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莓红叶根腐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1
作者 刘艳茹 曹莹 +4 位作者 孙琰 张志宏 吴迪 王丰 严雪瑞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4-108,共5页
0引言近年来,在草莓‘甜查理’等品种上出现一种新病害,发病初期表现为叶片红色,后期全株萎蔫。2019年课题组对采自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的草莓红叶病样进行分离,初步鉴定为类拟盘多毛孢真菌。经与国内已报道危害草莓的类拟盘多毛孢真菌Ne... 0引言近年来,在草莓‘甜查理’等品种上出现一种新病害,发病初期表现为叶片红色,后期全株萎蔫。2019年课题组对采自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的草莓红叶病样进行分离,初步鉴定为类拟盘多毛孢真菌。经与国内已报道危害草莓的类拟盘多毛孢真菌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1-5]比较,结果发现课题组分离的菌株与N.clavispora在系统树上明显区分,推测待测菌株属于危害草莓的新纪录种群,需开展深入鉴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盘多毛孢 新病害 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红叶病 根腐病 甜查理 贾汪区 草莓
原文传递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 causing flower blight on Anthurium andraeanum in Thailand 被引量:3
2
作者 Wilailuck Daengsuwan Prisana Wonglom +1 位作者 Siwaret Arikit Anurag Sunpapao 《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 SCIE CSCD 2021年第6期573-578,共6页
Flower blight on anthurium(Anthurium andraeanum)was observed during August 2018 on an anthurium cultivation farm in the Songkhla Province of southern Thailand.The fungal isolate was identified as Neopestalotiopsis cla... Flower blight on anthurium(Anthurium andraeanum)was observed during August 2018 on an anthurium cultivation farm in the Songkhla Province of southern Thailand.The fungal isolate was identified as 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 based on the morphology and DNA sequence of 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α(tef1-α),andβ-tubulin(tub)genes.The phylogenetic tree,based on the combined sequences of ITS,tef1-α,and tub,confirmed this pathogen as N.clavispora.Pathogenicity of the species was confirmed according to Koch’s postulate:N.clavispora could infect anthurium.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N.clavispora as a pathogen of anthur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mingo flower MORPHOLOGY Molecular properties 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 Pathogenicity test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 , A New Etiological Agent of Leaf Spot Isolated from Banana 被引量:1
3
作者 Yanxiang QI Hong ZHAO +5 位作者 He ZHANG Yixian XIE Fanyun ZENG Jun PENG Qunfang YU Xin ZHANG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22年第6期1-3,共3页
[Objectives]The study was to confirm the etiological agent of leaf spot on banana in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Methods]Fungus isolate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diseased tissues,and cultured to observe the morphological ... [Objectives]The study was to confirm the etiological agent of leaf spot on banana in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Methods]Fungus isolate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diseased tissues,and cultured to observe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lony and spore.Furthermore,phylogenetic analyses and pathogenicity test were also conducted to confirm the pathogen.[Results]The fungus isolated from the diseased tissues was identified as 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Conclusions]N.clavispora is a new pathogen causing leaf spot of banana.This research provides the first description of N.clavispora as a causal agent on banana in China,and adds new insights related to the host range of N.clavispo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sa acuminate 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 SYMPTOM Morphology PHYLOGENY PATHOGENICITY
下载PDF
Neopestalotiopsis eucalypti,a causal agent of grapevine shoot rot in cutting nurseries in China
