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炎性蛋白水平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郑桂莲 耿晓慧 +2 位作者 张莎莎 王茜 高文香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1128-1132,共5页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炎性蛋白水平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110例,根据是否伴有DVT分为观察组36例(DVT病人)及对照组74...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炎性蛋白水平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110例,根据是否伴有DVT分为观察组36例(DVT病人)及对照组74例(无DVT病人)。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 d、术后3 d血清NETs(吸光度)、炎性蛋白[C反应蛋白(CRP)、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ETs、CRP、MIP-1α对下肢DVT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合并内科疾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术后3 d血清NETs[(0.52±0.16)、(0.26±0.08)]、CRP[(35.27±11.74)mg/L、(19.64±6.55)mg/L]、MIP-1α[(38.09±12.68)ng/L、(21.07±7.02)ng/L]水平高于对照组[(0.38±0.13)、(0.37±0.13)]、[(25.28±8.42)mg/L、(13.16±4.37)mg/L]、[(26.63±8.84)ng/L、(15.22±5.10)ng/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合并内科疾病、BMI、术后3 d血清NETs、CRP、MIP-1α水平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各指标预测术后下肢DVT的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后3 d血清CRP预测下肢DVT的灵敏度最高(0.833),而术后3 d联合检测预测下肢DVT的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和AUC值最高,分别为0.784、0.791、0.590、0.883。结论NETs、CRP、MIP-1α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病人中呈高表达,与DVT发生显著相关,并对DVT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尤其是三者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预测效能,靶向NETs、CRP、MIP1α可能为防治DVT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手术后并发症 下肢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 C反应蛋白质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网状陷阱及相关标志物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丹 杨晓林 +4 位作者 沈照波 孙晓敏 郭青 任彦红 张广超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68-875,共8页
目的探讨血浆中性粒细胞胞外网状陷阱(NETs)及相关标志物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收治的160例CAP患儿为CAP组,另选5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CAP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CAP亚组(n=137)和重度CAP亚组(n=23)... 目的探讨血浆中性粒细胞胞外网状陷阱(NETs)及相关标志物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收治的160例CAP患儿为CAP组,另选5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CAP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CAP亚组(n=137)和重度CAP亚组(n=23);根据病原体不同分为细菌性肺炎亚组(n=78)、支原体肺炎亚组(n=35)和病毒性肺炎亚组(n=47)。检测各组血浆NETs及相关标志物抗菌肽-37(LL-37)、胞外游离DNA (cfDNA)、DNA酶Ⅰ(DNaseⅠ)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对CAP及其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AP组NETs、LL-37、cfDNA水平显著增加,DNaseⅠ活性显著降低(P < 0.05)。与轻度CAP亚组相比,重度CAP亚组NETs、LL-37、cfDNA水平显著增加,DNaseⅠ活性显著降低(P < 0.05)。细菌性肺炎亚组、支原体肺炎亚组、病毒性肺炎亚组间NETs、LL-37、cfDNA水平及DNaseⅠ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AP组NETs与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肿瘤坏死因子-α呈正相关(分别r=0.166、0.168、0.275、0.181、0.173,P < 0.05);LL-37、cfDNA与WBC (分别r=0.186、0.338)、CRP (分别r=0.309、0.274)呈正相关(P < 0.05),DNaseⅠ活性与CRP呈负相关(r=-0.482,P <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ETs、LL-37、cfDNA、DNaseⅠ诊断CA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4、0.648、0.727、0.913;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82.89、46.26 ng/mL、233.13 ng/mL、0.39 U/mL;灵敏度分别为88.12%、35.63%、54.37%、91.25%;特异度分别为74.00%、92.00%、86.00%、76.00%。鉴别CAP病情严重程度的AUC分别为0.873、0.924、0.820、0.778;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57.7、49.11 ng/mL、252.54 ng/mL、0.29 U/mL;灵敏度分别为83.21%、86.96%、78.26%、95.65%;特异度分别为78.26%、83.94%、76.64%、56.93%。结论 CAP患儿血浆NETs及相关标志物水平对CAP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中性粒细胞胞外网状陷阱 诊断 病情 儿童
下载PDF
痛风炎症发作与消散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丁鹏 李华南 +3 位作者 甘斌 章晓云 陈玉年 顾兵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10期1891-1896,共6页
