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仑山区构造区划初探 被引量:62
1
作者 潘裕生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1989年第3期196-203,共8页
青藏高原虽然经过了多次考察,已经基本摸清了高原的构造格架,然而高原西北部的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地区的构造区划仍很不明确。经过这次考察,获得了大量新资料;新发现了库地-苏巴什为一条独立的更早阶段的重要构造界线。考察发现麻札-康... 青藏高原虽然经过了多次考察,已经基本摸清了高原的构造格架,然而高原西北部的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地区的构造区划仍很不明确。经过这次考察,获得了大量新资料;新发现了库地-苏巴什为一条独立的更早阶段的重要构造界线。考察发现麻札-康西瓦-木孜塔格构造带与东面的昆仑山口-玛沁构造带相联,是真正原第四缝合带所指。由以上这两条构造带把昆仑山分成了北带、中带与南带3部分,而南带从构造发育历史看它与可可西里-巴颜喀喇区相联,不属于真正的昆仑构造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单元 昆仑山 构造区划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自然史规律研究 被引量:53
2
作者 陈雄生 贾连顺 +5 位作者 袁文 陈德玉 倪斌 叶晓健 肖建如 谭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3期1301-1304,共4页
目的 :了解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规律 ,评价自然史在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综合分析 1 2 63例脊髓型颈椎病 (CSM)患者的自然史 ,将其演变方式归纳为 5型 ,Ⅰ~Ⅳ型为起病轻者 ,其中Ⅱ~Ⅳ型无论是否经过稳定期 ,最后均出现恶化 ... 目的 :了解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规律 ,评价自然史在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综合分析 1 2 63例脊髓型颈椎病 (CSM)患者的自然史 ,将其演变方式归纳为 5型 ,Ⅰ~Ⅳ型为起病轻者 ,其中Ⅱ~Ⅳ型无论是否经过稳定期 ,最后均出现恶化 ,Ⅰ型长期保持稳定 ,随访期内无恶化倾向或结果 ,Ⅴ型为突然严重起病 ,无法缓解者。结果 :Ⅰ型 1 37例 (1 0 .88% ) ,Ⅱ型 534例 (42 .31 % ) ,Ⅲ型 96例 (7.57% ) ,Ⅳ型 40 7例 (32 .2 4 % ) ,Ⅴ型 89例 (7.0 5 % )。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仅少数长期处于良性稳定状态 ,该病多数呈相对恶性的发展趋势 ,其发展结果将造成更加严重的脊髓损害。下肢麻木、行走缓慢、步态异常、手臂麻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压迫症 早期诊断 自然史
下载PDF
自然教育的起源、概念与实践 被引量:53
3
作者 林昆仑 雍怡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14,共7页
近年来,自然教育在中国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自然教育实践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征的行业形态。但目前中国自然教育的健康发展仍受到内涵模糊、概念多元而缺乏共识等问题的制约,从而对实践的深入开展,特别是形成标准规范、培养... 近年来,自然教育在中国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自然教育实践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征的行业形态。但目前中国自然教育的健康发展仍受到内涵模糊、概念多元而缺乏共识等问题的制约,从而对实践的深入开展,特别是形成标准规范、培养专业人才、开展课程设计等带来直接影响。文中在梳理自然思想源流的基础上,分析并系统阐述自然教育的内涵和定义,以及中国自然教育行业发展现状、问题,期望藉此推动中国自然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教育 自然主义教育 博物学教育 环境教育 内涵 中国
原文传递
自然、历史、自我——多元化背景下塑造城市特色之问对 被引量:20
4
作者 沈磊 赵国裕 姚瑛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5-88,共4页
首先分析了我国关注城市特色的历程,并认为如何塑造城市特色是当前多元化背景下,应认真思考和切实践行的、沉重而深刻的课题。提出了“自然、历史、自我”是塑造城市特色之思想精髓,构建了“城市特色树”的概念,据此,形成并阐述了塑造... 首先分析了我国关注城市特色的历程,并认为如何塑造城市特色是当前多元化背景下,应认真思考和切实践行的、沉重而深刻的课题。提出了“自然、历史、自我”是塑造城市特色之思想精髓,构建了“城市特色树”的概念,据此,形成并阐述了塑造城市特色的思维构架和实践操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历史 自我 城市特色
下载PDF
国外关于科学本质教学的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袁维新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2,共6页
