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用中药Ⅱ号”对阴道炎、宫颈炎大鼠天然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胡晓蕙 张莉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4-16,共3页
犤目的犦探讨“外用中药Ⅱ号”对阴道、宫颈炎实验大鼠的作用机制。犤方法犦将大鼠分为造模组、治疗组、正常对照组。全部实验动物进行病理学检查、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T淋巴细胞活化率和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测定。犤结果犦病理学检查,... 犤目的犦探讨“外用中药Ⅱ号”对阴道、宫颈炎实验大鼠的作用机制。犤方法犦将大鼠分为造模组、治疗组、正常对照组。全部实验动物进行病理学检查、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T淋巴细胞活化率和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测定。犤结果犦病理学检查,造模组宫颈粘膜下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出现粘膜溃疡;治疗组、正常对照组病理学改变不明显。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吞噬细胞吞噬功能,造模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治疗组明显高于造模组;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犤结论犦“外用中药Ⅱ号”可提高阴道炎、宫颈炎实验大鼠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及吞噬细胞吞噬功能,从而使相应的病理学改变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用中药Ⅱ号” 阴道炎 宫颈炎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人工免疫中B细胞和T细胞的协同演化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征难 梁意文 董红斌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6期69-72,共4页
在机体免疫系统中,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协同起来识别抗原。B细胞在初次识别到抗原后,以较高的概率进行变异和自我复制,形成新的识别能力,使得免疫系统具有高的适应性;T细胞则负责协同B细胞进行免疫识别。该文借鉴B、T细胞的免疫机制,... 在机体免疫系统中,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协同起来识别抗原。B细胞在初次识别到抗原后,以较高的概率进行变异和自我复制,形成新的识别能力,使得免疫系统具有高的适应性;T细胞则负责协同B细胞进行免疫识别。该文借鉴B、T细胞的免疫机制,提出了一个B识别器和T识别器—BT协同识别方法。并详细描述了BT识别器协同识别抗原、二次识别反应的演化过程。该模型克服了一般反向选择算法误识别率高的缺点,同时又保证了系统的动态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体免疫 淋巴细胞 反向选择 协同演化 人工免疫
下载PDF
小柴胡颗粒抗肺癌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军能 张轶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46-48,共3页
目的研究小柴胡颗粒是否具有抗肿瘤作用,并分析其抗肿瘤机制。方法复制小鼠lewis肺癌模型,然后将肺癌模型小鼠分组给药(对照组以及小柴胡颗粒组),比较两组小鼠的生存率、荷瘤大小、肿瘤转移情况、肿瘤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结果小柴胡颗粒... 目的研究小柴胡颗粒是否具有抗肿瘤作用,并分析其抗肿瘤机制。方法复制小鼠lewis肺癌模型,然后将肺癌模型小鼠分组给药(对照组以及小柴胡颗粒组),比较两组小鼠的生存率、荷瘤大小、肿瘤转移情况、肿瘤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结果小柴胡颗粒治疗组小鼠的生存率显著提高,小鼠的肿瘤生长缓慢,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小鼠肺部转移灶明显少于对照组,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明显增强,吞噬指数变大,NK细胞杀伤活性明显增强,脾脏分泌的细胞因子TNF-α、IFN-γ、IL-2明显增高,而IL-4则下降。结论小柴胡颗粒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值,增强天然免疫细胞的杀伤活性,分泌抗瘤细胞因子,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颗粒 肺癌 细胞因子 天然免疫
下载PDF
企业质量免疫应答原理与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潘祥武 王楠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57-60,共4页
从免疫理论的视角出发,对比生物体免疫系统,阐述企业质量免疫系统的应答类型,即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并阐述和比较各自的内涵、特点、应答流程以及蕴含其中的作用机制。对提高企业免疫应答能力这一目标进行分解细化,梳理实现... 从免疫理论的视角出发,对比生物体免疫系统,阐述企业质量免疫系统的应答类型,即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并阐述和比较各自的内涵、特点、应答流程以及蕴含其中的作用机制。对提高企业免疫应答能力这一目标进行分解细化,梳理实现这些分级目标的九条途径及企业能够采取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管理 固有免疫 适应性免疫 应答 途径
下载PDF
计算机免疫系统的实现和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陆阳 蔡淑珍 杨文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7-58,166,共3页
生物免疫系统保护生物体不受外来有害细胞的侵袭,其作用与计算机的安全系统有着惊人的相似。文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利用生物免疫原理和体系结构构造一个计算机免疫系统的方法,并且对该系统进行了必要的数学分析。
关键词 数据文件 生物免疫 计算机免疫系统 分析
下载PDF
肠道天然免疫抗艾滋病病毒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研究概述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清仲 符林春 +3 位作者 张苗苗 陈静 周红燕 徐培平 《环球中医药》 CAS 2011年第5期392-395,共4页
