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苏技术降低我国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死亡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鸿斌 顾建明 +1 位作者 冯海娟 沈莉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年第5期1031-1034,共4页
目的:评价新生儿复苏技术对我国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死亡率下降的效果。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资料,收集有关新生儿复苏项目现状与效果的相关文献,并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非随机前后对照试验的二分类数据Met... 目的:评价新生儿复苏技术对我国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死亡率下降的效果。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资料,收集有关新生儿复苏项目现状与效果的相关文献,并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非随机前后对照试验的二分类数据Meta分析法判断复苏实施效果。结果最终纳入文献3篇。 Meta分析结果显示,项目地区推广应用新生儿复苏技术促进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降低46%,RR=0.54,95%CI:0.33~0.91,P=0.02;新生儿窒息死亡率降低45%,RR=0.55,95%CI:0.35~0.86,P=0.009。结论新生儿复苏技术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死亡率,建议向农村、基层医院普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复苏 窒息 效果 死亡率 META分析
下载PDF
新生儿复苏项目发展历程、现状与政策趋向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鸿斌 王洁 +2 位作者 吉苏梅 张小燕 顾建明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6期-,共4页
新生儿复苏项目在我国经历了试点推广、项目省推广、面向基层推广3个阶段。新生儿复苏简便易学,项目地区培训形式多样,持续时间长短各异,复苏操作考核合格率与规范复苏率存在着地区性差异;一级医院新生儿复苏培训率、相关制度执行... 新生儿复苏项目在我国经历了试点推广、项目省推广、面向基层推广3个阶段。新生儿复苏简便易学,项目地区培训形式多样,持续时间长短各异,复苏操作考核合格率与规范复苏率存在着地区性差异;一级医院新生儿复苏培训率、相关制度执行百分率、设备配备率低于二级、三级医院。农村、基层医院是今后新生儿复苏项目推广应用的重点环节。建议构建区域性新生儿复苏培训与救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专业 再培训 发展历程 现状 新生儿复苏 政策趋向
原文传递
医学模拟教学及其在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实施探讨 被引量:13
3
作者 廖飞 钱丹丹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8年第4期416-419,共4页
医学模拟教学是利用现代智能科技进行临床实践培训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本研究分析新生儿窒息复苏模拟教学培训的现状,探讨了医学模拟教学在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优势。即,教学场景高仿真、可重复,教学过程安全可靠,教学环境具有潜在... 医学模拟教学是利用现代智能科技进行临床实践培训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本研究分析新生儿窒息复苏模拟教学培训的现状,探讨了医学模拟教学在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优势。即,教学场景高仿真、可重复,教学过程安全可靠,教学环境具有潜在的激励性,教学内容灵活性及教学团队的合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教学 操作训练 新生儿复苏
原文传递
案例模拟和参与式反馈教学法在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邓科委 张娟 +3 位作者 吴晓宇 于西萍 郭金珍 李占魁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年第11期1409-1411,共3页
目的探讨案例模拟和参与式反馈教学方法在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培训陕西省新生儿复苏市级师资,2015年第一期培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2018年第二期培训采用案例模拟和参与式反馈教学方法。第一期和第二期新生儿复苏市级师资均... 目的探讨案例模拟和参与式反馈教学方法在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培训陕西省新生儿复苏市级师资,2015年第一期培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2018年第二期培训采用案例模拟和参与式反馈教学方法。第一期和第二期新生儿复苏市级师资均进行新生儿复苏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试。对第二期市级师资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两期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第一期市级师资理论考试成绩为(77.54±9.12)分,技能操作成绩为(22.54±7.03)分;第二期市级师资理论考试成绩为(83.07±4.63)分,技能操作成绩为(28.43±3.1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9和5.10,均P<0.01)。2018年第二期培训后发放自制问卷45份,调查显示案例模拟和参与式反馈教学方法更加有利于提高复苏技能(97.8%)、培养团队合作能力(95.6%)、激发学习兴趣(93.3%),总体满意率(非常满意42人+基本满意3人)为100.0%。结论案例模拟和参与式反馈教学方法在新生儿复苏培训中能有效提高学员的学习主动性,有助于学员更好地掌握新生儿复苏的理论和操作技能,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复苏 案例模拟 参与式反馈 教学方法
下载PDF
交互式教学在基层医院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冯琼 管利荣 +2 位作者 唐毅 张茜 蔡茵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CSCD 2014年第9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交互式教学在基层医院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绵阳市各级医院产儿科医护人员222人,分4批完成理论培训后再进行新生儿复苏操作练习。前2批设为对照组,由培训教师根据复苏流程示范操作步骤及要领后,以个人为单位练... 目的探讨交互式教学在基层医院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绵阳市各级医院产儿科医护人员222人,分4批完成理论培训后再进行新生儿复苏操作练习。前2批设为对照组,由培训教师根据复苏流程示范操作步骤及要领后,以个人为单位练习,发现问题随时指导;后2批设为研究组,采用交互式教学法,按单项技能→整合技能→团队案例模拟的渐进式练习。结果两组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个人综合能力(评估、决策、措施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满意度调查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基层医院新生儿复苏培训采用交互式教学,能明显提升学员综合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对培训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复苏 基层医院 培训 交互式教学 案例模拟
