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1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 of the short-chain fatty acids acetate and propionate:A study with relevance to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被引量:83
1
作者 Sofia Tedelind Fredrik Westberg +1 位作者 Martin Kjerrulf Alexander Vidal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0期2826-2832,共7页
AIM: To compare the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 of butyrate with two other SCFAs, namely acetate and propionate, which have less well-documented effects on inflammation. METHODS: The effect of SCFAs on cytokine rel... AIM: To compare the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 of butyrate with two other SCFAs, namely acetate and propionate, which have less well-documented effects on inflammation. METHODS: The effect of SCFAs on cytokine release from human neutrophils was studied with EHSA. SCFA- dependent modulation of NF-κB reporter activity was assessed in the human colon adenocarcinoma cell line, Colo320DM. Finally, the effect of SCFAs on gene expression and cytokine release, measured with RT-PCR and ELISA, respectively, was studied in mouse colon organ cultures established from colitic mice. RESULTS: Acetate, propionate and butyrate at 30 mmol/L decreased LPS-stimulated TNFα release from neutrophils, without affecting IL-8 protein release. All SCFAs dose dependently inhibited NF-κB reporter activity in Colo320DM cells. Propionate dose-dependently suppressed IL-6 mRNA and protein release from colon organ cultures and comparative studies revealed that propionate and butyrate at 30 mmol/L caused a strong inhibition of immune-related gene expression, whereas acetate was less effective. A similar inhibition was achieved with the proteasome inhibitor MG-132, but not the p38 MAPK inhibitor SB203580. All SCFAs decreased IL-6 protein release from organ cultures. CONCLUS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propionate and butyrate were equipotent, whereas acetate was less effective, at suppressing NF-κB reporter activity, immune-related gene expression and cytokine release in vitro.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propionate and acetate, in addition to butyrate, could be useful in the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disorders, including IB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trophils Epithelial cells COLITIS Infla- mmation Short-chain fatty acids ACETATE PROPIONATE BUTYRATE NF-KB Cytokines
下载PDF
天然药物康复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1
2
作者 焦春香 刘光明 周萍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623-2624,共2页
康复新是蠊科昆虫美洲大蠊的干燥虫体提取物中分离、精制而成的生物制剂,成分复杂,临床应用广泛,其抗辐射及体外诱导多种癌细胞凋亡作用引起研究者注意。文章系统论述了康复新的研究概况,包括康复新的剂型、药理作用及其机理、临床应用... 康复新是蠊科昆虫美洲大蠊的干燥虫体提取物中分离、精制而成的生物制剂,成分复杂,临床应用广泛,其抗辐射及体外诱导多种癌细胞凋亡作用引起研究者注意。文章系统论述了康复新的研究概况,包括康复新的剂型、药理作用及其机理、临床应用,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细胞凋亡 中性粒细胞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0
3
作者 翟萌萌 王建平 +2 位作者 余列 付晓杰 李丽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7例,其中女80例,男227例。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标准,分为预...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7例,其中女80例,男227例。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标准,分为预后良好组(195例)和预后不良组(112例)。记录入院时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资料,根据入院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计算出NLR值。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入院时NLR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作用。结果 (1)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复发性脑梗死发生率、入院时NIHSS评分、入院NLR水平均较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9±12)岁比(62±14)岁,25.0%(28/112)比14.4%(28/195),5.00(3.00,9.00)分比3.00(1.75,5.00)分,3.66(2.62,7.91)比2.47(1.94,3.40),均P<0.05],其余基线资料和临床特征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入院NIHSS评分及入院时NLR水平的升高,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30,1.148,1.427,95%CI分别为1.007~1.053,1.059~1.246,1.247~1.634,均P<0.05)。(3)入院时NLR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诊断界值为2.84,其敏感度为69.6%,特异度为64.6%。结论入院时NLR水平增高对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 预后