4
作者 MA Xuan-yan JIAO Wei-qi +6 位作者 LI Heng ZHANG Wei REN Wei-chao WU Yan ZHANG Zhi-chang LI Bao-hua ZHOU Shan-yu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3684-3691,共8页
Grapevine(Vitis vinifera L.)is an economically important fruit crop in the world,and China ranks first in the production of grapes with approximately 15%of the world’s total yield.However,diseases that cause the deat... Grapevine(Vitis vinifera L.)is an economically important fruit crop in the world,and China ranks first in the production of grapes with approximately 15%of the world’s total yield.However,diseases that cause the death of grapevine shoots pose a severe threat to the production of grapes.In this study,the fungus Neopestalotiopsis eucalypti was identified as a causal pathogen of grapevine shoot rot based on the morphology of conidia and a phylogenetic analysis.The phylogenetic analysis was performed with three isolates based on the combined sequence of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region of ribosomal DNA,part of the 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alpha(Tef)and theβ-tubulin(Tub2)genes.The three isolates were all identified as N.eucalypti.Pathogenicity tests of the three fungal isolates were conducted on grapevines shoots in vitro and in vivo.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ree fungal isolates caused severe rot lesions on the inoculated grapevine shoots,and N.eucalypti was re-isolated from the inoculated grapevine shoots.Therefore,N.eucalypti was confirmed as a causal agent of the grapevine shoot rot.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N.eucalypti causing grapevine shoot disease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opestalotiopsis eucalypti grapevine shoot rot multigene phylogenetic analysis pathogenicity
下载PDF
九种杀菌剂对新拟盘多毛孢病菌的室内毒力作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温浩 魏佳爽 +2 位作者 张桂军 毕扬 闫哲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7-443,共7页
新拟盘多毛孢叶斑病是在草莓上发现的一种新病害。本研究对采自北京昌平、山东诸城、云南保山及广东惠州等地草莓Fragaria×ananassa发病叶片进行了组织分离,结合形态特征和ITS系统发育分析对所分离获得的8株疑似拟盘多毛孢叶斑病... 新拟盘多毛孢叶斑病是在草莓上发现的一种新病害。本研究对采自北京昌平、山东诸城、云南保山及广东惠州等地草莓Fragaria×ananassa发病叶片进行了组织分离,结合形态特征和ITS系统发育分析对所分离获得的8株疑似拟盘多毛孢叶斑病病菌进行了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病原菌对8种代表性杀菌剂及新型药剂——双苯菌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所分离得到的病原菌为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双苯菌胺对8株新拟盘多毛孢N. clavispora的毒力最强,平均EC50值为(0.004±0.002)μg/mL,可作为防治草莓叶斑病的首选药剂;其次为咪鲜胺、嘧菌酯、戊唑醇、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和腈菌唑,平均EC50值在0.006~0.803μg/mL之间;百菌清毒力较低,而代森锰锌对新拟盘多毛孢N.clavispora几乎没有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对合理使用杀菌剂防治草莓新病害——新拟盘多毛孢叶斑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双苯菌胺 草莓 新拟盘多毛孢 叶斑病 毒力
下载PDF
复合菌剂防治草莓根腐病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梦园 杜延全 +2 位作者 蔡威威 王子浩 朱建强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0-110,共11页
为了获得草莓根腐病病原菌新棒状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的拮抗菌,筛选出3株生防效果好的菌株: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17)、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en-27)和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 为了获得草莓根腐病病原菌新棒状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的拮抗菌,筛选出3株生防效果好的菌株: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17)、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en-27)和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Y1-7),进行室内目标病原菌的平板对峙试验和生防效果的广谱性验证试验,对抑菌圈边缘菌丝进行10×4倍和10×10倍的显微镜观察,检测3株生防菌的代谢产物中是否含有吲哚乙酸(indoleacetic acid,IAA)和铁载体等促生物质和脂肽活性类抗病物质,并设计盆栽和田间试验检测其防病、促生和增产效果。室内平板对峙试验显示,供试3株生防菌均对目标病原菌及草莓灰霉病等6种病原菌有拮抗效果,抑菌圈边缘菌丝出现变细、扭曲、分支增多等畸形现象。3株生防菌均产生促生物质IAA和铁载体,菌株胞外粗提物具有拮抗拟盘多毛孢的效果,以上结果初步证明3株生防菌均具有促生抗病潜力。盆栽试验表明,同一生防菌的防病效果优于抗病效果,复合菌的防病促生效果优于单一菌株,防治效果高达73.68%。田间试验表明,复合菌处理防病增产效果较优,防治效果高达57.18%~66.00%,每公顷增产12.97%~37.99%。盆栽和田间试验印证了3株生防菌分别具有促生防病及增产效果,以3株生防菌复合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根腐病 新棒状拟盘多毛孢 贝莱斯芽胞杆菌 解淀粉芽胞杆菌 枯草芽胞杆菌
