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夏毅 张伟 +2 位作者 井晓蓉 屈延 王超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癫痫持续状态(SE)的临床特点、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6例儿童SE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抗癫痫药物、麻醉药物等控制SE后,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一步行手术... 目的探讨儿童癫痫持续状态(SE)的临床特点、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6例儿童SE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抗癫痫药物、麻醉药物等控制SE后,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一步行手术(24例)或药物治疗(12例)癫痫。观察SE的控制情况、癫痫的预后及相关并发症。结果36例患儿的年龄均≤14岁,其中≤3岁者22例;症状性SE 29例,特发性SE 7例;惊厥性SE 32例,非惊厥性SE 4例;可控性SE 25例,难治性SE(RSE)8例,超难治性SE(SRSE)3例;有诱发因素者29例;影像学异常者24例;脑电图显示大脑异常放电者35例,放电抑制者1例。36例患儿中,28例采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后SE完全控制,8例给予了麻醉药物。33例SE完全控制,1例部分有效(为RSE患儿),2例无效者均死亡(均为SRSE患儿);控制时间为10 min至72 h(中位时间为40 min)。13例出现SE治疗的相关并发症。共33例患儿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5±1.4)年(1.0~5.5年)。手术治疗的24例患儿中,5例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EngleⅠ级者20例,Ⅱ级者4例。采用药物治疗的9例患儿,发作频率降低≥50%者6例,发作频率降低<50%者3例。结论低龄尤其是≤3岁者SE高发,大部分患儿为症状性且有明显诱因,影像学异常者多见,脑电图均异常;抗癫痫药物和麻醉药可控制大部分SE,但RSE和SRSE患儿的疗效差;手术治疗对预防症状性SE及改善其预后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儿童 神经外科手术 疾病特征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疾病教学应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储卫华 张杨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8年第5期16-20,共5页
目的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新模式在五年制神经外科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授课对象为2015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52名学生,按上年总学习成绩匹配分成A、B两组,每组各76名;授课内容为神经外科疾病课程中的"颅内压增高和... 目的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新模式在五年制神经外科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授课对象为2015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52名学生,按上年总学习成绩匹配分成A、B两组,每组各76名;授课内容为神经外科疾病课程中的"颅内压增高和脑疝"章节;A组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B组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分析两种模式下的考试成绩和学生满意度。结果 A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总成绩为42.91±6.26分,B组(传统教学模式)为36.99±8.34分,两组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翻转课堂"组学生满意度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疾病课堂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教学 神经外科疾病 教学效果 问卷调查
下载PDF
医源性骨间背侧神经损伤15例 被引量:7
3
作者 徐生根 毛兆光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12期725-726,共2页
目的:探讨医源性骨间背侧神经损伤的原因、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本组15例,手术误切伤10例,术中误结扎伤2例,牵拉伤2例,内固定钢板压迫神经1例.骨间背侧神经根据解剖学特点可分为3个区域,各区损伤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本组Ⅰ区为11例,Ⅱ区... 目的:探讨医源性骨间背侧神经损伤的原因、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本组15例,手术误切伤10例,术中误结扎伤2例,牵拉伤2例,内固定钢板压迫神经1例.骨间背侧神经根据解剖学特点可分为3个区域,各区损伤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本组Ⅰ区为11例,Ⅱ区4例,Ⅲ区0例.13例采用神经松解、神经吻合、神经移植等治疗;2例经保守治疗.结果:15例经7~62个月随访,神经功能恢复按Clawson和Seddon分级:运动功能M4及M5为优,M3为良,M2为可,M0及M1为差.结果:本组评价优8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80%.结论:骨间背侧神经由于其解剖学特殊性容易发生医源性损伤,而医务人员高度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细致的操作技术是预防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医源性疾病 神经损伤
下载PDF
