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Foxp3 mRNA水平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关宁 沈柱 刘玉峰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57-259,共3页
目的观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px3 mRNA转录水平,并分析其治疗前后的变化特点,为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与寻常型银屑病免疫学发病机制的关系打下一定基础。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PCR)... 目的观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px3 mRNA转录水平,并分析其治疗前后的变化特点,为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与寻常型银屑病免疫学发病机制的关系打下一定基础。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PCR)的方法,检测2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的转录水平,并对其中15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以银屑病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severity index,PASI)评价疗效,并分析疗效与Foxp3 mRNA的转录水平的特点。结果2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水平(1.87±0.90)显著低于10例正常对照组(3.83±1.04)(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其中15例患者采用三联法治疗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mRNA转录水平显著升高,当PASI的评分为(3.2±2.97)时尤其明显(2.5 4±1.02)。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 mRNA转录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治疗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mRNA水平显著升高,提示:CD4+CD25+Treg与寻常型银屑病免疫学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CD4^+CD25^+TREG FOXP3 nested-pcr
下载PDF
DETECTION OF SBEM-MRNA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华伟 杨南武 +6 位作者 曹骥 刘剑仑 张传珉 陈建思 蒋奕 欧超 苏建家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94-298,共5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 of a specific marker of breast cancer, small breast epithefial mucin (SBEM) mRNA, in peripheral blood and to investigate its significance. Method...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 of a specific marker of breast cancer, small breast epithefial mucin (SBEM) mRNA, in peripheral blood and to investigate its significance. Methods: The expressions of SBEM-mRNA in peripheral blood of 67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16 patients with benign breast disease, and 20 normal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detected with nested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Nested-RT-PCR). Results: SBEMomRNA was negative in healthy individuals and patients with benign breast tumor, but 50.7%(34/67)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showed positive expression of SBEM-mRNA in peripheral blood, of whom 25%(2/8) were in stage Ⅰ, 45.8%(11/24) in stage Ⅱ, 43.75%(11/24) in stage Ⅲ and 73.7(14/19) in stage Ⅳ. The positive rate in stage Ⅳ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stage Ⅰ, Ⅱ, Ⅲ (P〈0.05). Expressions of SBEM-mRNA had no correlation with age, carcinoma size, pathological type, ER and PR state (P〉0.05). Concision: SBEM-mRNA is specifically expressed in breast cancer and it may act as a marker for the detection of of breast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sted-rt-pcr breast cancer Small breast epithelial mudn mRNA Peripheral blood
下载PDF