下载PDF
国内新发危险性橡胶树拟盘多毛孢叶斑病鉴定及其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博勋 刘先宝 +5 位作者 时涛 蔡吉苗 郑肖兰 冯艳丽 徐春华 黄贵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16-1624,共9页
基于目前橡胶树拟盘多毛孢叶斑病在境外主要植胶国爆发流行的态势,以及对天然橡胶产业经济带来的巨大影响。笔者前期对我国海南、云南、广东等省橡胶主产区的13个农场和胶园进行了病害踏查,在我国海南省乐东县志仲镇乐东保显农场发现了... 基于目前橡胶树拟盘多毛孢叶斑病在境外主要植胶国爆发流行的态势,以及对天然橡胶产业经济带来的巨大影响。笔者前期对我国海南、云南、广东等省橡胶主产区的13个农场和胶园进行了病害踏查,在我国海南省乐东县志仲镇乐东保显农场发现了疑似橡胶树拟盘多毛孢叶斑病病样。本研究将该疑似病样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和致病力测定,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分析,确定该病原菌为新拟盘多毛孢属(Neopestalotiopsis)的Neopestalotiopsis aotearoa Maharachch.,K.D.Hyde&Crous;基础生物学特性分析表明,该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8℃,孢子致死温度为50℃;适宜pH为6.5,最适碳源为蔗糖和D-葡萄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钾和大豆蛋白胨;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8 d后产孢。初步明确了该病的病原及其基础生物学特性,为提前储备防治该病的相关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拟盘多毛孢叶斑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一株茶轮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 被引量:8
8
作者 卢声洁 赵兴丽 +4 位作者 罗林丽 程宇豪 张金峰 李帅 周玉锋 《茶叶通讯》 2021年第2期253-258,共6页
为明确发生于贵州省湄潭县茶叶所茶树资源圃中的茶轮斑病病原,采用单孢分离法和离体接种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分别观察形态学特征及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以确定病原菌的种类。结果表明,菌株ZYP04-5能够侵染茶树叶片,是茶轮斑... 为明确发生于贵州省湄潭县茶叶所茶树资源圃中的茶轮斑病病原,采用单孢分离法和离体接种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分别观察形态学特征及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以确定病原菌的种类。结果表明,菌株ZYP04-5能够侵染茶树叶片,是茶轮斑病的致病菌;形态学特征结合病原菌的ITS、β-tubulin和tef1基因分析结果确定引起茶轮斑病的病原菌为卵圆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ellipsospora)。研究结果可为该病菌引起的茶轮斑病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茶轮斑病 卵圆新拟盘多毛孢 致病性
下载PDF
香蕉叶斑病病原菌芭蕉新拟盘多毛孢的鉴定 被引量:4
9
作者 梁嘉莉 吴启松 +3 位作者 陈广全 张荣 徐春香 冯淑杰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0-420,共11页
在广东省茂名市香蕉产区进行病害调查时发现一种为害较为严重的香蕉新发叶斑病害。根据柯赫氏法则对其进行病原菌分离及致病性检测,并根据形态学特征和ITS、β-tubulin和tef1序列分析对该病原菌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病原... 在广东省茂名市香蕉产区进行病害调查时发现一种为害较为严重的香蕉新发叶斑病害。根据柯赫氏法则对其进行病原菌分离及致病性检测,并根据形态学特征和ITS、β-tubulin和tef1序列分析对该病原菌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菌株MM3-2z9能够侵染香蕉叶片,并能诱发与田间类似的症状。其菌落在PDA培养基上呈白色,产生明显的同心轮纹;分生孢子纺锤形,具4个隔膜,中间3个细胞异色,顶细胞无色,锥形,附属丝2~4根(多为3根),基部细胞有1根附属丝,中生,无色。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MM3-2z9菌株3个单孢菌株的ITS、β-tubulin和tef1序列与芭蕉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musae)菌株相应序列的一致性都高于98%,3片段串联构建系统发育树的结果表明,菌株MM3-2z9与芭蕉新拟盘多毛孢(N.musae)亲缘关系最近。基于形态学与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鉴定菌株MM3-2z9为芭蕉新拟盘多毛孢(N.musae)。该病原菌还可快速侵染大蕉和粉蕉‘粉杂1号’的叶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叶斑病 病原菌鉴定 芭蕉新拟盘多毛孢
原文传递
广西澳洲坚果干花病病原菌鉴定
10
作者 王彤彤 蒋婷 +4 位作者 谭德锦 王晓宇 卢艳春 杨志强 徐冬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8-241,252,共5页
笔者于2022年4月在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圃内发现澳洲坚果干花病,该病害危害花序,造成花瓣变褐、花序轴干枯甚至整个花序干枯死亡。本研究根据柯赫氏法则鉴定病原菌,并依据其形态学特征及TEF-TUB-ITS多基因联合... 笔者于2022年4月在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圃内发现澳洲坚果干花病,该病害危害花序,造成花瓣变褐、花序轴干枯甚至整个花序干枯死亡。本研究根据柯赫氏法则鉴定病原菌,并依据其形态学特征及TEF-TUB-ITS多基因联合建树明确病原种类,结果显示其致病菌为亚洲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asiatica与腐生新拟盘多毛孢N.saprophytica。这是亚洲新拟盘多毛孢与腐生新拟盘多毛孢造成澳洲坚果干花病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干花病 亚洲新拟盘多毛孢 腐生新拟盘多毛孢 病原鉴定
下载PDF
高山杜鹃褐斑病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寸海春 何鹏搏 +4 位作者 何鹏飞 吴毅歆 Shahzad Munir 汤再祥 何月秋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07-718,共12页
