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唐海双 贺晓武 +6 位作者 左乔 薛盖茨 张小曦 许奕 洪波 黄清海 刘建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7-124,共8页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SAC)治疗急性期(≤28 d)颅内破裂动脉瘤(RIA)围手术期技术相关并发症及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接受SAC治疗的急性期RIA患者,对...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SAC)治疗急性期(≤28 d)颅内破裂动脉瘤(RIA)围手术期技术相关并发症及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接受SAC治疗的急性期RIA患者,对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可能存在的围手术期技术相关并发症及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最终接受SAC治疗并完成30 d随访的急性期RIA患者共509例,其中男170例、女339例。28例(5.5%)患者围手术期发生缺血并发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动脉瘤位于血管分叉处是SAC治疗急性期RIA患者围手术期发生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4.108,P=0.001]。25例(4.9%)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出血并发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是SAC治疗急性期RIA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3.574,P=0.014)。出院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3~5分的患者81例(15.9%),死亡(mRS评分为6分)27例(5.3%),预后不良(mRS评分>2分)率为21.2%(108/50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入院时高Hunt-Hess分级(3~5级)、围手术期发生缺血并发症、围手术期发生出血并发症、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差是急性期RIA患者SAC治疗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1)。结论对于SAC治疗的急性期RIA患者,动脉瘤位于血管分叉处是围手术期发生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60岁是围手术期发生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GCS评分较差的患者出院时临床预后较差,围手术期发生缺血及出血并发症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隙出血 支架 神经系统并发症
下载PDF
成人心脏外科术后脑损伤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7
2
作者 韩宏光 +6 位作者 韩劲松 张爽 马超 曲虹 邓丽 周师军 李白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2期5203-5212,共10页
背景:脑损伤作为成人心脏外科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依然较高,是除心功能不全以外导致心脏外科手术患者预后不良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目的:为减少心脏外科手术后脑卒中并发症,建立相关方面的诊治规范。方法:为了降低成人心脏外科术... 背景:脑损伤作为成人心脏外科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依然较高,是除心功能不全以外导致心脏外科手术患者预后不良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目的:为减少心脏外科手术后脑卒中并发症,建立相关方面的诊治规范。方法:为了降低成人心脏外科术后脑损伤的发生率,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心脏重症脑保护学组联合神经重症护理与康复学组,组织国内心脏内外科、神经内外科、重症监护、体外循环、麻醉以及急诊等医学专家,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成人心脏外科术后脑损伤的表现形式、危险因素、非药物性保护策略、术中神经监测以及药物性保护策略等方面,旨在促进患者脑神经功能康复角度进行撰写,经多次讨论最终成稿,制定该专家共识,以期指导临床工作。结果与结论:为了降低成人心脏手术后脑损伤的发生率,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需要采用个性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方法来管理那些可改变的脑损伤危险因素,采用包括术中栓塞的预防,血压、血糖、体温的管理,以及针对术后神经炎性反应药物治疗等方法,达到改善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然而,目前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尤其是高质量的以结果为导向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提高脑损伤处理策略的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外科 体外循环 脑损伤 脑保护 神经系统并发症 术后脑卒中 共识
下载PDF
早产儿脑瘫类型及并发症与胎龄和出生体重的关系 被引量:13
3
作者 闫淑媛 刘震宇 +2 位作者 匡晓妮 钱红艳 欧德飞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5-438,共4页
目的分析早产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类型及并发症与胎龄和出生体重的关系,为临床制定康复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35例脑瘫早产儿进行脑瘫分型、智力测定、语言评估、眼科学检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试及脑电图检查等,采用SPSS 11.5... 目的分析早产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类型及并发症与胎龄和出生体重的关系,为临床制定康复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35例脑瘫早产儿进行脑瘫分型、智力测定、语言评估、眼科学检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试及脑电图检查等,采用SPSS 11.5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1)各类并发症共计284个,平均每例患儿合并并发症(2.10±1.33)个。2)〈32周组脑瘫构成比、痉挛型四肢瘫、智力低下、语言障碍、视觉障碍、继发性肌肉骨骼障碍、癫痫发生率及并发症个数均明显高于32-33周组和/或34-36周组。3)〈1 500g组脑瘫构成比、痉挛型四肢瘫、智力低下、语言障碍、视觉障碍、继发性肌肉骨骼障碍、癫痫发生率及并发症个数均明显高1 500-2 499g组和/或≥2 500g组。结论小胎龄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痉挛型四肢瘫的发生率较高,合并症发生率增加。降低小胎龄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率是减少脑瘫发生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瘫类型 并发症 胎龄 出生体重
原文传递
Neurologic complication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被引量:9
4
作者 Saa A Zivkovi 《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 CAS 2013年第8期409-416,共8页
