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4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乡约的推行状况 被引量:13
1
作者 周扬波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5期106-111,共6页
宋代乡约是明清乡约的源头和榜样,但却未像后者一样成为乡里的重要组织,原因是它属于纯由士绅自主发起的民间组织,既强调民众本着自愿原则入约,又需要采取强制措施推行乡里教化,在宽猛难于适当的两难困境下,往往偏于严格约束因而导致成... 宋代乡约是明清乡约的源头和榜样,但却未像后者一样成为乡里的重要组织,原因是它属于纯由士绅自主发起的民间组织,既强调民众本着自愿原则入约,又需要采取强制措施推行乡里教化,在宽猛难于适当的两难困境下,往往偏于严格约束因而导致成员认同度下降。乡约最终只限于吕大钧、阳枋、胡泳、程永奇、潘柄等少数几位理学家推行,意味着在没有国家力量的参与下,它只是理学家们的一种道德理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约 民间组织 理学家
下载PDF
理学家与语录体 被引量:7
2
作者 陈立胜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9-142,共14页
提到理学家的著作,人们往往想到"语录"二字,语录体俨然成为理学家的标识性文体。印刷业的发达为语录体流行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持,这是促成理学语录流行的外在机缘,理学家对待口传与书写的态度、理学家的以道统... 提到理学家的著作,人们往往想到"语录"二字,语录体俨然成为理学家的标识性文体。印刷业的发达为语录体流行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持,这是促成理学语录流行的外在机缘,理学家对待口传与书写的态度、理学家的以道统自任的传道使命感、迫切感以及语录体文体自身的自由性、切己性则是语录体流行的内在原因。但语录著述因其口语、口传性质而存在可理解问题、可信性问题,以及与传统的经典著作之关系问题。因语录而废经典、废文章现象,则为汉学批评宋学语录体流行之两大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家 语录 经典 理学结社 印刷业
下载PDF
以道论诗与以诗言道:宋代理学家诗学观原论——兼论“洛学兴而文字坏” 被引量:7
3
作者 祝尚书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73,共11页
宋代理学家以道论诗,曾用"自成文"、"人心感物"或"天机自动,天籁自鸣"等说法,建构起一套诗学观,包括诗歌生成论、诗歌价值观及诗无工拙论等,认为最好的诗是圣贤摅发胸中所蕴,自然而然,非人力所可为。他... 宋代理学家以道论诗,曾用"自成文"、"人心感物"或"天机自动,天籁自鸣"等说法,建构起一套诗学观,包括诗歌生成论、诗歌价值观及诗无工拙论等,认为最好的诗是圣贤摅发胸中所蕴,自然而然,非人力所可为。他们又以诗言道,诗就是道,不能载道的诗应当删去。总之,理学家所论并非文学意义上的诗。这些论调对传统诗学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并导致宋诗的急遽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家 诗学 程颐 朱熹
下载PDF
Solving the Century Problem“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Traditional Confucianism”—A Mistake-Tolerant Democracy Perspective 被引量:5
4
作者 ZHOU Zhifa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9年第5期271-286,共16页
The reason why Chinese scholars cannot bridge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democracy as a century problem since 1920s is that liberal democracy has two fundamental defects:Human beings born with wisdom have known rights b... The reason why Chinese scholars cannot bridge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democracy as a century problem since 1920s is that liberal democracy has two fundamental defects:Human beings born with wisdom have known rights before entering societies,which is contrary to Confucianism;separation between politics and religions has led to religious ceremony of confession far away from politics.Mistake-tolerant democracy whose right theory is the right to trial and error as an original right and