为明确引起高山杜鹃褐斑病的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采用平板培养法研究了该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筛选了化学杀菌剂及生防细菌。形态特征及rDNA-ITS序列、β-tubulin基因和tef1基因序列分... 为明确引起高山杜鹃褐斑病的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采用平板培养法研究了该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筛选了化学杀菌剂及生防细菌。形态特征及rDNA-ITS序列、β-tubulin基因和tef1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引起高山杜鹃褐斑病的病原菌为棒孢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该病原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28℃,适宜在偏酸性培养基上生长,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牛肉膏,最适生长培养基为PDA。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氟硅唑、氟环唑、戊唑醇及异菌脲对棒孢新拟盘多毛孢的EC50分别为0.7991、2.2756、2.7425、3.7366和4.8757 mg/L;实验室前期筛选出芽胞杆菌属的4株生防细菌,在室内处理离体叶10 d后,对褐斑病的防效达57.51%–75.97%。为研究高山杜鹃褐斑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杜鹃 褐斑病 棒孢新拟盘多毛孢 杀菌剂 生防菌
原文传递
青脆李枯萎病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药剂筛选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玉珠 陈娜 +4 位作者 胡军华 张嘉 占爽 陈力 乔兴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8-304,共7页
对重庆万州出现的青脆李枯萎病部进行组织分离,得到菌株HYL2-2和HYL2-5,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ITS和TUB2)鉴定,明确HYL2-2为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sp.),HYL2-5为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对健康青脆李进... 对重庆万州出现的青脆李枯萎病部进行组织分离,得到菌株HYL2-2和HYL2-5,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ITS和TUB2)鉴定,明确HYL2-2为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sp.),HYL2-5为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对健康青脆李进行致病性测试结果表明,2个病原菌对青脆李的枝条、叶片和果实均有致病性。运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室内药剂筛选,在16种杀菌剂中,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新拟盘多毛孢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0.0554μg/m L;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对小孢拟盘多毛孢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0.002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脆李 新拟盘多毛孢 小孢拟盘多毛孢 致病性 药剂筛选 重庆万州
下载PDF
临沂地区草莓叶枯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13
作者 梁松 高媛 +5 位作者 于新 徐文凤 邢芳芳 艾立山 李新柱 孟祥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40-143,共4页
为明确山东临沂地区草莓叶枯病的致病菌类型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和柯赫氏法则,对山东省临沭县草莓种植园的草莓叶枯样品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以及致病性回接试验,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分离出一株草莓叶枯致病菌CM1,... 为明确山东临沂地区草莓叶枯病的致病菌类型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和柯赫氏法则,对山东省临沭县草莓种植园的草莓叶枯样品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以及致病性回接试验,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分离出一株草莓叶枯致病菌CM1,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棒状拟盘多毛孢菌(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该菌株可导致草莓叶片出现黑褐色病斑,后期产生墨水状黏稠小黑点,该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株最适生长条件:温度25℃,pH为6,蔗糖作为碳源,氮源为牛肉膏或蛋白胨。该试验首次报道了山东临沂地区棒状拟盘多毛孢菌对草莓叶片的致病能力,为今后草莓叶枯病的病原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叶枯病 新棒状拟盘多毛孢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对棒状新拟盘多毛孢侵染的番石榴果实抗病性的影响
14
作者 陈洪彬 陈蕾伊 +4 位作者 肖玉珉 蒋璇靓 林育钊 郑金水 郑宗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2-248,共7页
研究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对棒状新拟盘多毛孢侵染所致番石榴果实环斑病发生和抗病物质代谢的影响。以‘西瓜红’番石榴果实为实验材料,以无菌水浸泡处理10 min后接种棒状新拟盘多毛孢的番石榴果实为对照组,以2.0 g/Lε... 研究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对棒状新拟盘多毛孢侵染所致番石榴果实环斑病发生和抗病物质代谢的影响。以‘西瓜红’番石榴果实为实验材料,以无菌水浸泡处理10 min后接种棒状新拟盘多毛孢的番石榴果实为对照组,以2.0 g/Lε-PL溶液浸泡处理10 min后接种棒状新拟盘多毛孢的番石榴果实为处理组,并在(28±1)℃、90%相对湿度下贮藏7d,每天取样测定果实病斑直径、细胞膜透性、木质素质量分数及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与棒状新拟盘多毛孢接种番石榴果实相比,ε-PL可以降低棒状新拟盘多毛孢接种番石榴果实的病斑直径和细胞膜透性,保持较高的果实木质素质量分数及β-1,3-葡聚糖酶、肉桂酸-4-羟化酶、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质酶和肉桂醇脱氢酶等抗病相关酶活性。因此认为,ε-PL通过诱导提高采后番石榴果实木质素水平和抗病相关酶活性,维持果实细胞膜结构的稳定,进而增强番石榴果实采后抗病性,从而延缓由棒状新拟盘多毛孢侵染所致番石榴果实环斑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果实 Ε-聚赖氨酸 棒状新拟盘多毛孢 环斑病 抗病性