Neurologic complications are relatively common after 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 and affect 15%-30%of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Etiology is often related to immunosuppressant neurotoxicity and opportunistic infectio... Neurologic complications are relatively common after 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 and affect 15%-30%of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Etiology is often related to immunosuppressant neurotoxicity and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Most common complications include seizures and encephalopathy,and occurrence of 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 is relatively specific for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Delayed allograft function may precipitate hepatic encephalopathy and neurotoxicity of calcineurin inhibitors typically manifests with tremor,headaches and encephalopathy.Reduction of neurotoxic immunosuppressants or conversion to an alternative medication usually result in clinical improvement.Standard preventive and diagnostic protocols have helped to reduce the prevalence of opportunistic 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infections,but viral and fungal CNS infections still affect 1%of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and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the affected patients remain fairly high.Critical illness myopathy may also affect up to 7%of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Liver insufficiency is also associated with various neurologic disorders which may improve or resolve after successful liver transplantation.Accurate diagnosis and timely intervention are essential to improve outcomes,while advances in clinical management and extended post-transplant survival are increasingly shifting the focus to chronic post-transplant complications which are often encountered in a community hospital and an outpatient set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TRANSPLANTATION neurologic complications MENINGOENCEPHALITIS Seizures STROKE Critical illness MYOPATHY
下载PDF
血管内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后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申屠华松 陈亦华 +5 位作者 程振宇 邵林华 郑龙 俞建华 傅斌 毛根军 《中华全科医学》 2019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分析颅内破裂动脉瘤(rupture intracranial aneurysms,RIAs)患者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相关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为RIAs患者的EVT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7年1月在金华市人民医院诊断且符合... 目的分析颅内破裂动脉瘤(rupture intracranial aneurysms,RIAs)患者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相关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为RIAs患者的EVT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7年1月在金华市人民医院诊断且符合纳入标准的75例RIAs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EVT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术后EVT治疗相关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将术后出现EVT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患者纳入并发症发生组(24例),将术后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的患者纳入并发症未发生组(51例),对比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病史、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等)、动脉瘤相关指标(动脉瘤的数量、最大直径、位置、形态、瘤囊及主动脉弓分型情况等)、EVT治疗情况(手术次数、手术方式、破裂至栓塞时间、栓塞效果及血钠水平)的差异,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RIAs患者EVT治疗相关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因素。结果并发症未发生组患者的高血压、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瘤囊、宽颈动脉瘤情况、手术方式及血钠水平与并发症发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患者的Hunt-Hess分级、手术方式、瘤囊及宽颈动脉瘤情况是影响RIAs患者EVT治疗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主要因素。结论 Hunt-Hess分级、手术方式、瘤囊及宽颈动脉瘤情况是RIAs患者EVT治疗相关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破裂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神经系统并发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带状疱疹神经系统并发症14例报告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新 王纪佐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4年第3期275-277,289,共4页
目的 :报道带状疱疹神经系统并发症。方法 :对 14例病例的临床研究 ,阐述该病的临床特征 ,并结合文献 ,简述其发病机制和治疗。结果 :14例临床症状不同类型的患者包括单独疱疹后神经痛 4例 ,膝状神经节带状疱疹患者 6例 ,带状疱疹性感... 目的 :报道带状疱疹神经系统并发症。方法 :对 14例病例的临床研究 ,阐述该病的临床特征 ,并结合文献 ,简述其发病机制和治疗。结果 :14例临床症状不同类型的患者包括单独疱疹后神经痛 4例 ,膝状神经节带状疱疹患者 6例 ,带状疱疹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患者 2例 ,带状疱疹脊随炎患者 1例 ,带状疱疹脑膜炎患者 1例。结论 :带状疱疹可引起多种神经系统并发症 ,治疗的目的是及时阻止或减轻感染向中枢神经系统等其他部位播散的危险性以及预防疱疹后神经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患者 神经系统并发症 治疗 疱疹后神经痛 播散 多发性神经炎 中枢神经系统
原文传递
Thoracic Unilateral Spinal Cord Syndrome Following Neuraxial Anaesthesia for Periprosthetic Knee Fracture: A Case Report 被引量:2
7
作者 Nahir Chalup Torija Á +4 位作者 lvaro Ramiro Ruiz Rubén Rodriguez Salas Beatriz Fuentes Benito Marina Nevado Villafruela Manuel Cortés Guerrero 《Open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2019年第11期197-202,共6页