痛风炎症急性发作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NLRP3)炎症小体及嘌呤受体2(P2) X7受体等识别单钠尿酸盐(MSU)结晶,激活NLRP3及P2X7受体等信号通路,释放炎症介质,促使局部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升高,诱导... 痛风炎症急性发作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NLRP3)炎症小体及嘌呤受体2(P2) X7受体等识别单钠尿酸盐(MSU)结晶,激活NLRP3及P2X7受体等信号通路,释放炎症介质,促使局部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升高,诱导急性炎症反应发作相关。急性炎症通常两周后自行消散,此过程与髓样分化因子88介导的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的激活、抗炎转化生长因子-β1的释放、中性粒细胞形成NETosis途径的阻断及中性粒细胞产生聚集性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包裹MSU结晶密切相关。对痛风急性发作与自行消散相关机制及其作用靶点和特点的进一步研究将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炎症反应 白细胞介素-1Β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痛风石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相虹 吴泽明 +2 位作者 陈海 朱海金 常明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7-361,共5页
目的动态观察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的标记物游离DNA(cell free-DNA,cf-DNA)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中的变化,并评估其与ARDS病情严重程度及早期... 目的动态观察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的标记物游离DNA(cell free-DNA,cf-DNA)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中的变化,并评估其与ARDS病情严重程度及早期诊断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1月—2022年6月入住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ARDS的新生儿作为研究组(ARDS组),根据氧指数(oxygen index,OI)分为轻度ARDS组(4≤OI<8)、中度ARDS组(8≤OI<16)及重度ARDS组(OI≥16)。对照组选自同期在该院新生儿科观察的黄疸新生儿,均无引起新生儿黄疸的病理性因素。ARDS组在入院后第1、3、7天采集外周血标本,对照组在入院时采集外周血标本。采用荧光酶标仪检测血清cf-DN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评估血清cf-DNA水平与血清IL-6和TNF-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RDS组共纳入50例患儿,其中轻度ARDS 15例,中度ARDS 25例,重度ARDS 10例;对照组纳入25例新生儿。与对照组相比,不同病情程度的ARDS各组血清cf-DNA、IL-6、TNF-α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轻度ARDS组相比,中度及重度ARDS组血清cf-DNA、IL-6、TNF-α水平显著增加(P<0.05),重度ARDS组增加更为明显(P<0.05)。与入院后第1天相比,ARDS各组血清cf-DNA、IL-6、TNF-α水平在入院后第3天显著增加,而第7天显著下降(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在50例ARDS新生儿中,血清cf-DNA水平与血清IL-6及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ARDS新生儿存在NETs过量表达,动态监测cf-DNA水平在评估新生儿ARDS病情严重程度及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游离DNA 新生儿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功能在脓毒症肝损伤中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高飞 惠姣洁 +3 位作者 杨岚 张江茜 于璇 陆士奇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24-1329,共6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肝损伤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功能变化及其对预后评价的指导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符合脓毒症3.0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脓毒症肝损伤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功能变化及其对预后评价的指导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符合脓毒症3.0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肝损伤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脓毒症非肝损伤组和脓毒症肝损伤组;选择同期住院的非脓毒症患者作为非脓毒症组;选择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记录患者入ICU时及健康体检者体检当天的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WBC)、PMN、降钙素原(PCT),计算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记录患者28 d病死率;取外周静脉血,使用PicoGreen荧光染料定量检测血浆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水平,以游离DNA(cf-DNA/NETs)水平表示;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进行NETs定性检测。提取健康对照组、脓毒症非肝损伤组、脓毒症肝损伤组PMN并进行体外培养,使用PicoGreen荧光染料定量检测细胞上清cf-DNA/NETs水平。根据脓毒症肝损伤患者28 d临床转归分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外周血NETs水平对脓毒症肝损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最终纳入脓毒症非肝损伤患者21例,脓毒症肝损伤患者15例,非脓毒症患者20例,健康体检者20例。4组间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各组一般资料均衡,具有可比性。脓毒症非肝损伤与肝损伤组外周血cf-DNA/NETs水平及WBC、PMN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非脓毒症组,PCT、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28 d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且脓毒症肝损伤组外周血cf-DNA/NETs水平及PCT、28 d病死率均明显高于脓毒症非肝损伤组〔cf-DNA/NETs(μg/L):481.60±275.86比169.76±57.05,PCT(μg/L):11.29(1.79,67.10)比1.11(0.19,4.09),28 d病死率:73.3%(11/15)比38.1%(8/21),均P<0.05〕。体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脓毒症 肝损伤 预后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ETs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段宇清 黄辉 +1 位作者 范傲 王忠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5-240,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浆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主要成分瓜氨酸组蛋白3(citrulline histone 3,CitH3)、双链DNA(double-stranded DNA,dsDNA)的水平与冠状动...