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9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蚀变指数(CIA)及其在新元古代碎屑岩中的应用 被引量:241
1
作者 冯连君 储雪蕾 +1 位作者 张启锐 张同钢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39-544,共6页
化学蚀变指数(CIA)首先是作为一个判断源区化学风化程度的化学指标被广泛应用的,它的表达式通常表示为:CIA={x(Al2O3)/[x(Al2O3)+x(CaO*)+x(Na2O)+x(K2O)]}×100,主成分均指摩尔分数,CaO*仅为硅酸盐中的CaO.利用CIA分析湖南石门杨... 化学蚀变指数(CIA)首先是作为一个判断源区化学风化程度的化学指标被广泛应用的,它的表达式通常表示为:CIA={x(Al2O3)/[x(Al2O3)+x(CaO*)+x(Na2O)+x(K2O)]}×100,主成分均指摩尔分数,CaO*仅为硅酸盐中的CaO.利用CIA分析湖南石门杨家坪剖面的新元古代地层,发现冰期沉积物(南沱组、东山峰组)的CIA值(60~70)和间冰期沉积物(湘锰组)CIA值(70~75)分别反映了冰期和间冰期的化学风化特点,并且根据渫水河组CIA值(55~70)可以判断渫水河组可能也是冰期的沉积产物.另一方面,可以利用A-CN-K图解判断沉积岩源岩成分,因为样品点在三角图解中投影点的趋势线与Pl-Ksp连线的交点代表的是源岩斜长石和钾长石的比率.据此初步判断渫水河组源岩成分是南秦岭-扬子地区元古宙TTG岩石.此外,钾交代作用在前寒武纪普遍发育,在A-CN-K图解中表现为样品点的趋势线向右偏离预测的风化趋势线,渫水河组的样品点就表现出这样的特征,可以判断渫水河组钾交代作用发育.样品的选取是进行CIA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步骤.首先样品的岩性最好是细屑岩,这样可以排除分选作用对源岩成分的改造;其次,需要考虑去除成岩作用过程中加入的K2O;再次,利用ICV这个化学指标来判断沉积再循环作用对沉积物成分的改造,ICV大于1意味着沉积再循环作用的影响很小,所以选取ICV大于1的细屑岩样品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蚀变指数(CIA) 钾交代 源岩成分 化学风化程度 新元古代 杨家坪剖面
下载PDF
华南双桥山群和河上镇群凝灰岩中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对江南新元古代造山带演化的制约 被引量:172
2
作者 高林志 杨明桂 +4 位作者 丁孝忠 刘燕学 刘训 凌联海 张传恒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44-1751,共8页
通过西澳科庭大学离子探针中心的远程测试,在双桥山群横涌组和安乐林组斑脱岩中获得大量锆石,其SHRIMP U-Pb加权平均年龄为831Ma±5Ma(横涌组)、829Ma±5Ma(安乐林组),在河上镇群上墅组中获得加权平均年龄767Ma±5Ma。锆石S... 通过西澳科庭大学离子探针中心的远程测试,在双桥山群横涌组和安乐林组斑脱岩中获得大量锆石,其SHRIMP U-Pb加权平均年龄为831Ma±5Ma(横涌组)、829Ma±5Ma(安乐林组),在河上镇群上墅组中获得加权平均年龄767Ma±5Ma。锆石SHRIMP U-Pb年龄表明华南地区广为发育的双桥山群应归入新元古界,该年龄为标定双桥山群在地层柱中的位置提供了准确的年代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双桥山群 锆石SHRIMP U-PB年龄 新元古代
下载PDF
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花岗岩组合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对扬子与华夏地块拼合时间与过程的约束 被引量:166
3
作者 薛怀民 马芳 +1 位作者 宋永勤 谢亚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215-3244,共30页
江南造山带东段发育了一系列新元古代的花岗岩类侵入体,本文用LA-ICP-MS锆石U-Pb法对区内出露的主要岩体(包括许村岩体、歙县岩体、休宁岩体、灵山岩体、莲花山岩体、石耳山岩体)进行了定年,并分析了这些岩体代表性样品的主量和微量元... 江南造山带东段发育了一系列新元古代的花岗岩类侵入体,本文用LA-ICP-MS锆石U-Pb法对区内出露的主要岩体(包括许村岩体、歙县岩体、休宁岩体、灵山岩体、莲花山岩体、石耳山岩体)进行了定年,并分析了这些岩体代表性样品的主量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区内的花岗岩类侵入体分属S-型和A-型两类,前者属于同造山的岩浆岩,成分主要为花岗闪长质;后者为晚造山的岩浆岩,成分为花岗质。S-型花岗闪长质岩浆是在碰撞、地壳加厚后由不成熟的变质沉积-火山岩系经减压熔融形成的。由同造山到晚造山阶段,随着地壳应力由挤压转为拉张,所形成的A-型花岗岩中有明显的新生地幔物质的加入。两类岩体的空间分布有明显的规律,且随时间具有明显的向南(大洋侧)迁移的趋势。