Neuraxial anaesthesia is widely used in surgical procedures;overall, epidural and intrathecal techniques. Nevertheless, several outcomes should be considered. The incidence of neurologic complications after neuraxial ... Neuraxial anaesthesia is widely used in surgical procedures;overall, epidural and intrathecal techniques. Nevertheless, several outcomes should be considered. The incidence of neurologic complications after neuraxial anaesthesia is not perfectly clear (0% - 0.08%), although there are several described cases of spinal cord ischemia. We present a case of thoracic unilateral spinal cord syndrome following lumbar spinal anaesthesia for periprosthetic knee fracture. Our patient suffered monoparesis in her left lower limb as well as decreasing of muscle strength and loss of tendon reflexes. The MNR showed left hyperintense intra-cord images from T7 to T12 attributed to spinal cord oedema and a lineal hypointensity related to minimal haematic component. What made this case surprising was the fact that spinal anaesthesia was performed between L3 and L4 and the patient did not suffer paraesthesia associated with local anaesthetic injection. She was treated with glucocorticoids, gabapentin and amitriptyline. She also was checked by physical rehabilitators, neurologists and Pain Unit physicians. We have found another case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about thoracic cord injury after lumbar spinal puncture.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possible aetiologies according to a review and neuro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patient seven months l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xial ANAESTHESIA Regional ANAESTHESIA neurologic complications Spinal CORD Injury
下载PDF
Perioperative outcomes in minimally invasive lumbar spine surgery: A systematic review 被引量:3
8
作者 Branko Skovrlj Patrick Belton +1 位作者 Hekmat Zarzour Sheeraz A Qureshi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5年第11期996-1005,共10页
AIM: To compare minimally invasive(MIS) and open techniques for MIS lumbar laminectomy, direct lateral and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 surgeries with respect to length of surgery, estimated blood loss... AIM: To compare minimally invasive(MIS) and open techniques for MIS lumbar laminectomy, direct lateral and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 surgeries with respect to length of surgery, estimated blood loss(EBL), neurologic complications, perioperative transfusion, postoperative pain, postoperative narcotic use, and length of stay(LOS).METHOD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reviously published studies accessible through Pub Med was performed. Only articles in English journals or published with English language translations were included. Level of evidence of the selected articles was assessed. Statistical data was calculated with analysis of variance with P < 0.05 consider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RESULTS: A total of 11 pertinent laminectomy studies, 20 direct lateral studies, and 27 TLIF studies were found. For laminectomy, MIS techniques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ly longer length of surgery(177.5 min vs 129.0 min, P = 0.04), shorter LOS(4.3 d vs 5.3 d, P = 0.01) and less perioperative pain(visual analog scale: 16 ± 17 vs 34 ± 31, P = 0.04). There is evidence of decreased narcotic use for MIS patients(postoperative intravenous morphine use: 9.3 mg vs 42.8 mg), however this difference is of unknown significance. Direct lateral approaches have insufficient comparative data to establish relative perioperative outcomes. MIS TLIF had superior EBL(352 mL vs 580 mL, P < 0.0001) and LOS(7.7 d vs 10.4 d, P < 0.0001) and limited data to suggest lower perioperative pain.CONCLUSION: Based on perioperative outcomes data, MIS approach is superior to open approach for TLIF. For laminectomy, MIS and open approaches can be chosen based on surgeon preference. For lateral approaches, there is insufficient evidence to find noninferior perioperative outcomes at this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mally invasive Spine surgery Lumbar spine Perioperative outcomes Estimated blood loss neurologic complications TRANSFUSION Postoperative pain Narcotic use Length of stay Length of surgery
下载PDF
AA-PNH综合征非血缘脐血移植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需警惕HHV-6B脑炎 被引量:1
9