下载PDF
情景教学在实习护生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6
作者 何莎莎 张先红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在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选取2014和2015两学年在新生儿科轮转实习的护理专科护生为研究对象,2014届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2015届设为试验组采用情景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理论及操作成绩。结果...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在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选取2014和2015两学年在新生儿科轮转实习的护理专科护生为研究对象,2014届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2015届设为试验组采用情景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理论及操作成绩。结果:试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教学在临床护生新生儿复苏培训中能加强护生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还能提高护生临床操作能力、团队意识、思考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教学 护生 新生儿复苏 培训
下载PDF
新生儿复苏技术培训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8
7
作者 高红卫 毛新梅 +2 位作者 李晓强 杨廷雄 夏绍彬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32期5576-5577,共2页
目的探索提高基层新生儿复苏技术培训的方法。方法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高的两个县区作为研究地区,对研究地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窒息死亡率、业务人员的知识知晓率及复苏流程操作的掌握程度,采取驻... 目的探索提高基层新生儿复苏技术培训的方法。方法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高的两个县区作为研究地区,对研究地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窒息死亡率、业务人员的知识知晓率及复苏流程操作的掌握程度,采取驻县专家蹲点的形式,定期深入助产机构,对相关业务人员进行新生儿复苏技术现场培训。结果培训后业务人员知识知晓率及复苏流程操作的掌握程度与培训前相比明显提高(t=6.223,P=0.000;t=6.538,P=0.000);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由2.07%下降至1.48%(χ2=7.41,P=0.006),窒息死亡率由164.43/10万下降至54.63/10万(χ2=4.03,P=0.044 7)。结论采取驻县专家蹲点的形式,定期对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相关业务人员进行新生儿复苏技术现场培训指导,有助于基层人员新生儿复苏技能的提高,有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窒息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复苏 驻县专家 死亡率
原文传递
模拟情景在NICU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8
8
作者 李亮亮 王雯雯 +3 位作者 姜红 李向红 刘冬云 孙梦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32期82-84,共3页
目的 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轮转的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中利用模拟情景的教学方法进行新生儿复苏培训,提升儿科规培住院医师的新生儿复苏能力.方法 选取70名专业型规培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模拟情景及模拟教具的教学方... 目的 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轮转的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中利用模拟情景的教学方法进行新生儿复苏培训,提升儿科规培住院医师的新生儿复苏能力.方法 选取70名专业型规培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模拟情景及模拟教具的教学方法,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最终通过对两组学员理论考试和复苏技能考试进行教学评价.结果 实验组在理论知识方面与对照组相当(P>0.05),技能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初步复苏、正压通气、气管插管、胸外按压、药物应用及整体表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模拟情景的教学方法在NICU规培住院医师复苏培训中较传统教学方法具有优越性,能够有效提高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新生儿复苏临床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NICU 模拟情景 新生儿复苏 技能操作
下载PDF
戴明环管理法在新生儿复苏质量改进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龙智 王倩 +6 位作者 吴芳 潘晶晶 张红爱 卿雪芹 马卫宁 王晓雯 徐红桃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CSCD 2023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戴明环(plan-do-check-action,PDCA)管理法在新生儿复苏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016—2020年分娩患儿的临床资料,2016—2017年收治的患儿为PDCA前组,2018—2020年收治的患儿为PDCA后... 目的探讨戴明环(plan-do-check-action,PDCA)管理法在新生儿复苏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016—2020年分娩患儿的临床资料,2016—2017年收治的患儿为PDCA前组,2018—2020年收治的患儿为PDCA后组,比较两组患儿窒息发生率和复苏成功率。PDCA质量改进主要包括阶梯化、高频低剂量的培训、加强团队合作、添置设备。结果PDCA前共分娩活产儿7728例,窒息319例(4.1%),PDCA后分娩活产儿10174例,窒息422例(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CA前后重度窒息发生率均为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CA前后重度窒息复苏成功率分别为27.9%和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前后7 d内死亡率分别为0.5‰和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PDCA管理法,进行阶梯式、高频低剂量的新生儿复苏培训,可有效提高重度窒息患儿复苏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复苏 戴明环管理法 质量改进
原文传递
如皋市民营一级医院新生儿复苏现状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顾建明 李鸿斌 +1 位作者 陆平 丁燕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年第3期539-542,共4页