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已成为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科学本质阐明了科学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是人们对科学本质属性的正确认识。本文对国外关于科学本质的内涵、科学本质的教学内容与学习范畴、融入科学史的科学本质教学、科学探究... 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已成为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科学本质阐明了科学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是人们对科学本质属性的正确认识。本文对国外关于科学本质的内涵、科学本质的教学内容与学习范畴、融入科学史的科学本质教学、科学探究及科学本质教学的研究等作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本质 学习范畴 科学史 科学探究
原文传递
女性主义地理学观及其思想史意义 被引量:15
6
作者 孙俊 汤茂林 +1 位作者 潘玉君 武友德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2-345,共14页
论文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3个层面讨论了女性主义地理学观的建构,并说明了女性主义地理学对更新地理学观的意义,以及对当代主流人文地理学思潮的潜在影响。在本体论层面上,女性主义地理学一直直面西方传统社会文化思想中的等级制性... 论文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3个层面讨论了女性主义地理学观的建构,并说明了女性主义地理学对更新地理学观的意义,以及对当代主流人文地理学思潮的潜在影响。在本体论层面上,女性主义地理学一直直面西方传统社会文化思想中的等级制性别化二元论,建构了主张女性和男性在建构社会及社会空间中具有交互性关系的本体论。在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上,女性主义地理学证明了女性及其空间在西方社会中处于弱势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根源,动摇了实证主义地理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中永恒性、普遍性、客观性的预设,阐释了地理学认知过程中情感等主观因素的可靠性,并建构了"去中心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框架。无论在本体论还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上,当前的女性主义地理学主流思潮都有一定的中和性色彩,这一倾向使女性主义地理学在地理学观演进,以及以人文地理学思想为代表的地理学思想演进中,都具有重要的位置。西方女性主义地理学的兴盛,与其直面西方的社会文化思想根源问题不无关联。在中国女性主义地理学开始发展的当下,注重分析中国女性及其空间问题产生的社会文化思想根源,将有助于中国女性主义地理学的发展,并提升其潜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论 自然隐喻 去中心化 女性主义地理学 地理学观 思想史
原文传递
自然教育学史论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晓东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3-120,共8页
卢梭自然教育学的诞生标志着现代教育学的诞生。从卢梭以来的一切教育改革家都坚守卢梭自然教育学的立场。卢梭自然教育学并非资产阶级的专利,前苏联时期社会主义学者维果茨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便具有卢梭的气息。卢梭自然教育... 卢梭自然教育学的诞生标志着现代教育学的诞生。从卢梭以来的一切教育改革家都坚守卢梭自然教育学的立场。卢梭自然教育学并非资产阶级的专利,前苏联时期社会主义学者维果茨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便具有卢梭的气息。卢梭自然教育学有其西方的思想先驱,在古代中国亦能寻得丰厚的相似的思想资源。中国的现代教育学建设可扎根于深厚的中国古代思想资源,并与西方现代教育学相互会通、相互支援、相互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梭 天性 自然教育 自然法 教育学史
下载PDF
环境史及其对自然的重新书写 被引量:9
8
作者 高国荣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4-133,共10页
长期以来,由于根深蒂固的静止世界观及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消极影响,再加上人类对自然的生态价值缺乏认识,自然长期被历史学家所忽视。自19世纪后半期,一些美国学者尝试将自然纳入历史的写作范畴。经过长时间摸索,这一努力日臻成熟,集中表... 长期以来,由于根深蒂固的静止世界观及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消极影响,再加上人类对自然的生态价值缺乏认识,自然长期被历史学家所忽视。自19世纪后半期,一些美国学者尝试将自然纳入历史的写作范畴。经过长时间摸索,这一努力日臻成熟,集中表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环境史。环境史扩大了历史研究的范畴,提供了观察历史的新思路和新视角,它还可以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理论问题重新做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史 自然与历史 静止世界观地理环境决定论
原文传递
科学本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颖之 刘恩山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0-63,共4页