乳腺小黏蛋白在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中的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仲雷 张建国 +2 位作者 郭宝良 杨学伟 单明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08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小黏蛋白(small breastepithelial mucin,SBEM)mRNA作为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法检测22例女性胃癌、16例结/直肠癌、107例乳腺癌、4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 目的探讨乳腺小黏蛋白(small breastepithelial mucin,SBEM)mRNA作为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法检测22例女性胃癌、16例结/直肠癌、107例乳腺癌、4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和27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SBEM-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07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mRNA有57例表达,阳性率为53.27%,其余对照组中SBEM-mRNA表达均为阴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EM-mRNA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状况和TNM分期均有相关性(P均<0.01);而与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大小、病理类型、ER、PR等无相关性(P>0.05)。结论SBEM-mRNA特异表达于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可能成为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微转移和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微转移 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SBEM—mRNA
原文传递
原发性小肝癌微波消融治疗前后外周血播散癌细胞及免疫功能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温朝阳 董宝玮 +4 位作者 梁萍 于晓玲 苏莉 于德江 夏红天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8期537-540,共4页
目的研究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小肝癌(≤5 cm)对外周血播散癌细胞及细胞免疫功能影响.方法微波消融治疗19例小肝癌病人,手术切除治疗21例.于术前、术后30 min、1 d及7 d采外周静脉血,巢式RT-PCR检测AFP mRNA,监测CD3、CD4、CD8及CD4/CD8.... 目的研究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小肝癌(≤5 cm)对外周血播散癌细胞及细胞免疫功能影响.方法微波消融治疗19例小肝癌病人,手术切除治疗21例.于术前、术后30 min、1 d及7 d采外周静脉血,巢式RT-PCR检测AFP mRNA,监测CD3、CD4、CD8及CD4/CD8.结果巢式RT-PCR检测外周血AFP mRNA,两组40例病人术前阳性率为40%(16/40);微波组和手术组均有3例病人治疗前AFP mRNA阴性,术后30 min转为阳性,两组之间比较无差异;微波组术后7 d内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变化,手术组降低.随访1~16个月,4例肝内复发或远处转移病人治疗前后AFP mRNA 均阳性.结论与手术切除相比,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小肝癌也可同样程度地造成癌细胞脱落入血,对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7 d内)无明显影响,有其自身特点;治疗前后外周血AFP mRNA均呈阳性表达(7 d内)者,复发/转移的可能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AFP mRNA 转移/复发 微波消融 巢式rtpcr 免疫应答 微波消融治疗 原发性小肝癌 治疗前后
原文传递
陕西西安蛋鸡禽肝炎脾大综合征HEV基因3型病毒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靖飞 张园 +3 位作者 张靖维 冯鹏 石龙飞 王新 《畜牧兽医杂志》 2021年第5期1-4,9,共5页
2019年9月,陕西西安市某海兰褐蛋鸡场场出现产蛋率下降,死淘率升高,剖检部分死亡鸡只表现肝脾肿大且易脆破裂,为弄清该鸡场疫情的病因。我们采集了鸡血清32份,胆汁13份,粪便、肝脏和脾脏各11份,然后利用间接ELISA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禽HE... 2019年9月,陕西西安市某海兰褐蛋鸡场场出现产蛋率下降,死淘率升高,剖检部分死亡鸡只表现肝脾肿大且易脆破裂,为弄清该鸡场疫情的病因。我们采集了鸡血清32份,胆汁13份,粪便、肝脏和脾脏各11份,然后利用间接ELISA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禽HEV抗体,巢式RT-PCR检测粪便、肝脏、脾脏和胆汁样品中是否存在禽HEV核酸。间接ELISA检测结果发现,28份鸡血清禽HE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87.5;巢式RT-PCR检测结果发现,6份胆汁,5份粪便,3份肝脏和脾脏样品为禽HEV RNA阳性。阳性PCR产物测序后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获得的禽HEV ORF2部分基因序列相互之间同源性为99~100,与GenBank已知的禽HEV序列同源性在78~99,进化树分析表明分离的禽HEV与国内多数禽HEV分离株以及欧洲部分分离株在同一分支上,属于基因3型。上述临床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测技术说明,该鸡场存在禽HEV的感染,此次疫情可能主要是由该病毒感染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戊型肝炎病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反转录巢式聚合酶联反应 防控措施
下载PDF
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mRNA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曹骥 覃柳亮 +6 位作者 苏建家 李瑗 杨南武 谢伟敏 班克臣 欧超 莫钦国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微小转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检测65例肝细胞癌、21例非肝癌的恶性肿瘤、22例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及21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微小转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检测65例肝细胞癌、21例非肝癌的恶性肿瘤、22例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及21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的甲胎蛋白(AFP)mRNA。结果: AFP-mRNA在健康志愿者、非肝癌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均为阴性;在肝细胞癌组外周血中AFP-mRNA的检出率(67.7%,44/65)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硬化组(9.1%,2/22,P<0.01)。AFP-mRNA检出率与临床分期、门静脉癌栓、肝外转移显著相关。经1年的随访发现治疗后外周血AFP-mRNA阳性与肝癌患者预后有显著相关。在12例血清AFP<25μg/L的肝癌病人血中,7例(58. 3%)可检出AFP-mRNA。结论: AFP-mRNA可作为血循环中有肝癌细胞或肝细胞的标志物,在肝癌患者,阳性预示有血源性转移的可能,可作为预测肝癌复发、转移的参考指标;并且AFP-mRNA对血清AFP阴性或低值的肝癌患者能起到补充诊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甲胎蛋白 MRNA 肝细胞癌 外周血
