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传程序设计方法综述 被引量:52
1
作者 刘大有 卢奕南 +1 位作者 王飞 梁艳春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3-222,共10页
近年来 ,遗传程序设计 (genetic program ming,GP)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关注 ,它运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的思想 ,通过生成计算机程序来解决问题 .介绍了遗传程序设计的研究状况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展 ,概述了它的基本算法、... 近年来 ,遗传程序设计 (genetic program ming,GP)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关注 ,它运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的思想 ,通过生成计算机程序来解决问题 .介绍了遗传程序设计的研究状况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展 ,概述了它的基本算法、主要特点、理论与技术 ,同时介绍了一些 GP实现系统以及主要的应用领域 ,最后探讨了遗传程序设计的研究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遗传程序设计 自然进化 程序归纳 程序设计方法
下载PDF
我国制度经济学研究中的四大问题 被引量:33
2
作者 卢现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9,共7页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对我国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的改革实践也为我国理论界对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土壤。本文认为 ,我国制度经济学研究中有四大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一是制度是自然演化的结果还是人为设计的结果。...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对我国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的改革实践也为我国理论界对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土壤。本文认为 ,我国制度经济学研究中有四大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一是制度是自然演化的结果还是人为设计的结果。我们应该重视自然演化这种制度创新方式。二是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的关系。我们应该注意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非正式约束建立的滞后对我国改革的制约。三是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关系。在我国市场化的过程中 ,扩大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范围越来越重要。四是制度设置与制度实施机制的问题。我们在注重制度创新的同时更要注意实施机制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演化 非正式约束 诱致性制度变迁 实施机制 中国 制度经济学 制度创新 市场经济 制度设置
下载PDF
基于Bayes推理的灾害演化GERT网络模型研究 被引量:54
3
作者 方志耕 杨保华 +4 位作者 陆志鹏 刘思峰 陈晔 陈伟 姚国章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2-107,共6页
灾害、衍生和次生灾害及其相互耦合使得灾情恶化,作为灾害对抗力量的抢险、避险、控制的救险等措施使得灾害向灾情减轻的方向转化,本文对灾害的这一动态演化过程进行描述,建立一种综合考虑灾害的自然演化与抢险救灾行动的基于Bayes推理... 灾害、衍生和次生灾害及其相互耦合使得灾情恶化,作为灾害对抗力量的抢险、避险、控制的救险等措施使得灾害向灾情减轻的方向转化,本文对灾害的这一动态演化过程进行描述,建立一种综合考虑灾害的自然演化与抢险救灾行动的基于Bayes推理的灾害演化GERT(Graph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网络模型;把GERT网络方法和贝叶斯推理工具相结合,根据获得的新信息,对GERT网络中活动参数进行动态修正,对灾害的演化路径,各种主要状态的演化概率和时间进行动态预测、预警与评价;对衍生与次生灾害、抢险救灾行动等外界行为对系统演化的影响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并给出定量评价结论。本文提供了灾害演化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分析框架与工具,揭示灾害演化机理,为灾害发展态势的预测、预警与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 演化 GERT网络 Bayes推理
原文传递
川东北及川东区天然气成因类型探讨 被引量:37
4
作者 刘光祥 陶静源 +1 位作者 潘文蕾 吕俊祥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12-516,共5页
通过对川东北、川东区11口钻井天然气组分及其烷烃碳同位素的研究表明,两区天然气成因类型明显有别,川东北天然气为过成熟裂解混源气,其中,Ⅱ—Ⅲ1类型母质烃源岩的贡献可能大于Ⅰ1—Ⅰ2类型母质烃源岩的贡献;川东区建南气田长兴、飞三... 通过对川东北、川东区11口钻井天然气组分及其烷烃碳同位素的研究表明,两区天然气成因类型明显有别,川东北天然气为过成熟裂解混源气,其中,Ⅱ—Ⅲ1类型母质烃源岩的贡献可能大于Ⅰ1—Ⅰ2类型母质烃源岩的贡献;川东区建南气田长兴、飞三、嘉一产层天然气多属Ⅰ1—Ⅰ2类型母质烃源岩过成熟裂解混源气;个别天然气表现为煤型气与油型气的混源气,腐泥型有机质的贡献可能大于腐殖型有机质的贡献;石炭系产层天然气可能为志留系所生原油的二次裂解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成因 类型 碳同位素 川东北区 川东区
下载PDF