mutual empowerment theory can overcome above defects.Liberty is divided into the right to trial and error as an original right in innovative fields which can be transferred by contract and unalienable liberties in non-innovative ones.The spirit and behavior of self-criticism to people like confession is a virtue which meets Confucian moral requirements of becoming a Saint and politician’s obligation required in mistake-tolerant democracy,which can solve the century problem at utmo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fucianISM neo-confucians right to trial and error mutual EMPOWERMENT theory mistake-tolerant DEMOCRACY LIBERAL DEMOCRACY
下载PDF
论中国哲学的综合创新 被引量:1
5
作者 柴文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67,共4页
任何一种有成就的理论体系,都是综合创新的结果。中国古代哲学的综合创新可以表 述为“杂以成家”,它蕴含了“杂”的存在价值,揭示了整合在哲学创新过程中的意义。早期现代新 儒家学者大都主张综合创新,并运用到他们自己的哲学创造... 任何一种有成就的理论体系,都是综合创新的结果。中国古代哲学的综合创新可以表 述为“杂以成家”,它蕴含了“杂”的存在价值,揭示了整合在哲学创新过程中的意义。早期现代新 儒家学者大都主张综合创新,并运用到他们自己的哲学创造上。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所主张的综 合创新,概括起来就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综合创新法是一种最全面 的文化主张、文化心态、文化方法,也是文化发展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现代新儒家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义利之辩”再兴与宋代人才教育观的理论争锋 被引量:3
6
作者 黄书光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4-109,共6页
"义利之辩"再兴是宋代社会复杂生态的曲折反映。出自富国强兵的目的,范仲淹、李觏、王安石、陈亮、叶适均不同程度地提出了"事功型人才"理想和以实学为旨趣的人才教育主张;与之相反,二程、朱熹则基于封建社会统治... "义利之辩"再兴是宋代社会复杂生态的曲折反映。出自富国强兵的目的,范仲淹、李觏、王安石、陈亮、叶适均不同程度地提出了"事功型人才"理想和以实学为旨趣的人才教育主张;与之相反,二程、朱熹则基于封建社会统治长治久安的目的,坚持由内圣而外王的"道德型人才"范式,并设计了一整套以伦理为本位的人才教育理论。这两种人才教育观的利弊得失,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教育改革的理性建构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利之辩 人才教育 事功派 理学家
原文传递
儒者之效:南宋地方行政与理学家的公移写作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法然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6-64,共9页
理学家文集中大量收入处理地方政务的公文,并形成了“公移”类文体,展现出两宋之际文化转型背景下,理学家重视地方行政与教化,同时接受了相关的公文写作。理学家将地方行政视为践行“儒者之效”,后人编纂理学家文集时也注意地方公文的... 理学家文集中大量收入处理地方政务的公文,并形成了“公移”类文体,展现出两宋之际文化转型背景下,理学家重视地方行政与教化,同时接受了相关的公文写作。理学家将地方行政视为践行“儒者之效”,后人编纂理学家文集时也注意地方公文的拣择编选,以之塑造儒者形象,记录个体生命的痕迹。在此过程中,榜谕类文体直接面向民众,推行教化,连接起理学家“修己”与“安百姓”两端,与理学家的地方行政思想最为契合,因此在文献保存中受到了格外的重视,确立了作为文体的“公移”的大致范畴“。公移”类文体由此超越行政资料,获得了文章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移 地方行政 理学家 儒者之效
下载PDF
居乡状态中的南宋理学士人——以朱熹为辐射中心的群体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孔妮妮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3-139,共7页
