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源性腺瘤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陈铌 陈雪芹 +5 位作者 徐苗 聂玲 李星斓 李秋尧 余天平 周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83-886,共4页
目的探讨肾源性腺瘤(nephrogenic adenoma,NA)的临床病理表现和免疫组化特征。方法收集5例膀胱和输尿管NA,分析其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特征。结果 3例NA位于膀胱,2例位于输尿管。眼观NA呈乳头状或息肉状,镜下见病变主要由增生上皮细胞形... 目的探讨肾源性腺瘤(nephrogenic adenoma,NA)的临床病理表现和免疫组化特征。方法收集5例膀胱和输尿管NA,分析其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特征。结果 3例NA位于膀胱,2例位于输尿管。眼观NA呈乳头状或息肉状,镜下见病变主要由增生上皮细胞形成的小管状、囊状和乳头状结构组成;增生上皮为单层立方状或扁平状,部分呈"鞋钉"样;间质慢性炎。免疫组化染色示增生上皮细胞呈PAX2、CK7、EMA、AMACR/P504S(+),p63、CD10、CD31、PSA(-),Ki-67增殖指数<2%。结论 NA是较少见的瘤样病变,可误诊为其他肿瘤(甚至腺癌)。熟悉其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是正确诊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源性腺瘤 膀胱肿瘤 输尿管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膀胱肾源性腺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薛卫成 钱利华 +2 位作者 沈丹华 鲍冬梅 廖松林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351-353,I0010,共4页
目的探讨肾源性腺瘤的发病机制、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等问题。方法对1例膀胱肾源性腺瘤进行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观察及文献复习。结果70岁男性患者因肉眼血尿就诊,膀胱镜检查显示有一乳头状病变。活检发现肿瘤由成团... 目的探讨肾源性腺瘤的发病机制、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等问题。方法对1例膀胱肾源性腺瘤进行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观察及文献复习。结果70岁男性患者因肉眼血尿就诊,膀胱镜检查显示有一乳头状病变。活检发现肿瘤由成团的小管组成,被覆立方上皮细胞,部分小管囊性扩张,立方上皮细胞分化良好,无异型性,分裂象罕见。病变部位间质水肿,散在炎症细胞浸润,没有深层侵犯,组织学诊断为肾源性腺瘤。免疫组化:肿瘤细胞显示前列腺癌标记物P504S(+),基底细胞标记物p63(-)。易误诊为前列腺癌,鉴别点在于肾源性腺瘤高分子质量角蛋白34βE12(+),PSA(-)。Ki-67指数约为10%。结论肾源性腺瘤是一种易误诊的少见病变,掌握其组织学特点仍然是正确诊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源性腺瘤 膀胱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肾源性腺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3
作者 王玉豪 盛文旭 +4 位作者 倪筝 顾文怡 黄玉凤 闫会昌 纪元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470-476,共7页
目的探讨肾源性腺瘤(nephrogenic adenoma,NA)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22年10月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确诊的13例NA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13例NA患者中,男... 目的探讨肾源性腺瘤(nephrogenic adenoma,NA)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22年10月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确诊的13例NA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13例NA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2例。受累部位:输尿管(n=7)、膀胱(n=5)、膀胱及输尿管(n=1)、肾盂(n=2)。NA患者有输尿管狭窄(6/7)、膀胱壁粗糙(3/5)及肾盂息肉(2/2)表现。NA镜下表现为管状(13/13)及乳头状(4/13)结构,被覆立方/柱状上皮(13/13)或混合鞋钉样嗜酸上皮(12/13);间质疏松,内含不等量血管及炎细胞(13/13)。IHC示CK7、PAX-8、CK19、CK8特异表达。结论NA为泌尿系统罕见肿瘤,组织学特征独特,有过度诊疗和漏诊风险,也有复发和恶变潜能。NA确诊需病理诊断,IHC检测有助于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源性腺瘤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双侧输尿管肾源性腺瘤1例报告
4
作者 周世英 何书明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49,共2页
肾源性腺瘤发生于输尿管罕见。本文报道1例双侧输尿管肾源性腺瘤患者,术前CT检查示膀胱癌累及双侧输尿管壁内段和盆段。行膀胱镜活检,病理检查示肾源性腺瘤。行左侧输尿管镜检查+双侧输尿管下段切除术+右侧输尿管膀胱吻合术+左侧膀胱瓣... 肾源性腺瘤发生于输尿管罕见。本文报道1例双侧输尿管肾源性腺瘤患者,术前CT检查示膀胱癌累及双侧输尿管壁内段和盆段。行膀胱镜活检,病理检查示肾源性腺瘤。行左侧输尿管镜检查+双侧输尿管下段切除术+右侧输尿管膀胱吻合术+左侧膀胱瓣输尿管下段成形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肾源性腺瘤。术后随访26个月,患者无复发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 输尿管肿瘤 肾源性腺瘤