下载PDF
福建番石榴环斑病菌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及抑制剂筛选
15
作者 陈洪彬 安莹莹 +3 位作者 陈蕾伊 陈艺晖 蒋璇靓 林育钊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8-749,共12页
【目的】明确番石榴果实采后环斑病发生的致病病原菌及其对番石榴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筛选能抑制该病原菌的有效抑制剂。【方法】病原菌分离于发生环斑病的番石榴果皮病健交界处,并对该致病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分子鉴定与系统发育树分析... 【目的】明确番石榴果实采后环斑病发生的致病病原菌及其对番石榴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筛选能抑制该病原菌的有效抑制剂。【方法】病原菌分离于发生环斑病的番石榴果皮病健交界处,并对该致病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分子鉴定与系统发育树分析。另外,初步研究番石榴环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环斑病菌侵染对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和评价不同抑制剂(ε-聚赖氨酸、水杨酸和褪黑素)对环斑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根据环斑病菌的菌丝与分生孢子的形态特征及基于rDNA-ITS、TUB和TEF-1α测序结果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将福建番石榴环斑病菌鉴定为棒状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葡萄糖和D-果糖、蛋白胨、7、25℃分别作为番石榴N. clavispora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氮源、pH、温度。此外,与未接种N. clavispora番石榴果实相比,接种N. clavispora果实具有较高的病斑直径和细胞膜透性,较低的果实硬度和色调角h值。体外试验表明,适当浓度的ε-聚赖氨酸、水杨酸和褪黑素处理对番石榴N. clavispora的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作为抑制N. clavispora侵染所致番石榴果实采后环斑病的抗菌剂。【结论】引起福建番石榴果实环斑病的病原菌为棒状新拟盘多毛孢(N. clavispora),且4.000 mg·mL^(-1)ε-聚赖氨酸对病原菌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可为后续番石榴环斑病的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果实 环斑病 棒状新拟盘多毛孢 生物学特性 抑菌分析
下载PDF
一株草莓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16
作者 王梦园 杜延全 +3 位作者 闫加力 汪丹 张阳阳 朱建强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3期113-120,共8页
为明确山东省临沂市草莓根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菌株ZHG01,经形态学特征及rDNA-ITS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通过研究不同培养环境对菌丝生长的影响探究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株ZH-G01平皿菌落正... 为明确山东省临沂市草莓根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菌株ZHG01,经形态学特征及rDNA-ITS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通过研究不同培养环境对菌丝生长的影响探究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株ZH-G01平皿菌落正面呈白色丝绒状,未产生色素;背面略微发黄,分生孢子5个细胞,纺锤状,中心3个褐色异色胞,顶部具有3~4根附属丝;菌株ZH-G01 ITS序列与GenBank中新棒状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相似性达99%以上,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特征将菌株ZH-G01鉴定为新棒状拟盘多毛孢(登录号为MN559410)。菌株ZH-G01伤根接种后30 d草莓植株地上部萎蔫,中柱中心和不定根呈褐色,根部病组织可再次分离菌株ZH-G01。该菌株在25℃、pH 4.0~10.0条件下,培养于PDA、胡萝卜琼脂培养基中长势较好;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对木糖醇利用效果最差;最适氮源为酵母膏,对尿素的利用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根腐病 新棒状拟盘多毛孢 鉴定 生物学特性 培养环境 菌丝生长
下载PDF
蓝莓枝枯病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对杀菌剂敏感性研究
17
作者 沈丹琦 周晓琪 +1 位作者 许雪松 陈名君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47,共9页
以蓝莓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蓝莓枝枯病的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基于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H开展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最后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病原菌对4种常用化学杀菌剂的敏感性的研究方法,研究了该病... 以蓝莓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蓝莓枝枯病的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基于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H开展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最后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病原菌对4种常用化学杀菌剂的敏感性的研究方法,研究了该病原菌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及敏感杀菌剂,以期为严重影响蓝莓经济价值的枝枯病的流行预测和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蓝莓枝枯病致病菌为棒状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其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磷酸二氢铵,最适pH为8,最适温度为25℃。抑菌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戊唑·咪鲜胺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枝枯病 棒状新拟盘多毛孢 生物学特性 抑菌性测定 杀菌剂