帮助学生发展较全面而准确的科学本质观是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教师应该能够应用一些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有关科学本质的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有科学探究法和科学史法。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尝试应用以下方式:利用... 帮助学生发展较全面而准确的科学本质观是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教师应该能够应用一些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有关科学本质的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有科学探究法和科学史法。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尝试应用以下方式:利用科学故事;利用科学史中的科学失误;利用科学史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本质 科学探究 科学史
下载PDF
中日幼儿园室外设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冯鸣 王永强 李尚婕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2-115,143,共5页
通过对比分析法,从幼儿园室外设施设计着手将中日幼儿园进行比较,探寻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及国情的游戏器材设计之路。首先对中日幼儿园室外设施的差异性进行比较,主要包括地面材质、运动器材及儿童活动内容;其次发掘影响中日幼儿园设施设... 通过对比分析法,从幼儿园室外设施设计着手将中日幼儿园进行比较,探寻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及国情的游戏器材设计之路。首先对中日幼儿园室外设施的差异性进行比较,主要包括地面材质、运动器材及儿童活动内容;其次发掘影响中日幼儿园设施设计差异性的本质原因,包括政策法规、历史、文化等背景因素的比较分析;最终提出适合中国游戏器材的设计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性 自然 历史 传统 文化 游戏器材 设计
下载PDF
中美高中物理教材科学史内容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10
11
作者 侯新杰 栗素姣 +1 位作者 安淑盈 王婷婷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5-50,共6页
本文选用内容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依据当代科学本质观内涵,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形成了分析教材中科学史内容的工具。然后,用此研究工具对中美高中物理教材进行定量统计与对比,分析中美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史对科学本质的体现特点及其异... 本文选用内容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依据当代科学本质观内涵,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形成了分析教材中科学史内容的工具。然后,用此研究工具对中美高中物理教材进行定量统计与对比,分析中美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史对科学本质的体现特点及其异同。最后,以促进高中生理解科学本质为出发点,基于对中美高中物理教材的定量与定性的研究发现,结合美国高中物理教材对科学本质体现的可借鉴之处,对改进我国高中物理教材编写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材 科学本质 科学史 内容分析 中美比较
原文传递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治理:历程、挑战以及体系优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昌海 谢梦玲 《中国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9-162,共24页
建立自然保护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举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自然保护地治理历程主要经历了摸索创建阶段、稳步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高质量发展阶段。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 建立自然保护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举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自然保护地治理历程主要经历了摸索创建阶段、稳步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高质量发展阶段。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改革任务。本文基于社会-生态系统框架分析表明,自然保护地治理面临一系列挑战:自然保护地资源系统和资源单位存在缺陷、行动者冲突加剧、治理效能有待提升、治理系统有待理顺。需要继续优化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治理体系:优化保护地系统边界并实现资源价值;促进乡村振兴与自然保护政策协调;厘清自然保护地资源权属问题;完善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制度;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机制;完善资源环境监测预警机制和效能评估机制;健全法律体系、组织体系和运行保障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治理历程 治理挑战 治理体系 国家公园
原文传递
地理学史研究范式——科学地理学史与知识地理学史 被引量:8
13
作者 孙俊 潘玉君 +1 位作者 武友德 赫维人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69-1384,共16页