南宋一朝,在理学内因和社会政治两方面的作用下,理学士人居乡化态势日趋明显。朱熹是南宋杰出的理学大儒,也是南宋居乡士人的典型代表。他行道乡邑,积极参与地方事务,努力构建理学框架下的基层秩序。以朱熹为中心,其亲友弟子中逐渐形成... 南宋一朝,在理学内因和社会政治两方面的作用下,理学士人居乡化态势日趋明显。朱熹是南宋杰出的理学大儒,也是南宋居乡士人的典型代表。他行道乡邑,积极参与地方事务,努力构建理学框架下的基层秩序。以朱熹为中心,其亲友弟子中逐渐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居乡士人群体,在乡闾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对地方政府而言,他们是稳定地方、和谐乡里的优佳辅翼者;对基层民众而言,他们是下情上达、济贫恤困的有力护翼者。作为持道秉义、代表时代发展趋势的"第三种力量",他们不断扩大着自身对基层社会的影响力度,在乡闾间进行潜移默化的改造,将理学家的社会理想落到实处,不仅为理学在基层的深入拓宽了空间,同时也基本定型了居乡理学士人的行为模式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居乡 理学士人
原文传递
论南宋诸儒对士阶层夫妇形象的典范书写与价值诠释 被引量:1
9
作者 孔妮妮 《古代文明》 CSSCI 2019年第2期93-102,128,共11页
随着理学社会化进程的加速,南宋诸儒家国天下的同构理想更加宏大。以夫妇为核心的家庭被视为价值观的承载者,是建构秩序的基石。通过对典范形象的价值熔铸,南宋诸儒对循理节欲的夫妇关系给予了导向性诠释,两性情感在家庭生活中不断收敛... 随着理学社会化进程的加速,南宋诸儒家国天下的同构理想更加宏大。以夫妇为核心的家庭被视为价值观的承载者,是建构秩序的基石。通过对典范形象的价值熔铸,南宋诸儒对循理节欲的夫妇关系给予了导向性诠释,两性情感在家庭生活中不断收敛,夫妇之义作为儒学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被充分彰显。传统意义上的夫妇之职在"天理"的范畴中得到合理系联,原本无涉外事的阃内之政逐渐拓宽边界,呈现出更加鲜明的社会化特征。在重建礼制、增进价值认同的过程中,南宋诸儒着意对"女士"形象进行了道德重塑,夫妇以道相合成为典范书写的重要标准。双方均需以道自任,共同肩负践行和传承儒道的使命,夫妇同志作为士阶层的理想婚姻被南宋诸儒大力倡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诸儒 夫妇形象 典范 价值观
下载PDF
儒道释融合新儒家典范——夏同龢题南湖先生扇面解读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青 钟庆 《教育文化论坛》 2015年第5期145-149,共5页
清末状元夏同龢题南湖先生扇面内容系抄写,出自清乾隆进士彭绍升《儒林公案拈题》一文,是对两个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程颢与张载的一段著名问答《定性书》的短评。扇面涉及的五人,其中四人进士,一名举人,都是科举精英,正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 清末状元夏同龢题南湖先生扇面内容系抄写,出自清乾隆进士彭绍升《儒林公案拈题》一文,是对两个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程颢与张载的一段著名问答《定性书》的短评。扇面涉及的五人,其中四人进士,一名举人,都是科举精英,正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但他们同时都涉猎佛、道思想,其中夏同龢等三人晚年更是皈依佛门。一张扇面,区区80字,却是千年来中国正统儒家知识分子儒道释融合的新儒家思想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灏 彭绍升 夏同龢 扇面 新儒家
下载PDF
民国新儒家的墨学观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继学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110-114,共5页
民国新儒家的墨学观比较复杂,深刻地打上了西学东渐的时代烙印,与传统儒家大异其趣。民国新儒家主要从西方科技、逻辑学、实验主义理论的角度,将墨学看作中国文化中最具西方文化色彩的部分,因此,他们一方面认为墨不如儒,认为墨学的缺陷... 民国新儒家的墨学观比较复杂,深刻地打上了西学东渐的时代烙印,与传统儒家大异其趣。民国新儒家主要从西方科技、逻辑学、实验主义理论的角度,将墨学看作中国文化中最具西方文化色彩的部分,因此,他们一方面认为墨不如儒,认为墨学的缺陷与西方文化相同,从而对墨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批评,另一方面也像肯定西方文化那样,认为墨学有一定价值,主张以儒为主融墨。另外,民国新儒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西方文化的笼罩,对墨子的伟大人格和救世牺牲精神进行高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儒家 墨学 儒学
下载PDF
清明在躬,志气如神:宋代理学家诗歌的审美特质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52-56,共5页
