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风“浣熊”近地风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巩一达 《科技视界》 2014年第36期7-8,共2页
本文基于浦东国际机场附近的同济大学实测基地获取了台风"浣熊"影响下的近地风速,研究了"浣熊"台风影响下格构式塔架结构的近地脉动风速随平均风速的变化规律,同时得出在"浣熊"台风作用下,脉动风速概率... 本文基于浦东国际机场附近的同济大学实测基地获取了台风"浣熊"影响下的近地风速,研究了"浣熊"台风影响下格构式塔架结构的近地脉动风速随平均风速的变化规律,同时得出在"浣熊"台风作用下,脉动风速概率密度函数与高斯分布曲线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浣熊” 脉动风速 平均风速 概率密度分布
下载PDF
热带低压“浣熊”与中纬度低槽系统相互作用下的一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晓惠 许爱华 刘晓晖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29-38,共10页
2008年4月19—20日,在热带低压"浣熊"与中纬度低槽系统相互作用下,粤赣闽地区发生一次暴雨过程。利用常规探空资料、常规地面降水资料、FY-2C气象卫星红外云图资料、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1°×1°)对这次过程进行... 2008年4月19—20日,在热带低压"浣熊"与中纬度低槽系统相互作用下,粤赣闽地区发生一次暴雨过程。利用常规探空资料、常规地面降水资料、FY-2C气象卫星红外云图资料、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1°×1°)对这次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热带低压在深入内陆逐渐减弱填塞的时候,与中纬度东移的低槽系统发生相互作用是导致降水加强和维持的主要原因。二者合并后使得低值系统发展,槽前西南急流增强,中尺度急流核生成,正涡度平流加大,水汽辐合加强,上升运动增强,这些为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诊断分析 热带低压“浣熊” 中纬度低槽 暴雨
下载PDF
西沙海域内潮与近惯性内波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毛华斌 陈桂英 +1 位作者 尚晓东 练树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92-600,共9页
通过使用西沙海域锚定潜标的测流数据,分析了距浣熊台风路径100km处海流受浣熊台风影响前后的动能谱、旋转谱和流剪切谱,从而阐明近惯性波,以及近惯性波与全日内潮波的相互作用机制.台风浣熊之后所引起的近惯性波主要在上250m较强,其能... 通过使用西沙海域锚定潜标的测流数据,分析了距浣熊台风路径100km处海流受浣熊台风影响前后的动能谱、旋转谱和流剪切谱,从而阐明近惯性波,以及近惯性波与全日内潮波的相互作用机制.台风浣熊之后所引起的近惯性波主要在上250m较强,其能量是普通风场所引起的40倍.近惯性波的能量向下传播至450m左右,与此同时,强的近惯性流的剪切驱动着惯性波与全日内潮波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强的近惯性波与全日内波的耦合波(f+D1).此三波耦合机制为Davies的波波相互作用理论提供了观测依据,同时,近惯性内波与全日内潮波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揭示了南海近惯性波能量耗散的一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惯性内波 内潮 浣熊台风 南海西沙海域
下载PDF
台风“浣熊”影响下近地风特性及低矮房屋屋面风压实测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鹏 夏波文 顾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53-57,共5页
基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附近的同济大学实测基地获取的2014年台风"浣熊"影响下的近地风速时程和低矮双坡屋面风压同步实测数据,研究了台风影响下的近地风特性和低矮房屋屋面风压特性。10m高度处实测风速结果表明:纵向的湍流度... 基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附近的同济大学实测基地获取的2014年台风"浣熊"影响下的近地风速时程和低矮双坡屋面风压同步实测数据,研究了台风影响下的近地风特性和低矮房屋屋面风压特性。10m高度处实测风速结果表明:纵向的湍流度随平均风速的增大呈减小的趋势,而横向和竖向的湍流度随平均风速的变化趋势不明显。坡角为10°的足尺低矮房屋在"浣熊"影响下,由于屋脊对斜风向来流的气动分离作用,在背风屋面右侧靠近屋脊的位置出现了明显的漩涡脱落,而斜风向下山墙和屋脊的共同作用也导致了第二个旋涡的产生;旋涡处的脉动风压系数峰值随着风向角度的增加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并且也随纵向湍流度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浣熊” 低矮房屋 现场实测 阵风因子 湍流度 脉动压力系数
下载PDF
热带气旋“浣熊”引发广东南部沿岸大暴雨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琳 李兴荣 陈启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27-1233,共7页
应用NCEP 1°×1°的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及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分析,2008年4月热带气旋"浣熊"引发的广东南部沿海地区大暴雨过程成因。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过程是在南亚高压加强并向西北方向移动控制华南沿岸... 应用NCEP 1°×1°的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及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分析,2008年4月热带气旋"浣熊"引发的广东南部沿海地区大暴雨过程成因。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过程是在南亚高压加强并向西北方向移动控制华南沿岸及南海北部,同时"副高"减弱东退的大尺度形势背景下发生的。南亚高压和"副高"之间存在"反向"而行的短期互动,而这种互动对大暴雨过程有重要影响。热带气旋向偏北方向移动过程中与高原东侧东移南下的槽在广东南部沿岸合并是引发大暴雨的重要天气系统。暴雨区上空存在对流不稳定,大陆冷高压东移出海过程,大气边界层内回流弱冷空气是大暴雨过程不稳定能量释放的促发机制。大暴雨过程水汽源地是西太平洋和南海,来自西太平洋和南海的水汽在暴雨区上空辐合,为大暴雨过程提供了充足水汽。大暴雨降落在热带气旋路径的右侧而不是热带气旋中心的四周,其原因是水汽和风场的辐合均发生在热带气旋路径的右侧,这是由热带气旋自身环流和大尺度环境气流共同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浣熊” 大暴雨 成因
下载PDF
台风“浣熊”天气过程分析
6
作者 陈丽瑶 张小石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09年第2期155-157,161,共4页
2008年的第一个台风"浣熊"于2008-04-18 T22:00在海南省文昌市登陆。此次台风与往年的台风相比有其明显的区别:登陆早,生命史短、发展迅速、移动快、强度大、雨量大。登陆的时间早导致其环流形势与往年台风有着根本的区别。... 2008年的第一个台风"浣熊"于2008-04-18 T22:00在海南省文昌市登陆。此次台风与往年的台风相比有其明显的区别:登陆早,生命史短、发展迅速、移动快、强度大、雨量大。登陆的时间早导致其环流形势与往年台风有着根本的区别。由于温室效应的加剧导致海温的偏高是此次台风的首要诱因。本文也对强降水集中区域(粤东、珠江口两侧以及粤北偏东地区)的分布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浣熊” 台风路径 台风特点 环流形势 海温 强降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