下载PDF
丹参酮对人中性粒细胞氧自由基释放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40
4
作者 徐罗玲 吴琦 +2 位作者 王佰瑶 杨秀岑 伍莉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35-638,共4页
本文作者用化学发光测定法研究了丹参酮对趋化寡肽介导的人中性粒细胞活性氧产生的抑制效应。当分别用5、10、25、50ng/ml丹参酮与中性粒细胞孵育后,再用fmLP刺激,发现各浓度的丹参酮均对其化学发光反应有显著抑制作... 本文作者用化学发光测定法研究了丹参酮对趋化寡肽介导的人中性粒细胞活性氧产生的抑制效应。当分别用5、10、25、50ng/ml丹参酮与中性粒细胞孵育后,再用fmLP刺激,发现各浓度的丹参酮均对其化学发光反应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45.29%,64.23%,75.21%,87.64%。当用PMA作为刺激剂时,亦发现丹参酮强烈抑制其介导的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反应。本实验结果提示丹参酮抑制中性粒细胞在炎症反应中产生氧自由基,可能是其抗炎症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 嗜中性白细胞 氧自由基
下载PDF
炎症指标对缺血性脑卒中卒中后抑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1
5
作者 胡佳 周伟 +4 位作者 周志明 杨倩 韩剑 颜燕 董万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5-671,共7页
目的探讨患者入院时静脉血白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R)值以及发病后2周外周血细胞因子IL-17、IL-6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贯序性纳入2015年3月~2017年9月就诊于皖南医学院... 目的探讨患者入院时静脉血白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R)值以及发病后2周外周血细胞因子IL-17、IL-6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贯序性纳入2015年3月~2017年9月就诊于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神经内科卒中病房首次诊断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记录患者入院时的人口学资料、临床基线资料、影像学资料,并与入院14d后抽取静脉血,随访3个月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按照美国精神病治疗协会发布的美国心理疾病诊断标准第五版DSM-Ⅳ(SCID-I-R)诊断标准诊断抑郁,分为卒中后非抑郁障碍组和卒中后抑郁障碍组;并根据Hamilton抑郁量表(HAMD-17)行抑郁程度的评价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SD与入院时NLR和PLR值、以及病后2周外周血细胞因子IL-17、IL-6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受教育年限、BMI、独居、卒中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认知功能障碍(MMSE评分)、神经功能恢复程度(mRS评分)、实验室指标(NLR、PLR、IL-17、IL-6)与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相关因素进行调整后,NLR第三四分位数(即NLR≥4.02)(P<0.001)、PLR第三四分位数(即PLR≥203.74)(P=0.002)、IL-17(P=0.025)、IL-6(P=0.016)与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症状的发生具有独立相关性。对重度抑郁患者(HAMD≥24)的亚组分析中,调整相关因素后发现此4组实验室指标仍是其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入院时静脉血NLR、PLR水平、发病2周后外周静脉血IL-17、IL-6是缺血性脑卒中后3个月PSD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中性粒细胞 血小板 淋巴细胞 白介素
下载PDF
TNF-α及IL-1β与多形核白细胞在牙周炎症组织中浸润的关系 被引量:52
6
作者 刘荣坤 曹采方 +1 位作者 孟焕新 高岩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27-329,I025,共3页
目的 探讨快速进展性牙周炎 (rapidlyprogressiveperiodontitis,RPP)患者局部牙周组织中多形核白细胞 (polymorphonuclearneutrophil,PMN)过度浸润及激活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 α ,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1β(interleuki... 目的 探讨快速进展性牙周炎 (rapidlyprogressiveperiodontitis,RPP)患者局部牙周组织中多形核白细胞 (polymorphonuclearneutrophil,PMN)过度浸润及激活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 α ,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1β(interleukin 1β ,IL 1β)的关系。方法 采用夹心ELISA法检测 2 2例RPP患者共 41个位点的龈沟液TNF α水平 ,并采用酶促反应法检测同一份龈沟液中的PMN特异酶———弹性蛋白酶 (elastase,EA)的活性 ,通过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TNF α水平与EA活性的相关性。另取 10例RPP患者的牙龈组织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NF α和IL 1β蛋白的表达 ,通过HE染色观察PMN浸润。结果 龈沟液中的TNF α水平 [(3.2 3± 1.81)ng/位点 ]与EA活性 [(0 .5 4± 0 .37)Abs/位点 ]呈显著正相关 (r=0 .44 ,P <0 .0 5 ) ;牙龈组织中的TNF α和IL 1β蛋白表达与PMN浸润密切相关 ;有大量PMN浸润的组织 ,炎症浸润广泛 ,袋上皮的增生与溃疡显著。结论 与TNF α和IL 1β等细胞因子相关的PMN的过度浸润与激活促进了RPP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中性白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IL-1Β