下载PDF
巢式RT-PCR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傅卫 王水 +3 位作者 杜青 肇毅 查小明 刘晓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8-821,858,共5页
目的:联合采用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及乳腺上皮黏蛋白(small breast epithelial mucin,SBEM)指标,探讨通过巢式RT-PCR(nested RT-PCR)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的临床价值。方法... 目的:联合采用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及乳腺上皮黏蛋白(small breast epithelial mucin,SBEM)指标,探讨通过巢式RT-PCR(nested RT-PCR)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MCF-7RNA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mononuclear cell,PMNC)RNA进行梯度混合后的反转录产物,检测优化后巢式RT-PCR体系的敏感性,再选择10例健康志愿者以及2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检测其特异性后,对56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及SBEM mRNA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优化后的检测体系能够在3ml外周血PMNCs中检测到1个MCF-7细胞,10例健康志愿者以及2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中未检测到CK19 mRNA与SBEM mRNA的表达;两者的表达与原发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状况及TNM分期相关(P<0.05),而与原发肿瘤病理类型,激素受体以及C-erbB-2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经过优化的巢式RT-PCR体系联合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K19 mRNA及SBEM mRNA的表达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能用于检测外周血CTC,对进一步精确评估预后及指导治疗可能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循环肿瘤细胞 巢式rtpcr 细胞角蛋白19 乳腺上皮黏蛋白
下载PDF
外周血glypican-3 mR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岳惠芬 曹骥 +4 位作者 班克臣 苏建家 李瑗 欧超 段小娴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0-542,558,共4页
目的:寻找肝细胞癌微小转移的标志物。方法: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检测60例肝细胞癌、20例非肝癌的恶性肿瘤、20例慢性乙型肝炎、20例肝硬化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的glypican3mRNA。结果:Glypican3mRNA... 目的:寻找肝细胞癌微小转移的标志物。方法: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检测60例肝细胞癌、20例非肝癌的恶性肿瘤、20例慢性乙型肝炎、20例肝硬化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的glypican3mRNA。结果:Glypican3mRNA在健康志愿者、非肝癌恶性肿瘤、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的外周血中均为阴性;在肝细胞癌组外周血中glypican3的检出率为80%(48/60)。Glypican3检出率与临床分期、门静脉癌栓、肝外转移明显相关(P<0.05)。在12例血清AFP<25μg/L的肝癌患者血中,8例(66.7%)可检出glypican3。结论:Glypican3可作为血循环中有肝癌细胞的标志物,在肝癌患者中阳性预示有血源性转移的可能;并且glypican3对血清AFP阴性或低值的肝癌患者能起到辅助诊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肿瘤转移 血样采集 标志监测 基因表达 GLYPICAN-3 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hMAM mRNA expression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9
作者 Xiaodong Xie Fang Zhang Zhendong Zheng Shuxian Qu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8年第12期709-712,共4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human mammaglobin (hMAM) mRNA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hMAM mRNA was detected in peripheral blood from patients wi...