艾滋病相关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梁博 梁庭毓 +1 位作者 王芳 冯恩山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96-702,共7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相关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特征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7例艾滋病相关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17例患者中,12例行肿瘤活组织检查术,... 目的探讨艾滋病相关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特征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7例艾滋病相关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17例患者中,12例行肿瘤活组织检查术,其中2例合并梗阻性脑积水的患者同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另5例行肿瘤切除术,其中3例脑疝患者同时行去骨瓣减压术,1例合并枕骨大孔疝的患者同时行枕大孔减压术,2例合并癫痫的患者同时行责任病灶切除术。对所有患者行电话或门诊随访,电话询问生存状态,门诊复查头颅MRI和进行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采用Kaplan-Meier曲线比较术后化疗患者与未进行任何治疗患者的生存期。结果17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术后病理学诊断均为淋巴瘤。合并梗阻性脑积水、脑疝及癫痫的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10例患者未行任何治疗,7例行化疗或放疗。17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37.8±7.5)d(13~528d)。随访期间,10例死亡,7例存活。存活的患者中,3例获得影像学随访,显示颅内病灶基本消失或明显缩小;KPS评分分别为60分、60分及80分,均较术前提高(分别为40分、30分、40分)。至随访期末,7例患者的生存时间为13~528d。Kaplan-Meier曲线发现,术后化疗患者的生存时间较未进行任何治疗患者的生存时间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相关PCNSL的临床特征与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相似,无特殊性。当患者出现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导致脑疝或频发癫痫时,应选择手术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同时术后行放、化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艾滋病相关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疾病特征
原文传递
神经外科诊疗新技术与研究的最新进展
5
作者 庄骐源 陈亮 毛颖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8,共8页
神经外科领域临床需求的快速增长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创新迭代,从精细手术到个体医疗,从分子可视化到数字智能化,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到恢复神经功能,不断涌现的新发现、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器械拓宽了诊疗窗口,提升了治疗效能,也给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领域临床需求的快速增长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创新迭代,从精细手术到个体医疗,从分子可视化到数字智能化,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到恢复神经功能,不断涌现的新发现、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器械拓宽了诊疗窗口,提升了治疗效能,也给神经外科医师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从神经影像、神经导航、机器人手术辅助系统等新技术的应用出发,围绕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血管病外科治疗、功能神经外科、神经损伤与神经修复等多个亚专科的实际临床问题,详细总结了影像技术创新应用、精细手术发展、个体化神经功能替代治疗及多维信息数字化等研究热点,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机器人 神经影像 神经肿瘤 脑血管病 功能神经外科 神经修复 数字化
原文传递
脑外科疾病抑郁情绪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5
6
作者 丁跃庆 刘哲宁 胡守兴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100-101,共2页
目的 :了解脑外科疾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率 ,初步分析大脑病变部位与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Beck抑郁自评量表 (BDI)为评定工具 ,对 6 3名脑外科住院病人进行单项因子分和总分评定。结果 :单项因子疲乏感、工作困难、满意感缺如... 目的 :了解脑外科疾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率 ,初步分析大脑病变部位与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Beck抑郁自评量表 (BDI)为评定工具 ,对 6 3名脑外科住院病人进行单项因子分和总分评定。结果 :单项因子疲乏感、工作困难、满意感缺如、食欲减退、抑郁、社交退缩、犹豫不决、自我形象改变、悲观和自罪感发生率较高 ;轻度以上抑郁情绪发生率达 79.37% ,其中轻度占 15 .87% ,中度 49.2 1% ,重度 14.2 9% ;年龄与抑郁情绪呈正相关。结论 :脑外科疾病患者大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 ,且年龄越大抑郁情绪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科疾病 抑郁情绪 病症
下载PDF
脊髓髓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
7
作者 刘鹏飞 董阳 +1 位作者 孙剑瑞 庞长河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脊髓髓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例脊髓髓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患者均经脊髓背侧正中入路行囊肿减压并囊壁切除术。术前、术后... 目的探讨脊髓髓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例脊髓髓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患者均经脊髓背侧正中入路行囊肿减压并囊壁切除术。术前、术后短期及末次随访采用McCormick分级评估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随访期间复查MRI,以观察囊肿有无复发。结果脊髓髓内蛛网膜囊肿约占同期收治的脊髓髓内占位性病变的3.86%(9/233);发病年龄为10~61岁,成年患者男女比例为2/5。首发症状主要为躯体疼痛(6/9)和肢体无力(4/9),可伴有急性病程(4/9);术前McCormick分级Ⅰ级1例,Ⅱ级4例,Ⅲ级4例。