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生活技能训练的研究 被引量:50
1
作者 王明兰 杨军芝 +1 位作者 张继英 冯凌 《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48-49,共2页
目的 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给予生活技能训练 ,以期提高其住院生活质量。方法 对 30例病人应用生活技能训练并进行对照观察 ,以NOSIE - 30及SANS评分为依据。结果 生活技能训练明显提高了病人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在NOSI... 目的 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给予生活技能训练 ,以期提高其住院生活质量。方法 对 30例病人应用生活技能训练并进行对照观察 ,以NOSIE - 30及SANS评分为依据。结果 生活技能训练明显提高了病人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在NOSIE - 30测查中的总积极因素增分值及总消极因素减分值研究组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SANS评分研究组 (治疗后 )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减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生活技能训练在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促进康复过程中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性症状 精神分裂症 生活技能训练
原文传递
无抽搐电休克(MECT)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被引量:37
2
作者 王志民 王帅 +2 位作者 齐向东 张建南 王小艳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9年第1期113-115,122,共4页
目的应用无抽搐电休克(MECT)和氨磺必利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临床所用不同治疗方案分成2组... 目的应用无抽搐电休克(MECT)和氨磺必利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临床所用不同治疗方案分成2组,将应用单纯氨磺必利医治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应用MECT和氨磺必利联合医治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临床疗效、阴性因子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医治14w后背数记忆、再认、联想与图片评分均比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第4w、8w阴性因子评分改善幅度均比对照组显著(P<0.05);两组医治后总不良反应率4.35%、8.70%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者联合应用MECT和氨磺必利能够提高记忆能力,改善患者阴性因子评分,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性症状 精神分裂症 无抽搐电休克 氨磺必利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奥氮平与喹硫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香云 栗克清 +9 位作者 狄亚琴 韩彦超 于雪竹 高月霞 黄静 余红 梁汝沛 李广田 刘忠 李亚忠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0-262,245,共4页
目的评价国产奥氮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符合DSM-Ⅳ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奥氮平和喹硫平治疗,疗程共8周,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药物副... 目的评价国产奥氮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符合DSM-Ⅳ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奥氮平和喹硫平治疗,疗程共8周,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组显效率87.2%、喹硫平组显效率为81.1%,两药对阴性症状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是嗜睡、体质量增加,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氮平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有较好的疗效,与喹硫平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喹硫平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10及叶酸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广新 唐小伟 +3 位作者 朱庆 夏旭兰 叶飞 赵小亚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及叶酸水平及其与神经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连线测验(TMT)、定步调连续加法任务测验(PASAT)、Stroop测验评估60例以阴性... 目的:探讨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及叶酸水平及其与神经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连线测验(TMT)、定步调连续加法任务测验(PASAT)、Stroop测验评估6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病情及认知功能;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清IL-6、IL-10和叶酸水平;结果与55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比较;分析患者血清IL-6、IL-10及叶酸水平与认知功能及病情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TMT、PASAT、Stroop成绩显著低下(P均<0. 01);血清IL-6水平显著升高(P <0. 05),IL-10及叶酸水平显著降低(P均<0. 01);患者组血清IL-6水平与TMT-B时间呈正相关(P <0. 05),IL-10水平与Stroop测验、PASAT评分呈正相关,与TMT时间及SANS总分呈负相关(P <0. 05或P <0. 01);血清叶酸水平与认知功能测验结果及SANS总分不相关。结论: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叶酸降低和广泛认知功能障碍;血清IL-10水平可能是其潜在的生物学标记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性症状 精神分裂症 白细胞介素 叶酸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阿立哌唑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陆丽萍 诸春明 《中国处方药》 2020年第12期183-185,共3页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阿立哌唑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药物治...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阿立哌唑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rTMS刺激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威斯康星量表(WCST)、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末,两组患者PANSS总分及各因子、WCST、SDSS和SQL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且研究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总应答数、错误应答数、持续错误数,SDSS和SQLS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以明显改善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性症状 精神分裂症 阿立哌唑 重复经颅磁刺激
下载PDF
阿美戈拉汀联合氨磺必利对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高晓欣 宋籽良 吴云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14期1455-1458,共4页
目的探讨阿美戈拉汀联合氨磺必利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营养因子(NT-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阿美戈拉汀联合氨磺必利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营养因子(NT-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认知矫正疗法,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氨磺必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美戈拉汀进行治疗,疗程为3个月,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阴性症状分量表(NEG)评分进行评价、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患者各领域生活质量,采用双任务研究范式对患者进行基于时间及基于事件前瞻记忆测试,并对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T-3、BDNF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及NEG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基于时间前瞻记忆及基于事件前瞻记忆次数均显著下降(P<0.05),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环境领域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但观察组提高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NT-3、BDNF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但观察组上升更为明显(P<0.05)。结论阿美戈拉汀联合氨磺必利能够起到协同作用,可明显地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改善前瞻性记忆,提高患者血清神经营养因子NT-3和BDN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美戈拉汀 氨磺必利 阴性症状为主 精神分裂症 神经营养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阿立哌唑对阴性症状为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神经营养因子和脂质代谢指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程波 王燕 周君亚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9年第6期997-999,1023,共4页
