整体:提出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新理念;发起"一带一路"新倡议;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建立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发展的新机制;确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目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型经济思想不仅为我国进一步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行动指南,而且是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大理论命题,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迈向共同繁荣的崭新时代注入了强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开放型经济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 “一带一路” 经济全球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引领广东乡村振兴——广东乡村振兴实现新时代乡村生产关系的新跨越
2
作者 刘伟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7,共7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理论特质集中体现为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坚持共同富裕,坚持城乡融合,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底线思维。这一思想为广东乡村振兴,促进农村生产关系新跨越提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理论特质集中体现为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坚持共同富裕,坚持城乡融合,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底线思维。这一思想为广东乡村振兴,促进农村生产关系新跨越提供了指引,即在土地三权分置、村干部绩效考核、党群关系协调中要维护个人、集体与国家利益的平衡才能形成社会发展的合力。广东乡村振兴实践表明,土地流转是培育规模经营的前提,土地股份制则是农村生产关系的大跨越;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城乡融合发展才能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与人才振兴良性互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引领下,广东农村将在坚持市场导向、坚持开放创新、坚持共同富裕的旗帜下走出振兴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三权分置 乡村振兴 农村生产关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战略探究 被引量:168
3
作者 陈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62,共8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是未来"三农"工作的核心和主线。乡村振兴战略是化解新时代主要矛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破现代化进程中乡村衰落铁律、深化城乡发展规律、破解城...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是未来"三农"工作的核心和主线。乡村振兴战略是化解新时代主要矛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破现代化进程中乡村衰落铁律、深化城乡发展规律、破解城乡二元格局的必然选择。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独特的内在机理,生态文明、四化协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庞大的农村人口和独特的二元体制等基础,决定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原则和核心路径。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原则是生态立本、文化传承、创新驱动、改革引领、系统思维,核心路径是实施城镇化协同推进战略、乡村土地改革和乡村治理改革战略以及乡村教育振兴、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战略六位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三农” 十九大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纲 被引量:58
4
作者 白晋湘 万义 龙佩林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3-40,共8页
在梳理、归纳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对2020年到21世纪中叶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使命进行分析,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征程和新路径。提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 在梳理、归纳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对2020年到21世纪中叶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使命进行分析,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征程和新路径。提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治理体系,实现政府与民众参与主体的治理能力现代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标志之一,民众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方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昂扬的姿态成为服务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自信
下载PDF
新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核心素养要求是又红又专 被引量:49
5
作者 张之晔 张品纯 李伟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7-241,共5页
科技期刊编辑是办好科技期刊的中坚力量。要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实现科技期刊强国梦,必须建设一支能够担负重任的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科技期刊编辑人才。新时代对科技期刊编辑核心素养的根本要求是又红又专。政治素养... 科技期刊编辑是办好科技期刊的中坚力量。要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实现科技期刊强国梦,必须建设一支能够担负重任的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科技期刊编辑人才。新时代对科技期刊编辑核心素养的根本要求是又红又专。政治素养和职业情怀体现"红",科学素养和业务素质体现"专"。科技期刊编辑应提升政治素养、修炼职业情怀,增强科学素养、提高业务素质,努力成长为又红又专的科技期刊编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科技期刊编辑 核心素养 又红又专
原文传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建设研究 被引量:46
6
作者 白晋湘 万义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18,共7页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历史贡献进行自觉、全面、系统的梳理,剖析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历史贡献进行自觉、全面、系统的梳理,剖析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在着力构建理论体系、继承修志传统、形成特色健身方式、深化经济效益、强化文化传承、树立文化自信等方面做出了历史贡献,但同时存在学科体系自洽性、学科建设制度性、学科评价标准化和学科管理复杂性等问题,需要通过共同参与和协商合作的方式加以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民族传统体育学 建设
下载PDF
超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背景、现实挑战和道路选择 被引量:36
7
作者 张应强 姜远谋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8,共2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是具有强烈“外部目的性”的超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面临着诸多方面的现实挑战:一是如何充分体现其“外部目的性”,二是普及化阶段的高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是具有强烈“外部目的性”的超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面临着诸多方面的现实挑战:一是如何充分体现其“外部目的性”,二是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三是民间质量立场导致高等教育普及化动力不足,四是高等教育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失衡,五是高中教育结构对普及化的制约性凸显,六是类市场化治理模式不利于高等教育普及化。必须立足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特殊性和面临的现实挑战,走出一条中国式高等教育普及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高等教育普及化
原文传递
论新时代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被引量:32
8
作者 吕守军 代政 徐海霞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4-107,共4页
