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信贷利差变化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詹向阳 +2 位作者 樊志刚 邹新 赵新杰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2,共8页
本文通过对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信贷利差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从宏观视角看,商业银行信贷利差与宏观经济周期性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市场结构等宏观经济和金融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其次,从微观视角看,信贷利差差异与不同商业银行选取的... 本文通过对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信贷利差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从宏观视角看,商业银行信贷利差与宏观经济周期性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市场结构等宏观经济和金融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其次,从微观视角看,信贷利差差异与不同商业银行选取的利差决定模型、发展战略、资产负债结构和产品结构等密切相关。针对当前境内商业银行信贷利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商业银行应在有效区分客户综合贡献度的前提下以利差作为议价的重要手段,构建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高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占比,多方配合以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并建立市场化的融资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贷利差 净息差 净利息收益率
原文传递
利率衍生工具对银行净利息收益率决定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周鸿卫 陈莉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0-68,共9页
本文在银行净利息收益率决定的做市商模型中加入利率衍生工具的影响,认为利率衍生工具对净利息收益率的影响主要是改变了银行纯利差对利率波动的敏感性,并改变了银行资产负债组合的利率风险暴露。检验了中国银行业利率衍生工具的使用对... 本文在银行净利息收益率决定的做市商模型中加入利率衍生工具的影响,认为利率衍生工具对净利息收益率的影响主要是改变了银行纯利差对利率波动的敏感性,并改变了银行资产负债组合的利率风险暴露。检验了中国银行业利率衍生工具的使用对净利息收益率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其一,是否运用利率衍生工具显著影响银行纯利差,使用利率衍生工具的银行降低了对纯利差的要求;其二,利率衍生工具交易提高了调整后的利差,主要是由于利率衍生工具交易使银行保持较大的利率敏感性缺口。这揭示了利率衍生工具对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影响,首先从风险意识上降低了对市场利率波动的敏感程度;其次,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中有可能保持一个较大的利率敏感性缺口,以求得较高的收益,从而增大银行的利率风险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利息收益率 利率衍生工具 纯利差 调整后利差 利率风险
原文传递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大银行净利息收益能力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可达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20,共7页
评价银行净利息收益能力的国际通行指标是净利息收益率(net interest margin)而非基准利率利差,但基准利率水平与银行净利息收益能力存在关联。分析近10年国内外大银行NIM水平后表明,利率市场化并不必然导致NIM收窄,其中富国银行以立足... 评价银行净利息收益能力的国际通行指标是净利息收益率(net interest margin)而非基准利率利差,但基准利率水平与银行净利息收益能力存在关联。分析近10年国内外大银行NIM水平后表明,利率市场化并不必然导致NIM收窄,其中富国银行以立足于中小及个人客户的业务模式、稳定广泛的存款及客户基础、适时灵活的债券投资及主动负债策略,在本轮金融危机后的美国低利率周期中仍保持了可比同业最高NIM水平。综合分析富国案例及美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银行的转型,可预见中国利率市场化将使银行未来经营发生深刻转变,主动负债、风险定价、异质竞争将成为新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净利息收益率 基准利率利差 大银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