原文传递
三七总皂苷的抗炎作用(英文) 被引量:34
7
作者 李淑慧 楚延 《中国药理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551-554,共4页
研究三七总皂苷(PnS)抗炎作用.方法:用角叉菜胶复制大鼠气囊滑膜炎模型.蛋白含量、PLAZ活性、Din含量及炎细胞内游离钙水平分别用Lowry法、微量酸滴定法、放射免疫分析法及 Fura 2-AM荧光分析法进行测定.... 研究三七总皂苷(PnS)抗炎作用.方法:用角叉菜胶复制大鼠气囊滑膜炎模型.蛋白含量、PLAZ活性、Din含量及炎细胞内游离钙水平分别用Lowry法、微量酸滴定法、放射免疫分析法及 Fura 2-AM荧光分析法进行测定.结果: PnS(60-240 mg· kg-1)明显抑制角叉菜胶诱导的白细胞数升高和蛋白渗出;抑制灌洗液PLA2活性,降低Din含量;阻止炎细胞内游离钙水平的升高.结论:PnS具有明显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阻止炎细胞内游离钙水平的升高及其抑制PLA2活性、减少Din释放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苷类 炎症 非甾醇抗炎剂 药理 三七 抗炎作用
原文传递
黄连解毒汤抗炎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8
作者 董颖 刘保光 许二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45-250,共6页
黄连解毒汤作为清热解毒方中的典型代表,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且在临床应用广泛。笔者通过查阅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近年来公开发表的关于黄连解毒汤作用功效及临床应用的文献,针对黄连解毒汤的作用功效,尤其在抗炎方面的作用进行总结,... 黄连解毒汤作为清热解毒方中的典型代表,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且在临床应用广泛。笔者通过查阅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近年来公开发表的关于黄连解毒汤作用功效及临床应用的文献,针对黄连解毒汤的作用功效,尤其在抗炎方面的作用进行总结,旨在发现黄连解毒汤发挥抗炎作用的主要发生途径及总结黄连解毒汤的临床应用。经过总结发现,黄连解毒汤是通过多种通路共同调节发挥抗炎作用的,黄连解毒汤发挥抗炎作用的主要途径有调节经典炎症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以及最新发现的调节粒细胞免疫等。通过这些途径降低血清中的炎症因子水平来实现其抗炎作用。黄连解毒汤也因其独特的抗炎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可用于治疗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炎症和脓毒症等其他感染性疾病。鉴于此,该文就黄连解毒汤的抗炎作用与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为下一步开展深入研究提供借鉴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汤 抗炎作用 炎症因子 中性粒细胞 感染性疾病
原文传递
迷迭香酸对大鼠中性粒细胞自由基生成和溶酶体酶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陈淑珍 付阳平 吴若鉥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881-885,共5页
目的:研究迷迭香酸对大鼠中性粒细胞自由基生成和溶酶体酶释放的影响。方法:利用紫外分光法、荧光分光法研究大鼠中性粒细胞自由基生成和溶酶体酶释放以及胞浆钙离子浓度。结果:迷迭香酸能抑制中性粒细胞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以及脂质... 目的:研究迷迭香酸对大鼠中性粒细胞自由基生成和溶酶体酶释放的影响。方法:利用紫外分光法、荧光分光法研究大鼠中性粒细胞自由基生成和溶酶体酶释放以及胞浆钙离子浓度。结果:迷迭香酸能抑制中性粒细胞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产生,还能减少溶菌酶及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释放,而且,它对FMLP引起的中性粒细胞胞浆钙离子浓度的增加具有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迷迭香酸 自由基 溶酶体酶 钙离子
下载PDF
槲皮素对LPS延迟中性粒细胞自发性凋亡效应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1
10
作者 宋传旺 刘佳佳 +5 位作者 段承刚 谢华福 甘淋 刘晓燕 何涛 何延政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 :研究槲皮素对接受细菌脂多糖 (LPS)刺激的中性粒细胞 (PMN)自发性凋亡的影响 ,探讨槲皮素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 :以人外周血PMN为研究对象 ,选择光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对裂解的片段化DNA进行定量 (二苯胺测定法 )和... 目的 :研究槲皮素对接受细菌脂多糖 (LPS)刺激的中性粒细胞 (PMN)自发性凋亡的影响 ,探讨槲皮素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 :以人外周血PMN为研究对象 ,选择光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对裂解的片段化DNA进行定量 (二苯胺测定法 )和定性 (琼脂糖凝胶电泳 )分析。结果 :槲皮素 (1~ 10 0 μmol/L)对PMN的自发性凋亡率并无影响 ,但却能部分恢复由LPS所延迟的PMN自发性凋亡进程。当槲皮素的浓度为 4 0 μmol/L时 ,其恢复作用达到最大。 结论 :槲皮素对LPS延迟PMN自发性凋亡的效应产生了抑制作用 ,减轻了因预激因子活化PMN而加重的炎症反应 ,部分揭示了槲皮素的抗炎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凋亡 槲皮素 细菌脂多糖 炎症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联合平均血小板体积对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8
11
作者 陈鑫森 黄钟 李桂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17-1126,共10页