城市空间扩展对河流自然演进的影响——因循自然的城市规划方法初探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冬辉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39-43,共5页
自然界是一个平衡的整体 ,自然形成的每一部分都发挥着自己的功能与作用。当前的城市空间扩展正在通过对整体的分解与简化来影响自然的演进过程 ,这随之带来了自然的无情报复。目前我国的快速城市化正在破坏河流的自然演进过程 ,并因此... 自然界是一个平衡的整体 ,自然形成的每一部分都发挥着自己的功能与作用。当前的城市空间扩展正在通过对整体的分解与简化来影响自然的演进过程 ,这随之带来了自然的无情报复。目前我国的快速城市化正在破坏河流的自然演进过程 ,并因此引起了水质恶化、洪旱灾害的频发。本文从河流自然演进角度出发 ,探讨城市与河流的关系 ,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 河流系统 自然演进 城市规划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自然湿地动态演变及其驱动因子 被引量:31
6
作者 栗云召 于君宝 +3 位作者 韩广轩 王雪宏 王永丽 管博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35-1541,共7页
以1989、2000和2009年3期LandsatTM和ETM+影像为基本数据源,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实地考察校正,分析黄河三角洲自然湿地的演变动态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受水盐等因素的影响,自然湿地的分布在空间上呈现出规律性变化。1989—2000年... 以1989、2000和2009年3期LandsatTM和ETM+影像为基本数据源,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实地考察校正,分析黄河三角洲自然湿地的演变动态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受水盐等因素的影响,自然湿地的分布在空间上呈现出规律性变化。1989—2000年,黄河三角洲的自然湿地面积的年变化率为-0.3,动态度为3.1,而在2000—2009年,其年变化率为-1.8,动态度为5.1,表明自然湿地面积变化情况有所加剧。对湿地变化原因的分析表明,黄河水情是自然因素中最重要的方面,部分自然湿地亚类之间存在相关性;养殖池、水田建设等人为因素与自然湿地的减少有着显著的相关性,灌草地减少则与居民和工矿建筑用地增加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自然湿地 土地变化 演变机制 动态度
原文传递
自然选择与协同进化——生态语言学及语言生态认知探微 被引量:29
7
作者 周瑞敏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3-125,共3页
在生态语言学正在成为一门独立语言学科的21世纪,人们对语言生态的关注日益增强,保持语言生态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几乎不亚于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用发展的眼光和辩证的态度对待语言生态问题是生态语言学的立足点... 在生态语言学正在成为一门独立语言学科的21世纪,人们对语言生态的关注日益增强,保持语言生态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几乎不亚于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用发展的眼光和辩证的态度对待语言生态问题是生态语言学的立足点。语言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与自然、人类实践活动和思维处于互动状态。本文主要宏观阐述对生态语言学、语言生态的认知,探析语言生态的演变规律及摆脱进化过程所遭遇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语言学 语言生态 互动 自然选择 协同进化
下载PDF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的中国自然资本利用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9
8
作者 郑德凤 刘晓星 +1 位作者 王燕燕 吕乐婷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28-1339,共12页
目前基于三维生态足迹的中国省际自然资本利用研究,仅从生产视角测度评价了区域自然资本存量、流量利用的空间格局。本文以消费视角对2006-2015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及不同地类足迹深度、足迹广度进行动态评估,进而通过存量流量利... 目前基于三维生态足迹的中国省际自然资本利用研究,仅从生产视角测度评价了区域自然资本存量、流量利用的空间格局。本文以消费视角对2006-2015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及不同地类足迹深度、足迹广度进行动态评估,进而通过存量流量利用比和资本流量占用率刻画了中国自然资本利用可持续性现状,并利用全局和局部回归模型量化其驱动因素及因素效应的空间差异性。结果显示:(1)中国足迹深度从3.04升至4.17又降至4.06,存量资本消耗有减弱趋势;足迹深度大致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其中上海最高达30.69,青海最低为1.70;(2)中国足迹广度在0.36~0.39 ghm^2/人之间波动;足迹广度总体表现为:西部>中部>东部,其中最大值为新疆0.81 ghm^2/人,最小值为上海0.09 ghm^2/人;(3)从组分构成看,化石能源用地和草地是存量资本消耗的主要方式,耕地和建设用地是流量资本占用的主要方式;(4)中国自然资本利用可持续性呈现变好趋势,省际呈东弱西强的格局;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生态足迹强度、城市化率、生态承载力是导致自然资本利用可持续性空间差异的显著因素,且这些因素的效应特征表现出不同的空间模式。生产视角和消费视角的测算结果相结合,可提供全面丰富的生态足迹信息,为相关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生态足迹 自然资本 可持续性 最小二乘法 地理加权回归 时空演变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自然资源政策演进历程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25