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支撑。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反映了新时代对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回归的迫切需要,也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要求。现阶段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支撑。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反映了新时代对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回归的迫切需要,也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要求。现阶段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文化传承与人才创新培养;充分利用新媒体,大力宣传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健全激励机制,提高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企业层面的回归;完善制度设计,护航创新创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模精神 工匠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下载PDF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意蕴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28
9
作者 吕守军 代政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22,共7页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未来发展趋势、发展模式、发展方式、发展目标做出的深刻判断,体现着深刻的理论意蕴。即高质量发展是追求更高的使用价值,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未来发展趋势、发展模式、发展方式、发展目标做出的深刻判断,体现着深刻的理论意蕴。即高质量发展是追求更高的使用价值,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质量发展遵循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高质量发展与新发展理念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环,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重要推动力,高质量发展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高质量发展源于马克思主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完善创新体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则是其重要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高质量发展 马克思主义 现实路径
原文传递
新时代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的战略重点 被引量:27
10
作者 樊杰 梁博 郭锐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0,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T”字形为空间结构组织骨架,实施了东中西、四大板块和主体功能区等多个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发生着重要变化。文章采用以菱形区为核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分析方法,阐释了1980年以来各区域的人口、GD...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T”字形为空间结构组织骨架,实施了东中西、四大板块和主体功能区等多个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发生着重要变化。文章采用以菱形区为核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分析方法,阐释了1980年以来各区域的人口、GDP、资源环境承载状况的变化,试图综合刻画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变化的基本特征,并讨论了新时代进一步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的战略重点。分析表明:我国人口仍在向菱形顶点区域集聚,GDP却已经开始由菱形顶点区域分散,而由菱形顶点区域包围的菱形内部区域的GDP比重开始增长;菱形区域因集中在城市化区域表现为局部小范围的环境超载,而菱形外部区域因自然条件较差而导致资源环境超载面积占比很大。未来,我国在新时代迈向全面现代化的过程中仍应走节点区域极化、优先发展菱形顶点区域,通过菱形顶点区域带动菱形内部区域发展、进而带动菱形外部区域发展的发展路径。在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方面,以“T”字形为主轴,在“两横三纵”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基础上,进一步打造以长三角为龙头连接西南和西北的发展轴带,并打造以粤港澳大湾区为龙头的西南纵深发展轴,逐步发展形成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圆心,面向东南沿海辐射东南亚的扇型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区域协调发展 国土空间格局 菱形区 城镇化战略 主体功能区战略
原文传递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 被引量:20
11
作者 颜晓峰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21,共10页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课题,党深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性问题,内在地包含着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新飞跃的重大成果,新时代的重大时代课题着力解决创造人类文...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课题,党深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性问题,内在地包含着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新飞跃的重大成果,新时代的重大时代课题着力解决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性问题。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复兴科学社会主义作出重大贡献,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创造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人类文明新形态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原文传递
唯物辩证法视阈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探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刘希刚 史献芝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36,共6页
唯物辩证法是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哲学前提。在唯物辩证法视阈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互动的历史性结论,内涵着唯物辩证法意蕴,是新时代标志、丰富内涵与创新性工作要求的有机统一... 唯物辩证法是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哲学前提。在唯物辩证法视阈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互动的历史性结论,内涵着唯物辩证法意蕴,是新时代标志、丰富内涵与创新性工作要求的有机统一。在时代价值维度,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质变、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国际地位变化;在思想内涵维度,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集中体现为矛盾条件的客观性变化、矛盾因素的共时性变化、矛盾关系的根本性变化,需要辩证性的理解;在工作方法维度,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工作实践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新的问题关切以及弘扬创新工作精神等创新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辩证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下载PDF
论“四个自信”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仓 《兰州学刊》 CSSCI 2018年第5期5-14,共10页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指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坚守、肯定和未来的信心。"四个自信"关系,以"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关系为本体,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可然、应然、必然的辩证统...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指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坚守、肯定和未来的信心。"四个自信"关系,以"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关系为本体,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可然、应然、必然的辩证统一。其中道路自信是主体,理论自信是核心,制度自信是骨架,文化自信是根基。"四个自信"的完整提出,形成了中国社会形态自信的基本格局,集中于对伟大政党、伟大民族、伟大国家和伟大人民的自信。"四个自信"回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什么样的方向继续前进的时代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四个自信” 内在逻辑
下载PDF
