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6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965
1
作者 于生元 万有 +20 位作者 万琪 马柯 王家双 卢振和 刘延青 刘小立 刘慧 刘若卓 邓列华 李焰生 陈向军 陈军 张达颖 郑宝森 赵华 常建民 黄东 傅志俭 熊东林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61-167,共7页
一、定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定义为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1]),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2])。PHN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 一、定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定义为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1]),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2])。PHN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3])。二、流行病学PHN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因疼痛持续时间和强度的定义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病理性疼痛 neuralgia 中国专家共识 疼痛持续时间 痛觉超敏 中枢敏化 加巴喷丁 阿片类药物 神经介入技术
下载PDF
中国带状疱疹诊疗专家共识(2022版) 被引量:58
2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带状疱疹专家共识工作组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李若瑜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33-1040,共8页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以皮肤损害和神经病理性疼痛为主要表现。本共识在2018版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基础上,针对国内带状疱疹临床诊疗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治疗药物的选择、特殊人群及特殊类型处理、...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以皮肤损害和神经病理性疼痛为主要表现。本共识在2018版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基础上,针对国内带状疱疹临床诊疗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治疗药物的选择、特殊人群及特殊类型处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并发症的处置以及对疫苗预防接种的认识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提出诊疗建议,希望能够更好地指导带状疱疹的临床规范化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 预防卫生服务 诊断 治疗学 共识
原文传递
益气活血止痛汤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睡眠质量及近远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56
3
作者 陈新 廖鹏飞 +4 位作者 石强 周丽 罗琴 云端 朱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174-2178,2191,共6页
背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常见的并发症,其长时间迁延不愈的疼痛,会导致情绪焦虑及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的综合评价益气活血止痛汤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PH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 背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常见的并发症,其长时间迁延不愈的疼痛,会导致情绪焦虑及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的综合评价益气活血止痛汤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PH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神经内科收治的96例气滞血瘀型PHN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经颅磁刺激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加巴喷丁胶囊口服+假经颅磁刺激,经颅磁刺激组采用加巴喷丁胶囊口服+10 Hz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组在经颅磁刺激组的基础上采用自拟益气活血止痛汤内服外用,3组疗程均为2周。随访并记录3组PHN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12、36周时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知觉痛觉[采用体感诱发电位(SEP)值]和睡眠质量[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3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治疗方法与时间对VAS评分、SEP值、AIS评分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及时间对VAS评分、SEP值、AIS评分主效应均显著(P<0.05)。联合组和经颅磁刺激组治疗后2、4、12、36周时VAS评分、SEP值、AI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2、4、12、36周时VAS评分、SEP值及治疗后4、12、36周时AI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治疗后4、12、36周时VAS评分均优于经颅磁刺激组和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2周时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经颅磁刺激组治疗后2、4周时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2、4、12周时SEP值均优于经颅磁刺激组及对照组(P<0.05),经颅磁刺激组治疗后2周时SEP值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2、4、12、36周时AIS评分均优于经颅磁刺激组及对照组(P<0.05),经颅磁刺激组治疗后2、4周时AI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 老年人 自拟益气活血止痛汤 经颅磁刺激 疼痛测定 睡眠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2
4
作者 杜玉敏 任玉娥 +2 位作者 丛海静 郑俊青 郗露露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15期1394-1396,共3页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疼痛科收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疼痛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疼痛科收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疼痛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睡眠受干扰程度,疼痛控制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治疗5 d、10 d后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5 d、10 d后观察组睡眠受干扰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5 d、10 d后的疼痛控制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疼痛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进行疼痛管理,能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睡眠,提高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痛 护理