目的研究阿立哌唑对阴性症状为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神经营养因子和脂质代谢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8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对比两... 目的研究阿立哌唑对阴性症状为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神经营养因子和脂质代谢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8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分(PANSS)、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3(NT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各项指标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总分各项分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GF、NT3、BDNF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TG、TC、HDL-C、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期间肝肾功能检查无异常。结论奥氮平与阿立哌唑均可提高阴性症状为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NGF、NT3、BDNF水平,治疗效果满意,但阿立哌唑不影响患者血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 阴性症状 老年精神分裂症 神经营养因子
原文传递
青少年阴性与阳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跨时决策比较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凤艳 钟慧 +6 位作者 莫大明 马慧娟 吴兴启 王璐 朱明预 朱春燕 汪凯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09-1014,共6页
目的探讨阴性与阳性症状为主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跨时决策受损情况。方法采用跨时决策范式,对阴、阳性症状为主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各30例及50例健康对照进行跨时决策的研究。结果(1)now选择条件下[(37.22±30.92)%,... 目的探讨阴性与阳性症状为主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跨时决策受损情况。方法采用跨时决策范式,对阴、阳性症状为主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各30例及50例健康对照进行跨时决策的研究。结果(1)now选择条件下[(37.22±30.92)%,(19.67±16.35)%,P〈O.05)]、not—now选择条件下[(35.74±31.69)%,(19.33±18.07)%,P〈0.05)]和总体中[(36.48±30.44)%,(19.50±13.82)%,P〈O.05)],阴性症状组选择延迟的较大奖赏选项的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OW选择条件下[(37.22±30.92)%,(20.37±22.33)%,P〈O.05)]、not—now选择条件下[(35.74±31.69)%,(22.04±22.05)%,P〈O.05)]和总体中[(36.48±30.44)%,(21.20±21.57)%,P〈O.05)],阴性症状组选择延迟的较大奖赏选项的比例显著高于阳性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阳性症状组与对照组之间在不同条件下LL选择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阴性症状组/lOW条件下LL选择比例与词汇流畅性(r=0.411,P=0.024)显著正相关。结论阴性症状为主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跨时决策能力明显受损,阳性症状为主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跨时决策损伤不明显;阴性症状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跨时决策与认知执行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性症状 阳性症状 精神分裂症 青少年 跨时决策
原文传递
认知行为干预对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黄爱勤 刘旭 +1 位作者 陈泳康 刘红珊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期127-129,133,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用于流浪精神病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将120例流浪精神病患者纳入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行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1个月、干预2个月患者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用于流浪精神病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将120例流浪精神病患者纳入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行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1个月、干预2个月患者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分值、健康知识得分、精神病人康复疗效量表(IPROS)及阴性症状量表(SANS)分值。结果 1个月时、2个月时观察组ITAQ分值上升且高于对照组;干预1个月及2个月时观察组健康知识得分较对照组高;干预2个月时观察组IPROS、SANS分值均较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流浪精神病患者自知力与治疗态度,增加患者康复知识,改善其阴性症状,对康复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 自知力 治疗态度 健康知识 阴性症状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利培酮与舍曲林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糖脂代谢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尹延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5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舍曲林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糖脂代谢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60例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利培酮...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舍曲林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糖脂代谢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60例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利培酮联合舍曲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ɑ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ɑ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分别为(4.66±1.06)、(7.92±1.42)、(4.54±0.88)、(1.06±0.28)m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5±1.23)、(8.88±1.56)、(5.62±1.05)、(1.56±0.35)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ɑ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分别为(0.45±0.12)、(0.62±0.12)、(0.43±0.11)n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54±0.21)、(0.73±0.18)、(0.54±0.18)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舍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改善血清炎症因子,稳定糖脂代谢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舍曲林 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 糖脂代谢 血清炎症因子 影响
下载PDF
利培酮联合高压氧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杰 刘松柏 +2 位作者 李春芳 林丽 宋胜萍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7期51-54,共4页