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浆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主要成分瓜氨酸组蛋白3(citrulline histone 3,CitH3)、双链DNA(double-stranded DNA,dsDNA)的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及其识别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能力。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AMI患者95例(AMI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95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再根据Gensini评分将AMI患者分为冠脉轻度狭窄组34例(≤36分)与重度狭窄组61例(>36分)。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受试者血浆中CitH3水平,采用PicoGreen荧光染料定量分析其血浆dsDNA水平。结果AMI患者血浆中CitH3、dsDNA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MI患者血浆中CitH3、dsDNA水平与Gensini评分、冠脉病变血管支数呈正相关(均P<0.05)。重度狭窄组患者血浆中CitH3、dsDNA、白细胞计数、NT-proBNP、D-二聚体、MHR水平高于轻度狭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血浆中CitH3、dsDNA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itH3、dsDNA是冠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CitH3联合dsDNA对重度冠脉狭窄的预测能力明显优于CitH3、dsDNA这两个单独的指标。结论AMI患者血浆NETs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对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狭窄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下载PDF
黄芪-莪术基于C5a/NETs途径抑制Lewis肺癌小鼠肿瘤转移的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田培裕 于泓洋 +3 位作者 李潇 于路航 闫梓乔 窦永起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7-36,共10页
目的:基于补体C5a/C5a受体(C5aR)对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形成的调控机制,探讨黄芪-莪术(HQ-EZ)改善高凝状态、抑制肿瘤生长转移的机制。方法: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设空白组,另外3组建立Lewis肺癌小鼠模型后分为模... 目的:基于补体C5a/C5a受体(C5aR)对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形成的调控机制,探讨黄芪-莪术(HQ-EZ)改善高凝状态、抑制肿瘤生长转移的机制。方法: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设空白组,另外3组建立Lewis肺癌小鼠模型后分为模型组、黄芪-莪术组、PMX53组,每组各10只。建模后第3天开始给药,中药组按8.2 g·kg^(-1)剂量连续14 d给予中药浓煎液灌胃,PMX53组分别于第3、6、9、12、15天按1 mg·kg^(-1)剂量给予腹腔注射PMX53;每2 d测量小鼠体质量和肿瘤长短径,末次给药次日各组小鼠行活体肺部microCT检测转移瘤情况,麻醉后眼球取血,处死剖取肺脏、瘤块,观察肺脏大体情况,称取瘤重计算抑瘤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和肿瘤组织中补体C5a、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髓过氧化物酶(MPO)、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NETs、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组织因子(TF)、P-选择素含量,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内转移情况,免疫荧光(IF)观察肿瘤组织内NETs等的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C5aR、MPO、Cit-H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肺内可见肿块,肺内X射线透射度低区域增多,模型组肺脏大体可见结节灶及多处出血灶,整体肺脏颜色较深;小鼠血清补体C5a、NETs及相关蛋白、vWF、TF、P-选择素水平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HQ-EZ组与PMX53组肺内转移灶数量较少,X射线透射度低区域相对较少,肺脏大体未见明显结节,整体肺脏颜色相对较浅;与模型组比较,两用药干预组肿瘤生长曲线较缓,瘤重显著降低(P<0.01),肿瘤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血清和肿瘤组织中补体C5a、NETs及相关蛋白、vWF、TF、P-选择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补体C5aR、MPO、Cit-H3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osis) 益气活血 气虚血瘀 肺内转移
原文传递
中性粒细胞外陷阱在炎性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彩莹 梁雨亭 +2 位作者 王丹 塔娜 赵德超 《医学综述》 2019年第8期1506-1510,1516,共6页
中性粒细胞是先天性免疫吞噬细胞,在免疫防御中具有核心作用。随着对中性粒细胞在病原体清除、免疫调节以及疾病病理学中研究的深入,中性粒细胞外陷阱(NETs)作为中性粒细胞的一种新型的免疫防御机制被提出,其不仅能够杀灭病原体,还具有... 中性粒细胞是先天性免疫吞噬细胞,在免疫防御中具有核心作用。随着对中性粒细胞在病原体清除、免疫调节以及疾病病理学中研究的深入,中性粒细胞外陷阱(NETs)作为中性粒细胞的一种新型的免疫防御机制被提出,其不仅能够杀灭病原体,还具有多种其他的生物学作用。NETs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尤其在炎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异常增多或减少都会影响各种急、慢性炎性疾病的病理过程,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外陷阱 炎性疾病 免疫防御 免疫调节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宋向楠 刘彦虹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57-60,共4页
