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族男性青年志愿者不同体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原诚 舒诗斌 +3 位作者 鲍虹达 蒋军 邱勇 朱泽章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年第5期442-448,共7页
目的对比汉族青年男性志愿者站立位、直立坐位和自然坐位X线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差异,评估骨盆旋转对矢状位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2017年9—10月,在南京鼓楼医院骨科的研究生中招募志愿者32人,均为汉族男性,年龄23~27(24.8&#... 目的对比汉族青年男性志愿者站立位、直立坐位和自然坐位X线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差异,评估骨盆旋转对矢状位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2017年9—10月,在南京鼓楼医院骨科的研究生中招募志愿者32人,均为汉族男性,年龄23~27(24.8±1.6)岁,身高171~185(176.4±5.3)cm,体质量57.7~88.4(69.5±8.6)kg,体质量指数(BMI)21.2~24.7(22.5±2.3)kg/m2.应用EOS-X线成像系统,采用垂直扫描方式,人体全长影像一次扫描成像,结合常用的拍摄方式进行站立位、直立坐位、自然坐位拍摄.影像学测量参数包括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骶骨倾斜角(SS)、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以及脊柱的矢状位偏移(SVA)、T1骨盆角(TPA).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体位时影像学参数的变化情况,对脊柱-骨盆参数之间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32名志愿者,站立位时PI、PT、SS、LL、TK、SVA、TPA分别为49.06°±6.22°、13.38°±6.06°、35.03°±2.32°、-47.16°±7.64°、32.22°±9.74°、(3.29±13.64)mm、9.47°±5.26°,直立坐位时分别为48.22°±6.07°、29.06°±10.35°、18.84°±5.90°、-26.38°±8.45°、31.78°±9.95°、(34.73±13.62)mm、26.06°±8.71°,自然坐位时分别为49.22°±6.20°、40.50°±10.42°、9.84°±4.87°、-4.03°±6.14°、31.69°±9.73°、(63.37±13.70)mm、49.66°±11.22°.与站立位各参数值比较,直立坐位与自然坐位PT、SVA、TPA增加,SS、LL减少;与直立坐位比较,自然坐位PT、SVA、TPA增加,SS、LL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1)站立位时,PI与PT、LL、TK、TPA呈相关性,PT与LL、TK、TPA呈相关性,LL与TK、TPA呈相关性,TK与TPA呈相关性;(2)直立坐位时,PI与PT、SS、LL、TK、TPA呈相关性,PT与SS、LL、TK、TPA呈相关性,SS与LL、TK、TPA呈相关性,LL与TK、TPA呈相关性,TK与TPA呈相关性;(3)自然坐位时,PI与PT、SS、LL、TK、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骨盆 脊柱-骨盆参数 直立坐位 自然坐位 骨盆旋转 矢状位序列
原文传递
腰椎短节段融合术后坐-立位相邻节段序列变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卓然 周思宇 +1 位作者 郭扬 李危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观察腰椎短节段融合术后不同功能体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的变化,探讨坐位下相邻未融合节段矢状位序列的调节机制。方法:2010年9月~2012年2月行腰椎短节段融合术的63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30例,女33例,末次随访时年龄为61.6±1... 目的:观察腰椎短节段融合术后不同功能体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的变化,探讨坐位下相邻未融合节段矢状位序列的调节机制。方法:2010年9月~2012年2月行腰椎短节段融合术的63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30例,女33例,末次随访时年龄为61.6±11.0岁(31.0~81.0岁),随访时间为82.0±7.3个月(68.0~94.0个月)。共39例患者融合至S1,其中3例为L5~S1固定融合,20例为L4~S1固定融合,15例为L3~S1固定融合,1例为L2~S1固定融合;24例未融合至S1,其中13例为L3~L5固定融合,5例为L4~L5固定融合,6例为L2~L5固定融合。均行术前站立位、末次随访站立位-端坐位-自然坐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检查,通过院内PACS系统,测量术前、末次随访时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包括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腰椎前凸角(LL)、固定节段前凸角(FSL)、胸椎后凸角(TK)、上相邻前凸角(URL)、下相邻前凸角(LRL)及T1骨盆角(TPA)。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不同体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站立位、自然坐位情况下URL、LRL与其他矢状位参数的相关性,检验水准α=0.05。结果:当体位由站立位向坐位转变后,矢状位参数会出现显著的变化。对于未融合至S1的患者,从站立位变为端坐位后,LL显著减小、TPA显著增大(P<0.05);由端坐位变为自然坐位后,LL进一步显著减小、TPA进一步显著增大(P<0.05),SS、URL、LRL显著减小(P<0.05),PT显著增加(P<0.05)。对于融合至S1的患者,从站立位变为端坐位后,LL、URL显著减小(P<0.05),TPA显著增大(P<0.05);由端坐位变为自然坐位后,LL、URL进一步显著减小(P<0.05),TPA进一步显著增大(P<0.05),SS显著减小、PT显著增加(P<0.05)。在站立位时,URL与PI、SS、FSL、LL有显著相关性(P<0.05)。自然坐位后,URL与FSL无显著相关性(P=0.388),URL与PI、SS、TK、LL有显著相关性(P<0.05),LRL与PT、SS、LL有显著相关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站立位 自然坐位 矢状位序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