9例患者中,7例囊肿大部分切除,2例囊肿部分切除,术后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术后MRI提示囊肿均明显缩小。术后短期(术后1周)内4例症状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其中4例随访期间症状进一步改善。1例失访,另外8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2~61个月,随访期间症状无复发,残留囊肿无增大。末次随访时,8例患者的McCormick分级均为Ⅰ级。结论脊髓髓内蛛网膜囊肿临床罕见,成人中女性多发,有症状的患者应积极行手术治疗,其临床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囊肿 脊髓 神经外科手术 疾病特征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小脑脑桥角区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程健 王启光 +4 位作者 惠旭辉 张思 刘文科 张跃康 刘雪松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5-249,共5页
目的探讨小脑脑桥角(CPA)区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9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1例CPA区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1例患者均行肿瘤切除术,10例患者术前行血管内栓塞治疗... 目的探讨小脑脑桥角(CPA)区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9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1例CPA区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1例患者均行肿瘤切除术,10例患者术前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每3个月对患者进行1次门诊随访,1年后每6个月门诊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及复查头颅增强MRI检查明确是否有肿瘤复发。结果31例患者中,男20例,女11例;中位病程为15.3个月(0.5~72.0个月)。临床表现以头痛(25例,80.6%)、听力丧失(19例,61.3%)及耳鸣(13例,41.9%)为主。10例(32.3%)被诊断为Von Hippel-Lindau(VHL)综合征。术前头颅增强MRI表现为实性肿瘤18例(58.1%),囊实性肿瘤13例(41.9%)。10例术前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手术资料完整的27例患者中,22例(81.5%)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5例(18.5%)采用远外侧入路;1例肿瘤切除术中出血严重、肿瘤与脑神经粘连紧密,仅行次全切除术。术后复查头颅增强MRI显示,30例(96.8%)患者肿瘤全切除,1例(3.2%)肿瘤次全切除。术后新出现面瘫4例(12.9%)、后组脑神经麻痹4例(12.9%)、三叉神经麻痹和外展神经麻痹各2例(6.5%);发生颅内出血、脑脊液漏以及假性脑膜膨出各1例(3.2%)。出院时,22例患者的术前症状改善,6例未改善,3例加重。31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39.1±23.4)个月(3~144个月)。至末次随访,术前症状改善25例,未改善3例,加重3例;除2例术后新发面瘫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未改善外,余术后新发脑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神经功能均恢复正常;5例(16.1%)患者在随访中出现肿瘤原位复发,其中3例为VHL综合征患者。结论CPA区血管母细胞瘤临床少见,男性患者略多,常以头痛、听力下降及耳鸣为首发症状。手术是其有效治疗方法;术前血管内栓塞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中出血。尽管其为良性肿瘤,术后仍可能复发,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母细胞瘤 小脑脑桥角 神经外科手术 疾病特征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混合性神经节细胞瘤-腺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润亭 李超 +5 位作者 王军梅 李连旺 位留东 韩哲 赵馥倩 周大彪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2-457,共6页
目的探讨混合性神经节细胞瘤-腺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9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3例混合性神经节细胞瘤-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3例患者均经鼻蝶窦入路行肿瘤切除术.术后复查头... 目的探讨混合性神经节细胞瘤-腺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9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3例混合性神经节细胞瘤-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3例患者均经鼻蝶窦入路行肿瘤切除术.术后复查头颅MRI,以判断肿瘤的切除程度;对术中留取的肿瘤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测.出院后对所有患者行门诊随访,复查头颅MRI和内分泌功能,以判断肿瘤的复发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所有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结果23例患者术后复查头颅MRI,其中19例(82.6%)为肿瘤完全切除,4例(17.4%)为部分切除.术后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23例患者均为混合性神经节细胞瘤-腺瘤(世界卫生组织Ⅰ级),其中3例(13.0%)为生长激素细胞腺瘤,1例(4.4%)为催乳素细胞腺瘤,6例(26.1%)为催乳素-生长激素细胞腺瘤,10例(43.5%)为静默性腺瘤,3例(13.0%)为裸细胞腺瘤.11例行神经元相关染色,其中8例(8/8)突触素表达阳性,6例(6/6)特异性神经元核蛋白表达阳性,3例(3/3)神经丝蛋白表达阳性,3例(3/3)嗜铬素A表达阳性,1例(1/1)人微管相关蛋白2表达阳性.2例行转录因子检测,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1均表达阳性.23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54个月(5~113个月).随访期间,4例(17.4%)复发,其中1例死亡.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23例患者10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9.1%,总生存率为94.4%.结论混合性神经节细胞瘤-腺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依据术后病理学结果确诊,经鼻蝶窦入路的肿瘤切除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疾病特征 混合性神经节细胞瘤-腺瘤