9
作者 谷树忠 曹小奇 +3 位作者 张亮 牛雄 曲冰 何绍维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6-101,共6页
自然资源政策是国家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关注度、复杂性、地区差异性等特征较为突出。1980年代以来,中国自然资源政策大致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1991-1997、1998-2003、2004-2010等四个阶段的演进,期间,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不断... 自然资源政策是国家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关注度、复杂性、地区差异性等特征较为突出。1980年代以来,中国自然资源政策大致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1991-1997、1998-2003、2004-2010等四个阶段的演进,期间,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不断发展变化,自然资源政策的需求和目标也不断变化,并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基础;但同时也在政策一致性、政策权威性、政策公正性、政策认知性等方面,暴露出一些不足和缺憾。自2011年开始,资源政策的演进进入了第五个阶段。展望未来,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自然资源政策应不断创新,重点在政府规制、全面负责、促进转型、系统协调和差异设计等方面不断优化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政策 演进历程 发展方向 中国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演变及趋势 被引量:24
10
作者 刘毅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7-116,共10页
以2004年底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全线正式商业运营为标志,中国天然气产业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整个天然气产业链结构剧烈变化的关键期,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也随之不断演变。为此,梳理了中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演变的路径,并推断了... 以2004年底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全线正式商业运营为标志,中国天然气产业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整个天然气产业链结构剧烈变化的关键期,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也随之不断演变。为此,梳理了中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演变的路径,并推断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结论认为:①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前,中国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一定的改革探索;②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后,经过10年的努力,已初步建立了天然气的"理想起步价";③近10年中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演变主要是沿着政府设计的"政府模拟市场"改革基调在推进;①各种迹象和经验都表明,今后中国将转入推动天然气产业链结构改革,以此加快推动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真正走向市场化的发展阶段,并且加入了亚太区域定价中心的争夺因素;⑤中国天然气产业链结构改革的核心在于"网运分开".但这可能需要过渡期,天然气进口权可能将进一步加快放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天然气 价格 形成机制 改革 演变 趋势 网运分开 产业链
下载PDF
页岩储层地震尺度断裂系统分析及其石油地质意义——以四川盆地长宁地区宁201井区为例 被引量:22
11
作者 石学文 佟彦明 +3 位作者 刘文平 赵春段 刘佳 方健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7-96,共10页
以四川盆地长宁地区宁201井区页岩储层为例,借助三维地震体和其蚂蚁追踪体地震属性开展了构造精细解释,应用有限元层拉平、正交分解主成分分析、自动断层片提取和古应力场反演等技术,并结合已有区域构造地质认识和单井裂缝信息,对地震... 以四川盆地长宁地区宁201井区页岩储层为例,借助三维地震体和其蚂蚁追踪体地震属性开展了构造精细解释,应用有限元层拉平、正交分解主成分分析、自动断层片提取和古应力场反演等技术,并结合已有区域构造地质认识和单井裂缝信息,对地震尺度断裂系统进行了分期与配套,不仅重新厘定了区域构造演化序列,而且实现了区域构造和油藏级别不同尺度裂缝系统之间的有机匹配。分析结果表明:①影响目的层地震尺度断裂系统发育的主要构造活动发生于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主要包括燕山晚期构造幕的近S—N向挤压作用、喜马拉雅早期构造幕的NNE—SSW向挤压作用以及喜马拉雅中期构造幕的NWW—SEE向挤压作用;②燕山晚期构造幕主要形成近EW向长轴背斜和向斜、近EW向逆冲断层和断层相关裂缝,以及多个方向的褶皱相关裂缝;③喜马拉雅早期构造幕主要形成了成因上相关联的共轭断裂系统,包括走滑断层和剪切裂缝(NNW向和NE向2组)以及横向扩张裂缝;④喜马拉雅中期构造幕主要形成NNE—NE向逆冲断裂和伴生褶皱,以及横向扩张裂缝。研究成果对于页岩气勘探开发区离散型裂缝建模、钻井工程预警,以及完井、开发方案优化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石油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天然裂缝 断裂系统 构造演化 龙马溪组 长宁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天然针铁矿热处理产物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20