作者 朱礼君 孙光宇 朱小玉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664-666,共3页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是与T细胞介导自身免疫相关的非恶性骨髓衰竭性疾病[1-2],两者关系密切,有文献报道6.7%的初诊AA患者伴有PNH克隆;随着疾...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是与T细胞介导自身免疫相关的非恶性骨髓衰竭性疾病[1-2],两者关系密切,有文献报道6.7%的初诊AA患者伴有PNH克隆;随着疾病的进展,部分AA患者转化为PNH[3]。PNH常规治疗的目的是"保护"PNH克隆,减少补体攻击和破坏,减轻溶血,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目前唯一可以治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PNH综合征 脐血移植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HHV-6B脑炎
原文传递
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 and heart failure tacrolimus-induced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A case report 被引量:1
10
作者 Jun-Fang Liu Tian Shen Yun-Tao Zh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0年第13期2870-2875,共6页
BACKGROUND Patients undergo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 can develop 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and acute heart failure(HF)in the postoperative period.But PRES with HF caused by tacrolimus has rarel... BACKGROUND Patients undergo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 can develop 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and acute heart failure(HF)in the postoperative period.But PRES with HF caused by tacrolimus has rarely been described.CASE SUMMAR A 40-year-old female patient who had a normal preoperative cardiac and neural evaluation developed PRE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tacrolimus-induced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Th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both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in the setting of a newly implanted graft are discussed.CONCLUSION Tacrolimus can induce neurotoxicity and then cardiac toxicity.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echocardiography,and increased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may be predictive of post-operative PRE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Further investigations are necessary to verify this fin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transplantation TACROLIMUS 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 neurologic complications Cardiac toxicity Case report
下载PDF
CTA对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头颈血管评估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宏亮 王晋 +2 位作者 郑敏文 石明国 宦怡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8年第3期61-64,共4页
目的:采用双源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对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患者进行术前评价头颈动脉扫描的可行性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243例临床拟诊为ATAAD患者,将其分成2组:实验组... 目的:采用双源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对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患者进行术前评价头颈动脉扫描的可行性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243例临床拟诊为ATAAD患者,将其分成2组:实验组(120例)患者行头顶—盆腔CTA扫描;对照组(123例)患者行胸廓入口—盆腔CTA扫描。对实验组进行图像主观质量评分并分析与手术相关的头颈血管CTA征象。比较2组患者的辐射剂量、手术方式、脑保护方式及术后ICU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neurologic dysfunction,ND)和全因死亡率。结果:实验组头颈部血管均满足诊断。13例患者术前依照CTA提供的头颈血管阳性特征由常规单侧脑保护改为双侧脑保护。实验组的辐射剂量、术后ND、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全因死亡率2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CTA对ATAAD患者进行术前头颈血管扫描是可行的,头颈动脉CTA信息可为临床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CT血管成像 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
下载PDF
超早期康复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应用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0
12
作者 胡蓉 邓凯文 +3 位作者 陈青 胡海平 许时来 余兆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1530-1535,共6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应用超早期康复护理(即评估患者病情稳定后,术后48 h内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对神经功能、肢体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应用超早期康复护理(即评估患者病情稳定后,术后48 h内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对神经功能、肢体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析术后早期护理需求并应用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干预前、干预后第1、3、6个月以神经缺损功能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以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定肢体功能,以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定生活质量,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SS-QO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能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预防并发症,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超早期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 肢体功能 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5
13