当前主流地理学史研究可归结为两种互补性范式。一种是科学地理学史:1从近现代地理学形象出发,遵循"自上而下"的叙事模式,选择性地建构切合当前地理学的历史;2主张一元传统的科学史观,从而导致了不同传统的对立;3其性质是建... 当前主流地理学史研究可归结为两种互补性范式。一种是科学地理学史:1从近现代地理学形象出发,遵循"自上而下"的叙事模式,选择性地建构切合当前地理学的历史;2主张一元传统的科学史观,从而导致了不同传统的对立;3其性质是建构性的、抽象性的,造成了自然与人文的分裂;4强纲领的叙事模式不仅造成了"古代思想的现代解读",且挣扎于科学分化的大潮中。另一种是在批判科学地理学史基础上兴起的知识地理学史:1从地理实践本身出发,遵循"自下而上"的叙事模式,从地理学知识体系的底层诠释历史;2主张多元论传统的科学史观,从而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不同地理学传统之间的对立,为多样的地理学传统纳入叙事框架奠定了基础;3其历史的性质是实践论的或语境论的,旨在阐发不同地理学知识形态的意义;4表现为对称性原则的叙事纲领,大大扩展了地理学史研究的视野,为理解作为地理学与自然并社会统一的实践统一体提供了可能。科学地理学史和知识地理学史当前表现为一种批评性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应当制造更多的二元论对立,相反,整体的方向应当是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主义的相互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史研究 科学史 知识史 科学观 科学史观 编史性质 叙事模式
原文传递
《自然》(Nature)杂志科幻作品考——Nature实证研究之一 被引量:9
14
作者 穆蕴秋 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26,共12页
本文以英国《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的科幻作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这些作品的科学史意义进行了系统考察。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自然》从1869年创刊至今,从来就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科学",它一直在刊登许多并不那么"... 本文以英国《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的科幻作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这些作品的科学史意义进行了系统考察。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自然》从1869年创刊至今,从来就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科学",它一直在刊登许多并不那么"学术"的东西。尽管我们也有理由认为,这些在今天的科学评价体系中通常都被当成"无成"之物而遭过滤的"常常异想天开,有时荒唐无稽,总是让人吃惊"的文本,同样在参与科学探索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杂志 科学史 科学幻想 科学探索
下载PDF
论当代中国主流电影的历史叙述 被引量:9
15
作者 贾磊磊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10-115,共6页
在中国当代电影史上,影像对于史的叙述是一个不应当被忽略的问题。有许多主流影片因为在表述中国历史时的失利导致票房上乏善可陈。电影不排斥对历史的个人化表述,但在电影这种大众传播媒介中,任何关于历史的表述都应当符合历史发展的... 在中国当代电影史上,影像对于史的叙述是一个不应当被忽略的问题。有许多主流影片因为在表述中国历史时的失利导致票房上乏善可陈。电影不排斥对历史的个人化表述,但在电影这种大众传播媒介中,任何关于历史的表述都应当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本质,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中国未来发展的客观需要。为此,我们要恪守影像历史的正义立场,凝聚影像历史中的人格力量,抒写影像历史中的诗意情怀,而不能让中国革命的历史在影像世界里失去其特有的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主流电影 影像叙述 文化传播 历史本质
下载PDF
博物学与中国画的交汇:谈蒋廷锡《塞外花卉图》卷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钊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5-78,共14页
《塞外花卉图》卷是一件描绘中国北方塞外植物的珍贵画卷,画家蒋廷锡细致描绘了生长在塞外的66种野生植物。这种对野生植物进行大规模描绘的画作在中国古代极为少见。该文基于博物学的视角对画作中的植物物种加以鉴别,并以画面内容为线... 《塞外花卉图》卷是一件描绘中国北方塞外植物的珍贵画卷,画家蒋廷锡细致描绘了生长在塞外的66种野生植物。这种对野生植物进行大规模描绘的画作在中国古代极为少见。该文基于博物学的视角对画作中的植物物种加以鉴别,并以画面内容为线索,分析画家创作的历史机缘及受画者的情趣,比较绘画技法、表现形式与西方植物绘图的差异。并在上基础上,探讨了这一时期此类中国植物绘画的发展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外植物 博物学 植物鉴别 创作分析 中西比较
原文传递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逻辑及原创性贡献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宏伟 宁悦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32,F0002,共11页