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human mammaglobin (hMAM) mRNA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hMAM mRNA was detected in peripheral blood from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breast benign lesions, healthy volunteers by nested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nested-RT-PCR) method. The possible correlations of hMAM mRNA expression with clinico-pathological parameters and related molecular markers such as p53, PCNA and HER-2 were analyzed. The hMAM mRNA changed in peripheral blood after chemotherapy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hMAM mRNA was 34.0% in peripheral blood of breast cancer, hMAM mRNA was not expressed in peripheral blood from other cancers, breast benign lesions or healthy volunteers. The expression of hMAM mRNA in peripheral blood was correlated with lymph nodes status and TNM stage. After 2-3 cycles 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13 of 17 cases, the positive hMAM mRNA turned to be negative, 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pre-chemo- therapy and post-chemotherapy. Conclusion: hMAM mRNA has specific expression in breast cancer,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hMAM mRNA in peripheral blood might predict hematogenous metastatic spreading of tumor cells, and hMAM mRNA may be potential biological marker for detecting breast cancer micrometasta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st neoplasm human mammaglobin (hMAM) nested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nested-rt-pcr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SBEM-mRNA和CD44V6-mR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华伟 刘剑仑 +2 位作者 曹骥 杨南武 苏建家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82-385,共4页
目的:寻找乳腺癌血道微小转移的肿瘤标志物,以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的转移。方法: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检测67例乳腺癌、16例乳腺良性肿瘤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的乳腺小粘蛋白(sm allbreastepithelialm u... 目的:寻找乳腺癌血道微小转移的肿瘤标志物,以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的转移。方法: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检测67例乳腺癌、16例乳腺良性肿瘤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的乳腺小粘蛋白(sm allbreastepithelialm ucin--SBEM)m RNA和CD44V6-m RNA。结果:SBEM-m RNA在健康志愿者、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均为阴性;67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m RNA表达率为50.7%(34/67),在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Ⅰ、Ⅱ、Ⅲ和Ⅳ期中SBEM-m RNA表达率分别为25%(2/8)、45.8%(11/24)、43.75%(7/16)、73.7%(14/19),在Ⅳ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m RNA的检出率73.7%(14/19)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SBEM-m RNA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原发癌灶大小、病理类型、ER和PR的状态无关(P>0.05);在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及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的CD44V6-m RNA的检出率为55/67(82.1%)、12/16(75%)、14/20(70%)。结论:SBEM-m RNA特异表达于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有可能作为检测乳腺癌血道微小转移的指标,SBEM-m RNA阳性提示血循环中有乳腺癌细胞,预示着有血源性转移的可能,SBEM-m RNA可能成为诊断乳腺癌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而CD44V6-m RNA能否作为乳腺癌微小转移的标志物尚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乳腺癌 乳腺小粘蛋白mRNA CD44V6-mRNA
下载PDF
沈阳市类流感样病例病原检测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敏 姚文清 +6 位作者 孙佰红 陈丹 韩仰欢 于伟 张眉眉 宋亦春 赵卓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4-105,共2页
目的运用多重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 nested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umerase chainreaction,多重巢式RT—PCR)快速检测类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相关病原,掌握流感症状人群的病原谱,并探讨类流... 目的运用多重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 nested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umerase chainreaction,多重巢式RT—PCR)快速检测类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相关病原,掌握流感症状人群的病原谱,并探讨类流感样病例百分比(Consultation rates of influenza—like illness,ILI%)作为流感流行监测指标的适用程度。方法于2007年1~4月采集辽宁省沈阳市纳入国家流感监测网络的医院门诊ILI病例咽拭子118份,同时采用传代狗肾(MDCK)细胞分离流感病毒,采用多重巢式RT—PCR检测13种类流感样病例相关病原,计算各病原的阳性率与构成比,并与同时期监测所得的ILI%比较。结果2007年1~4月,ILI%在5.0%左右波动,而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从峰值42.1%下降至0;多重巢式RT—PCR共检测出11种病原体,其中流感病毒阳性率亦从52.6%逐步下降至5.7%,鼻病毒、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3者之和的阳性率在37.8%左右波动。结论结果提示,ILI的病原构成较复杂,难以从临床症状区分由流感病毒或其他病原导致的类流感样症状。因此,ILI%单独不足以表明流感病毒在人群中的流行情况,尚需辅助以敏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流感样病例 类流感样病例百分比 多重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监测指标