原文传递
颅内软骨肉瘤的临床特征和预后:附12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凤东 王一明 +4 位作者 贾鑫 翟一轩 薛亚轲 杜伟 魏新亭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00-905,共6页
目的探讨颅内软骨肉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4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2例颅内软骨肉瘤(占同期收治颅内肿瘤患者的0.12%)的临床资料。病变位于鞍区海绵窦5例,中颅窝4例,岩斜区1例,颞枕部1例... 目的探讨颅内软骨肉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4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2例颅内软骨肉瘤(占同期收治颅内肿瘤患者的0.12%)的临床资料。病变位于鞍区海绵窦5例,中颅窝4例,岩斜区1例,颞枕部1例,顶枕部1例。术前仅5例诊断为软骨肉瘤。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肿瘤,5例术后行辅助放疗,1例术后辅助化疗。随访方式为电话随访和门诊定期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总结颅内软骨肉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12例患者中,全切除7例,近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病理学结果显示,软骨肉瘤Ⅰ级6例,软骨肉瘤Ⅱ级3例,间叶型软骨肉瘤3例。12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3~123个月,2年无进展生存比例和总生存比例分别为7/12和11/12。随访期间5例患者复发,其中2例因疾病进展而死亡。3例间叶型软骨肉瘤均复发。结论颅内软骨肉瘤的发病率低,病变多位于颅底,误诊率高。治疗多采用手术切除及辅助放疗,其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软骨肉瘤 神经外科手术 疾病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儿童颅内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建忠 李昊 +2 位作者 施伟 杨逸飞 詹丹旎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55-559,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颅内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外科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颅内室管膜瘤的3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36例患儿的男女比例为2∶1;其中<3岁者17例(47.... 目的探讨儿童颅内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外科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颅内室管膜瘤的3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36例患儿的男女比例为2∶1;其中<3岁者17例(47.2%),≥3岁者19例(52.8%)。肿瘤位于小脑幕上11例(30.6%),小脑幕下25例(69.4%)。所有患儿均行肿瘤切除术。术后行放疗12例,化疗7例。采用Kaplan-Meier法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儿童颅内室管膜瘤总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36例患儿中,肿瘤全切除31例(86.1%),次全切除5例(13.9%)。术后病理学分级:世界卫生组织分级Ⅰ~Ⅱ级6例(16.7%),Ⅲ级30例(83.3%)。36例患儿的总生存时间为1.5~138.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49.0个月,5年总体生存率为58%(21/36)。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肿瘤切除程度、术后放疗为室管膜瘤患儿总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表明,患儿的年龄(OR=0.086,95%CI:0.014~0.513,P=0.007)和肿瘤切除程度(OR=0.111,95%CI:0.024~0.515,P=0.005)为影响室管膜瘤患儿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结论儿童颅内室管膜瘤患者以男性多见,病变位于小脑幕下者多于小脑幕上。年龄越小的患儿预后越差,手术切除为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且肿瘤全切除的患儿其生存预后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瘤 儿童 神经外科手术 疾病特征 预后因素
原文传递
儿童头颅先天性皮肤窦道的临床特征和手术疗效
12
作者 王新法 何俊平 +6 位作者 王刚 高喆 钱静 祝永杰 邱德智 郑雷 张瑞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79-682,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头颅先天性皮肤窦道(CDS)的临床特征、诊疗经验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5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24例头颅CDS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9例;中位年龄为2岁;病变位于枕部14例、颞... 目的探讨儿童头颅先天性皮肤窦道(CDS)的临床特征、诊疗经验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5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24例头颅CDS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9例;中位年龄为2岁;病变位于枕部14例、颞部7例、鼻根部3例。术前行头颅CT及其三维重建和(或)头颅MRI检查。所有患儿均行手术切除,定期随访。结果21例患儿一期全切除病变;3例先行脓肿切开引流术,二期行病变全切除术。术中显示,窦道终止于枕部骨膜者2例、硬脑膜7例、硬膜间腔11例、蛛网膜1例、枕大池1例,其余2例窦道终止于小脑,均引起小脑脓肿合并梗阻性脑积水。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58个月(6~114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再出现感染和颅内病变的复发。结论儿童头颅CDS窦道的深度决定了疾病的严重程度,严重可致脑脓肿和梗阻性脑积水。手术治疗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毛窦 先天畸形 儿童 神经外科手术 疾病特征 头颅