下载PDF
皮内注药治疗疱疹后神经痛的机制 被引量:46
5
作者 章云海 曾因明 +7 位作者 周震球 李小明 田月霞 耿祝生 赵琳 张立丰 张励才 曹俊平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 在皮内注药治疗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有效的基础上,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其疗效机制的神经学基础。方法 在家兔肩胛区皮内分别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荧光素核黄(NY),用神经逆行追踪法研究皮内神经末梢到神经... 目的 在皮内注药治疗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有效的基础上,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其疗效机制的神经学基础。方法 在家兔肩胛区皮内分别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荧光素核黄(NY),用神经逆行追踪法研究皮内神经末梢到神经节神经细胞的上行轴浆流通道及初级神经元分布规律。结果 皮内注射HRP、NY分别在C4-T10脊神经节、颈、胸交感神经节、腹腔神经节、标记到神经细胞,脊神经节在C6-T8标记的细胞较多,交感神经节比脊神经节标记的细胞多,荧光标记神经细胞分布范围与HRP法基本一致或前后各多一个节段,而相同节段的标记神经细胞数明显比HRP标记的多。结论 动物实验从形态学上验证了皮内神经末梢到神经节神经细胞的上行轴浆流通道及初级神经元分布规律,皮内注药治疗PHN疗效可能与此通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内注药 治疗 疱疹后神经痛 带状疱疹
原文传递
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5
6
作者 罗裕辉 熊东林 +5 位作者 蒋劲 肖礼祖 高翃 杨娟 王臻 姚尚龙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观察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101例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入组研究,通过经皮硬膜外植入电极进行短时程电刺激治疗。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不同时间点疗效,采用匹兹堡睡眠... 目的观察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101例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入组研究,通过经皮硬膜外植入电极进行短时程电刺激治疗。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不同时间点疗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睡眠质量,记录不同年龄组脊髓电刺激治疗周期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术前及术后1天、2天、3天、1周、1月、3月的VAS分别为7.53±1.88、3.44±1.24、2.20±1.42、1.67±1.11、1.12±0.89、1.00±0.77、0.79±0.71,术后疼痛明显缓解且不同时间点与术前VAS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术前及术后1天、2天、3天、1周、1月、3月睡眠指数分别15.61±2.14、9.08±1.96、7.56±2.27、6.97±1.89、6.29±1.62、5.58±1.33、5.56±1.35,睡眠质量明显改善,术后不同时间点与术前PSQI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不同年龄段治疗周期存在波动但总体表现为随年龄增长呈向上趋势。结论: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可迅速降低患者疼痛,明显改善睡眠质量,从而有利于带状疱疹性神经痛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电刺激 带状疱疹 神经痛 疗效
下载PDF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诊疗中国多学科专家共识解读 被引量:42
7
作者 王家双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39-142,共4页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目前仍是国内、外临床的难治性疼痛病之一,近10年来国内在顽固性PHN临床诊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于生元教授的组织、倡导下,以王家双教授为召集人,来自国内5个学科专家组...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目前仍是国内、外临床的难治性疼痛病之一,近10年来国内在顽固性PHN临床诊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于生元教授的组织、倡导下,以王家双教授为召集人,来自国内5个学科专家组的20多位教授经过一年的努力工作,“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得以完成并正式发表,这是疼痛学科第一个由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的专病共识。它是衡量一个学科逐渐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也体现出国内广泛开展的疼痛科上了一个新台阶。共识中能够体现我国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特色诊疗技术包括:fMR技术、红外热像图技术、脉冲射频技术、交感神经治疗技术、医用三氧介入治疗技术和阿霉素注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 中国多学科专家共识 疼痛科
原文传递
普瑞巴林的药理作用及临床评价 被引量:39
8
作者 陈宝泉 李彩文 +2 位作者 史艳萍 卢学磊 麻静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4,共4页
普瑞巴林为一新型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结构类似物,口服易吸收,与其他抗癫痫药物相互作用小,且耐受性好。临床研究表明,普瑞巴林治疗癫痫及外周神经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本文对其作用机制、药动学、药物相互作用、临床应用和... 普瑞巴林为一新型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结构类似物,口服易吸收,与其他抗癫痫药物相互作用小,且耐受性好。临床研究表明,普瑞巴林治疗癫痫及外周神经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本文对其作用机制、药动学、药物相互作用、临床应用和药物不良反应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药理作用 神经痛 普瑞巴林
原文传递
带状疱疹30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8
9
