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采集的生物膜中痕量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鱼
陈界江
+2 位作者
王晓丽
董德明
郭书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7-631,共5页
采用改进的Tessier连续萃取方法对从松花江中采集的生物膜中锰、铁、铜、铅、锌及镉的化学形态进行分析,考察了生物膜上铁、锰氧化物和有机质吸附重金属的相对作用,同时讨论了在研究培养的生物膜吸附痕量重金属时所建立的选择性萃取方...
采用改进的Tessier连续萃取方法对从松花江中采集的生物膜中锰、铁、铜、铅、锌及镉的化学形态进行分析,考察了生物膜上铁、锰氧化物和有机质吸附重金属的相对作用,同时讨论了在研究培养的生物膜吸附痕量重金属时所建立的选择性萃取方法对于采集的生物膜组分分离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采集的生物膜上痕量重金属以铁、锰的氧化物为主要结合形态存在,以此种形态存在的铜、锌、铅和镉分别占其总含量的62.9%,58.3%,53.8%和32.6%,而以有机结合态存在的铜、锌、铅和镉,分别占其总含量的1.1%,0.6%,9.9%和1.8%,表明采集的生物膜上铁、锰氧化物在吸附重金属的过程中起主要的控制作用,而有机质的作用相对较小,与以往利用选择性萃取技术研究培养的生物膜吸附重金属的规律一致.进一步分析表明,如扣除生物膜上铁的残渣态部分,则选择性萃取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地将采集的生物膜上的铁、锰氧化物及有机质分离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铁、锰氧化物
铜、锌、铅、镉
连续萃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样品陈化对自然水体采集生物膜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婷
王晓丽
+3 位作者
杜显元
刘建林
陈界江
李鱼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01-1005,共5页
以松花江采集的生物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Tessier连续萃取方法分析生物膜样品陈化3个月后金属形态分布规律的变化。结果表明,样品陈化使Mn从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向可交换态和残渣态转化,幅度为11.17%-26.27%;样...
以松花江采集的生物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Tessier连续萃取方法分析生物膜样品陈化3个月后金属形态分布规律的变化。结果表明,样品陈化使Mn从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向可交换态和残渣态转化,幅度为11.17%-26.27%;样品陈化后Fe从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向铁/锰氧化物结合态转化16.89%-24.97%;原来占总量54.45%-59.56%的有机结合态Cu在样品陈化后均转化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而可交换态和有机结合态的Zn在样品陈化后全部转化为其他形态。其中部分向碳酸盐结合态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生物膜
样品陈化
重金属形态
生物可利用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集的生物膜中痕量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鱼
陈界江
王晓丽
董德明
郭书海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出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7-631,共5页
基金
国家'九七三'计划项目(批准号:2004CB3418500)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批准号:20020183056)资助
文摘
采用改进的Tessier连续萃取方法对从松花江中采集的生物膜中锰、铁、铜、铅、锌及镉的化学形态进行分析,考察了生物膜上铁、锰氧化物和有机质吸附重金属的相对作用,同时讨论了在研究培养的生物膜吸附痕量重金属时所建立的选择性萃取方法对于采集的生物膜组分分离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采集的生物膜上痕量重金属以铁、锰的氧化物为主要结合形态存在,以此种形态存在的铜、锌、铅和镉分别占其总含量的62.9%,58.3%,53.8%和32.6%,而以有机结合态存在的铜、锌、铅和镉,分别占其总含量的1.1%,0.6%,9.9%和1.8%,表明采集的生物膜上铁、锰氧化物在吸附重金属的过程中起主要的控制作用,而有机质的作用相对较小,与以往利用选择性萃取技术研究培养的生物膜吸附重金属的规律一致.进一步分析表明,如扣除生物膜上铁的残渣态部分,则选择性萃取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地将采集的生物膜上的铁、锰氧化物及有机质分离开.
关键词
生物膜
铁、锰氧化物
铜、锌、铅、镉
连续萃取
Keywords
natural
surface
coatings
sample
Fe/Mn
oxide
Copper,
zinc,
lead
and
cadmium
Sequential
extraction
分类号
O652 [理学—分析化学]
X132 [理学—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样品陈化对自然水体采集生物膜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婷
王晓丽
杜显元
刘建林
陈界江
李鱼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01-1005,共5页
基金
国家"973"计划项目基金(批准号:2004CB3418501)
华北电力大学引进高层人才科研启动基金
文摘
以松花江采集的生物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Tessier连续萃取方法分析生物膜样品陈化3个月后金属形态分布规律的变化。结果表明,样品陈化使Mn从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向可交换态和残渣态转化,幅度为11.17%-26.27%;样品陈化后Fe从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向铁/锰氧化物结合态转化16.89%-24.97%;原来占总量54.45%-59.56%的有机结合态Cu在样品陈化后均转化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而可交换态和有机结合态的Zn在样品陈化后全部转化为其他形态。其中部分向碳酸盐结合态转化。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生物膜
样品陈化
重金属形态
生物可利用性
Keywords
sediments
natural
surface
coatings
sample
aging
partitioning
patterns
availability
分类号
X13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采集的生物膜中痕量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
李鱼
陈界江
王晓丽
董德明
郭书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样品陈化对自然水体采集生物膜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影响
王婷
王晓丽
杜显元
刘建林
陈界江
李鱼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