目的了解民营一级医院新生儿复苏情况。方法通过调查表、现场考察核实、档案资料筛查等方法 ,调查41家民营一级医院新生儿复苏人员配备、设备、培训、新生儿窒息死亡儿童抢救处理、危重儿转送等情况。结果 41家医院产妇数占全市产妇总数... 目的了解民营一级医院新生儿复苏情况。方法通过调查表、现场考察核实、档案资料筛查等方法 ,调查41家民营一级医院新生儿复苏人员配备、设备、培训、新生儿窒息死亡儿童抢救处理、危重儿转送等情况。结果 41家医院产妇数占全市产妇总数的58.20%(7 100/12 200)。妇产科医务人员199人,其中执业医师145人,中级及以上职称者82人,专职儿科医生35人。均配备有较齐全的新生儿复苏设备。新生儿复苏专题培训1次,现场考核合格率为36.59%(15/41),按产妇人数分类:≥300例的医院合格率为77.78%(7/9)、200~299例的医院合格率为20%(1/5)、100~199例的医院合格率为45.45%(5/11)、1~99例的医院合格率为12.5%(2/16),差异有统计学差异(x^2=11.55,P<0.05)。年度新生儿窒息死亡率为9.79/万(12/12 257),有高危因素者占91.67%(11/12),75%的新生儿窒息得到复苏处理(9/12),44.44%的复苏处理记录规范(4/9)。60.98%的医院选择救护车转送危重新生儿(25/41)。结论基层、农村是新生儿复苏推广应用的重点,民营一级医院务必贯彻落实新生儿复苏指南(2011年北京修订),卫生行政部门务必加强宏观调控,构建新生儿复苏培训与救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一级医院 新生儿复苏 人员设备 现状
下载PDF
新生儿复苏培训中PBL与情景模拟教学法的联合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小凤 丁欣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24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复苏培训中联合应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与情景模拟教学法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参加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四证合一全日制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探讨新生儿复苏培训中联合应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与情景模拟教学法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参加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四证合一全日制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联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BL)与情景模拟的教学法,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最终通过对两组学员理论考试和复苏技能考试进行教学评价,课后使用问卷调查培训满意度、教学是否能调动学习积极性等。结果观察组在理论及操作考核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教学方法满意度、激发学习兴趣、规范复苏流程操作、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及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PBL与情景模拟教学法联合应用在新生儿复苏培训中较传统教学方法具有优越性,值得进一步积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复苏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 情景模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培训方法 培训效果
下载PDF
情景模拟加引导性反馈在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秀兰 魏凤香 +1 位作者 肖政祥 曾庆波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第12期1893-1895,共3页
目的:研究情景模拟加引导性反馈在儿科专业住培学员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中的应用,评价其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年级学员48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在新生儿复苏教学中采用传统模拟教... 目的:研究情景模拟加引导性反馈在儿科专业住培学员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中的应用,评价其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年级学员48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在新生儿复苏教学中采用传统模拟教学加直接反馈的模式,观察组则在情景模拟基础上结合引导性反馈,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学员新生儿复苏考核通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7),且观察组的学员对新生儿科教学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27)。结论:在新生儿复苏教学中采用情景模拟加引导性反馈,可有效提升住培学员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考核的成绩,提高学员处理新生儿复苏的自信心,启发学员的批判性思维,增进师生感情,提高学生对科室教学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新生儿科教学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模拟 引导性反馈 新生儿复苏
下载PDF
基于全国新生儿复苏培训平台分析医务人员新生儿复苏理论知识薄弱点现状
13
作者 岳青 姚诗忆 +1 位作者 梅岳 徐韬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24年第3期11-16,共6页
目的 分析我国医务人员新生儿复苏理论知识的薄弱点,为开展针对性培训、提高培训效果提供支持。方法 利用全国新生儿复苏培训平台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8月25日的培训考核数据,分析医护人员首次考核通过率、总通过率和知识点回答正确率,... 目的 分析我国医务人员新生儿复苏理论知识的薄弱点,为开展针对性培训、提高培训效果提供支持。方法 利用全国新生儿复苏培训平台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8月25日的培训考核数据,分析医护人员首次考核通过率、总通过率和知识点回答正确率,比较不同职业医务人员知识掌握情况的差异。结果 38 780名医护人员8个课程的首次考核通过率均低于80%,其中气管插管、正压通气、早产儿复苏、特殊情况和初步复苏首次考核通过率均低于60%。42个知识点的回答正确率为44.48%~78.75%,其中12个知识点的正确率低于60%,主要分布在正压通气、复苏概论、初步复苏、气管插管和药物使用方面,胸外按压和早产儿复苏课程知识点掌握情况较好。不同职业医务人员的比较结果显示,医生组知识点掌握情况较好,有30个知识点的回答正确率高于护士/助产士组,6个知识点的回答正确率低于护士/助产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医护人员新生儿复苏知识的首次考核通过率不高,存在明显的知识薄弱点,且医生和护士/助产士的掌握情况存在差异。需要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持续提高医护人员新生儿复苏技能水平,保障新生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复苏 理论知识 薄弱点 培训
下载PDF
思维导图结合PBL+CBL双轨教学法在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应用
14