作者 冯和平 常建民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55-356,共2页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HZ)的发病特点、治疗与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9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转归。结果:病程及PHN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初诊时间、治疗用药相关。结论:早期治疗、合理用药...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HZ)的发病特点、治疗与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9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转归。结果:病程及PHN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初诊时间、治疗用药相关。结论:早期治疗、合理用药对缩短病程及防止PHN发生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 带状 神经痛 疱疹后
下载PDF
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36
10
作者 张强 刘萍 +2 位作者 郝淑娴 梁立双 王建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4786-4788,共3页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0月收治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星状...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0月收治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巴喷丁口服;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镇痛总有效率,治疗前后NRS、VAS评分,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患者临床镇痛总有效率治疗组96.0%,对照组7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RS、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发生率治疗组4.0%、对照组1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声音嘶哑及局部血肿发生率治疗组分别为16.0%及12.0%,对照组分别为9.3%及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发生率分别为6.7%、5.3%,对照组为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效果确切,可显著缓解疼痛,改善预后,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巴喷丁 带状疱疹病毒 感染 神经痛 疗效
原文传递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患者神经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35
11
作者 吴夏波 宁林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1569-1572,共4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患者疼痛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抛掷硬币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记录皮损愈合情况,采用视觉...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患者疼痛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抛掷硬币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记录皮损愈合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负性情绪。结果:观察组在止疱时间、皮损开始结痂时间及皮损消退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VA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周及2周,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3.39±0.82)d,早于对照组的(5.12±1.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促进带状疱疹患者皮疹愈合,快速缓解疼痛,减轻疼痛程度,缓解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护理干预 带状疱疹 负性情绪 神经痛
下载PDF
红光照射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5
12
作者 吴英桂 欧伟洪 陈丽洁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8-291,共4页
目的探讨红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8月我院诊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红光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口服加巴喷丁400 mg,每日1次,连续治疗14 d;红... 目的探讨红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8月我院诊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红光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口服加巴喷丁400 mg,每日1次,连续治疗14 d;红光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红光照射治疗,每日照射治疗15~3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10 d。采用生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6、IL-10水平,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红光组和对照组的血清IL-2、IL-6、IL-10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红光组的血清IL-2、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红光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红光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红光组和对照组DLQI各项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红光组的DLQI各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促进疼痛缓解,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 带状 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 白细胞介素类 生活质量 红光照射
下载PDF
疼痛护理小组模式在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2
13
