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Bobath技术结合镜像训练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胡寅虎 朱燕 厉坤鹏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8年第7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新Bobath技术结合镜像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进行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新Bobath技术及镜像训练技术,两组... 目的:探讨新Bobath技术结合镜像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进行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新Bobath技术及镜像训练技术,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对患者偏瘫上肢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的FMA、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Bobath技术结合镜像训练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善脑卒中偏瘫上肢的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bobath技术 镜像训练 上肢功能
原文传递
新Bobath技术结合智能运动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捷 吴福春 +1 位作者 莫国清 余德标 《康复学报》 2018年第6期16-20,共5页
目的:观察新Bobath技术结合智能运动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的影响。方法: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及作业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新Bobath技术及智... 目的:观察新Bobath技术结合智能运动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的影响。方法: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及作业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新Bobath技术及智能运动反馈训练。比较2组手腕运动功能FMA-U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偏瘫侧腕关节背伸最大活动度的差异。结果:治疗2、4、6周后,2组FMAUE、MBI评分及腕关节背伸最大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6周后,治疗组FMA-UE评分及腕关节背伸最大活动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M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Bobath技术结合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bobath技术 智能运动反馈训练 偏瘫 手功能
下载PDF
电针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张俊堃 尹瑞雪 范建中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接诊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联合新Bobath...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接诊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4周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3.28±0.4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9±0.57)分,Fugl-Meyer评分为(42.01±4.8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59±4.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屈曲、外展、外旋活动度分别为(94.14±5.26)°、(88.76±4.32)°、(40.28±3.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32±5.07)°、(84.15±4.12)°、(37.32±3.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痛 电针 bobath技术 疗效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新Bobath技术联合激痛点针刺疗法对偏瘫伴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晓光 陶徉聿 +3 位作者 李新茹 郑德松 胡志雯 薛新宏 《慢性病学杂志》 2020年第4期525-528,共4页
目的探讨新Bobath技术联合激痛点针刺疗法对偏瘫伴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上肢功能的疗效。方法将48例偏瘫伴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和激痛点针刺疗法,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和激痛点针刺疗法的基... 目的探讨新Bobath技术联合激痛点针刺疗法对偏瘫伴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上肢功能的疗效。方法将48例偏瘫伴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和激痛点针刺疗法,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和激痛点针刺疗法的基础上增加新Bobath技术。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定法(VAS)、布氏分期(Brunnstrom分期)和简易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 (FMA)量化评测法评估患者的上肢疼痛及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Brunnstrom分期和简易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Brunnstrom分期和简易Fugl-Meyer评分较同组治疗前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显著、Brunnstrom分期和简易Fugl-Meyer评分较对照组评分升高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Bobath技术联合激痛点针刺疗法可有效促进偏瘫伴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疼痛的减轻,且更有利于上肢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bath技术 激痛点针刺疗法 肩手综合征 偏瘫
原文传递
新Bobath技术结合tDCS技术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水亮 张宇飞 刘占兵 《华夏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50-54,共5页
目的:探究新神经发育(Bobath技术)结合tDCS技术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31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技术,观察组66例增加... 目的:探究新神经发育(Bobath技术)结合tDCS技术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31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技术,观察组66例增加新Bobath技术,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步行能力: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FMA)、功能性步行量表(FAC)、10 m最大步行速度(10 m MWS)、步频、步幅;炎性因子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介素10(IL-10)、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MA、FAC评分、10 m MWS、步频、步幅、SOD、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均高于对照组,hs-CRP、IL-10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Bobath技术结合tDCS技术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可降低患者炎症反应,提升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bath技术 tDCS技术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 步行能力
下载PDF
针刀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中风后上肢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观察
6
作者 文雯 杨琼 +3 位作者 杨俊荣 唐念珍 熊常清 邬鸿波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2期76-78,共3页
目的:分析中风后上肢肌张力增高采用针刀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9月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收治的中风后上肢肌张力增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基础药物及新Bobath技术治疗,... 目的:分析中风后上肢肌张力增高采用针刀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9月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收治的中风后上肢肌张力增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基础药物及新Bobath技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针刀松解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上肢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上肢痉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中风后上肢肌张力增高,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改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上肢肌张力增高 针刀 bobath技术
下载PDF
新Bobath技术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曾华武 袁佳 +6 位作者 周长斗 黄伟昌 冯文锋 麦方永 冯声旺 骆金凤 邢荣荣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7期79-81,共3页
目的:研究新Bobath技术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2022年1月至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各30例。讨论组采用新Bobath技术结合针刺治疗,... 目的:研究新Bobath技术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2022年1月至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各30例。讨论组采用新Bobath技术结合针刺治疗,常模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患肢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结果:讨论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Fugl-Meyer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讨论组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高于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讨论组治疗后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临床采取新Bobath技术结合针刺的方法治疗能够获得理想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患肢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有临床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bath技术 针刺 脑卒中 上肢痉挛 上肢运动功能 生活自理能力
下载PDF