原文传递
膀胱肾源性腺瘤恶变:1例罕见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阳阳 张玥 +5 位作者 王梁 戴志红 郝建戈 张力仁 王莹 刘志宇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585-588,共4页
目的通过对1例肾源性腺瘤恶变为中肾管腺癌的临床病例分析,提高对该病诊治的认识。方法回顾该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1名66岁的成年男性因发现膀胱肿物入院,膀胱镜检病理考虑肾源性腺瘤,免疫组化结果:PAX-8(+),PAX-2(-),CK7... 目的通过对1例肾源性腺瘤恶变为中肾管腺癌的临床病例分析,提高对该病诊治的认识。方法回顾该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1名66岁的成年男性因发现膀胱肿物入院,膀胱镜检病理考虑肾源性腺瘤,免疫组化结果:PAX-8(+),PAX-2(-),CK7(+),EMA(+),P63(少部分+),Ki-67(1%+)。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膀胱中肾管腺癌,考虑肾源性腺瘤恶变。免疫组化结果:AE1/AE3(+),CK7(+),CK20(-,PAX-8(+),P63(部分+),GATA-3(弱+),P53(少许+),Ki-67(+,热点区30%)。结论膀胱肾源性腺瘤恶变为中肾管腺癌十分罕见,确诊依赖于病理免疫组化染色结果。Ki-67增值指数的增加、CEA(+)、P53(+)以及MIB-1的高增值活性是判断肾源性腺瘤恶变的重要分子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源性腺瘤 中肾管腺癌 透明细胞癌 膀胱
下载PDF
膀胱肾源性腺瘤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6
作者 吕倩 黄悦 +2 位作者 王劲松 王彬 黄文斌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9年第7期404-407,共4页
目的探讨膀胱肾源性腺瘤(NA)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膀胱NA,总结其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20~76岁。1例有急性膀胱炎病史,1例2年前有经尿道前列... 目的探讨膀胱肾源性腺瘤(NA)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膀胱NA,总结其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20~76岁。1例有急性膀胱炎病史,1例2年前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病史。膀胱镜下3例病变均表现为黏膜的局部隆起。组织学上,病变主要由乳头状、小管状和小囊状结构组成,管腔中可见嗜酸性分泌物,上皮为立方状或矮柱状,部分呈“靴钉样”改变;间质水肿及慢性炎改变。免疫组化:上皮细胞PAX2、PAX8(+),CK7、P504S部分(+),而PSA和p63(-),Ki-67增殖指数<2%。结论膀胱NA是一种少见的良性增生性改变,患者常有泌尿道损伤病史。膀胱NA常需与尿路上皮癌、前列腺癌以及膀胱透明细胞腺癌等相鉴别。掌握其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特征,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肾源性腺瘤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尿道憩室内肾源性腺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方龙 邱建宏 张世睿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9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女性尿道憩室内肾源性腺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例尿道憩室内肾源性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56岁,主因“无痛性肉眼血尿6月余”入院。门诊行膀胱镜检查示膀胱颈乳头... 目的探讨女性尿道憩室内肾源性腺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例尿道憩室内肾源性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56岁,主因“无痛性肉眼血尿6月余”入院。门诊行膀胱镜检查示膀胱颈乳头样肿物,因患者疼痛难忍而暂停检查,未见明显肿瘤根蒂。遂以“膀胱颈肿物”收治入院,后行经尿道膀胱肿物电汽化切除,术中发现乳头样肿物位于尿道憩室内,予以切除后病理结果提示肾源性腺瘤。术后留置导尿管1周后予以拔除,患者排尿未见明显异常,出院随访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排尿异常。结论女性尿道憩室位置隐蔽,若憩室内肿瘤数量较多,堵塞憩室开口后极易与膀胱颈肿瘤混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憩室 肾源性腺瘤 误诊
下载PDF
膀胱肾源性腺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玲玲 李丽 +3 位作者 胡丽娜 李雅琴 张振华 王全红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64-566,共3页
目的探讨肾源性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1例膀胱肾源性腺瘤进行临床病理、免疫组化观察及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24岁,膀胱造瘘术后反复泌尿系感染。膀胱镜检查示膀胱黏膜凹凸不平,可见大量絮状漂... 目的探讨肾源性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1例膀胱肾源性腺瘤进行临床病理、免疫组化观察及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24岁,膀胱造瘘术后反复泌尿系感染。膀胱镜检查示膀胱黏膜凹凸不平,可见大量絮状漂浮物及大量滤泡样、息肉样隆起。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K7(),CK20、EMA、p63和p53(-),Ki-67阳性率2%。结论肾源性腺瘤虽然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具有恶变潜能,尤其是长期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伴恶性变的风险可能会增加。结合其特殊的病史、典型的镜下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谨慎作出病理诊断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源性腺瘤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预后