12
作者 邹雪华 陈天虎 +3 位作者 张萍 陈冬 刘海波 庆承松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42-1446,共5页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热重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分析仪等研究空气中热处理铜陵新桥天然针铁矿的结构演化。热分析结果表明:针铁矿在154.5℃开始脱羟基向赤铁矿转变,在300℃时相转变完全。煅烧温度250-700℃之间,虽然...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热重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分析仪等研究空气中热处理铜陵新桥天然针铁矿的结构演化。热分析结果表明:针铁矿在154.5℃开始脱羟基向赤铁矿转变,在300℃时相转变完全。煅烧温度250-700℃之间,虽然产物都是赤铁矿,但都保持针铁矿原有的形貌特征,且产物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随煅烧温度变化有明显差异。300℃煅烧产物由于脱羟基水,针铁矿假象颗粒内部出现1~5μm大小的孔,且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107.8m^2/g);随着煅烧温度升高,由于赤铁矿晶体生长变大,赤铁矿晶体间空隙变大,比表面积逐步降低;煅烧温度大于700℃时,由于赤铁矿晶粒生长开始出现颗粒间烧结现象,针铁矿假象颗粒内部和外部空隙进一步减少,当煅烧温度达到900℃时,针状形貌变成粗短圆柱状,此时比表面积降至最小值为4.8m&2/g。结果表明:铜陵新桥针铁矿可以在300-400℃空气中煅烧获得高比表面积的纳米孔材料,在环境保护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针铁矿 赤铁矿 热处理 纳米材料 比表面积
原文传递
准噶尔盆地陆东—五彩湾地区火山岩中天然气富集的主控因素 被引量:17
13
作者 吴小奇 刘德良 李振生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8-327,共10页
近年来准噶尔盆地陆东—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中发现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包括克拉美丽和五彩湾两个气田,因此石炭系成为北疆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之一,陆东—五彩湾地区天然气主要位于石炭系顶部的火山岩风化壳内,主要为煤成气,来自... 近年来准噶尔盆地陆东—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中发现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包括克拉美丽和五彩湾两个气田,因此石炭系成为北疆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之一,陆东—五彩湾地区天然气主要位于石炭系顶部的火山岩风化壳内,主要为煤成气,来自石炭系腐殖型烃源岩。本文在对陆东—五彩湾地区典型气藏剖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石炭系火山岩中天然气富集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邻近烃源岩和生烃凹陷有利于形成气藏;风化淋滤和构造作用的改造是火山岩物性得到改善而发育有效储集空间的关键因素;断裂和不整合构成了油气垂向和侧向运移的有利通道;海西期以来的各个构造期,陆东—五彩湾地区石炭系圈闭和油气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火山岩气藏良好的生储盖配置定型于海西期,而燕山中期则是该区天然气成藏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东-五彩湾 火山岩 天然气 控制因素 构造演化
下载PDF
洪湖自然环境演变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尹发能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22,共4页
分析了洪湖形成、演变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基本过程。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洪湖的湖泊形态、水文条件、水质状况、水生植物和水生态系统以及江湖关系等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和演替。系统揭示了洪湖自然环境演变的基本过程和规律,表明近代... 分析了洪湖形成、演变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基本过程。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洪湖的湖泊形态、水文条件、水质状况、水生植物和水生态系统以及江湖关系等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和演替。系统揭示了洪湖自然环境演变的基本过程和规律,表明近代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了洪湖生态环境的退化。若对洪湖湿地重点保护,并采取有效的生态恢复措施,洪湖湖泊生态系统则处于良性循环中,否则,湖泊湿地可能会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湖 自然环境 演变 分析研究
下载PDF
关于技术发展本质的思考 被引量:7
15
作者 韩小谦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28,41,共5页