同造山的S-型花岗闪长质侵入体均分布在皖南蛇绿混杂岩带的北侧(及缝合带内),其中空间位置最北突的许村岩体的侵位时间最早,为850±10Ma;位于皖南蛇绿混杂岩带内,具有同构造特点的歙县岩体的侵位时间为838±11Ma;同样侵位于该缝合带内,具有晚构造特点的休宁岩体的侵位时间为826±6Ma。而晚造山的A型花岗岩均分布在该缝合带的南侧,其中灵山岩体和莲花山岩体的侵位年龄分别为823±18Ma和814±26Ma,两者的侵位时间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后造山裂谷环境下形成的石耳山花岗斑岩的年龄为785±11Ma。我们认为江南造山带形成于新元古代,造山过程具有多岛弧拼贴、多缝合的特点。不同缝合带上洋盆闭合的时间存在着差异,最早闭合的可能是赣东北带(蛇绿岩套)、其次是江山-绍兴带,最后是皖南带(歙县蛇绿岩套)。不同缝合带上发育的岛弧型火山岩在地球化学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前两者是在洋壳基础上发育起来的,而后者是在不成熟的陆壳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江南造山带形成后不久,其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定年 新元古代 S型花岗岩 A型花岗岩 江南造山带 扬子克拉通
下载PDF
新元古时期中国古大陆与罗迪尼亚超大陆的关系 被引量:139
4
作者 陆松年 李怀坤 +3 位作者 陈志宏 于海峰 金巍 郭坤一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515-523,共9页
在概略介绍罗迪尼亚和冈瓦纳超大陆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重点介绍了中国华北、塔里木和扬子等三个克拉通前新元古代大陆地壳演化的主要特征 ,以及塔里木和扬子克拉通新元古代重大热构造事件序列和年代格架。提出塔里木和扬子克拉通新... 在概略介绍罗迪尼亚和冈瓦纳超大陆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重点介绍了中国华北、塔里木和扬子等三个克拉通前新元古代大陆地壳演化的主要特征 ,以及塔里木和扬子克拉通新元古代重大热构造事件序列和年代格架。提出塔里木和扬子克拉通新元古代地质历史具有较大的相似性 ,而与华北克拉通有明显差异。华北克拉通未出现与罗迪尼亚超大陆汇聚和裂解作用有关的、强烈的新元古代热构造事件群。根据现有的古地磁和地质资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三大克拉通 新元古代 超大陆
下载PDF
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演化——Rodinia超大陆解体的前奏 被引量:145
5
作者 王剑 刘宝珺 潘桂棠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5-145,共11页
沉积学研究表明 ,华南新元古代沉积盆地具典型裂谷盆地沉积演化特征。代表裂谷盆地早期形成阶段的成因相组合有 :冲洪积相组合、陆相 (或海相 )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相组合、滨浅海相沉积组合、淹没碳酸盐台地及欠补偿盆地黑色页岩相组合 ... 沉积学研究表明 ,华南新元古代沉积盆地具典型裂谷盆地沉积演化特征。代表裂谷盆地早期形成阶段的成因相组合有 :冲洪积相组合、陆相 (或海相 )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相组合、滨浅海相沉积组合、淹没碳酸盐台地及欠补偿盆地黑色页岩相组合 ;而代表中、后期形成阶段的成因相组合有 :滨岸边缘相至深海相组合 ,冰期冰积岩相组合、碳酸盐岩及碳硅质细碎屑岩相组合。华南裂谷盆地岩相古地理演化经历了 5个重要的时期 ,整体上反映了一个由陆变海、由地堑 -地垒相间盆地变广海盆地、由浅海变深海、盆地由小变大的演化过程。裂谷盆地的形成经历了裂谷基的形成、地幔柱作用与裂谷体的形成、被动沉降(下拗 )与裂谷盖的形成三个阶段。华南裂谷盆地的形成演化与 Rodinia超大陆在新元古代时期的裂解作用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新元古代 裂谷盆地 RODINIA超大陆 沉积盆地 裂解作用
下载PDF
扬子块体西缘新元古代双峰式火山岩的锆石U-Pb年龄和岩石化学特征 被引量:117
6
作者 李献华 周汉文 +2 位作者 李正祥 刘颖 P.Kinny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5-322,共8页
川西地区早震旦世苏雄组火山岩以流纹岩为主,夹有少量玄武岩。苏雄组流纹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为803±12Ma,代表了火山岩的喷发年龄。系统的岩石化学资料表明,苏雄组火山岩是一套典型的弱碱性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大陆裂谷环... 川西地区早震旦世苏雄组火山岩以流纹岩为主,夹有少量玄武岩。苏雄组流纹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为803±12Ma,代表了火山岩的喷发年龄。系统的岩石化学资料表明,苏雄组火山岩是一套典型的弱碱性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扬子块体西缘康滇裂谷非常类似于现代与地幔柱活动有关的高火山活动型裂谷,支持约825Ma华南地幔柱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 双峰式火山岩 锆石U-PB年龄 岩石化学 扬子块体 流纹岩 火山活动