对人这一主体的关注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特征。宋代理学在秉承此传统构建形而上本体时,格外重视心性思索。他们强调儒学道统,体天格物,明道穷理,追求自身境界与修养的提升,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诗歌创作风格。在道德层面,他们心怀天下,无... 对人这一主体的关注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特征。宋代理学在秉承此传统构建形而上本体时,格外重视心性思索。他们强调儒学道统,体天格物,明道穷理,追求自身境界与修养的提升,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诗歌创作风格。在道德层面,他们心怀天下,无欲则刚,以道立身;在自然层面,他们雅好山水,静观内外,和乐圆融,而这两者最终都统摄于其心性与人格的涵育,并以艺术性与哲理性兼具的形态具现在其诗歌中。文章即对宋代理学家诗歌本于内在生命力的审美特质作一综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理学家 诗歌 审美 道德 自然 人格
下载PDF
论儒家民主思想的缺失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开之 葛宽余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65-71,共7页
儒家的政治理想是建立在仁学基础之上的"亲亲、尊尊"的和谐、稳定而又有序的等级社会,其最重要的工具手段和道德资源便是"仁"、"义"、"礼"。这一理想及理论构架在以后的新儒学家(包括当代新儒... 儒家的政治理想是建立在仁学基础之上的"亲亲、尊尊"的和谐、稳定而又有序的等级社会,其最重要的工具手段和道德资源便是"仁"、"义"、"礼"。这一理想及理论构架在以后的新儒学家(包括当代新儒学家)那里得到了承继和发展,并以此开出所谓"内圣外王"的社会政治理论,并认为儒家仁学政治与现代民主政治有着共同的工具性质及价值归宿。然而,"仁学"只能造成均等的人格状态以及森严的等级结构,却不能促进独立自主、平等自由的民主制的形成。历史已经证实——儒家所理想的政治社会——在客观上,使个人丧失了自我独立及自主的本质,且从根本上消溶了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新儒家 民主思想 缺失
下载PDF
朱子社仓与道学家的社会理想 被引量:1
14
作者 连燕春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47-51,共5页
社仓是朱子奉行儒家社会理想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活动。通过对朱熹筹建和推广社仓活动的简要回顾,力图阐明社仓等实践活动和道学家所追求的儒家社会理想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 社仓 道学家 儒家社会理想
下载PDF
宋明理学家对惠州书院的影响
15
作者 李志慧 《惠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5-8,共4页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教育机构,它的兴衰与理学的传播息息相关。宋朝初期,随着理学思想在惠州的传播,惠州的书院教育开始兴起。明朝中后期,惠州的理学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出现了众多知名的理学家,受此影响惠州的书院教育得到空前的...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教育机构,它的兴衰与理学的传播息息相关。宋朝初期,随着理学思想在惠州的传播,惠州的书院教育开始兴起。明朝中后期,惠州的理学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出现了众多知名的理学家,受此影响惠州的书院教育得到空前的发展,并最终使惠州成为当时的学术重地。文章以罗从彦和湛若水为代表,阐述宋明理学对惠州书院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朝 明朝 理学家 惠州书院 罗从彦 湛若水
下载PDF
享其实者怀其树 饮其流者怀其源——论“新儒家”的存在意义与其内在理论困难
16
作者 李永忠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8-19,共2页
"新儒家"是20世纪全球性保守主义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人类命运与人生的意义的积极运思以及在这一运思中所阐述与引发的诸多问题,仍然是我们在相当长时期内所必须认真地加以思考和面对的。儒家的价值与存在理由并不依托... "新儒家"是20世纪全球性保守主义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人类命运与人生的意义的积极运思以及在这一运思中所阐述与引发的诸多问题,仍然是我们在相当长时期内所必须认真地加以思考和面对的。儒家的价值与存在理由并不依托于某一经济形态,亦不依托于外在事功的有效性,而在于其为生活世界提供的意义具有内在超越性。目前新儒学的理论困难在于其如何处理儒学与生活的关系或者说如何重建儒学与实际生活世界的联系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儒家” 生活 全球民主 社会制度 全球伦理
下载PDF
从“儒法互释”到贺麟的法治类型学
17
作者 邓君韬 李好 《宜宾学院学报》 2013年第9期1-5,共5页
现代新儒家以接续传统儒学"道统"的方式整合西学以寻求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出路。作为舶来品的"法治"自然进入新儒家们的思考疆域,其中贺麟对法治关注尤甚。从"体用兼赅"、"儒表法里"出发,结合贺... 现代新儒家以接续传统儒学"道统"的方式整合西学以寻求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出路。作为舶来品的"法治"自然进入新儒家们的思考疆域,其中贺麟对法治关注尤甚。从"体用兼赅"、"儒表法里"出发,结合贺麟对其所处时代的法治期许,辅以其法治类型演化说,可以一窥新儒家们对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法治图景想象,而深度挖掘新儒家法治思想的合理内涵亦对当下中国法治思想建构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儒家 法治思想 儒法互释 法治类型 贺麟