作者 宋波 雷蕾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489-493,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确诊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内镜组和开颅组,每组50例。开颅组患者给予常规小骨窗开颅术清除血肿治疗...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确诊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内镜组和开颅组,每组50例。开颅组患者给予常规小骨窗开颅术清除血肿治疗,内镜组患者给予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清除血肿治疗,随访6个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内皮素(E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IL-6)水平,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生活质量,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术后住ICU时间、并发症、死亡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血浆ET、CRP、IL-6水平及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内镜组患者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开颅组,前者治疗后NIHSS得分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患者治疗后ET、CRP、IL-6水平明显低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术后住ICU时间明显低于开颅组,前者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死亡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的ADL得分明显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可有效减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创伤和提高血肿清除效果,及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内皮功能及炎症状态,有利于患者术后身体康复和生存,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且可有效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恢复,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功能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2008~2012年广西各级医院椎管内麻醉神经系统并发症初步调查分析 被引量:34
14
作者 何亚军 刘敬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92-793,共2页
目的调查2008~2012年广西各级医院椎管内麻醉使用情况,并对神经系统并发症进行初步分析。方法收集64家广西各级医院椎管内麻醉神经系统并发症调查表,根据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计算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 目的调查2008~2012年广西各级医院椎管内麻醉使用情况,并对神经系统并发症进行初步分析。方法收集64家广西各级医院椎管内麻醉神经系统并发症调查表,根据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计算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4家医院中,报告神经并发症的医院有37家,其中三甲医院17家。椎管内麻醉患者共502717例,神经并发症205例(0.04%),其中硬膜外麻醉并发症明显少于腰-硬联合麻醉和腰麻(P<0.01)。在所有并发症中,短暂神经综合征(TNS)发生率最高,其次是脊神经损伤。TNS患者均完全康复,而脊神经损伤康复率只有48%。结论椎管内麻醉中硬膜外麻醉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最低。大多数神经系统并发症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麻醉 神经系统并发症
下载PDF
支架机械取栓与动脉溶栓对中重度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桂林英 杨军政 +2 位作者 孟祥会 齐凤苗 尹新玲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目的分析支架机械取栓与动脉溶栓对中重度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管再通、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衡水市第六医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16例中重度ACI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 目的分析支架机械取栓与动脉溶栓对中重度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管再通、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衡水市第六医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16例中重度ACI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动脉溶栓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支架机械取栓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再通率,术前及术后第1、7天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术后24 h出血率和术前及术后3、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血管再通率为84.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1、7天,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高于术前1 d,且研究组患者MMSE评分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患者术后24 h出血率为5.1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mR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且研究组患者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重度ACI患者应用支架机械取栓可以早期快速清除病变血管血栓,恢复血流灌注,增加血管再通率,且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好,对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机械取栓 动脉溶栓 血管再通 神经功能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入路途径神经内镜治疗方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李军 管义祥 +2 位作者 刘小江 管诚 袁宝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09-213,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入路途径神经内镜治疗方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外科诊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入路途经分为研究组(n=37)与对照组(n=35),研究组为外侧裂入路,对照组为... 目的:研究不同入路途径神经内镜治疗方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外科诊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入路途经分为研究组(n=37)与对照组(n=35),研究组为外侧裂入路,对照组为冠状缝前入路。观察两组疗效、血肿清除、术后苏醒时间、术后脑水肿、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并发症。