下载PDF
华南新元古代玄武质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从造山运动到陆内裂谷 被引量:124
7
作者 李献华 王选策 +1 位作者 李武显 李正祥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2-398,共17页
华南广泛发育新元古代岩浆岩,深入了解这些新元古代岩浆岩的成因对研究区域大地构造及其在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裂解演化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目前学术界对这些岩浆岩的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还存在很大的分歧。我们在系统分析华南新元... 华南广泛发育新元古代岩浆岩,深入了解这些新元古代岩浆岩的成因对研究区域大地构造及其在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裂解演化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目前学术界对这些岩浆岩的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还存在很大的分歧。我们在系统分析华南新元古代玄武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些玄武质岩石的原始熔体成分和熔体温度,探讨其地幔源区的组成和热结构,为其形成的构造背景提供新的约束;结合近期发表的各种地质观察资料和玄武质岩石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华南晚中元古代-新元古代中期从造山运动到陆内裂谷的地球动力学演化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 玄武质岩石 四堡造山运动 板内裂谷 地幔柱 华南 罗迪尼亚超大陆
下载PDF
华南新元古代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19
8
作者 李献华 李正祥 +3 位作者 葛文春 周汉文 李武显 刘颖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71-273,共3页
SHRIMP锆石U 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 ,云南峨山、江西九岭和安徽许村等 3个岩体的形成年龄分别为818± 10Ma、818± 10Ma和 82 9± 11Ma ,与广西北部的本洞、三防、元宝山、湖北的黄陵岩体以及的广西北部的基性岩墙的年龄完全... SHRIMP锆石U 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 ,云南峨山、江西九岭和安徽许村等 3个岩体的形成年龄分别为818± 10Ma、818± 10Ma和 82 9± 11Ma ,与广西北部的本洞、三防、元宝山、湖北的黄陵岩体以及的广西北部的基性岩墙的年龄完全一致 ,表明在 82 0~ 830Ma期间 ,扬子克拉通在广大区域内几乎同时发生了广泛的地壳重熔和幔源基性岩浆活动。虽然这些花岗岩的类型不同 ,但它们的形成时代相当一致 ,表明这些不同类型的花岗岩应形成于相同或相关的构造环境 ,很可能是地幔柱活动导致下地壳重熔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新元古代 地幔柱 华南
下载PDF
江南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120
9
作者 王孝磊 周金城 +2 位作者 陈昕 张凤凤 孙梓铭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4-735,共22页
处于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之间的江南造山带是理解华南地壳演化、岩浆过程和成矿效应的关键。近年来,围绕江南造山带的构造-岩浆演化产生了较大争论,因而影响到对华南显生宙岩浆-成矿事件内在联系及动力学机制的认识。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对... 处于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之间的江南造山带是理解华南地壳演化、岩浆过程和成矿效应的关键。近年来,围绕江南造山带的构造-岩浆演化产生了较大争论,因而影响到对华南显生宙岩浆-成矿事件内在联系及动力学机制的认识。