中性粒细胞是机体防御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当机体遭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中性粒细胞即发挥强大的作用。研究发现,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可以释放出非浓缩染色质形成网状支架,对病原体进行包围及限制,这一过程称为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utr... 中性粒细胞是机体防御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当机体遭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中性粒细胞即发挥强大的作用。研究发现,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可以释放出非浓缩染色质形成网状支架,对病原体进行包围及限制,这一过程称为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utrophilextracellulartraps,NETs)形成(NETosis)。NETs是由DNA骨架、组蛋白、颗粒成分以及胞浆蛋白组成的网状物,其能够网罗、杀伤病原体从而参与机体自身免疫应答,维护机体健康。然而,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产生是一把双刃剑,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它可以引发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引起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lupuserythematosus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的产生,还可以使自身凝血异常,刺激血栓形成并为其提供支架,因而研究NETs及其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疾病
原文传递
外周血TXB2、NETs、6-K-PGF1α水平对创伤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林 刘都 +1 位作者 王恒 李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96-300,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血栓素B2(TXB2)、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在预测创伤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绵阳市骨科医院治疗的创伤骨折患者102例。统... 目的探讨外周血血栓素B2(TXB2)、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在预测创伤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绵阳市骨科医院治疗的创伤骨折患者102例。统计分析发生和未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以及手术前后TXB2、NETs、6-K-PGF1α水平差异,并评价TXB2、NETs、6-K-PGF1α在预测创伤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的价值。结果共有16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年龄为(66.70±8.28)岁,明显高于未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56.69±9.43)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时,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TXB2和NETs分别为(154.49±21.05)ng/L和0.68±0.12,明显高于未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140.42±25.01)ng/L、0.56±0.11],而6-K-PGF1α为(11.29±2.82)pg/mL,明显低于未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13.45±1.9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手术前后TXB2、NETs、6-K-PGF1α变化值分别为(23.83±4.33)ng/L、(0.44±0.10)和(5.83±1.10)pg/mL,明显高于未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11.54±3.32)ng/L、0.33±0.12、(3.90±1.02)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TXB2、NETs、6-K-PGF1α变化值预测创伤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2、0.742和0.869。手术前后TXB2、NETs、6-K-PGF1α变化值以并联方式预测静脉血栓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均为100.00%,明显高于以串联方式(P<0.05)。结论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其术后TXB2和NETs水平明显升高,而6-K-PGF1α水平明显降低。手术前后TXB2、NETs、6-K-PGF1α变化值在预测创伤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素B2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 6酮前列腺素F1α 创伤骨折 深静脉血栓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肝泡型棘球蚴病患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表达及吞噬功能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仁增卓嘎 樊海宁 +4 位作者 杨康洁 王志鑫 张耀刚 芦永良 王海久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3,共9页
目的探索肝泡型棘球蚴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患者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表达水平及吞噬功能变化,以及其与临床炎性指标和肝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 目的探索肝泡型棘球蚴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患者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表达水平及吞噬功能变化,以及其与临床炎性指标和肝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6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50例HAE患者作为HAE患者组,选择同期在该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年龄、性别匹配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NETs标志物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和中性粒细胞弹性酶(neutrophil elastase,NE)水平。同时,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经佛波酯(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PMA)体外刺激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定量检测中性粒细胞胞外释放的MPO和瓜氨酸化组蛋白(citrullinated histone H3,CitH3)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HAE患者NETs标志物含量与临床炎性指标及肝生化指标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HAE患者外周血中NETs标志物MPO、NE、CitH3水平分别为(417.15±76.08)、(23.16±6.75)、(33.93±18.93)ng/m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55.70±80.84)、(11.92±3.17)、(19.52±13.89)ng/mL](t=10.28、10.65、4.34,P均<0.05);但HAE组中性粒细胞吞噬率[(70.85±7.32)%]较健康对照组[(94.04±3.90)%]下降(t=20.18,P<0.05);经PMA体外刺激后,HAE患者组中性粒细胞形成NETs能力较健康对照组显著提高。