天然免疫系统是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十分复杂的获得性免疫反应。肠黏膜系统是HIV复制的重要贮存库,通过艾滋病肠道症状机制的研究,发现在HIV的感染致病过程中,肠道黏膜先天免疫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长期的临... 天然免疫系统是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十分复杂的获得性免疫反应。肠黏膜系统是HIV复制的重要贮存库,通过艾滋病肠道症状机制的研究,发现在HIV的感染致病过程中,肠道黏膜先天免疫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长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中医药能够改善肠道黏膜天然免疫功能。因此提出应用中医药诱导肠黏膜天然免疫可能有助于清除病毒,从而降低血浆病毒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免疫 艾滋病 肠道 中医药
下载PDF
Toll样受体与细菌感染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舒 王慧琴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4年第5期523-526,共4页
Toll样受体(TLR)是一类Ⅰ型跨膜糖蛋白模式识别受体,其可通过识别病原体,激活天然免疫,诱导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在抗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显示细菌感染与TLR密切相关。该文就TLR与细菌感染的关系进行综述。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细菌感染 天然性免疫
原文传递
腹泻小儿便中双歧杆菌含量变化和红细胞免疫功能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宇 王显鹤 +1 位作者 王禹 杨景云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 研究腹泻小儿便中双歧杆菌含量变化与红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 :对 42例腹泻小儿和 38例正常小儿进行了粪便双歧杆菌含量、红细胞 CR1数量及红细胞自然粘附肿瘤花环率 ( NTRR)的测定。结果 :与正常小儿相比 ,腹泻小儿粪便中双歧杆... 目的 研究腹泻小儿便中双歧杆菌含量变化与红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 :对 42例腹泻小儿和 38例正常小儿进行了粪便双歧杆菌含量、红细胞 CR1数量及红细胞自然粘附肿瘤花环率 ( NTRR)的测定。结果 :与正常小儿相比 ,腹泻小儿粪便中双歧杆菌含量明显下降 ,红细胞 CR1数量无明显改变 ,NTRR明显下降。结论 :小儿肠道内双歧杆菌含量与其红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红细胞 CR1 自然免疫 腹泻 小儿
下载PDF
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姚翠梅 孙长江 +1 位作者 雷连城 韩文瑜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44-48,共5页
对宿主利用体内各种细胞与结核分支杆菌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综述。机体抵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机制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主要有巨噬细胞和γδT细胞,另外,树突状细胞在引发T细胞免疫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由于... 对宿主利用体内各种细胞与结核分支杆菌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综述。机体抵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机制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主要有巨噬细胞和γδT细胞,另外,树突状细胞在引发T细胞免疫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由于结核分支杆菌是胞内寄生菌,特异性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主要包括CD4+T细胞免疫和CD8+T细胞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
下载PDF
Toll样受体在小儿轮状病毒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海燕(综述) 陈兰举(审校)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2年第5期441-444,共4页
Toll样受体是识别病原体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的受体,是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Toll样受体通过识别病原体,激活天然免疫,诱导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影响初始T细胞的分化,目前认为识别轮状病毒和抗轮状病毒天然免疫反应有密切关系的T... Toll样受体是识别病原体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的受体,是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Toll样受体通过识别病原体,激活天然免疫,诱导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影响初始T细胞的分化,目前认为识别轮状病毒和抗轮状病毒天然免疫反应有密切关系的Toll样受体主要有TLR2、3、4、7、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轮状病毒 信号传导 天然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
原文传递
基于生物免疫机理和系统隐患的入侵检测系统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敏琴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16-1018,1025,共4页
将生物免疫原理应用于计算机安全领域正成为当前计算机安全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它为计算机安全防范手段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在生物免疫原理的基础上,模拟生物系统的识别、记忆等机制给出了一种构造检测器的方法.