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对江南造山带研究大量资料,对有关江南造山带形成和演化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剖析和讨论,明确了江南造山带是一个稍晚于世界典型Grenville期造山事件的新元古代的造山带,具有完整的蛇绿岩、岛弧火山岩、高压变质岩、同碰撞岩浆岩、造山磨拉石、碰撞后岩浆岩和造山后岩浆岩等与造山过程相吻合的岩石组合,经历了从洋洋俯冲、弧-陆碰撞到洋-陆俯冲、弧后盆地打开再到造山后伸展的构造过程,在华南中部形成了大量中元古代末到新元古代早期的新生地壳,很可能是显生宙成岩-成矿作用的重要物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造山带 新元古代 RODINIA超大陆 扬子地块 华夏地块
下载PDF
川西新元古代玄武质岩浆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和Nd同位素研究:岩石成因与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111
10
作者 李献华 李正祥 +2 位作者 周汉文 刘颖 梁细荣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29-338,共10页
扬子块体西缘新元古代岩浆活动非常强烈 ,其成因对研究Rodinia超级大陆的演化有重要意义。目前对这些岩浆岩的成因和形成的构造背景存在地幔柱和岛弧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文中对康定地区的冷碛辉长岩进行了SHRIMP锆石UPb、元素和Nd同位... 扬子块体西缘新元古代岩浆活动非常强烈 ,其成因对研究Rodinia超级大陆的演化有重要意义。目前对这些岩浆岩的成因和形成的构造背景存在地幔柱和岛弧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文中对康定地区的冷碛辉长岩进行了SHRIMP锆石UPb、元素和Nd同位素研究 ,结果表明辉长岩结晶年龄为 (80 8± 12 )Ma ,与康定花岗质杂岩在时空上密切共生。虽然辉长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富集岩石圈地幔和 /或基性下地壳物质的混染 ,但其元素和Nd同位素特征总体上与苏雄碱性玄武岩 (典型的板内型玄武岩 )相似 ,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与玄武质岩石相反 ,扬子西缘新元古代花岗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没有明确的构造岩石组合关系。目前的研究资料表明扬子块体西北缘在约 95 0~ 90 0Ma期间可能存在一个近东西向的俯冲带和火山弧 ,但在 86 0~ 75 0Ma期间不存在火山弧 ,这个时期的大规模岩浆活动很可能与Rodinia超级大陆下的一个超级地幔柱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长岩 锆石U—Pb年龄 元素地球化学 ND同位素 扬子块体 新元古代 Rodinh超级大陆
下载PDF
中国新元古代大陆拼合与Rodinia超大陆 被引量:92
11
作者 郭进京 张国伟 +1 位作者 陆松年 赵风清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48-156,共9页
在对前人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中祁连地块前寒武纪基底的研究,认为新元古代(1000~900Ma)中国各主要克拉通地块(包括华夏地块、扬子地块、华北地块、阿拉善—祁连—柴达木地块、塔里木地块)曾经通过晋宁期碰撞拼... 在对前人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中祁连地块前寒武纪基底的研究,认为新元古代(1000~900Ma)中国各主要克拉通地块(包括华夏地块、扬子地块、华北地块、阿拉善—祁连—柴达木地块、塔里木地块)曾经通过晋宁期碰撞拼合带发生过一次全面的多块体复杂拼贴。这次拼贴过程是全球性新元古代格林威尔碰撞造山作用和Rodinia超大陆形成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新元古代拼合的古中国地块在当时位于Rodinia超大陆中北部澳大利亚、劳伦提亚和西伯利亚克拉通地块之间。中国的各主要克拉通地块只不过是巨型格林威尔碰撞带之中夹裹的一些小型地块,且都处于新元古代晚期Rodinia超大陆破裂的中心部位,这些正是中国大陆上克拉通地块活动性大的早期地质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新元古代 大陆拼合 碰撞带 超大陆
下载PDF
新元古时期Rodinia超大陆研究进展述评 被引量:96
12
作者 陆松年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89-495,共7页