作者 陈慧超 李彩凤 林志红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669-1672,共4页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结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BL)+案例教学法(CBL)双轨教学在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2~8月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需接受新生儿复苏培训的护理人员100名,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结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BL)+案例教学法(CBL)双轨教学在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2~8月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需接受新生儿复苏培训的护理人员100名,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结合PBL+CBL双轨教学法,两组每周培训2次,持续培训4次。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培训4次后的培训成绩,采用本院自制量表评价护理人员的新生儿复苏临床能力及对培训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团队合作能力分数及总分分别为(35.89±3.20)分、(34.13±3.42)分、(18.61±1.04)分、(88.63±6.2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06±2.76)分、(30.76±3.19)分、(17.23±1.07)分、(80.05±5.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临床处置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配合协调能力分数分别为(3.47±0.56)分、(3.85±0.41)分、(3.73±0.48)分、(3.60±0.5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8±0.40)分、(3.23±0.44)分、(3.09±0.45)分、(3.11±0.4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对培训的总满意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结合PBL+CBL双轨教学法在新生儿复苏培训中应用可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培训成绩、新生儿复苏临床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复苏 培训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思维导图 满意度
下载PDF
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在新生儿复苏见习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红 张碧红 梁立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3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在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新生儿复苏见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见习的中山大学2017级八年制医学生28名,随机分...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在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新生儿复苏见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见习的中山大学2017级八年制医学生28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和传统模拟教学。带教完成后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并采用调查问卷法进行评教反馈。结果试验组理论知识、思维能力、团队协作、人文关怀方面表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实践操作方面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调查问卷显示试验组在对新生儿复苏感兴趣、自学更多新生儿复苏相关内容、医患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应用于新生儿复苏见习带教,可以提高教学满意度,且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模拟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 新生儿复苏 临床医学 八年制 见习带教
下载PDF
综合医院开展新生儿复苏院内培训的实践及存在问题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龙 努尔亚 +8 位作者 苏雅洁 阿依加马力 贺金峰 刘永巧 茹克亚 杨蛟 古丽皮亚 张慧 李明珠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9期1161-1164,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开展新生儿复苏院内培训及复训模式,评价其培训效果。方法建立院内新生儿复苏领导小组,落实产、儿科合作制度的建立和运作,对新生儿窒息病例进行讨论,对院内培训后医护人员现场操作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新疆开展新生儿复...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开展新生儿复苏院内培训及复训模式,评价其培训效果。方法建立院内新生儿复苏领导小组,落实产、儿科合作制度的建立和运作,对新生儿窒息病例进行讨论,对院内培训后医护人员现场操作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新疆开展新生儿复苏培训项目(NRP)及院内培训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及死亡情况。结果 1受训人员操作情况:实施院内培训前,初步复苏操作率为93%,其中65%的患儿初步复苏步骤不全面。正压人工通气、胸外按压及应当给予气管插管的患儿的操作正确率偏低。院内培训后,初步复苏操作率为90%,其中82%的患儿实施了完整的初步复苏操作。正压人工通气的操作率较院内培训前有明显上升。2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从2000年的5.75%降至2013年的3.2%,现场死亡率由2000年的2.5‰降至2013年的1.18‰。2004年底开展新生儿复苏培训项目(NRP)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重度窒息发生率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异(χ~2值分别为75.96、4.75,均P〈0.05),但现场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差意义(χ~2=2.39,P〉0.05)。接受院内培训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重度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83、3.68,均P〈0.05),但现场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差意义(Fisher P〉0.05)。培训周期延长至1年,窒息的发生率及重度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χ~2值分别为1.07、0.51,均P〉0.05),现场死亡率亦无统计学差异(χ~2=0.81,P〉0.05)。结论通过建立院内新生儿复苏培训,可促进综合医院科室间的协调,提高了受训人员的操作水平,提高了Apgar评分为0~1分患儿的抢救水平,降低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复苏 院内培训 综合医院 效果