新时代工科专业领军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南大学自动化专业为例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敏 王耀南 +1 位作者 江未来 谭浩然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0-84,共5页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工科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是目前工科专业培养模式存在培养观念陈旧、培养理念落后、培养机制呆板等问题,难以满足新时代工科专业领军人才的培养需求。本文以湖南大学自...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工科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是目前工科专业培养模式存在培养观念陈旧、培养理念落后、培养机制呆板等问题,难以满足新时代工科专业领军人才的培养需求。本文以湖南大学自动化专业为例,围绕本科生的基础、能力、素养三大核心培养要点,提出先以课程链、师资链、教材链三链衔接夯实基础;再以实验阶、实训阶、实习阶三阶递进增强能力;后以科研轴、竞赛轴、交流轴三轴驱动提升素养的新时代工科专业领军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实施以来,在工科专业领军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突出的应用成效,可供国内外高校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工科专业 本科生培养 领军人才
原文传递
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兴茂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9,共7页
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不同历史时段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习近平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新时代做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判断,客... 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不同历史时段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习近平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新时代做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判断,客观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自然要求,具有客观必然性;"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制约了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准确抓住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就要统筹推进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逐步化解直至最终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推动经济健康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社会主要矛盾 人民主体性
下载PDF
乡村振兴的动员机制与模式:整体党委动员与差别化动员 被引量:11
16
作者 邓万春 黄璐璐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48,共11页
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强化党的建设和深化非公党建的特征,提出了乡村振兴中的整体党委动员机制和差别化动员模式。整体党委动员机制在横向上实现了对设有党组织的部门的动员全覆盖;在纵向上实现了从党中央到省市,再到基层的双重... 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强化党的建设和深化非公党建的特征,提出了乡村振兴中的整体党委动员机制和差别化动员模式。整体党委动员机制在横向上实现了对设有党组织的部门的动员全覆盖;在纵向上实现了从党中央到省市,再到基层的双重纵向动员;纵向的各层级部门之间、横向的不同性质的组织之间就乡村振兴协调合作、资源共享。差别化动员模式对党政部门采取的是无差别的政治化、行政式动员,对农民则是差别化的物质激励式动员。揭示了整体党委动员和差别化动员的效应,对中国学术界提出的压力型动员、运动式治理动员和技术动员等观点做出了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政治动员 整体党委动员 差别化动员
下载PDF
制度自信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自信 被引量:10
17
作者 任晓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19,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回答这一主题和创造伟大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具有整体性特征的稳定心理和情感认同。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回答这一主题和创造伟大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具有整体性特征的稳定心理和情感认同。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则是这一整体自信的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4个基本属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这4个属性中,应该说,制度自信是根本的,也是首要的。从历史事实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文化得以形成的首要基础;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的现实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成了当代中国发展历史成就背后的首要"秘密"。在新的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制度自信放在首位,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文化。同时,必须要把制度自信和制度完善相统一,在不断增强制度自信的过程中着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制度在进一步推进中国发展和解决人类问题的过程中彰显更大制度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新时代”红色家风德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探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美新 黄丽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4期88-93,共6页
红色家风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家庭风尚,是长期积淀而成的、较为稳定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文化氛围、精神风貌的总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红色家风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家庭风尚,是长期积淀而成的、较为稳定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文化氛围、精神风貌的总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红色家风具有为国家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引导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方向、评判和约束人的行为等德育功能。在相关制度的保障下,充分开发利用红色家风资源,集家庭、学习和社会合力,能促使红色家风和德育系统及其各要素的有效互动,实现红色家风德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红色家风 德育功能 实现路径
下载PDF
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突出问题与解决路径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海荣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6期47-55,共9页
以“体系网络—社会功能—政治属性—制度运行”视角检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发现部分基层党组织存在体系网络连接性不强且组织力下降,社会功能的适应性滞后且背离服务人民的本质,政治属性不鲜明且意识形态权力弱化,组织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 以“体系网络—社会功能—政治属性—制度运行”视角检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发现部分基层党组织存在体系网络连接性不强且组织力下降,社会功能的适应性滞后且背离服务人民的本质,政治属性不鲜明且意识形态权力弱化,组织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且对权力的约束力不强等问题。认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轴心地位的多层次、多向度体系网络;要增强基层党组织社会功能的适应性,筑牢党和人民的联系;要巩固基层党组织的意识形态权力,突出政治属性;要以制度建设整合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管党治党向基层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基层党组织建设 整体性视角
下载PDF
主题出版视域下编辑素养提升探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蒋佩轩 《出版与印刷》 2021年第1期45-49,共5页
文章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主题出版发展的趋势: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效并举;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对外传播力不断增强。提出编辑应及时把握新时代主题出版发展的趋势,着力提高政治素养、专业素养、文化素养、媒... 文章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主题出版发展的趋势: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效并举;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对外传播力不断增强。提出编辑应及时把握新时代主题出版发展的趋势,着力提高政治素养、专业素养、文化素养、媒介素养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推动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主题出版 编辑素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