新元古时期Rodinia超大陆的假说自1990年提出以来,引起国外许多地质学家的关注,其研究程度不断提高。本文在回顾Rodinia超大陆研究历史的基础上,介绍了Rodinia超大陆的古地理再造图,并着重介绍中国大陆古地块在超大陆中古地理位置的最... 新元古时期Rodinia超大陆的假说自1990年提出以来,引起国外许多地质学家的关注,其研究程度不断提高。本文在回顾Rodinia超大陆研究历史的基础上,介绍了Rodinia超大陆的古地理再造图,并着重介绍中国大陆古地块在超大陆中古地理位置的最新研究动向。文中对建立Rodinia超大陆的标志,特别是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的造山运动和新元古代晚期的裂谷作用进行了评述。同时对我国中—新元古代与Rodinia超大陆研究相关的几个地质问题进行了简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 超大陆 造山运动 裂解 裂谷作用
下载PDF
华夏地块:一个由古老物质组成的年轻陆块 被引量:96
13
作者 于津海 魏震洋 +2 位作者 王丽娟 舒良树 孙涛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0-447,共8页
对华夏地块三个主要前寒武纪地质体出露区变质岩的详细锆石年代学的综合分析显示,华夏地块大致可以被分成武夷山区和南岭-云开区。武夷山区由古元古代核和新元古代(形成于730~820Ma)的盖层组成,构成华夏地块最老的古陆,在其深部... 对华夏地块三个主要前寒武纪地质体出露区变质岩的详细锆石年代学的综合分析显示,华夏地块大致可以被分成武夷山区和南岭-云开区。武夷山区由古元古代核和新元古代(形成于730~820Ma)的盖层组成,构成华夏地块最老的古陆,在其深部很可能还存在一个新太古代基底。新元古代的沉积物主要来自武夷微古陆本身。南岭与云开具有相似的前寒武纪地壳组成,它们主要是由新元古代形成的沉积物夹少量火山岩组成。这些沉积物质中包含了非常古老的中太古代和新太古代组分,甚至古太古代组成。Grenville期和中元古代组分是其中最丰富的。这些组分在华夏没有对应出露的岩石,说明它们主要来自另外一个曾经与华夏相邻的陆块。该陆块很可能是东印度-东南极大陆。南岭-云开区最初可能是Rodinia超大陆裂解时形成的一个裂谷盆地,加里东的造山运动使盆地中的沉积物挤压、褶皱和隆起,与武夷陆块共同构成了一个新的年轻的大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地块 新元古代 地壳物质组成 加里东造山作用
下载PDF
Petrogenesis of the Neopro-terozoic bimodal volcanic rocks along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Block:New constraints from Hf isotopes and Fe/Mn ratios 被引量:93
14
作者 LI Xianhua QI Changshi +4 位作者 LIU Ying LIANG Xirong TU Xianglin XlE Liewen YANG Yuehe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5年第21期2481-2486,共6页
High-precision major element and Hf isotope data are reported for the Neoproterozoic Suxiong volcanic rocks along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Block. These volcanic rocks have variable εHf(T) values and Fe/Mn ra... High-precision major element and Hf isotope data are reported for the Neoproterozoic Suxiong volcanic rocks along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Block. These volcanic rocks have variable εHf(T) values and Fe/Mn ratios. The relatively primitive basalts have high Fe/Mn ratios and high Hf-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indicating that they were generated by partial melting of garnet clinopyroxene in mantle plume at high pressure. Thus, the Suxiong basalts are genetically related to the proposed Neoproterozoic super-plume. On the contrary, a few differentiated basalts have low Fe/Mn ratios and low Hf-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They are likely to experience assimilation-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The Suxiong rhyolites have consistent Hf and Nd model ages of 1.3―1.4 Ga. They are likely generated by shallow dehydration melting of pre-existing young arc igne-ous rocks associated with the basaltic underplating/intrusion in a continental ri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页岩 同位素 玄武岩 岩石学