原文传递
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在轮状病毒型别鉴定中的适用性
12
作者 王革 胡广宏 +1 位作者 王云瑾 马超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20年第2期28-32,共5页
目的以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Nested-RT-PCR)鉴定轮状病毒型别,并对其适用性进行验证。方法提取轮状病毒基因组RNA,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RT-PCR)扩增轮状病毒VP7基因... 目的以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Nested-RT-PCR)鉴定轮状病毒型别,并对其适用性进行验证。方法提取轮状病毒基因组RNA,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RT-PCR)扩增轮状病毒VP7基因序列,再以Nested-RT-PCR扩增各型别轮状病毒特异性目的基因片段,将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基因片段的大小,并与Genbank报道的相应基因序列片段预计大小进行对比,以确定各毒株的型别。分析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及准确性,对Nested-RT-PCR鉴定轮状病毒型别的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 Nested-RT-PCR法可特异性扩增各型别轮状病毒特异性目的基因片段,所检测的轮状病毒型别特异性目的基因片段与Genbank报道的相应基因序列片段大小相符,可用于轮状病毒型别鉴定。适用性验证结果显示,此方法所用引物特异性好,能特异性扩增相应型别的轮状病毒目的基因片段;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检出RNA质量浓度为0.5 ng/μL的样本,其检测灵敏度高于PrimeScriptTM One Step RT-PCR试剂盒检测灵敏度;准确性检测结果与PrimeScriptTM One Step RT-PCR试剂盒检测结果一致,且同型别轮状病毒检测重复试验结果一致。结论该方法特异、灵敏、准确,可有效判断轮状病毒毒株型别,避免了PrimeScriptTM One Step RT-PCR试剂盒检测由于样本含量低而造成的检测结果的假阴性,适用于轮状病毒毒株的检测和多价轮状病毒疫苗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轮状病毒 型别鉴定 验证
原文传递
应用套式RT-PCR快速检测鸭坦布苏病毒 被引量:52
13
作者 颜丕熙 李国新 +3 位作者 吴晓刚 闫丽萍 滕巧泱 李泽君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34-37,共4页
鸭坦布苏病毒是新发现的一种可引起鸭产蛋下降、生长迟缓和死亡的黄病毒。目前尚无可靠的快速诊断方法用于该病毒的检测。本研究根据鸭坦布苏病毒E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重叠引物P1、P2和P3、P4,建立了检测鸭坦布苏病毒的套式RT-PCR方法,... 鸭坦布苏病毒是新发现的一种可引起鸭产蛋下降、生长迟缓和死亡的黄病毒。目前尚无可靠的快速诊断方法用于该病毒的检测。本研究根据鸭坦布苏病毒E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重叠引物P1、P2和P3、P4,建立了检测鸭坦布苏病毒的套式RT-PCR方法,该套式RT-PCR比一般PCR敏感性高10倍。采用该方法对安徽省、河北省、山东省、浙江省、上海市等地发病鸭场的63份样品进行了检测,阳性检出率为48/63(76.2%),而病毒分离率仅为13/63(20.6%)。由此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较,本试验所建立的套式RT-PCR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优点,可用于鸭坦布苏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病毒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套式rt-pcr 鉴定
下载PDF
Oncofetal antigen glypican-3 as a promising early diagnostic marke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被引量:52
14
作者 Research Center of Clinical Medicine,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226001,China (Yao M,Yao DF,Qiu LW,Wu W,Sai WL,Yang JL and Zhang HJ) Department of Oncology,Yanche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Yancheng 224001,China (Bian YZ) Department of Oncology,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11,China (Zhang CG)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2011年第3期289-294,共6页