下载PDF
案例模拟和参与式反馈教学方法在基层儿科医师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莉 朱艳萍 +1 位作者 丁俐文 李明霞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6年第6期871-873,890,共4页
目的研究案例模拟和参与式反馈教学方法在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进修的60名基层医院儿科医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 目的研究案例模拟和参与式反馈教学方法在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进修的60名基层医院儿科医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实验组采用案例模拟和参与式反馈教学方法进行新生儿复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通过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培训前,两组医师的理论考试成绩、复苏操作步骤正确率、每2人胸外按压与正压通气配合考核成绩及气管插管步骤完成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训后,实验组医师的理论考试成绩、复苏操作步骤正确率、每2人胸外按压与正压通气配合考核成绩及气管插管步骤完成率均高于对照组医师,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案例模拟和参与式反馈教学方法有效提升了基层医院儿科医师的新生儿复苏操作水平,这种教学方法值得在以后的临床教学中加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模拟 参与式反馈 教学方法 新生儿复苏 儿科医师
原文传递
Epidemic to Different Strains of SERRATIA: Experience of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About 30 Cases
18
作者 Fatima-Ezzahra Tahiri Abdessamad Lalaoui +4 位作者 Hasna Rafi Fatiha Bennaoui Nadia El Idrissi Slitine Nabila Soraa Fadl Marabih Rabou Maoulainine 《Open Journal of Pediatrics》 CAS 2023年第2期253-261,共9页
Serratia is an opportunistic pathogenic bacterium of the Enterobacteriaceae family, occasionally responsible for epidemic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critical departments;in particular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Serratia is an opportunistic pathogenic bacterium of the Enterobacteriaceae family, occasionally responsible for epidemic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critical departments;in particular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 Enterobacteriaceae form a large family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which cause diseases of highly variable severity, due to distinct pathogenic mechanisms. This family is heterogeneous as it consists of about 30 genera of bacteria and more than 100 species. However, all these germs have in common their preferential location in the digestive system, some being part of the normal flora although they are also present in the environment. Several metabolic processes characterize this bacterial family. These include the ability to reduce nitrate to nitrite (for energy generation), ferment glucose, lack cytochrome oxidase, be aerobic or anaerobic, motile or immobile, … Enterobacteriaceae constitute more than 80% of the germs isolated in the laboratory: Escherichia, Salmonella, Shigella, Klebsiella, Enterobacter, Serratia, Proteus, Morganella and Yersinia are the rods most often found. Regarding nosocomial infection to Serratia, this bacterium colonizes the respiratory, digestive and urinary systems of patient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bacteremia, infections of th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urinary and skin infections. Through our work, we report the epidemic experienced in th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MOHAMMED VI university hospital, mother-child hospital MARRAKECH MOROCCO for three months from December at February 2023 interesting 30 newborns whose clinical presentation was different, the positive diagnosis was based on blood and geographical samples taken by the bacteriology department to isolate the offending germs, the therapeutic management of our patients consisted essentially of various hygiene measures in association with dual antibiotic therapy based on meropenem and amikacin. The evolution was marked by the death of 21 patients (70%) and the recovery of 9 patients (30%). The prognosis of in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DEMIC neonatal resuscitation Nosocomial Infection Serratiamarcesens Serratiaureitylica Serratia Nematodiphila Antibiotic Resistance
下载PDF
Pantoea SPP: A New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th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19
作者 Soraya Hani Fatima Ezzahra Tahiri +4 位作者 Abdessamad Lalaoui Fatiha Bennaoui Nabila Soraa Nadia El Idrissi Slitine Fadl Mrabih Rabou Maoulainine 《Open Journal of Pediatrics》 CAS 2023年第2期181-188,共8页