原文传递
中国中—新元古代地层年表的修正——锆石U-Pb年龄对年代地层的制约 被引量:89
15
作者 高林志 丁孝忠 +1 位作者 庞维华 张传恒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共7页
报道了全国地层委员会的中一新元古代地层年表新标定的方案:即长城系限定在L8~1,6Ga;蓟县系限定在1.6~1.4Ga;待建系1.4~1.0Ga;青白口系限定在1.0~0.78Ga;南华系限定在780~635Ma及震旦系限定在635~542Ma。新年表突出3... 报道了全国地层委员会的中一新元古代地层年表新标定的方案:即长城系限定在L8~1,6Ga;蓟县系限定在1.6~1.4Ga;待建系1.4~1.0Ga;青白口系限定在1.0~0.78Ga;南华系限定在780~635Ma及震旦系限定在635~542Ma。新年表突出3个方面的标定:1)对长城系和蓟县系的年代学限定;2)依据蓟县剖面的新年龄信息,在中国年表中表示了“待建系”的位置;3)对南华系下限的限定。依据新地层年表,有关的地层对比和构造背景解疑将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华北古陆、扬子古陆和塔里木块体上最新的系列锆石U—Pb测年结果,初步揭示中国古陆前寒武系火山事件的存在和分布范围,结合全球的大陆动力学的基本特征,将有利于建立一个前寒武纪统一的、精确的和具有年代系统的高精度年龄的地层年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地层 构造事件 绝对年龄 中元古代 新元古代 中国古陆
原文传递
华南“南华系”研究新进展——论南华系地层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86
16
作者 王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91-495,共5页
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系由一系列地堑、地垒式次级盆地组成,裂谷系地层位于震旦系与四堡造山不整合面之间,区域上侧向延伸不连续,呈“楔状地层”展布。大量新的U-Pb同位素年龄资料表明,“楔状地层”下部(包括板溪群或与之相当的高涧群、芙... 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系由一系列地堑、地垒式次级盆地组成,裂谷系地层位于震旦系与四堡造山不整合面之间,区域上侧向延伸不连续,呈“楔状地层”展布。大量新的U-Pb同位素年龄资料表明,“楔状地层”下部(包括板溪群或与之相当的高涧群、芙蓉溪群、丹洲群、下江群、登山群、厉口群等)的底界年龄均小于或接近820Ma。因此,在华南四堡造山不整合面之上缺失了与华北青白口系相当的绝大部分地层(1000~820Ma),这一结论与目前中国华南地层划分方案不同。由于820Ma代表了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系沉积超覆的“起点”年龄,且这一重要沉积事件的时间又与国际地层委员会新元古界三分方案中成冰系的底界年龄接近,因此,建议将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系沉积超覆地层与四堡造山带变质岩系之间的不整合面作为"南华系"的底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新元古界 南华系 裂谷盆地 楔状地层
下载PDF
从罗迪尼亚到冈瓦纳超大陆——对新元古代超大陆研究几个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82
17
作者 陆松年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41-448,共8页
概略介绍了中—新元古代罗迪尼亚和冈瓦纳超大陆研究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 ,简要总结了中国中部年轻造山带和相邻克拉通区新元古代早期陆块汇聚和嗣后所发生的裂解地质记录的特征和时代 ,指出中国新元古代重大热构造事件所发生的时间滞后... 概略介绍了中—新元古代罗迪尼亚和冈瓦纳超大陆研究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 ,简要总结了中国中部年轻造山带和相邻克拉通区新元古代早期陆块汇聚和嗣后所发生的裂解地质记录的特征和时代 ,指出中国新元古代重大热构造事件所发生的时间滞后于北美格林威尔造山运动 ,二者不是同一时代。同时根据中国西部已获得的不少 60 0~ 5 0 0Ma之间的同位素年代学信息 ,强调不应忽视泛非期超大陆事件对我国西部地区的影响。在研究中国大陆新元古代地质时 ,应通过比较大地构造地质学的研究 ,立足于中国的实际 ,重视全球构造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 罗迪尼亚 冈瓦纳 超大陆 中国古大陆 造山带 热-构造事件 同位素年代学