目的 探讨利培酮联合高压氧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05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高压氧组、研究组,各35例。治疗组予利培酮治疗;高压... 目的 探讨利培酮联合高压氧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05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高压氧组、研究组,各35例。治疗组予利培酮治疗;高压氧组予高压氧治疗;研究组予利培酮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3组入院时、第4周、第8周、第12周末时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不良反应和病程,以及随访1年复发率及医疗总费用等。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5.7%,高压氧组总有效率为40.0%,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7.1%,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程、医疗总费用、复发率均优于其余两组(P〈0.05)。研究组在第4周末、第8周末、第12周末时TESS总分均低于其余两组(P〈0.01);不良反应均以椎体外系症状为主;在程度及发生率上由高到低依次为治疗组、研究组、高压氧组,其中治疗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人数为依次为19例(54.3%)、9例(25.7%)。研究组在第12周末时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及PANSS各阴性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且低于同期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有效;与利培酮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减少医疗费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利培酮 阴性症状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氨磺必利与阿立哌唑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魏利群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1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与阿立哌唑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5~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口服氨磺必利片治...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与阿立哌唑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5~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口服氨磺必利片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阿立哌唑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4、8周后的治疗效果、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67%,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阴性因子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的阴性因子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阴性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1.02%)低于对照组(5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与采用阿立哌唑治疗相当,但氨磺必利起效快,不良反应少,更加安全,依从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磺必利 阿立哌唑 阴性症状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喹硫平与舒必利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洪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4期102-103,共2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喹硫平与舒必利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到2014年10月收治的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分为喹硫平组与舒必利组,采用喹硫平与舒必利进行治疗,对比成效。结果喹硫平组治疗有效率为7... 目的研究并分析喹硫平与舒必利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到2014年10月收治的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分为喹硫平组与舒必利组,采用喹硫平与舒必利进行治疗,对比成效。结果喹硫平组治疗有效率为71.0%,舒必利组治疗有效率为67.7%,喹硫平组不良反应情况优于舒必利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喹硫平进行治疗可以起到理想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硫平 舒必利 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 疗效
下载PDF
阿立哌唑、艾司西酞普兰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效果 被引量:5
14
作者 程思 李娟 +2 位作者 刘书明 尹文玲 唐绍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0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本院100例2017年7月—2018年6月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给予阿立哌唑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效果...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本院100例2017年7月—2018年6月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给予阿立哌唑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阴性因子估值、PANSS量表总估值、认知状况MMSE估值相近,P> 0.05;治疗后观察组阴性因子估值、PANSS量表总估值、认知状况MMSE估值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效果好,能显著促进患者精神症状尤其是阴性症状和认知改善,且没有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 效果 安全性 评价
下载PDF
Study of negatives symptoms in first episode schizophrenia 被引量:3
15
作者 Vivek Bambole Nilesh Shah +2 位作者 Shushma Sonavane Megan Johnston Amresh Shrivastava 《Ope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13年第3期323-328,共6页
Background: Prevalence of negative symptoms in the early phase of schizophrenia remains uncertain. Negative symptoms are the primary cause of long term disability and poor functional outcom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Background: Prevalence of negative symptoms in the early phase of schizophrenia remains uncertain. Negative symptoms are the primary cause of long term disability and poor functional outcom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presence of negative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fist episode psychosis in schizophrenia who were hospitalized. Methods: Negative symptoms were measured in 72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FEP using the scale for assess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 (SANS) and ascertained diagnosis using DSM-IV. Prevalence of SANS items and subscales were examined for both schizophrenia and bipolar disorder. Results: This study shows that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first episode schizophrenia had negative symptoms 66 (87.5%). All five subtypes of negative symptoms were present in 47% of patients suggesting primary negative symptoms, and about 40% have secondary negative symptoms. Independently, each subtype of negative symptoms was seen in 48% - 76% of patients. The most prevalent negative symptom in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 was found to be blunting (72%). 46% of patients had significant level of depression, overall psychopathology was severe and level of functioning was poor. We found that 45.8% patients were prescribed anticholinergic medications which indicated that at least 45% subjects had extra-pyramidal symptoms (EPS). Conclusion: Primary negative symptoms are prevalent in about half of First episode Psychosis (FEP) schizophrenia patients. These findings have implications for identification, early treatment, and reduced treatment resistance for negative symptoms in order to increase social and clinical outcome of schizophrenia. Further research is required in this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gative symptoms First EPISODE PSYCHOSIS schizophrenia symptomATOLOGY
下载PDF
氨磺必利对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效率、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波红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第4期157-159,共3页