Pantoea SPP is a gram-negative bacillus, which usually colonizes plants, soil and water. This pathogen very rarely causes neonatal sepsis. The most common infections caused by Pantoea SPP are septic arthritis or synov... Pantoea SPP is a gram-negative bacillus, which usually colonizes plants, soil and water. This pathogen very rarely causes neonatal sepsis. The most common infections caused by Pantoea SPP are septic arthritis or synovitis, meningitis frequently complicated by brain abscess,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 and peritonitis. We present the case of a premature infant who presented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and whose evolution was complicated by the occurrence of a nosocomial infection for which a blood culture was performed isolating the germ Pantoea SPP. The patient’s management was initially centered on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with antibiotherapy based on carbapenem and aminoglycoside. Due to the clinical and biological worsening, the neonate was intubated and sedated and put on colymicin. The evolution was unfavorable marked by a death at 16<sup>th</sup> days of life. Considering the high pathogenicity of this germ and its multi-resistance to antibiotics, it is crucial to know the clinical spectrum of Panteoa SPP infections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 in order to palliate the fulminant evolution of multifocal attacks due to this ge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BORN PREMATURE Nosocomial Infection Pantoea SPP neonatal resuscitation Antibiotic Therapy
下载PDF
Nosocomial Klebsiella variicola Infection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A New Emerging Pathogen
20
作者 Soraya Hani Abdessamad Lalaoui +3 位作者 Fatiha Bennaoui Nabila Soraa Nadia El Idrissi Slitine Fadl Mrabih Rabou Maoulainine 《Open Journal of Pediatrics》 CAS 2023年第3期450-458,共9页
Klebsiella variicola is a human pathogen that has been misidentified as K. pneumoniae. This misidentification has led to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important clinical and biological aspects of this bacterial species. ... Klebsiella variicola is a human pathogen that has been misidentified as K. pneumoniae. This misidentification has led to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important clinical and biological aspects of this bacterial species. It is responsible for serious and potentially fatal infections, with a prevalence of multi-resistance to routine antibiotics. We present through three clinical observations, the case of three newborns having been hospitalized in th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and whose evolution was complicated by the occurrence of a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front of which a blood culture was done on blood agar, with a manual antibiogram on antibiotic disks, isolated the germ Klebsiella variicola. The management of the newborns was initially centered on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with a bi-antibiotic therapy based on carbapenem and amikacin for two newborns and switched to colymicin for the third case. Newborn follow-up was based on assessment of general condition, clinical signs of infection, as well as a biological control made of a blood count, a c-reactive protein, a complete ionogram, and a blood culture, every four days or if signs of clinical call. The evolution was favorable for two cases with good clinical and biological improvement, and complicated by death due to alveolar hemorrhage in the third case. Given the high pathogenicity of this germ, and the frequency of misidentification, it is crucial to know the clinical spectrum of Klebsiella variicola infections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 in order to adapt the antibiotic therapy and to mitigate the fulminant evolution of this ge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BORN Nosocomial Infection Klebsiella variicola neonatal resuscitation Antibiotic Therap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