厘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各基本观点蕴含的逻辑关系及其原创性贡献,有助于深刻理解与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要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将历史、现实与未来三重视角相统一,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何以必然,蕴含历史逻辑;坚持将... 厘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各基本观点蕴含的逻辑关系及其原创性贡献,有助于深刻理解与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要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将历史、现实与未来三重视角相统一,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何以必然,蕴含历史逻辑;坚持将古今中外的生态思想辩证结合,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何以科学,蕴含理论逻辑;坚持将国际与国内视野相结合,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何以实现,蕴含实践逻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进行继承与创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人与自然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 原创性贡献
下载PDF
STS视野中的科学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啸霆 史波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6-51,共6页
随着人类对科学认识的不断深入,目前关于科学涵义的理解逐渐形成了知识维、活动维、社会维、文化维等四个结构性向度。这四个向度有着依次的"出场"顺序,体现了科学自身变化发展的特殊历史性。科学的这种历史性又折射着古今科... 随着人类对科学认识的不断深入,目前关于科学涵义的理解逐渐形成了知识维、活动维、社会维、文化维等四个结构性向度。这四个向度有着依次的"出场"顺序,体现了科学自身变化发展的特殊历史性。科学的这种历史性又折射着古今科学不同的发生学范式:古代的博物学范式,近代的数理范式,当代的STS范式。STS作为当代的科学形态具有后向综合性,它以极其凝练的方式概要式地集纳了科学不同进程的典型特征,从而形成一种现实的"真科学"的存在形态和视野,从时代高度审视着既有的全部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博物学 数理学 小科学 大科学 STS 范式 全科学
原文传递
审美体验及其性质与对象 被引量:7
19
作者 颜翔林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0-158,共9页
体验这一概念被现象学赋予一种认识论的意义,成为主体的认识方法之一和确立自我存在价值的手段。和纯粹哲学意义的体验有所不同,美学视野中的审美体验不满足于对客观对象的真实把握,而希冀于主体对事物存在的可能性之诗性领悟。换言... 体验这一概念被现象学赋予一种认识论的意义,成为主体的认识方法之一和确立自我存在价值的手段。和纯粹哲学意义的体验有所不同,美学视野中的审美体验不满足于对客观对象的真实把握,而希冀于主体对事物存在的可能性之诗性领悟。换言之,审美体验能够超越知识平面达到对精神隐秘的体察,力图粉碎单一的意义存在而达到对整个对象的否定性观照和诗意发现。审美体验之性质和一般体验有所差异的是,审美体验包含着内容的丰富性和精神的无限可能性。它既可以逾越认识论和知识论的制约,也可以打破日常经验和悖谬形式逻辑,因此,审美必然性地蕴含丰富的人生智慧和诗性情怀。审美体验的特性在于,始终以美感活动作为自己的运动轴心,审美活动既是它的目的也是它的手段。因此,审美体验的本质属性是以自我意向为中心对生活世界的合目的性的审美想象或审美直觉的精神活动。审美体验之主要对象,其一关涉自然,其二关涉艺术,其三关涉历史。它们相应分类为自然之审美体验、艺术之审美体验、历史之审美体验这三种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 审美体验 主体 自然 艺术 历史
原文传递
理解人类简史的自然维度——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一节解读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娟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14-23,共10页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中从大历史的视角阐释了社会史与自然史的辩证发展关系。人是自然界进化发展的产物,劳动将人从自然界提升出来。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前提条件,没有自然界,劳动就什么都不能创造。人类...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中从大历史的视角阐释了社会史与自然史的辩证发展关系。人是自然界进化发展的产物,劳动将人从自然界提升出来。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前提条件,没有自然界,劳动就什么都不能创造。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征服自然的严重后果就是导致自然的报复,使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日趋强化的自然制约。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才能实现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人类社会才能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是重读恩格斯这篇经典文献的现代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 人类简史 自然维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