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AE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吞噬水平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例(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呈负相关(rs=−0.515~−0.392,P均<0.05),NETs标志物MPO、NE水平与NLR、PLR、CRP、IL⁃6水平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泡型棘球蚴病 吞噬能力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炎症水平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感咳颗粒干预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桓 李香妤 +5 位作者 张雄伟 包懿文 丁美灵 袁强华 何成诗 曾南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97-2209,共13页
依据感咳颗粒在大鼠体内的入血成分研究基础,结合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动物实验验证探究感咳颗粒干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潜在作用机制。将感咳颗粒的大鼠入血成分导入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预测药物靶点,从疾病... 依据感咳颗粒在大鼠体内的入血成分研究基础,结合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动物实验验证探究感咳颗粒干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潜在作用机制。将感咳颗粒的大鼠入血成分导入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预测药物靶点,从疾病数据库收集ALI相关靶点,取交集并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随后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入血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根据其拓扑参数筛选感咳颗粒干预疾病的核心成分。借助分子对接预测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能力。通过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ALI小鼠模型验证感咳颗粒干预急性肺损伤的关键靶点。PPI拓扑参数分析得到与ALI有关的STAT3、SRC、HSP90AA1、MAPK3、HRAS、MAPK1前6个关键靶点。GO功能分析可知主要与ERK1和ERK2级联、炎症反应、对脂多糖反应等有关;KEGG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富集通路显示为MAPK、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NET)形成等。根据“入血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拓扑参数分析筛选出前6个核心成分(五味子酯乙、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哈巴俄苷、异鸢尾黄素、颈花胺)。分子对接结果显示6个核心成分和该颗粒含量最高的射干苷与MAPK3、SRC、MAPK1、STAT3关键靶点具有较高的亲和力。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感咳颗粒能有效缓解LPS诱导的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抑制炎性浸润,降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总蛋白含量、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与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水平,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咳颗粒 急性肺损伤 入血成分 网络药理学 炎症反应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SRC/ERK1/2/STAT3
原文传递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炎症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春艳 李亚军 《微生物与感染》 2017年第4期248-253,共6页
中性粒细胞是抵御病原体入侵机体的第一道防线,通过趋化和吞噬作用使病原体失活,从而进行免疫防御,杀灭病原体。研究证实,中性粒细胞通过吞噬病原体、分泌抗微生物蛋白颗粒来杀灭病原微生物。2004年Brinkmann发现了一种中性粒细胞新型... 中性粒细胞是抵御病原体入侵机体的第一道防线,通过趋化和吞噬作用使病原体失活,从而进行免疫防御,杀灭病原体。研究证实,中性粒细胞通过吞噬病原体、分泌抗微生物蛋白颗粒来杀灭病原微生物。2004年Brinkmann发现了一种中性粒细胞新型抗感染机制,即中性粒细胞经病原体活化刺激后释放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NET)至细胞外。NET是由双链DNA染色质和镶嵌在染色质上的抗菌蛋白构成的纤维网格状结构,通过网罗、捕获而杀灭病原体。诸多研究表明,NET在炎症相关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其生成和降解会影响急慢性炎性疾病的病理过程。本文主要从NET的特征、产生机制、抗菌作用及其在炎性相关疾病中的作用等方面着手,概述其最新研究进展,为炎性疾病的治疗及其药物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病原体 炎性疾病
下载PDF
百草枯体外诱导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金卫 陆健 +4 位作者 谢晖 蒋逸群 孟潇潇 朱勇 王瑞兰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6-220,共5页
目的探讨百草枯(PQ)能否诱导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的形成。方法分离健康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进行细胞鉴定;分别采用浓度为O(对照)、200、400、600、800、1000、1200μmol/L的PQ溶液处理... 目的探讨百草枯(PQ)能否诱导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的形成。方法分离健康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进行细胞鉴定;分别采用浓度为O(对照)、200、400、600、800、1000、1200μmol/L的PQ溶液处理细胞,建立PQ中毒的体外模型,应用CCK-8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选择半数致死量的PQ浓度作为实验干预点。根据细胞活性检测结果进行细胞染毒(PQ染毒组),以未染毒细胞作为对照。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显微成像定性鉴定NETs形成情况;采用PicoGreen核酸定量分析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中游离DNA含量;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上清中瓜氨酸化组蛋白3(H3Cit)、髓过氧化物酶(MPO)的蛋白表达。