背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均为新型的炎性反应标志物,可用来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预后,但目前国内外鲜有研究探讨NLR联合MPV在预测STEMI患者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目的探讨NLR联合MPV... 背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均为新型的炎性反应标志物,可用来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预后,但目前国内外鲜有研究探讨NLR联合MPV在预测STEMI患者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目的探讨NLR联合MPV对急性STEMI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9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明确诊断为STEMI并急诊行PCI的患者516例。依据患者急诊入院时外周血NLR、MPV的中位数将其分为低NLR且低MPV组(NLR≤2.51且MPV≤10.70 fl,n=135)、低NLR且高MPV组(NLR≤2.51且MPV>10.70 fl,n=123)、高NLR且低MPV组(NLR>2.51且MPV≤10.70 fl,n=137)、高NLR且高MPV组(NLR>2.51且MPV>10.70 fl,n=121)。依据全球急性冠脉综合征注册评分(GRACE评分)将其分为高危组(GRACE评分>140分,212例)、中危组(108分<GRACE评分≤140分,222例)、低危组(GRACE评分≤108分,82例)。依据住院期间MACE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发生MACE组(n=71)、未发生MACE组(n=445)。比较不同NLR、MPV组,发生MACE组和未发生MACE组患者PCI术前临床资料、PCI术后用药情况及PCI术前和术后24 h内实验室检查、PCI术后24 h心脏彩超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NLR、MPV及NLR联合MPV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价值;分析STEMI患者PCI术前NLR与MPV的相关性;比较不同GRACE评分组患者PCI术前NLR、MPV;比较不同NLR、MPV组,不同GRACE评分组患者PCI术后无复流、院内MACE发生率。结果低NLR且高MPV组患者合并前驱心绞痛率低于低NLR且低MPV组,GRACE评分高于低NLR且低MPV组(P<0.05)。高NLR且低MPV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率、GRACE评分高于低NLR且低MPV组,合并前驱心绞痛率低于低NLR且低MPV组(P<0.05)。高NLR且低MPV组患者合并高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血细胞比容 预后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4
12
作者 陈洁 周小洁 +5 位作者 王晓蓉 潘景业 黄跃跃 马继红 何杰 黄慧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3-537,共5页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并探寻提高脓毒症患者预后预测效能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1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的脓毒症患者22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后2...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并探寻提高脓毒症患者预后预测效能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1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的脓毒症患者22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后28 d的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167例)和死亡组(59例)。患者入科后2h内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乳酸(Lac)、降钙素原(PCT)、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计数(WBC),并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计算NLR。入院24 h内根据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进行评分。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PCT、血小板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ac、淋巴细胞计数、NLR、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c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3〔95%CI(0.609,0.777)〕,截断值为3.05 mmol/L时,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64.2%。NLR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42〔95%CI(0.556,0.728)〕,截断值为14.4时,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51.9%。APACHEⅡ评分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2〔95%CI(0.659,0.825)〕,截断值为16分时,灵敏度为71.2%,特异度为66.9%。Lac+NLR+APACHEⅡ评分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0〔95%CI(0.702,0.859)〕,截断值为0.288 7时,灵敏度为67.3%,特异度为80.0%。联合指标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NLR(Z=2.321,P<0.05)。结论单一指标难以准确全面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NLR联合Lac、APACHEⅡ评分可提高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中性白细胞 淋巴细胞计数 乳酸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预后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在组织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28
13
作者 陈晓红 程天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3-375,共3页
传统的观念认为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s,Neu)是一分化终末细胞 ,在伤口仅仅行使杀菌、清理坏死组织的功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Neu还可分泌诸多重要的细胞因子 ,如IL 1,TNF α ,VEGF等 ,参与激活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 ,... 传统的观念认为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s,Neu)是一分化终末细胞 ,在伤口仅仅行使杀菌、清理坏死组织的功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Neu还可分泌诸多重要的细胞因子 ,如IL 1,TNF α ,VEGF等 ,参与激活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 ,启动组织修复 ,并促进呼吸道上皮、角膜上皮增殖、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组织修复 伤口愈合