下载PDF
扬子地台西缘结晶基底的时代 被引量:87
18
作者 耿元生 杨崇辉 +3 位作者 王新社 任留东 杜利林 周喜文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9-441,共13页
对扬子地台西缘结晶基底变质地层以及岩浆片麻岩中变质地层残片或包裹体中锆石SHRIMPU-Pb同位素年龄研究表明,在康定地区辉长–闪长质片麻岩中,表壳岩包体—糜棱岩化的长英质片岩和宝兴地区黑云斜长角闪岩的年龄分别为816±8.6Ma和8... 对扬子地台西缘结晶基底变质地层以及岩浆片麻岩中变质地层残片或包裹体中锆石SHRIMPU-Pb同位素年龄研究表明,在康定地区辉长–闪长质片麻岩中,表壳岩包体—糜棱岩化的长英质片岩和宝兴地区黑云斜长角闪岩的年龄分别为816±8.6Ma和826±13Ma,代表了它们的原岩——酸性火山岩和火山凝灰岩的形成年龄;泸定地区变质岩层中长英质糜棱岩和斜长角闪岩的年龄分别为816±9Ma和818±8Ma,代表了中性火山岩和基性火山岩的形成时代;茨达地区斜长角闪岩和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年龄分别为830±7Ma和827±10Ma,代表了其原岩火山–沉积建造的形成时代。以上数据表明,所谓的结晶基底都是新元古代的产物,在形成时间上与盐边群、盐井群等褶皱基底的相一致,只是变质程度上略有差异。因此该区并不存在古老(太古宙—古元古代)的结晶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基底 地质年代学 锆石SHRIMPU-PB年龄 新元古代 扬子地台西缘 川西
下载PDF
川西新元古代双峰式火山岩成因的微量元素和Sm-Nd同位素制约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74
19
作者 李献华 周汉文 +1 位作者 李正祥 刘颖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4-276,共13页
系统的微量元素和Sm Nd同位素分析表明 ,川西地区早震旦世苏雄组双峰式火山岩中的大多数玄武岩具有高的正εNd(T)值 (+5~ +6)、大离子亲石元素和LREE富集 ,与现代典型的洋岛玄武岩和大陆溢流玄武岩省中的碱性玄武岩有非常相似的地球化... 系统的微量元素和Sm Nd同位素分析表明 ,川西地区早震旦世苏雄组双峰式火山岩中的大多数玄武岩具有高的正εNd(T)值 (+5~ +6)、大离子亲石元素和LREE富集 ,与现代典型的洋岛玄武岩和大陆溢流玄武岩省中的碱性玄武岩有非常相似的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组成特征。酸性火山岩的εNd(T)值较低 (+1 1~ +2 6) ,地球化学特征总体上与A2 型花岗岩相似 ,它们是受地壳混染的OIB型玄武质岩浆在地壳中部的一个“双扩散”岩浆房通过结晶分异形成的。苏雄组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典型的大陆裂谷环境 ,非常类似于现代与地幔柱活动有关的高火山活动型裂谷火山岩 ,扬子块体西缘 80 0Ma前的裂谷作用和火山活动应是约 82 5Ma前的华南地幔柱活动引发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 大地构造 新元古代 双峰式火山岩 微量元素 SM-ND同位素 扬子块体 四川
下载PDF
秦岭造山带中两条新元古代岩浆岩带 被引量:76
20
作者 陆松年 陈志宏 +2 位作者 李怀坤 郝国杰 相振群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5-173,共9页
秦岭造山带中的新元古代岩浆岩带分为南、北两带,北带主要发育于秦岭岩群分布区,由新元古代早期花岗质岩石组成,由于受到强烈变质、变形,构成了NW向花岗片麻岩体群。岩石总体化学特征反映一种挤压性的动力学背景,其形成时代集中在95 5~... 秦岭造山带中的新元古代岩浆岩带分为南、北两带,北带主要发育于秦岭岩群分布区,由新元古代早期花岗质岩石组成,由于受到强烈变质、变形,构成了NW向花岗片麻岩体群。岩石总体化学特征反映一种挤压性的动力学背景,其形成时代集中在95 5~84 4 Ma。南带分布于陡岭岩群分布区、南秦岭及“勉略构造带”以南的汉南一带,由双峰式火山岩、基性辉长岩侵入体及板内花岗质侵入岩组成。与北带花岗质岩石所受到的强烈变质、变形形成鲜明对比,除邻近构造带的岩体外,它们变质、变形程度较弱,以弱片麻状至块状构造为主,形成时代介于810~710 Ma之间,反映大陆地壳处于减薄的伸展机制。这条岩浆岩带的发育,显示秦岭造山带南部曾存在一条新元古代中期裂谷带,它是劳伦、澳大利亚和塔里木—扬子等大陆初始裂解的产物,也是古太平洋形成的前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造山带 新元古代岩浆岩带 花岗质岩石 化学特征 动力学 形成时代 变质现象 变形现象 伸展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