结果HE染色鉴定中性粒细胞纯度约95%;经不同浓度PQ建立中毒体外模型后发现,PQ浓度为800μmol/L时细胞存活率为(58±2)%,以该半数致死量作为实验干预点。免疫荧光定性观察显示,对照组中性粒细胞仅有少量H3Cit及MPO表达,无NETs形成;而800μmol/LPQ可以刺激中性粒细胞产生由DNA、H3Cit和MPO形成的NETs。定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PQ染毒组细胞上清中游离DNA含量显著升高(μg/L:2235±462比561±87,P〈0.01);且PQ染毒组细胞上清中H3Cit和MPO蛋白表达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H3Cit蛋白表达(灰度值):0.23±0.03比0.11±0.01,MPO蛋白表达(灰度值):0.47±0.05比0.21±0.04,均P〈0.05]。结论800μmol/L的PQ可以诱导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形成N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游离DNA 中毒
原文传递
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清Gas6、IL-1β、NETs水平与介入治疗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邮电 李宁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4期515-519,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血清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6(Gas6)、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水平与介入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老年DVT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血清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6(Gas6)、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水平与介入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老年DVT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7 d后临床疗效分为无效组(22例)和有效组(98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7 d后血清Gas6、IL-1β、NETs水平,分析治疗3、7 d后血清Gas6、IL-1β、NETs水平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无效组与有效组Gas6、IL-1β、NETs水平存在时间与组间的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交互=15.214,P<0.001);两组Gas6、IL-1β、NETs水平随着治疗时间变长而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375、12.271、13.277,P<0.001);无效组Gas6、IL-1β、NETs水平明显高于有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3.537、22.851、23.213,P<0.001)。治疗3、7 d后血清Gas6、IL-1β、NETs联合检测预测DVT患者介入治疗无效的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血清Gas6、IL-1β、NETs水平对预后有明显影响,3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DVT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的重要辅助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介入治疗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 白细胞介素-1Β 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6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通过诱导巨噬细胞M2型极化促进非小细胞肺癌增殖和侵袭 被引量:4
16
作者 苏莹 马丽丽 +1 位作者 柳江 韩忠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2-477,共6页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诱导巨噬细胞极化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增殖和侵袭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集28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PAD4和Arg-1表达水平。采用PMA/LPS和PMA/IL-4极化THP-1细...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诱导巨噬细胞极化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增殖和侵袭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集28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PAD4和Arg-1表达水平。采用PMA/LPS和PMA/IL-4极化THP-1细胞为M1和M2型巨噬细胞的过程中加入NETs共孵育,qRT-PCR检测巨噬细胞iNOS、IL-6、TNF-α、Arg-1、IL-10和TGF-β表达水平。将各组M2型巨噬细胞与A549细胞共孵育,CCK8检测A549细胞增殖变化,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变化,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VEGF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NSCLC患者肿瘤组织PAD4和Arg-1表达水平升高。在向M1型巨噬细胞极化过程中,加入NETs后巨噬细胞iNOS、IL-6、TNF-α表达水平降低,Arg-1、IL-10、TGF-β表达水平升高。在向M2型巨噬细胞极化过程中,加入NETs后巨噬细胞Arg-1、IL-10、TGF-β表达水平升高。与Control组比较,M2组A549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和VEGF表达水平升高。与M2组比较,M2+NETs组A549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和VEGF表达水平升高。结论:NETs通过诱导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促进NSCLC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巨噬细胞 M2型极化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捕网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魏 邵加庆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8年第2期131-134,共4页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早期常可于短时间内自行缓解,随着病程进展,发作频率逐渐增加,持续时间逐渐延长,直至无法自行缓解,并伴发痛风石的形成,其具体机制尚未阐明。近年有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胞外捕网可以激...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早期常可于短时间内自行缓解,随着病程进展,发作频率逐渐增加,持续时间逐渐延长,直至无法自行缓解,并伴发痛风石的形成,其具体机制尚未阐明。近年有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胞外捕网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同时聚集中性粒细胞胞外捕网可能通过降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缓解痛风急性期炎性反应,并且可与尿酸盐结晶紧密结合,参与痛风石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捕网 痛风性关节炎 炎症