下载PDF
新鲜羊膜移植对角膜急性炎症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陈剑 丁琦 +1 位作者 徐锦堂 吴静 《眼科》 CAS 2001年第4期236-238,共3页
目的 :探讨新鲜羊膜移植在角膜急性炎症治疗中的抑制多形核白细胞作用 ,并与保存羊膜移植作比较。方法 :以48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角膜碱烧伤实验模型 ,2 4小时后设立新鲜羊膜移植组、保存羊膜移植组和对照组。术后 14天、30天取材角膜进... 目的 :探讨新鲜羊膜移植在角膜急性炎症治疗中的抑制多形核白细胞作用 ,并与保存羊膜移植作比较。方法 :以48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角膜碱烧伤实验模型 ,2 4小时后设立新鲜羊膜移植组、保存羊膜移植组和对照组。术后 14天、30天取材角膜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以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其多形核白细胞含量。结果 :新鲜羊膜移植组角膜组织中多形核白细胞含量低于保存羊膜移植组 ,两者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在角膜急性炎症期治疗中 ,新鲜羊膜移植能够抑制多形核白细胞浸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移植 角膜 中性白细胞 角膜急性炎症
原文传递
灯盏花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5
15
作者 何蔚 刘奕明 +1 位作者 陈汇 曾繁典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 ,探讨其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大脑中动脉短暂阻塞制成局灶性脑缺血 2h ,再灌注 2 4h模型。再灌注后 1h分别ip灯盏花素 5 0或...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 ,探讨其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大脑中动脉短暂阻塞制成局灶性脑缺血 2h ,再灌注 2 4h模型。再灌注后 1h分别ip灯盏花素 5 0或 75mg·kg- 1,再灌注后 2 2h重复给药 1次。再灌注 2 4h后干湿重法测定脑水肿 ,分光光度法测定缺血区大脑皮质和尾壳核髓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大脑皮质和尾壳核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的表达。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 ,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 ,缺血区大脑皮质及尾壳核MPO活性和ICAM 1表示显著增加 ,灯盏花素 5 0和75mg·kg- 1治疗用药能减轻脑水肿 ,降低MPO活性和抑制ICAM 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脑缺血 脑水肿 中性粒细胞 细胞间粘附分子-1
下载PDF
儿童手足口病1570例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1
16
作者 杨朝晖 秦承志 +1 位作者 季金萍 王成宝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4-157,共4页
目的研究儿童手足口病发生重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查2011年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感染科1570例住院患儿临床资料,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重症组(包括重症和危重症)患儿年龄为(25.0&#... 目的研究儿童手足口病发生重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查2011年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感染科1570例住院患儿临床资料,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重症组(包括重症和危重症)患儿年龄为(25.0±14.0)个月,以1-5岁居多;轻症组为(27.1±15.8)个月(t’=-2.717,P=0.007)。两组男童分别占61.0%和65.9%(y2=3.894,P=0.048)。重症组伴有发热、惊厥、肢体抖动、呕吐等表现者多于轻症组,中性粒细胞、CK明显高于轻症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799,95%CI:0.984-1.997)、女童(OR=1.234,95%CI:1.001-1.522)、高热(OR=2.110,95%CI:1.816-2.452)、惊厥(OR=1.878,95%CI:1.578-2.236)、恶心呕吐(OR=1.760,95%CI:1.456-2.128)、中性粒细胞增高(OR=1.031,95%CI:1.025-1.037)、CK增高(OR=1.002,95%CI:1.001-1.003)是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热(OR=1.751,95%Cr:1.487-2.062)、惊厥(OR=1.451,95%cI:1.204-1.749)、恶心呕吐(OR=1.269,95%C1:1.027-1.568)、中性粒细胞增高(OR=1.028,95%CI:1.021-l.035)是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密切关注手足口病患儿的体温、神经系统表现和中性粒细胞改变,可有效降低其发展为重症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发热 神经病学表现 白细胞增多 中性白细胞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电离辐射对伤口中性粒细胞的影响及康复新的促愈作用 被引量:29
17
作者 陈晓红 程天民 艾国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7-289,共3页
目的 研究电离辐射对伤口中性粒细胞数量和部分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新的作用。方法 从置入大鼠背部的海绵中收集中性粒细胞 ,测定其数量和吞噬、运动功能变化。结果 伤后 2 4~ 48h ,4、6、8Gy全身照射复合创伤组 ,伤口白细胞和中性粒... 目的 研究电离辐射对伤口中性粒细胞数量和部分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新的作用。方法 从置入大鼠背部的海绵中收集中性粒细胞 ,测定其数量和吞噬、运动功能变化。结果 伤后 2 4~ 48h ,4、6、8Gy全身照射复合创伤组 ,伤口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均显著低于单创组 ,且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和运动功能也降低。康复新对单纯创伤、6Gy放射复合伤组伤口中性粒细胞数量和功能有明显的提高。结论 创伤愈合早期 ,伤口中性粒细胞数量和功能的下降是全身照射引起愈合延迟的原因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伤口愈合 中性粒细胞 康复新 促愈作用 创伤