关键词 生物免疫 计算机安全 检测器
下载PDF
遗传算法在基于免疫学原理检测器生成中的应用
12
作者 王敏琴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6年第8期52-54,共3页
将生物免疫原理应用于计算机安全领域正成为当前计算机安全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它为计算机安全防范手段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而遗传算法作为一种模拟生物自然进化的算法,优化了搜索过程。文章在生物免疫原理的基础上,模拟生物系统的识... 将生物免疫原理应用于计算机安全领域正成为当前计算机安全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它为计算机安全防范手段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而遗传算法作为一种模拟生物自然进化的算法,优化了搜索过程。文章在生物免疫原理的基础上,模拟生物系统的识别、记忆及生物自然进化等机制形成了一种构造检测器的方法,并对该算法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生物免疫 计算机安全 生物进化 检测器
下载PDF
抗HBs阳性人群临床对比
13
作者 吴孝田 《医药论坛杂志》 2004年第22期21-21,23,共2页
目的 探讨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抗 HBs与感染HBV后自然免疫产生抗 HBs二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两组病人在排除甲肝、丙肝条件下 ,检测乙肝五项指标、肝功能、B超及PCRHBV DNA。结果 接种乙肝疫苗组各项检查正常 ,无传染性指标。而感染... 目的 探讨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抗 HBs与感染HBV后自然免疫产生抗 HBs二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两组病人在排除甲肝、丙肝条件下 ,检测乙肝五项指标、肝功能、B超及PCRHBV DNA。结果 接种乙肝疫苗组各项检查正常 ,无传染性指标。而感染HBV自然免疫组肝功能异常 10 5 %~ 12 5 % ,B超肝脾异常14 5 %~ 38% ,HBV -DNA阳性达 34 5 %。结论 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保护机体 ,不再被HBV感染 ,而自然免疫组仍有一定比例肝功能异常 ,肝脾结构异常及有传染性 ,提示对机体的保护性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疫苗 乙肝表面抗原 自然免疫
下载PDF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儿童手足口病与天然免疫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4
作者 许红梅 潘招军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681-1686,共6页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1~3岁婴幼儿高发,表现为手及足部丘疹及疱疹、口腔溃疡,少数出现严重并发症致死。20多种肠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目前我国以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CAl6)感染常见,重症病例多由E...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1~3岁婴幼儿高发,表现为手及足部丘疹及疱疹、口腔溃疡,少数出现严重并发症致死。20多种肠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目前我国以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CAl6)感染常见,重症病例多由EV71感染所致。天然免疫作为第一道免疫屏障在抗EV71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由天然免疫细胞实现,包括单核细J孢/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恒定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等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目前较多研究显示天然免疫细胞参与手足口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 天然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 天然免疫逃逸
原文传递
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数据挖掘技术原理与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莫宏伟 吕淑萍 +3 位作者 管凤旭 徐立芳 马忠丽 王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28-33,共6页
该文首先对人工免疫系统的发展历史和自然免疫系统机制进行简要介绍,之后重点对人工免疫系统在数据挖掘领域中的原理与应用研究进行详细分析综述。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数据挖掘的主要任务——聚类和分类角度阐述人工免疫系统应... 该文首先对人工免疫系统的发展历史和自然免疫系统机制进行简要介绍,之后重点对人工免疫系统在数据挖掘领域中的原理与应用研究进行详细分析综述。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数据挖掘的主要任务——聚类和分类角度阐述人工免疫系统应用现状,第二部分主要从数据挖掘对象子领域——网络数据挖掘和文件挖掘角度分析人工免疫系统的应用,同时对有代表性的方法及其改进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指出人工免疫数据挖掘技术中的优点和缺点。最后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免疫系统 人工免疫系统 数据挖掘
下载PDF
计算机免疫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陆阳 陈蕾 杨文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0-51,68,共3页
生物免疫系统保护了生物体不受外来有害细胞(包括病毒、细菌等等)的侵袭, 它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与计算机领域的安全系统有着惊人的相似。文章借鉴了该原理,实现 了 一个计算机免疫系统,使之保护计算机中的数据信息,能够及时检测到... 生物免疫系统保护了生物体不受外来有害细胞(包括病毒、细菌等等)的侵袭, 它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与计算机领域的安全系统有着惊人的相似。文章借鉴了该原理,实现 了 一个计算机免疫系统,使之保护计算机中的数据信息,能够及时检测到对受保护数据的 非法 更改以及病毒的感染,在连续变化的开放环境中保证计算机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安全 计算机免疫系统 生物免疫系统 计算机免疫方法
下载PDF
一种基于免疫系统的RBF网络在线训练方法 被引量:10
17
作者 臧小刚 宫新保 +2 位作者 常成 凌小峰 唐斌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96-1400,共5页