目的针对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氨磺必利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该研究的对象为2017年1月—2019年9月间前来该院就医的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总例数为8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格的方法将80例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 目的针对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氨磺必利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该研究的对象为2017年1月—2019年9月间前来该院就医的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总例数为8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格的方法将80例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组,即比对组和研究组,每组中平均分配40例患者。其中为比对组的患者提供常规的舒必利片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的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则接受氨磺必利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组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和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率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研究组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高于比对组(P<0.05);接受氨磺必利药物进行治疗的研究组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5%,接受舒必利片药物进行治疗的比对组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5.0%,相比较来说,研究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P=0.030);与比对组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32.5%)相比,研究组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P=0.030)。结论在对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氨磺必利药物,其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 氨磺必利 有效率 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下载PDF
“补肾强志、填精益脑”方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丽单 耿小英 +1 位作者 刘国民 史渊源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9期1819-1822,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补肾强志、填精益脑”方(BSQZF)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9年11月期间在北京市大兴区心康医院住院治疗的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1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补肾强志、填精益脑”方(BSQZF)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9年11月期间在北京市大兴区心康医院住院治疗的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BSQZF加减辅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量表、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阴性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阴性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则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心理、社会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心理、社会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环境评分则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35.48%(11/31)明显高于对照组12.90%(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BSQZF为基础方加减辅助治疗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提升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 “补肾强志、填精益脑”方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情感护理疗法在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8
作者 曹允贞 陈泽群 +1 位作者 黄菊娟 韦畅书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26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讨情感护理疗法在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诊的92例有阴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病患,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行基础护理,观察组行情感护理疗法,观... 目的探讨情感护理疗法在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诊的92例有阴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病患,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行基础护理,观察组行情感护理疗法,观察并比较最终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7.83%)高于对照组(8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95.65%)高于对照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的情感淡薄、意志缺乏、思维贫乏、兴趣社交缺乏及注意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的SANS量表各项得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观察组SANS量表各项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感护理疗法对阴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总有效率和满意度,缓解患者的阴性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临床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护理疗法 阴性症状 精神分裂症 护理
下载PDF
氨磺必利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被引量:4
19
作者 于宝德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2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与氯氮平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患者的效果,以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0例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氯氮平,观察组给予氨磺必利。比较...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与氯氮平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患者的效果,以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0例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氯氮平,观察组给予氨磺必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磺必利与氯氮平均可有效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但前者不良反应少,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保障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性症状 精神分裂症 氯氮平 氨磺必利 生活质量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敬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8期68-70,共3页
目的观察氨磺必利对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收的60例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循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氮平治疗,... 目的观察氨磺必利对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收的60例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循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氮平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氨磺必利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WCST总数以及正确个数均多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TMT-A、TMT-B均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stoop单词检测个数、stoop颜色检测个数均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氨磺必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并提高患者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磺必利 氯氮平 阴性症状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