基于上肢表面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评价新Bobath技术联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的作用
8
作者 马宁 白琳 +2 位作者 刘厚洋 张广飞 刘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605-610,共6页
目的 探讨新Bobath技术与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表面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01—2023-02榆林市第一医院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行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实验组行新Bo... 目的 探讨新Bobath技术与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表面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01—2023-02榆林市第一医院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行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实验组行新Bobath技术与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连续干预12周。观察2组上肢功能恢复优良率及干预前后上肢表面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关节运动速度、上肢功能(FMA评分)、日常活动能力(MBI评分)、肌张力(MAS评分)。结果 实验组干预12周后上肢功能恢复优良率86.67%高于对照组60.00%(P<0.05)。干预4、12周后,实验组肱二头肌及肱三头肌协同收缩率低于对照组[(30.34±2.78)%比(34.12±3.03)%,(13.78±1.66)%比(15.03±1.93)%,(20.22±2.02)%比(26.61±2.45)%,(10.01±1.02)%比(12.89±1.33)%,P<0.05],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63.83±6.45) m/s比(59.91±6.38) m/s,(64.45±6.02) m/s比(61.08±6.42) m/s,(63.92±5.56) m/s比(61.01±5.19)m/s,(70.72±8.12)m/s比(66.13±7.46)m/s,(69.68±7.59)m/s比(65.41±6.33)m/s,(68.95±7.26)m/s比(64.78±7.05)m/s,P<0.05]。实验组干预4、12周后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运动速度高于对照组[(0.51±0.09)rad/s比(0.42±0.07)rad/s,(0.76±0.08)rad/s比(0.63±0.07)rad/s,(0.32±0.04)rad/s比(0.27±0.05)rad/s,(0.63±0.10)rad/s比(0.50±0.08)rad/s,(0.99±0.12)rad/s比(0.81±0.10)rad/s,(0.46±0.08)rad/s比(0.39±0.05)rad/s,P<0.05]。干预4、12周后实验组FMA、MBI评分高于对照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Bobath技术联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能提高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恢复效果,增强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各关节运动状态,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电子生物反馈疗法 bobath技术 表面肌电图 神经传导速度 关节运动速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中枢传导通路的新bobath技术干预对偏瘫患者的作用及预后分析
9
作者 康秀敏 高长越 廖伶艺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2017-2019,2023,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中枢传导通路的新bobath技术对偏瘫患者干预作用及预后。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按照就医先后顺序差异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干预,试验组开展经基于中枢传... 目的研究基于中枢传导通路的新bobath技术对偏瘫患者干预作用及预后。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按照就医先后顺序差异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干预,试验组开展经基于中枢传导通路的新bobath技术干预。分析2组运动功能[简式Fug-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血流动力学[收缩峰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和平均血流速度(Vm)]以及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估简表(WHOQOL-BREF)]的差异,比较2组的干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FMA-UE以及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Vs、Vd以及V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生理、心理、环境以及社会关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瘫患者经基于中枢传导通路的新bobath技术干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中枢传导通路 bobath技术 生活质量 预后
下载PDF
肩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疗效及对疼痛相关因子的影响
10
作者 熊玉鑫 张跃华 程艳秋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14-117,共4页
目的评价肩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疗效及对疼痛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取2017年6月至2020年2月于河南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5例)... 目的评价肩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疗效及对疼痛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取2017年6月至2020年2月于河南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5例)及对照组(43例)。入院后所有受试者均予以常规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研究组予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内注射PRP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而对照组仅予新Bobath技术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通用量角器检测所有受试者肩关节被动活动范围,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FMA-U评分、肩关节前屈、外展及外旋被动ROM以及MMP-3水平、TNF-α水平、IL-1β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善程度是不相等的,但以研究组的改善程度最大(F时间=15.692,F时间=12.082,F时间=8.640,F时间=9.033,F时间=16.025,F时间=7.695,F时间=8.359,F时间=7.448,P时间<0.01)。结论与新Bobath技术干预比较,辅以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内注射PRP治疗更能够缓解脑卒中后肩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同时可以显著降低血清疼痛相关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腔. 富血小板血浆 bobath技术 脑卒中后肩痛
下载PDF
新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蓝旭 李志豪 杨文峰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8期195-197,共3页
目的:分析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治疗基础上结合新Bobath技术治疗促进上肢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康复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 目的:分析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治疗基础上结合新Bobath技术治疗促进上肢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康复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行新Bobath技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统计上肢功能康复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评分与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Bobath技术治疗用于脑卒中偏瘫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bobath技术 康复效果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联合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疗效、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姣 段锦良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14期136-138,142,共4页
目的 分析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联合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疗效、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共计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 目的 分析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联合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疗效、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共计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新Bobath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肢体运动功能.结果 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明显更低,上肢功能及下肢功能评分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联合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有积极显著的影响,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肌电生物反馈训练 bobath技术 肢体功能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作用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符文君 陈爱连 +1 位作者 刘英姣 闫钰章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5期168-169,共2页
目的:探讨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作用。方法: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脑卒中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使用新Bobath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作用。方法: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脑卒中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使用新Bobath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上肢功能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Bobath技术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后遗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bath技术 脑卒中 上肢功能康复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