原文传递
儿童头皮和颅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 被引量:1
13
作者 祝永杰 王刚 +8 位作者 何俊平 高喆 钱静 邱德智 郑雷 王新法 张瑞 张献礼 颜青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02-806,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头皮和颅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手术治疗,且术后经病理学证实为皮样囊肿的患儿121例,占同期手术治疗的头皮及颅骨肿物患者的50. 4%(121... 目的探讨儿童头皮和颅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手术治疗,且术后经病理学证实为皮样囊肿的患儿121例,占同期手术治疗的头皮及颅骨肿物患者的50. 4%(121/240),≤3岁者占72.7%(88/121)。其中病灶位于头皮者45例(头皮组),侵犯颅骨者(颅骨组)76例(颅骨浅层受压者16例,颅骨部分受压者37例,颅骨全层受压者23例)。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结果头皮组与颅骨组患儿比较,性别、年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o 45例头皮组患儿中,42例(93.3%)病灶位于颅骨骨板,3例(6. 7%)位于骨缝;76例颅骨组患儿中,51例(67.1%)病灶位于颅骨骨板,25例(32.9%)位于骨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6例颅骨组患儿中,53例部分侵犯颅骨,23例穿透颅骨。部分侵犯颅骨者中,46例(86.8%)病灶位于颅骨骨板,7例(13.2%)位于骨缝;穿透颅骨者中,5例(21.7%)病灶位于颅骨骨板,18例(78.3%)位于骨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 121例患儿共完整切除病灶121处,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3?15个月,均未见肿物复发<结论皮样囊肿是儿童头皮及颅骨常见肿物,低龄儿童发生率高。病灶可以局限于头皮,或穿透颅骨不同层次。位于骨缝处的病灶更易侵犯颅骨及穿透颅骨。早期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样囊肿 头皮 颅骨 神经外科手术 疾病特征
原文传递
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龚文 《中外医疗》 2019年第33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研究方便选择了66例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进行气管切开手术以及呼吸道护理进行治疗,病例选取时间在2018年2月—2019...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研究方便选择了66例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进行气管切开手术以及呼吸道护理进行治疗,病例选取时间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可以将其一共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留置管时间和肺部感染持续时间以及PaO2、PaCO2、BE等血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94%)要高于对照组(60.61%)(χ2=10.439,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33.33%),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χ2=5.802,P<0.05);观察组的留置管时间和肺部感染持续时间[(24.03±1.33)d,(21.32±1.05)d]优于对照组[(36.58±1.16)d,(27.81±1.67)d](t=40.851、18.899,P<0.05),观察组在PaO2、PaCO2、BE等血气分析结果[(77.1±4.2)mmHg,(32.3±4.3),(1.9±1.2)mmol]显示优于对照组[(63.2±4.6)mmHg,(36.8±3.3),(3.3±1.6)mmHg](t=12.819、4.769、4.021,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以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神经外科重症 气管切开术 呼吸道护理
下载PDF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危重患者中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被引量:9
15
作者 胡静 雷军 +1 位作者 王飚 苟永胜 《华西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1914-1917,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同时总结并发症有效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纳入2009年9月-2012年9月期间行PICC的190例神经外科重症住院患者,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同时总结并发症有效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纳入2009年9月-2012年9月期间行PICC的190例神经外科重症住院患者,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开展针对性预防和护理。结果本组患者PICC置管后有75例发生不同类型并发症,其中置管时并发症17例,包括导管异位8例,送管困难6例,穿刺失败3例,发生率为9%;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58例,包括穿刺点渗血、渗液16例,意外拔管12例,静脉炎10例,导管部分脱出9例,导管堵塞7例,导管相关性感染3例,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1例,发生率为30.5%。根据其发生的不同原因,采取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并发症得以治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结论规范护理流程,加强临床培训,熟悉和掌握PICC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提高PICC置管、使用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神经外科重症 并发症 原因 预防 护理