作者 唐二云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年第12期1550-1553,共4页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小组在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护理中的干预效果。方法2017年1月成立由科室主任、护士长、护士共10名成员组成的疼痛护理小组,实施专业性的疼痛护理措施,采用疼痛数字评价法(NRS)、威斯康星简要疼痛目录(WBPI)、休...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小组在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护理中的干预效果。方法2017年1月成立由科室主任、护士长、护士共10名成员组成的疼痛护理小组,实施专业性的疼痛护理措施,采用疼痛数字评价法(NRS)、威斯康星简要疼痛目录(WBPI)、休斯顿疼痛情况调查表(HPOI)、SAS及SDS比较小组成立前(2015年1月-2016年12月,对照组)和成立后(2017年1—12月,观察组)分别收治的45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干预10 d后观察组患者NRS(1.10±0.89)分、WBPI(1.21±0.80)分、SAS(41.65±6.24)分、SDS(43.30±6.18)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POI评分(8.01±1.42)分,对照组(7.00±1.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小组在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干预中应用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疼痛控制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 焦虑 抑郁 疼痛护理小组
原文传递
“以痛为腧”按揉法对神经痛大鼠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30
14
作者 李征宇 陈培青 +3 位作者 严隽陶 刘骁 杨香媛 吴根诚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56,共3页
为探索“以痛为腧”按揉法的镇痛作用及其机理 ,采用结扎大鼠坐骨神经干的方法制作神经痛大鼠模型 ,从术后第 7天开始在神经结扎处以按揉法治疗 ,每天 1次 ,共 2 1d。并以光热测痛法测定大鼠的痛敏分数 ;2 1d后采用放免法测定其血 β ... 为探索“以痛为腧”按揉法的镇痛作用及其机理 ,采用结扎大鼠坐骨神经干的方法制作神经痛大鼠模型 ,从术后第 7天开始在神经结扎处以按揉法治疗 ,每天 1次 ,共 2 1d。并以光热测痛法测定大鼠的痛敏分数 ;2 1d后采用放免法测定其血 β 内啡肽含量。结果 :单次治疗 2 0min后 ,大鼠痛敏分数显著下降 ,并可持续 90min ,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多次推拿次日测痛显示 ,随着推拿次数的增加 ,大鼠痛敏分数绝对值逐渐减小 ,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另外 ,血浆 β 内啡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提示“以痛为腧”按揉法治疗 ,具有较明显的即刻镇痛和疗程镇痛的作用 ;其机理可能与其能提高 β 内啡肽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大鼠模型 “以痛为腧” 按揉法 痛敏分数 血浆Β-内啡肽
下载PDF
加巴喷丁胶囊治疗疱疹后神经痛的多中心临床观察 被引量:30
15
作者 顾菊林 温海 +3 位作者 刘训荃 郑志忠 顾军 于浩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51-454,共4页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治疗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设计临床试验。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口服加巴喷丁胶囊1800mg/d或安慰剂胶囊,总共接受6周的药物治疗...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治疗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设计临床试验。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口服加巴喷丁胶囊1800mg/d或安慰剂胶囊,总共接受6周的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6周各随访1次,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以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疱疹后神经痛的疼痛评分作为主要观察指标,以5点严重程度评分方法进行睡眠质量评分作为次要观察指标。结果4个中心共入选141例疱疹后神经痛患者,125例完成试验,其中试验组66例,对照组59例。与用药前相比,用药后1周、3周和6周时,两组在疼痛严重程度、睡眠质量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试验组在用药后1周、3周改善更为明显。用药后第1周和第3周试验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9.58%和57.75%,对照组分别为13.04%和40.58%,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CMH分别为5.94,4.12,P〈0.05)。加巴喷丁有较好的耐受性,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头昏、嗜睡和转氨酶升高等。结论加巴喷丁胶囊治疗疱疹后神经痛,能改善患者疼痛严重程度和睡眠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 加巴喷丁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普瑞巴林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9
16
作者 曹阳 岳侃 +1 位作者 张金鑫 林学武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7期2907-2911,共5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普瑞巴林对老年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0):对照组(C组...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普瑞巴林对老年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0):对照组(C组)和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组(ESPB组)。C组采用口服普瑞巴林进行治疗;ESP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口服普瑞巴林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6、8周的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QS)、普瑞巴林总用量以及治疗期间发生的相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ESPB组患者治疗后4周的NRS评分、QS评分分别为2.00(2.00~3.00)、1.00(1.00~2.00)分,显著低于C组的3.00(3.00~4.00)、2.00(2.00~3.0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318、-2.533,均P<0.05)。ESBP组患者治疗4周普瑞巴林的用量为1.73(1.65~1.99)g,少于C组的7.28(7.28~7.28)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08,P<0.05)。ESPB组患者随访的第8周NRS评分、QS评分分别为2.50(2.00~4.00)、1.00(0.00~2.00)分,显著低于C组的4.00(3.00~4.00)、1.00(1.00~2.0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426、-2.691,均P<0.05)。ESPB组治疗的显著有效率为70.0%,明显优于C组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94,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可以有效缓解老年胸背部PHN患者的疼痛,明显减少口服药物的用量,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査 神经传导阻滞 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
原文传递
老年带状疱疹患者急性期T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与疱疹相关性疼痛的关系 被引量:28
17