下载PDF
IL-10抗内毒素气管内滴注致急性肺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张君岚 刘艳梅 +2 位作者 王殿华 凌亦凌 黄善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24-326,I002,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PMN)在急性肺损伤(ALI)发生中的作用及IL-10对ALI的拮抗作用。方法:用 LPS(100 μg/只)或 LPS+ IL-10(1μg/只)向SD大鼠气管内滴注复制ALI模型,检测支气管肺泡...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PMN)在急性肺损伤(ALI)发生中的作用及IL-10对ALI的拮抗作用。方法:用 LPS(100 μg/只)或 LPS+ IL-10(1μg/只)向SD大鼠气管内滴注复制ALI模型,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PMN数目、蛋白质及丙二醛(MDA)含量,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LPS气管内滴注可引起BALF中PMN数目明显增加,伴有蛋白质及 MDA含量的增高,光镜观察显示肺组织间隙弥漫性炎细胞浸润。 LPS+IL-10组则BALF中PMN数目、蛋白质及MDA含量显著低于LPS组,肺组织中PMN浸润程度也明显轻。结论:PMN在ALI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IL-10能够拮抗LPS所致AL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IL-10 中性粒细胞 ALI
下载PDF
中药热毒宁对急性肺损伤兔肺内致炎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6
19
作者 刘红菊 陶晓南 +2 位作者 辛建宝 熊先智 尚丹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46-449,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热毒宁(RDN)对于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兔肺内致炎因子的影响。方法:静脉注射内毒素建立兔急性肺损伤的模型,动物共分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药物组。应用RDN预处理后,不同时间点检测外周血液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 目的:研究中药热毒宁(RDN)对于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兔肺内致炎因子的影响。方法:静脉注射内毒素建立兔急性肺损伤的模型,动物共分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药物组。应用RDN预处理后,不同时间点检测外周血液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及灌洗液内的多形核白细胞(PMN)凋亡、坏死细胞比例及呼吸爆发功能。结果:模型组血IL-8、IL-10、TNF-α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灌洗液PMN成活比例增加,凋亡延迟,呼吸爆发明显增强(P<0.05)。药物组上述变化明显受抑(P<0.05,P<0.01)。结论:RDN的预处理可抑制内毒素性兔急性肺损伤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细胞凋亡 细胞因子 中性粒细胞 急性肺损伤 热毒宁
下载PDF
NETosis,complement,and coagulation:a triangular relationship 被引量:29
20
作者 Cynthia M.de Bont Wilbert C.Boelens Ger J.M.Pruijn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9-27,共9页
NETosis is a regulated form of neutrophil cell death that contributes to the host defense against pathogens and was linked to various diseases soon after its first description in 2004.During NETosis,neutrophils releas... NETosis is a regulated form of neutrophil cell death that contributes to the host defense against pathogens and was linked to various diseases soon after its first description in 2004.During NETosis,neutrophils release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which can capture and kill bacteria and other pathogens to prevent them from spreading.Although substantial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NETosis,the precise mechanism underlying NETosis is still a matter of debate.Research continues to elucidate the molecular pathways involved in NETosis.In recent years,interactions with the complement and coagulation syste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apparent.Activated complement proteins can stimulate NET formation,and NETs,in turn,can serve as a platform for complement activation.In addition,NETs can act as a scaffold for thrombus formation during coagulation.While crosstalk between the coagulation and complement systems has been previously described,NETosis appears to be a third important player in this consortium to protect the host against pathogens.This review summarizes our current knowledge on the mutual interactions between NETosis,the complement system and the coagulation system,with an emerging description of their complex triangular relationsh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GULATION COMPLEMENT NETosis neutrophils THROMBOSI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