BACKGROUND: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s characterized by a multi-cause,multi-stage and multi-focus process of tumor progression.Its prognosis is poor and early diagnosis is of utmost importance.This study was und... BACKGROUND: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s characterized by a multi-cause,multi-stage and multi-focus process of tumor progression.Its prognosis is poor and early diagnosis is of utmost importance.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expression of oncofetal antigen glypican-3 (GPC-3) and GPC-3 mRNA in hepatocarcinogenesis and to explore their early diagnostic value for HCC.METHODS:A hepatoma model was induced in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ith 0.05% 2-fluorenylacetamide and confirmed by 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 and gamma-glutamyltransferase (GGT) expression.Total RNA was purified and transcribed into cDNA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Fragments of the GPC-3 gene were amplified by nested RT-PCR,and confirmed by sequencing.GPC-3 was analyz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Western blotting or ELISA.RESULTS:Positive GPC-3 expression showed as brown granule-like staining localized in the cytoplasm.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of hepatocytes revealed three morphological stages of granule-like degeneration,atypical hyperplasia (precancerous),and cancer formation,with a progressive increase of liver total RNA and GGT expression.The incidence of liver GPC-3 mRNA and GPC-3,and serum GPC-3 was 100%,100% and 77.8% in the HCC group,100%,100%,and 66.7% in the precancerous group,83.3%,83.3%,and 38.9% in the degeneration group,and no expression in the liver or blood of the control group,respectively.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liver GPC-3 mRNA and total RNA level (r=0.475,P<0.05) or liver GPC-3 (r=1.0,P<0.001) or serum GPC-3 (r= 0.994,P<0.001).CONCLUSION:Abnormal oncofetal antigen GPC-3 and GPC-3 mRNA expression in hepatocarcinogenesis may be promising molecular markers for early diagnosis of H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GLYPICAN-3 IMMUNOHISTOCHEMISTRY nested rt-pcr
下载PDF
烟草环斑病毒和番茄环斑病毒的半巢式RT-PCR检测 被引量:23
15
作者 闻伟刚 崔俊霞 盛蕾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66,共6页
烟草环斑病毒(Tobacco ringspot virus,TRSV)和番茄环斑病毒(Tomato ringspot virus,ToRSV)是我国禁止入境的检疫性有害生物。采用半巢式RT.PCR方法对这两种病毒进行了检测,用Trizol快速提取病毒总RNA,并根据TRSV和ToRSV的外... 烟草环斑病毒(Tobacco ringspot virus,TRSV)和番茄环斑病毒(Tomato ringspot virus,ToRSV)是我国禁止入境的检疫性有害生物。采用半巢式RT.PCR方法对这两种病毒进行了检测,用Trizol快速提取病毒总RNA,并根据TRSV和ToRSV的外壳蛋白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经过第一轮RT-PCR和第二轮半巢式PCR扩增,TRSV样本分别得到359bp和206bp特异性片段,TORsV样本分别得到340bp和219bp特异性片段。半巢式RT.PCR扩增产物的测序表明,TRSV产物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外壳蛋白基因存在88%~97%的同源性,TORSV产物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外壳蛋白基因存在96%~100%的同源性。研究显示,DAS-ELISA与RT-PCR的检测灵敏度相近,而半巢式RT-PCR的检测灵敏度比这两种方法高出10^3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环斑病毒 番茄环斑病毒 半巢式rt-pcr 检测灵敏度
原文传递
反转录巢式PCR方法检测SARS冠状病毒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艳 马文丽 +6 位作者 宋艳斌 肖维威 张宝 黄海 王洪敏 马晓冬 郑文岭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1-423,共3页
目的探索SARS冠状病毒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方法对临床病例样品采用反转录巢式PCR方法鉴定SARS冠状病毒。提取样品RNA,用巢式PCR外侧下游引物进行反转录,以反转录产物为模板,进行巢式第一次、第二次PCR。PCR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 目的探索SARS冠状病毒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方法对临床病例样品采用反转录巢式PCR方法鉴定SARS冠状病毒。提取样品RNA,用巢式PCR外侧下游引物进行反转录,以反转录产物为模板,进行巢式第一次、第二次PCR。PCR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行测序鉴定。结果被检样品扩增出特异片段,经测序验证确实来自SARS相关冠状病毒。Blast比较结果与SARS冠状病毒多伦多株相应片段只有一个碱基的差异。结论反转录巢式PCR方法验证在非典型肺炎患者标本中存在SARS相关冠状病毒的序列,证实该法不失为一种检测SARS冠状病毒的快速、简便、易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 巢式反转录pcr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半巢式RT-PCR检测进口大豆中菜豆荚斑驳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闻伟刚 崔俊霞 +2 位作者 赵秀玲 徐瑛 陈先锋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6-300,共5页