原文传递
草莓红叶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与防控药剂筛选
18
作者 凌焕贵 杨峰 +2 位作者 尹俞蓉 陈宸 陈夕军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0-139,共10页
红叶病是一种新发现的草莓真菌病害,近年各地均有发生,给草莓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为明确草莓红叶病致病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探究病原菌侵入方式,并筛选防控草莓红叶病的化学药剂,采集辽宁丹东地区的草莓红叶病样品,利用组织分离、孢子... 红叶病是一种新发现的草莓真菌病害,近年各地均有发生,给草莓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为明确草莓红叶病致病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探究病原菌侵入方式,并筛选防控草莓红叶病的化学药剂,采集辽宁丹东地区的草莓红叶病样品,利用组织分离、孢子悬浮液接种、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方法明确其病原菌种类及侵染方式,探索室内条件下温度、pH、碳源和氮源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测定6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毒力。结果表明:草莓红叶病的致病菌为蔷薇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rosae),可通过伤口侵入;N.rosae在25℃、pH 7.0条件下最适合生长,以可溶性淀粉、葡萄糖或蔗糖为碳源,以牛肉膏或硫酸铵为氮源;咪鲜胺、咯菌腈、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对N.rosae的抑制效果较好,EC50值分别为0.022 8、0.087 3、1.263 6、3.123 9和5.304 6μg·mL-1,嘧菌酯效果较差,EC50值为120.482 3μg·mL-1。这一研究为草莓红叶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红叶病 蔷薇新拟盘多毛孢 生物学特性 药剂筛选
下载PDF
草莓叶枯病生防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效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松 孟祥坤 +5 位作者 于新 徐文凤 邢芳芳 郑树林 李新柱 王亮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2-99,共8页
为筛选防治草莓叶枯病的生防芽孢杆菌(Bacillus spp.),采集健康草莓根际土壤,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对峙法,筛选对草莓叶枯病具有较高防效的芽孢杆菌,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初步研究其发酵特性,... 为筛选防治草莓叶枯病的生防芽孢杆菌(Bacillus spp.),采集健康草莓根际土壤,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对峙法,筛选对草莓叶枯病具有较高防效的芽孢杆菌,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初步研究其发酵特性,同时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法对其防治效果进行验证,通过血平板法和盆栽试验法对菌株安全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筛选得到一株对草莓叶枯病菌(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具有较高抑制效果的芽孢杆菌B125,其平板抑菌率达到75.44%,经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其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利用液体发酵培养以及热风干燥法制备得到菌株B125菌粉,其菌粉对草莓叶枯病的室内离体叶片防效达到61.69%,安全性试验表明,该菌株不具备溶血性,对作物生长无害且可以显著促进作物生长。综上,贝莱斯芽孢杆菌B125能够显著抑制草莓叶枯病菌的生长,具有较高的工业生产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叶枯病 生物防治 新拟盘多毛孢 贝莱斯芽孢杆菌 防治效果
下载PDF
槟榔新拟盘多毛孢叶斑病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晶 谢开泽 +1 位作者 张超 谢昌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71-1678,共8页
为了确定引起槟榔叶斑病的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从采集的病害标本上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和纯化并对菌株的致病性进行测定,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ITS-TUB-TEF)联合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研究该病原菌在不... 为了确定引起槟榔叶斑病的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从采集的病害标本上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和纯化并对菌株的致病性进行测定,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ITS-TUB-TEF)联合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研究该病原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引起槟榔叶斑病的病原菌为Neopestalotiopsis sonneratae。该病原菌菌丝在C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在MEA培养基上气生菌丝最发达;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均为28℃;24 h光照条件最利于菌丝生长;菌丝生长最佳pH为5,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H为6。该研究结果可为槟榔叶斑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叶斑病 新拟盘多毛孢 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