针对径向基函数(RBF)网络和免疫系统的相似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模型的RBF网络在线学习方法以解决动态问题.该方法借鉴了免疫系统动态调整以对抗不断入侵的抗原的机制,通过免疫初步覆盖、免疫交叉响应和疫苗注射等免疫操作,加速算... 针对径向基函数(RBF)网络和免疫系统的相似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模型的RBF网络在线学习方法以解决动态问题.该方法借鉴了免疫系统动态调整以对抗不断入侵的抗原的机制,通过免疫初步覆盖、免疫交叉响应和疫苗注射等免疫操作,加速算法效率、提高算法精度和动态性能.通过以上操作使得RBF网络能够根据样本的变化迅速地调整网络结构与参数.计算机仿真研究表明,采用这种方法设计的RBF网络在动态环境下具有优良的精度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基函数网络 生物免疫系统 动态系统 免疫操作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网络安全技术——人工免疫系统 被引量:6
18
作者 宫新保 周希朗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3年第3期47-49,73,共4页
讨论了人工免疫系统的原理和发展概况 ,介绍了一种人工免疫系统的模型及其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
关键词 网络安全 人工免疫系统 AIS 反面选择算法 生物免疫系统
下载PDF
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反垃圾邮件过滤机制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可 张家树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559-2561,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系统(AIS)的垃圾邮件过滤机制。将邮件文本向量空间化并结合免疫识别算法进行过滤。对机制进行了建模与算法描述,对检测器的性能和系统的学习更新进行了向量空间上r模拟仿真并与Na ve Bayes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 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系统(AIS)的垃圾邮件过滤机制。将邮件文本向量空间化并结合免疫识别算法进行过滤。对机制进行了建模与算法描述,对检测器的性能和系统的学习更新进行了向量空间上r模拟仿真并与Na ve Bayes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说明将人工免疫系统应用于垃圾邮件处理有动态性和自适应强的优点,同时为特定领域的信息分类问题提供了一种参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免疫系统 信息过滤 垃圾邮件 自然免疫系统
下载PDF
Why Are There So Many Puzzles in Fighting against COVID-19 Pandemic? 被引量:5
20
作者 Jiapei Dai 《Natural Science》 CAS 2022年第10期424-433,共10页
The novel coronavirus (SARS-CoV-2) and its variety that causes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have had a great impact on human health and society since it was epidemic in 2019. The traditional immunological theor... The novel coronavirus (SARS-CoV-2) and its variety that causes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have had a great impact on human health and society since it was epidemic in 2019. The traditional immunological theories believe that human body resists the invasion of exogenous substances, such as different kinds of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through natural immunity and acquired immunity. We have greatly understoo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these two kinds of immunities, which are achieved through cellular and humoral immunity. Immune cells mainly include B and T cells. B cells produce specific antibodies and participate in the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while T cells have more extensive immune effects related to the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 Therefore, such traditional immunological theories allow us habitually believe that the human body can resist the attack of virus as long as we have established the so-called normal cellular and humoral immune functions, however, in fact, this is not the case. The traditional ideas make us ignore the most critical, but simple and important defense system in our body to fight against the attack of foreign microorganisms, and that is the intracellular potassium ions (K+) and extracellular sodium ions (Na+), in particular, the intracellular potassium ions, called “K+/Na+ natural immune system”. The abnormality of this system, in particular, the intracellular relative deficiency of potassium ions, may have a very important relationship with the susceptibility and pathogenesis of the body to viral infection, and could explain a series of confusing phenomena that appeared during SARS-CoV-2 pandemic and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VID-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2 COVID-19 K+/Na+ natural immune System Na+ K+-ATPase Intracellular Relative Deficiency of Potassium Ion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