原文传递
腹部按摩联合超声治疗仪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胃肠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月雯 邓瑛瑛 +2 位作者 刘丹 黄笑 邱炳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6期78-81,共4页
目的分析腹部按摩联合超声治疗仪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胃肠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8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腹膜按摩干预... 目的分析腹部按摩联合超声治疗仪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胃肠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8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腹膜按摩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超声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胃肠功能指标、营养状况、患者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两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较干预前降低(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排便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两组清蛋白、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及总胆固醇水平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实施腹部按摩联合超声治疗仪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其胃肠功能障碍,改善营养状态,且易于被患者家属所接受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按摩 超声治疗仪 神经外科重症 胃肠功能 营养状况
下载PDF
万古霉素群体药动学模型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嵘 朱怀军 +3 位作者 黄玉杰 罗雪梅 尹华云 乔小云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1-414,共4页
目的:验证通过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NONM EM )软件建立的万古霉素群体药动学模型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外科重症加护病房中给予万古霉素治疗患者的性别、... 目的:验证通过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NONM EM )软件建立的万古霉素群体药动学模型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外科重症加护病房中给予万古霉素治疗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血肌酐和血白蛋白数值,通过前期建立的群体药动学模型,计算特定给药剂量下万古霉素的稳态血药谷浓度预测值,并与实际测量值比较,进而统计学分析验证。结果共收集患者42例,测得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53份,平均谷浓度为10.9mg/L,范围为1.6~49.1mg/L。群体药动学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有显著相关性(r=0.857, P<0.001),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0.4079,预测值的95%置信区间为9.36~14.07,实测值的95%置信区间为8.92~14.32。结论该群体药动学模型可以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给予万古霉素前的预测和药物剂量的指导。但由于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昏迷,体重估计误差较大(约30%),同时对比剂和利尿药导致的肾功能改变影响结果。通过调整使用方法,预测准确率提高到近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群体药动学模型 神经重症 血药浓度
下载PDF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敏敏 《双足与保健》 2019年第5期70-71,共2页
目的分析优质预防护理对神经外科危重病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进行预防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中2017年11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神经外科危重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挑选出70例进行该次实验,并采用拈纸团方式分组,单数为实验组,偶... 目的分析优质预防护理对神经外科危重病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进行预防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中2017年11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神经外科危重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挑选出70例进行该次实验,并采用拈纸团方式分组,单数为实验组,偶数为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优质预防护理,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常规护理。根据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该次研究成果显示,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明显更优,同时实验组无1例下肢静脉血栓,对照组出现5例,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发现,将优质预防护理应用于神经外科危重病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能有效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预防护理 神经外科危重病 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