菜豆荚斑驳病毒(Bean pod mottle virus,BPMV)在美国东部和南部的大豆产区广泛分布。该病毒能够造成3%~52%的产量损失并使大豆品质降低,目前我国未见其分布。针对进口大豆种子的植物病毒检测,本文建立了半巢式RTPCR技术检测BPM... 菜豆荚斑驳病毒(Bean pod mottle virus,BPMV)在美国东部和南部的大豆产区广泛分布。该病毒能够造成3%~52%的产量损失并使大豆品质降低,目前我国未见其分布。针对进口大豆种子的植物病毒检测,本文建立了半巢式RTPCR技术检测BPMV的方法。该方法采用Trizol快速提取大豆种子病毒总RNA,并根据BPMV的外壳蛋白编码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经第一轮RT—PCR和第二轮半巢式PCR扩增.分别得到275bp和196bp大小的特异性基因片段。半巢式RT—PCR扩增产物的测序表明,该产物序列与BPMV的外壳蛋白编码基因存在91%~95%的高度同源性。检测灵敏度比较研究显示,DAS—ELISA与RT—PCR的检测灵敏度相近,半巢式RT—PCR的检测灵敏度比这2种方法高出10^3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豆荚斑驳病毒 检测 半巢式rtpcr 灵敏度
下载PDF
赤羽病病毒套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吉红 黄素文 +1 位作者 闻伟刚 李如松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共4页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赤羽病病毒(AKAV)的S基因序列,设计了3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AKAV的套式RT-PCR方法。特异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特异扩增出AKAV的S基因片段,但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IBRV)等13种对照...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赤羽病病毒(AKAV)的S基因序列,设计了3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AKAV的套式RT-PCR方法。特异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特异扩增出AKAV的S基因片段,但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IBRV)等13种对照病毒中均不能扩增出目的条带。敏感性试验表明,套式RT-PCR能够扩增10-5稀释度的病毒RNA(核酸含量约1.18 ng/μL),比普通RT-PCR高出1 000倍。用此方法检测130份奶牛血清样品与1份流产胎儿病料,均未检测到阳性样本,但AKAV在血清模拟样品中可被有效检出。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特异,为AKAV的检测提供了一个快速、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羽病病毒 套式 rt-pcr检测 rt-pcr方法 初步应用 detection nested rt-pcr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牛鼻气管炎病毒 特异扩增 特异性引物 特异性试验 敏感性试验 血清样品 模拟样品 流产胎儿 基因序列 基因片段 核酸含量 GENBANK
原文传递
鸭黄病毒感染逆转录半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5
19
作者 唐熠 刁有祥 +3 位作者 高绪慧 于春梅 张大丙 岳澄滨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7-520,共4页
根据GenBank发布的黄病毒Bagaza毒株的NS3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了3条引物,建立了一种适用于鸭黄病毒的半套式PCR快速检测方法。采用该方法对鸭黄病毒山东分离株进行检测,结果半套式PCR对2株分离株均能扩增出277bp的特异性条带,而对鸭瘟病... 根据GenBank发布的黄病毒Bagaza毒株的NS3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了3条引物,建立了一种适用于鸭黄病毒的半套式PCR快速检测方法。采用该方法对鸭黄病毒山东分离株进行检测,结果半套式PCR对2株分离株均能扩增出277bp的特异性条带,而对鸭瘟病毒、禽流感病毒(H9亚型)、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减蛋综合征病毒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经检测该方法第1次扩增的敏感性为1×105拷贝/μL,第2次扩增的敏感性为1×102拷贝/μL,第2次扩增的敏感性比第1次高103倍;该方法对山东省各地采集的24份疑似病料可检出22份阳性。表明本试验所建立的套式PCR方法可用于鸭黄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黄病毒 NS3基因 逆转录半套式pcr
原文传递
禽黄病毒套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4
20
作者 黄欣梅 赵冬敏 +3 位作者 刘宇卓 张敬峰 韩凯凯 李银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共4页
禽黄病毒病是新发的一种疫病,可引起鸭、鹅和鸡等家禽产蛋和采食量下降及死亡。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快速诊断方法用于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根据GenBank发表的鹅黄病毒JS804株全基因序列,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 禽黄病毒病是新发的一种疫病,可引起鸭、鹅和鸡等家禽产蛋和采食量下降及死亡。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快速诊断方法用于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根据GenBank发表的鹅黄病毒JS804株全基因序列,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禽黄病毒套式RT-PCR检测方法。结果:该套式RT-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特点,最低病毒检测量为101.89TCID50/0.1 mL,比普通RT-PCR方法敏感性高1 000倍。应用该方法对江苏地区疑似禽黄病毒病的70份鹅病料、4份鸭病料、12份鸡病料进行检测,总阳性率为58.14%,而用普通RT-PCR方法检测的阳性率仅为17.44%。结果表明,禽黄病毒套式RT-PCR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敏感的特点,可用于禽黄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黄病毒 套式rt.pcr 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