下载PDF
现代新儒家对传统文化与民族复兴关系的思考——以梁漱溟、冯友兰、牟宗三为重点
18
作者 俞祖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81,共10页
新儒家学人对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复”其本来与“兴”其未来、老中国(“旧邦”)与新中国(“新命”)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梁漱溟提出了既能避免“将中国化连根的抛弃”又能“领受接纳西方化”、既能传承... 新儒家学人对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复”其本来与“兴”其未来、老中国(“旧邦”)与新中国(“新命”)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梁漱溟提出了既能避免“将中国化连根的抛弃”又能“领受接纳西方化”、既能传承“民族精神”(主要指“伦理情谊”和“人生向上”)又能“吸收近代西人所长”(主要指“科学技术,团体组织”)的“老根新芽”说。冯友兰一再引用“旧邦新命”这一典故说明复兴古老文明与实现民族复兴的关系,希望通过“新旧相续”,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古、又是最新的国家”,“使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放出新的光彩”。牟宗三系统阐释了“返本开新”思想,提出了“三统并建”说,强调“道统必须继续”、“常道不可舍弃”,要回归“以仁教为中心的道德政治的教化系统”,又要“开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外王,亦即开新的外王”,即开出民主与科学。三者有一些思想共识,如均把民族复兴寄希望于民族文化复兴尤其是儒学复兴,认同实现民族复兴必须“复”其本来、“复”其固有即传承中华文化生命,认同民族复兴必须“兴”其未来、“兴”其未有即迎受现代文明,认同“老根”与“新芽”、“旧邦”与“新命”、“旧内圣”与“新外王”之间可以实现创造性转换。三者也有一定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复兴 新儒家 老根新芽 旧邦新命 返本开新
下载PDF
从现代新儒家到大陆新儒家——以“新康有为主义”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曾海龙 《国际儒学论丛》 2017年第2期19-39,共21页
一般认为的现时大陆新儒家,是个广义的学术群体概念,其内涵与界线与广义的现代新儒家一样不甚分明。本文所论之"新康有为主义",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与现代新儒家理论特质不同的学术群体。与现代新儒家以心性儒学或哲学为主要论述不... 一般认为的现时大陆新儒家,是个广义的学术群体概念,其内涵与界线与广义的现代新儒家一样不甚分明。本文所论之"新康有为主义",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与现代新儒家理论特质不同的学术群体。与现代新儒家以心性儒学或哲学为主要论述不同,"新康有为主义"者作为大陆新儒家,高举政治儒学的大旗,主张回归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现代中国的起点,致力于重新阐发康有为有关现代中国的建构,重新理解和思考中华文明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家 大陆新儒家 新康有为主义 政治儒学
下载PDF
新儒家的法治观念:贺麟对法治的想象与期待 被引量:6
20
作者 喻中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9-66,共8页
现代新儒家的法治观念,处于哲学与法学两大学科的交叉点上,既体现了新儒家"外王之学"的一个维度,同时也丰富了现代中国法治观念的世界。按照贺麟等新儒家代表人物对于法治的认知,法治应当是仁者之治,法治应当是智者之治,法治... 现代新儒家的法治观念,处于哲学与法学两大学科的交叉点上,既体现了新儒家"外王之学"的一个维度,同时也丰富了现代中国法治观念的世界。按照贺麟等新儒家代表人物对于法治的认知,法治应当是仁者之治,法治应当是智者之治,法治应当是众人之治,法治应当是心性与德性之外化。在渊源上,新儒家的法治观念是传统中国的思孟学派所开启的心性儒学的产物,同时也借鉴了古希腊柏拉图的人治思想以及西方近现代的民主思想,因而可以视为中西与古今交汇的产物。在思想品性方面,新儒家的法治观念体现了守先待后的文化保守主义的思维模式。在思想贡献方面,现代新儒家阐述的法治观念,既反映了这个思想群体对于未来中国文明秩序的想象与期待,也体现了这个群体在一个贞下起元的时代,为重建、安顿未来的中华文明秩序所作出的智识努力。当然,既要认真对待新儒家法治观念的积极意义,也要认真反思其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家 法治观念 心性儒学 民主思想 贺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