下载PDF
肾源性腺瘤合并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9
作者 邓明霞 姚睿智 +2 位作者 童文婷 吴狄 孟磊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1年第5期343-347,共5页
目的:探讨肾源性腺瘤合并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左侧肾盂肾源性腺瘤合并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病例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并予讨论。患者女,65岁,因"反复血尿2... 目的:探讨肾源性腺瘤合并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左侧肾盂肾源性腺瘤合并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病例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并予讨论。患者女,65岁,因"反复血尿2个月余,加重2周"入院,术前拟诊为左肾盂癌合并输尿管炎性狭窄。结果:患者先后接受输尿管镜下左输尿管及肾盂镜检术+活检术+左输尿管逆行插管术、腹腔入路腹腔镜下左肾及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提示左侧肾盂肾源性腺瘤合并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术后随访半年未见异常。结论:肾源性腺瘤和黄色肉芽肿肾盂肾炎均为临床上少见的良性疾病,同一患者同时合并两种疾病较为罕见。该病需与其他良、恶性疾病相鉴别,以便正确诊断与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源性腺瘤 黄色肉芽肿肾盂肾炎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输尿管肾源性腺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新光 袁鹏 +7 位作者 刘海浪 刘萧 葛越 童永华 唐焜 夏丁 杨为民 陈志强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0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肾源性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诊治的1例肾铸型结石合并输尿管多发肾源性腺瘤患者的病理特征、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治疗方式和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本例患者为肾结石术中偶然探查所见,表现为单侧输尿管... 目的探讨肾源性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诊治的1例肾铸型结石合并输尿管多发肾源性腺瘤患者的病理特征、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治疗方式和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本例患者为肾结石术中偶然探查所见,表现为单侧输尿管内多发病变,较大者呈带蒂菜花状,瘤周伴散在形态不一的同种瘤体。术中与尿路上皮癌鉴别困难,其接受经尿道输尿管镜激光切除术。术后病理:光镜下可见肾小管结构,瘤体被覆单层立方上皮细胞或低柱状上皮细胞,向深处延伸构成小管状或乳头状结构;免疫组化示PAX-2(+)、PAX-8(+)、p63(-)。患者接受输尿管镜激光切除术+两期经皮肾镜手术,首次术后1个月复查未见肿瘤复发,且连续随访3个月无血尿等异常临床表现。结论输尿管肾源性腺瘤愈后良好,可合并其他尿路病变存在;其术前诊断困难,常为内镜手术中偶然发现,治疗上首选腔内激光切除术,术后依靠病理诊断确诊。少数可复发,罕见恶变,故仍需随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源性腺瘤 输尿管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膀胱肾源性腺瘤八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1
作者 赖义明 张珊 +6 位作者 黄国辉 夏坤 彭圣萌 吴宛桦 范辉阳 雷震 郭正辉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0-193,共4页
目的:分析8例膀胱肾源性腺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知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8例膀胱肾源性腺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55(33~71)岁。临床表现为血尿7例... 目的:分析8例膀胱肾源性腺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知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8例膀胱肾源性腺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55(33~71)岁。临床表现为血尿7例,尿路刺激征6例,无明显症状1例。合并疾病:7例膀胱炎,3例尿石症,2例膀胱癌,1例侵袭性结肠肠系膜纤维瘤,1例无其他合并疾病。5例有泌尿系手术史。5例发生于侧壁;5例单发;肿物平均直径为0.9(0.1~1.8)cm。膀胱镜下可见乳头状肿物,表面呈鲜红色,蒂不明显,乳头粗短,触之易出血;部分呈散在片状苔藓样改变。8例均接受经尿道膀胱病变黏膜电切术。结果:8例术后病理检查:镜下见膀胱黏膜组织呈慢性炎,间质水肿,肉芽组织增生,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上皮呈中肾样化生。8例均获得电话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7.1(2~38)个月,均未出现复发。结论:膀胱肾源性腺瘤确诊依靠病理检查,术中应切除完全,术后应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复发和恶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肾源性腺瘤 病理学