结果: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脑水肿、术后苏醒时间、术后颅内压均小于对照组,且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障碍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入路途径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有不同疗效,外侧裂入路与冠状缝前入路比较,神经功能损害较小,且术后并发症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入路途径 神经内镜 高血压性脑出血 神经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激反应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钟如意 裴付来 +2 位作者 黄昌佳 万张辉 茆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358-361,共4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应激反应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2016年6月~2020年6月84例老年LDH患者,以双盲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BEI...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应激反应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2016年6月~2020年6月84例老年LDH患者,以双盲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FD)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应激反应指标、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JOA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血清ACTH、INS、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 VAS评分均低于术前,而JO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38%)虽低于对照组(1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老年LDH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术后应激反应、疼痛感较轻,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 BEIS技术 老年患者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应激反应 神经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7
18
作者 赵喜鹏 张云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并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血管内栓塞治疗的190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危险因素。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发生神经...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并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血管内栓塞治疗的190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危险因素。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21例,发生率为11.1%,其中其中血栓栓塞12例,术后早期再破裂出血4例,术中动脉瘤破裂3例,术后早期硬膜下出血或远隔部位脑实质出血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Fisher分级Ⅲ~Ⅳ级、Hunt-Hess分级Ⅳ~Ⅴ级、宽颈动脉瘤、动脉瘤有小阜是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应对存在高危因素的病人提前做好术前预案,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破裂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 神经系统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脑出血后实施优化康复护理对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陈超琼 顾超兰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第12期2253-2256,共4页
目的观察脑出血后实施优化康复护理的效果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出血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化康复护理,采用脑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价... 目的观察脑出血后实施优化康复护理的效果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出血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化康复护理,采用脑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状况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10%,高于对照组的72.41%(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34%,低于对照组的34.48%(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9.31%(P <0.05)。结论对脑出血后患者实施优化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患者提供更加满意的护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并发症 满意度
下载PDF
胸椎管狭窄症后路手术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 被引量:17
20
作者 马迅 乔军杰 +3 位作者 关晓明 冯皓宇 陈晨 霍建忠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05-608,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胸椎管狭窄症后路手术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自2008年1月~2014年1月经后路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患者101例,男52例,女49例,年龄32~81岁,平均55.6岁。单纯胸椎黄韧带骨化89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胸椎管狭窄症后路手术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自2008年1月~2014年1月经后路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患者101例,男52例,女49例,年龄32~81岁,平均55.6岁。单纯胸椎黄韧带骨化89例,其中单节段29例,连续型56例,跳跃型4例;胸椎后纵韧带骨化3例;胸椎间盘突出合并胸椎黄韧带骨化9例。均采用经后路“揭盖法”椎板切除减压术。记录术中及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情况和相应的处理措施,随访患者神经功能AISA分级变化情况。结果:共有7例患者发生11例次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6.9%。其中脊髓损伤2例次;硬脊膜损伤5例次;脑脊液漏3例次;硬膜外血肿1例次。2例脊髓损伤患者中,1例为术中减压过程操作不慎损伤,1例为术后硬膜外血肿致伤,2例均经甲强龙冲击治疗,术后康复锻炼,脊髓功能不完全恢复。1例硬膜外血肿急诊行血肿清除术,术后痊愈。5例硬脊膜破损者4例硬脊膜损伤术中行硬脊膜修补,1例未予修补,术后均加压包扎及生物蛋白胶封闭,其中3例发生脑脊液漏,经放置引流、严密缝合及补充水电解质等处理治愈。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62个月,平均随访26个月,术前2例ASIA B级患者末次随访时1例改善为C级,1例改善为D级;4例ASIA C级患者2例改善为D级,2例改善为E级;1例ASIA D级患者改善为E级。结论:胸椎管狭窄症后路手术神经系统并发症有一定的发生率,术中规范精心操作,术后及时有效处理是减少和防治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管狭窄症 后路手术 神经系统并发症 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