原文传递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小鼠静脉血栓栓塞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5
18
作者 解梓琛 孙克玉 郭雪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20期2129-2132,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与静脉血栓栓塞(VTE)的关系及糖皮质激素(GC)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只KM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实验组(n=20)。实验组小鼠通过神经血管钳钳夹联合结扎下腔静脉建立小鼠VTE模型,对照组采用假手术...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与静脉血栓栓塞(VTE)的关系及糖皮质激素(GC)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只KM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实验组(n=20)。实验组小鼠通过神经血管钳钳夹联合结扎下腔静脉建立小鼠VTE模型,对照组采用假手术法处理。术后7 d,处死小鼠,取肺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取眼眶静脉血,石蜡切片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瓜氨酸化的组蛋白H3(Cit H3)与细胞核共定位情况。检测血浆中游离DNA含量,及小鼠外周血髓过氧化物酶(MP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重组人B细胞活化因子(BAFF)的含量。分离并观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及对体外NETs形成的影响。检测细胞因子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及TNF-α的表达及分泌变化,检测细胞活性氧产生情况、脂质过氧化产物产生情况及细胞内NF-κB信号转导激活改变。结果VTE术后,对照组小鼠的肺组织无明显的病理学变化,实验组小鼠的肺组织改变明显。实验组的血浆游离DNA水平较对照组水平明显升高,ELISA检测MPO可见实验组的血浆MPO水平较对照组水平明显升高。免疫荧光标记Cit H3发现对照组小鼠中,Cit H3的阳性信号较少,而在VTE造模实验组的小鼠肺组织中,Cit H3的阳性信号显著增多。实验组的血清TNF-α水平及IL-1β水平较对照组水平明显升高,但是IFN-γ、IL-4和BAFF无显著差异。结论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其可激活巨噬细胞促进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静脉血栓栓塞 中性粒白细胞胞外诱捕网 细胞激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作用:一枚硬币的两面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雪霖 曹秀梅 闫建设 《自然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35-140,共6页
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是一种由大量单钠尿酸盐(monosodium urate,MSU)沉积所导致的急性炎症。MSU晶体引发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的产生,后者诱发粒细胞和单核细胞释放促炎细胞因子和... 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是一种由大量单钠尿酸盐(monosodium urate,MSU)沉积所导致的急性炎症。MSU晶体引发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的产生,后者诱发粒细胞和单核细胞释放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使炎症反应进一步加剧。NETs的大量形成会对晶体进行包埋降解,抑制炎症扩散。文章概述了GA的发生、发展及自我缓解过程中中性粒细胞在其中所起到的双重作用,以及参与中性粒细胞NETs形成的相关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单钠尿酸盐
下载PDF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何玲华 陈刚 +4 位作者 佟虹兴 杨磊 杨超 李三利 刘凯敏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1109-1114,共6页
目的总结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 associated neutrophils,TANs)在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查阅并总结TANs与肝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性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加以综述。结果中性粒细胞作... 目的总结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 associated neutrophils,TANs)在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查阅并总结TANs与肝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性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加以综述。结果中性粒细胞作为人体最丰富的炎症细胞,也是肝癌免疫抑制性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免疫逃逸及药物敏感性密切相关。在肿瘤微环境中,TANs、肝癌细胞、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等其他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受到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一些与中性粒细胞相关的参数如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已被用作肝癌患者临床预后的有效预测性生物学标志物。结论中性粒细胞在肝癌中的确切作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肿瘤相关免疫抑制性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和靶向中性粒细胞的新型治疗的研究成果不断积累,更多的肝癌患者将从免疫治疗和个性化靶向治疗中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 肝细胞癌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