原文传递
泌尿系肾源性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12
作者 张涛 冯莉娟 +3 位作者 张开能 冯文博 殷思范 柯昌兴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1016-1019,共4页
目的探讨泌尿系肾源性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术后经病理证实的6例泌尿系肾源性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入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为24~70岁,中位年龄54.5岁。以肉眼血尿为首发症... 目的探讨泌尿系肾源性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术后经病理证实的6例泌尿系肾源性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入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为24~70岁,中位年龄54.5岁。以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2例,下尿路症状2例,体检发现左肾占位1例,1例因双肾积水行肾穿刺造瘘发现。病程为7天~1年余。位于膀胱、前列腺、输尿管分别为4例、1例、1例。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示:肿瘤直径范围0.2~1.0 cm,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单层排列,核圆或类圆形,核仁及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化示:PAX-8、PAX-2阳性表达均为4例,CK7阳性表达3例,P504S阳性表达1例,GATA3、p63阴性表达均为4例,PSA阴性表达3例,Ki-67增殖指数1%~3%。随访2~48个月,5例存活者均未见转移及复发。结论肾源性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病变,可发生于泌尿道各部位,男性发病率高,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且易误诊,确诊依赖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手术为其主要治疗方式,术后应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源性腺瘤 临床病理特征 诊断
下载PDF
肾源性腺瘤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
13
作者 侯川 刘冰 秦军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53-55,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肾源性腺瘤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特征及发病机制等。【方法】收集3例肾源性腺瘤,观察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3例腺瘤分别位于前列腺(1例)、输尿管(2例)。大体观呈乳头或息肉状,镜下见瘤细胞呈小管状、乳头... 【目的】探讨肾源性腺瘤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特征及发病机制等。【方法】收集3例肾源性腺瘤,观察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3例腺瘤分别位于前列腺(1例)、输尿管(2例)。大体观呈乳头或息肉状,镜下见瘤细胞呈小管状、乳头状或实性小巢状及腺泡状。上皮呈立方形,局灶可见"鞋钉"样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瘤细胞呈PAX8(+),CK7(+),P504S(+),CK(+),P63(-),PSA(-),Ki-67指数<2%或>10%。【结论】肾源性腺瘤是一种易误诊的少见病变,掌握其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点是正确诊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源性腺瘤 输尿管 前列腺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膀胱内肾源性腺瘤合并双肾重度积水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文圣 陶韬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32期197-199,共3页
回顾性分析1例膀胱内肾源性腺瘤,复习相关文献,并总结其临床与病理学特征。患者,女,17岁,既往有泌尿道手术史。膀胱镜下见膀胱黏膜局部隆起,呈乳头状。病理组织:膀胱黏膜呈乳头增生,部分钉突状,少量腺管形成。免疫组化结果:PAX-2、PAX-8... 回顾性分析1例膀胱内肾源性腺瘤,复习相关文献,并总结其临床与病理学特征。患者,女,17岁,既往有泌尿道手术史。膀胱镜下见膀胱黏膜局部隆起,呈乳头状。病理组织:膀胱黏膜呈乳头增生,部分钉突状,少量腺管形成。免疫组化结果:PAX-2、PAX-8、CK7、34βE12均阳性,而GATA-3、P63均阴性。膀胱内肾源性腺瘤是泌尿系统一种罕见的良性增生性病变,患者常伴有泌尿道手术病史,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特征,治疗主要为经尿道膀胱病损切除,术后需密切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内肾源性腺瘤 肾小管种植理论 肾小管特异性上皮标志物 肾积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