技术发展的本质是什么 ?从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技术与人的关系看 ,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即技术的发展最终应该与自然界的进化运动相一致 ;与人性的发展要求相一致。调适技术———控制技术———和谐技术 ,技术的发展历史印证了技术发展... 技术发展的本质是什么 ?从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技术与人的关系看 ,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即技术的发展最终应该与自然界的进化运动相一致 ;与人性的发展要求相一致。调适技术———控制技术———和谐技术 ,技术的发展历史印证了技术发展与自然进化运动一致的本质 ,而手工技术———机器技术———智能技术 ,则预示着技术发展的更为人性化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发展本质 自然进化 人性发展 手工技术 机器技术 智能技术
下载PDF
论全浊声母的弱化音变 被引量:14
16
作者 夏俐萍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7-427,480,共11页
浊音清化是汉语方言全浊声母演变的主流,除此之外还存在弱化这样一种演变路径。弱化包括擦音化和响音化两个方面,其中响音化包括了近音、鼻边音、拍/闪/颤音以及零声母等几种语音类型。本文在描写汉语方言浊音弱化的基础上认为,浊音弱... 浊音清化是汉语方言全浊声母演变的主流,除此之外还存在弱化这样一种演变路径。弱化包括擦音化和响音化两个方面,其中响音化包括了近音、鼻边音、拍/闪/颤音以及零声母等几种语音类型。本文在描写汉语方言浊音弱化的基础上认为,浊音弱化是汉语方言的一种扩散式自然音变,但在浊音清化这一强势音变的影响下,多数方言发生了弱化的中断,也有个别方言为了应对浊音清化,进行了系统自身的调整。文章分别以新化方言和益阳方言为例进行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浊声母 弱化 清化 自然音变 竞争性音变
原文传递
天然和人工合成卟啉化合物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红军 于永生 闻雪静 《安徽化工》 CAS 2008年第1期12-14,20,共4页
论述了天然及人工卟啉的结构、性质以及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天然卟啉 人工卟啉 抗肿瘤 应用 进展
下载PDF
甘肃环县天然草地植被近40年演变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师翁 范小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4-117,共4页
环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北部,面积9326km^2,其天然植被为森林草原与荒漠草原过渡地带。通过对40年前后天然草地植被的比较研究,得出40年来在自然和人类共同作用下,天然草地植被演变的结果是:天然分布的原生植被基本被天然次生植被所替代,... 环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北部,面积9326km^2,其天然植被为森林草原与荒漠草原过渡地带。通过对40年前后天然草地植被的比较研究,得出40年来在自然和人类共同作用下,天然草地植被演变的结果是:天然分布的原生植被基本被天然次生植被所替代,植被组成更趋于简单化,天然生长的乔木和灌木群系消失,地带性顶极植被类型短花针茅、长芒草和大针茅群系消失,小面积分布的部分群系消失,各群系中次优势种发生了改变,植被的生态学特征发生变化,生态功能显著降低,天然草地植被严重退化,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垦荒、砍伐和过度放牧,而非自然因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草地 植被演变 甘肃环县
下载PDF
近千年淮河流域河湖水系连通演变特征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永勇 李宗礼 刘晓洁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CAS 2016年第4期77-83,共7页
分析了近千年淮河流域河湖水系的自然演变以及人类活动的扰动,深入探讨了其成因。研究表明:目前淮河流域河湖水系连通格局是人类在抵御黄河洪水和泥沙入侵的抗争中,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兼顾漕运、灌溉等社会发展所需而构建的防洪、排涝... 分析了近千年淮河流域河湖水系的自然演变以及人类活动的扰动,深入探讨了其成因。研究表明:目前淮河流域河湖水系连通格局是人类在抵御黄河洪水和泥沙入侵的抗争中,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兼顾漕运、灌溉等社会发展所需而构建的防洪、排涝、冲沙、灌溉、供水等的工程体系。流域主要干支流和湖泊连通基本受人工所控,自然-人工河网交织,河流-湖泊水量交换频繁,入江入海水道基本畅通,并与黄河、长江、海河等各大水系连通,基本解决了河水出海无路,洪涝灾害频发的问题。河湖水系连通在一定时期内对稳定淮河流域社会安定团结、推动经济发展起着积极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对流域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水系连通下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环境生态效应以及对社会经济布局的影响等研究是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水系连通 自然演变 人类活动 淮河流域
原文传递
城水互动:唐宋成都城市水系与自然系统嬗变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恒 王向荣 《风景园林》 2018年第1期83-89,共7页
成都水文化源远流长,城市水利自古蜀先秦至后世明清的持续建设,带动了历代兴盛。唐宋是古代成都历史上内部水系变革的最重要阶段,唐代的大规模行动构筑了"二江环抱,两水夹池"的结构体系,宋代在此基础上修补完善,又形成溪渠密... 成都水文化源远流长,城市水利自古蜀先秦至后世明清的持续建设,带动了历代兴盛。唐宋是古代成都历史上内部水系变革的最重要阶段,唐代的大规模行动构筑了"二江环抱,两水夹池"的结构体系,宋代在此基础上修补完善,又形成溪渠密布的水网,城市水利系统成熟完善。在此背景下,河道突破基本功能成为框定城市的自然骨架,园林依水而建营造出大规模的自然空间,城市环境的总体风貌也随着水网体系而确定,推动了内部自然系统的嬗变。本文梳理唐宋成都水利建设与城市的互动关系,探讨水系与自然系统的内在联系及深刻影响,最后根据目前成都颁布的规划办法,结合内部河流现状及古代历史经验,提出思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成都 水利建设 自然系统 嬗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