作者 安尔丹 肖旺频 +1 位作者 周宗立 孙丽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57-759,共3页
目的检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急性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观察患者急性期机体细胞免疫状态与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AHP)和后遗神经痛(PHN)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期老年带状疱疹患者60例,根据AHP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 目的检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急性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观察患者急性期机体细胞免疫状态与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AHP)和后遗神经痛(PHN)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期老年带状疱疹患者60例,根据AHP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分为轻中度AHP组:VAS评分≤6分,重度AHP组:VAS评分〉6分;再根据随访结果是否发生带状疱疹后PHN分为非PHN组和PHN组。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门诊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AHP最严重时VAs评分,采用流式细胞测定技术测定急性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和CD8+百分比及计算CD4+/CD8+比值。结果各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AHP组、重度AHP组、非PHN组和PHN组CD3+、CD4+、CD8+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P〈0.05),重度AHP组CD4+表达低于轻中度AHP组(P〈0.05);CD4+/CD8+比值轻中度AHP组、非PHN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AHP组低于轻中度AHP组(P〈0.05),PHN组低于非PHN组(P〈0.05);PHN组AHPVAS评分高于非PHN组(P〈0.05)。结论老年带状疱疹患者急性期普遍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表现为T细胞亚群百分比降低;重度AHP患者细胞免疫状态更低。PHN患者在疱疹急性期存在更严重的局部损害和更低下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 带状 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 T淋巴细胞亚群 痛觉测定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及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18
作者 彭飞飞 周脉涛 +2 位作者 司波 李国威 余天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5期55-60,共6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CRB)及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疼痛科确诊的60例头颈部及上肢PHN患者,随机分...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CRB)及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疼痛科确诊的60例头颈部及上肢PH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超声引导下SGB联合药物治疗;实验组:超声引导下CRB及SGB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l周、4周、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睡眠自评量表(SRS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神经阻滞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VAS、SRSS、SDS评分有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VAS、SRSS、SDS评分有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VAS、SRSS、SDS评分较低;治疗前后两组的VAS、SRSS、SDS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只有声音嘶哑、轻度头晕的并发症出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CRB及SGB联合药物可有效治疗PHN,是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颈神经根阻滞 星状神经节阻滞 超声引导
下载PDF
火针赞刺法对急性期带状疱疹疼痛和血清中P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7
19
作者 张英 李世华 +6 位作者 杨玲 徐倩楠 裴文娅 梁作辉 刘秀红 杨娟娟 林国华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92-494,共3页
目的:观察火针赞刺法对急性期带状疱疹(AHZ)局部神经痛和血清中P物质(SP)的影响。方法:将60例AHZ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口服泛昔洛韦片(0.25g/次,3次/d)、甲钴胺片(0.5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火... 目的:观察火针赞刺法对急性期带状疱疹(AHZ)局部神经痛和血清中P物质(SP)的影响。方法:将60例AHZ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口服泛昔洛韦片(0.25g/次,3次/d)、甲钴胺片(0.5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火针赞刺阿是穴治疗(1次/d),均治疗7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SP含量。分析治疗组VAS评分和SP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和血清中的SP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治疗组VAS评分下降值和SP下降值呈高度正相关(P<0.01)。结论: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火针赞刺法可调节血清中SP浓度,从而加快AHZ局部神经疼痛的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火针赞刺法 神经痛 血清P物质
原文传递
医用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40例临床报道 被引量:26
20
作者 张绍波 杨小龙 +2 位作者 黄恒 梅敦成 王云霞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9期716-718,共3页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一种非常顽固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表现为带状疱疹患者皮疹痊愈后4~6周仍留有的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剧痛。该病好发于老年人,60岁以上带状疱疹患者PHN发生率高达50%-75%。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带状疱疹 自体血回输 麻醉性镇痛药 neuralgia 阵发性剧痛 持续性隐痛 非甾体抗炎药 治疗仪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