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山北麓地下水与自然植被的空间变异及其分形特征 被引量:18
1
作者 苏里坦 宋郁东 张展羽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20,共7页
对面积约670km2的具有干旱气候特征的新疆三工河流域地下水埋深和自然植被盖度进行取样检测,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对取得数据进行半方差函数分析,计算均值、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等传统统计特征值,指出用该方法表示地下水埋深和自然植... 对面积约670km2的具有干旱气候特征的新疆三工河流域地下水埋深和自然植被盖度进行取样检测,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对取得数据进行半方差函数分析,计算均值、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等传统统计特征值,指出用该方法表示地下水埋深和自然植被盖度引起的困惑。在此基础上,将分形理论与地质统计学原理相结合,计算了三工河流域地下水埋深和自然植被盖度的分形维数,分别为1 3154、1 3677;而它们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 537、0 368。该地区地下水埋深和自然植被盖度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变异性,而且它们具有相似的变异特征,即随着地下水埋深的递增(或递减),自然植被盖度有所减少(或增加),说明干旱区自然植被盖度对地下水埋深有很大的依赖性。这暗示着在干旱地区影响自然植被盖度的众多因素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地下水埋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麓 地下水埋深 自然植被盖度 半方差函数 空间变异 分维
下载PDF
黑河下游额济纳旗天然林草植被保护措施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江南 李会安 +4 位作者 田玉青 王国庆 王自英 黄福贵 姜丙洲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3年第4期61-65,共5页
针对黑河下游额济纳旗天然林草植被面积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问题,采用实地调查和收集相关调研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在查明天然林草植被现有保护措施及效果的基础上,经过分析认为:为有效保护额济纳旗天然林草植被,今后应大力推行... 针对黑河下游额济纳旗天然林草植被面积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问题,采用实地调查和收集相关调研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在查明天然林草植被现有保护措施及效果的基础上,经过分析认为:为有效保护额济纳旗天然林草植被,今后应大力推行围栏封育;按照草场的载畜能力,调节载畜量;增加供水量、扩大灌溉面积;适当发展人工林草,加强抚育管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植被 天然林 围栏封育 载畜量 抚育管理 草场 人工林 额济纳旗 增加 扩大
下载PDF
黑河分水后额济纳绿洲天然植被覆盖变化遥感监测 被引量:5
3
作者 郭巧玲 杨云松 陈志辉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年第5期65-71,75,共8页
以1987、2000和2009年3个时期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辅以野外实地调查,据土壤调节植被指数,分析了黑河分水前13年(1987-2000年)至分水后9年(2000-2009年)的额济纳绿洲天然植被覆盖的动态变化及其变化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1987-2000年,绿... 以1987、2000和2009年3个时期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辅以野外实地调查,据土壤调节植被指数,分析了黑河分水前13年(1987-2000年)至分水后9年(2000-2009年)的额济纳绿洲天然植被覆盖的动态变化及其变化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1987-2000年,绿洲植被一直处于严重退化状态,植被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趋向简单,生态系统恶化严重;2000-2009年,绿洲植被退化速度得到明显的遏制,局部地区还出现好转,绿洲植被恢复明显。导致以上植被覆盖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地下水位的变化;人类活动是植被覆盖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植被覆盖的影响有正向、逆向2个方面;全球气候变化对植被覆盖变化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植被 遥感监测 植被覆盖 额济纳绿洲
下载PDF
黑河额济纳旗天然林草植被保护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田玉青 陈江南 +1 位作者 李会安 黄福贵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19,22,共4页
针对黑河下游额济纳旗天然林草植被面积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问题,根据已采取的保护措施和已经退化的典型天然林草植被的实地对比调查结果,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在对天然林草植被保护评价主要因素地下水埋深、植被覆盖度、植物种... 针对黑河下游额济纳旗天然林草植被面积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问题,根据已采取的保护措施和已经退化的典型天然林草植被的实地对比调查结果,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在对天然林草植被保护评价主要因素地下水埋深、植被覆盖度、植物种类、土地沙化程度等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额济纳旗天然林草植被的保护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草植被 保护评价指标 地下水埋深
下载PDF
黑河下游额济纳旗天然林草植被保护途径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江南 李会安 +3 位作者 钟思励 黄福贵 詹子胜 伊绍强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5-48,共4页
针对黑河下游额济纳旗天然林草植被面积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问题,采用实地调查和收集相关调研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在初步查明天然林草植被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退化原因的基础上,经过探讨认为,额济纳旗天然林草植被的保护途径主... 针对黑河下游额济纳旗天然林草植被面积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问题,采用实地调查和收集相关调研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在初步查明天然林草植被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退化原因的基础上,经过探讨认为,额济纳旗天然林草植被的保护途径主要包括:大力推行围栏封育,按照草场的载畜能力调节载畜量,增加供水量、扩大灌溉面积,适当发展人工林草,建设人工小生物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下游 额济纳旗 天然林草植被 资源保护
下载PDF
Socio-Economic Drivers of Deforestation in Roghani Valley,Hindu-Raj Mountains,Northern Pakistan 被引量:1
6
作者 Fazlur RAHMAN Fazlul HAQ +1 位作者 Iffat TABASSUM Ihsan ULLAH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4年第1期167-179,共13页
Deforestation and associated ecological disturbances are the issues of global concern.Researchers have investigated a number of driving forces which accelerate the rate of deforestation at local and regional levels.Th... Deforestation and associated ecological disturbances are the issues of global concern.Researchers have investigated a number of driving forces which accelerate the rate of deforestation at local and regional levels.These include poverty,population growth,market demand and prices,political instability,agricultural expansion and changes in property right and ownership regimes.This paper seeks to explore the impacts of population growth,changing tenure system and other socioeconomic factors on the forest cover of Roghani Valley,located in Hindu Raj Mountains,Northern Pakistan.The present study is mainly based on information collected through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selfadministered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 database is also used for mapping and quantification.The results reveal that in the past three to four decades the study area has been subjected to severe deforestation and about half of the forest area has been converted into barren land.Thus,the area under natural forests decreased from 2099 to 1444 hectares in four decades.This large-scale deforestation is attributed to both proximate and under lying causes particularly traditional land tenure system and demographic development.Consequently,forest resources have been degraded and a number of plant species have disappeared from the forests of the study area while several others are in the process of disappear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FORESTATION natural vegetation cover Population Growth Traditional TENURE Systems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Household Dynamics
下载PDF
闽赣自然植被覆盖格局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齐文 邱炳文 范占领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8-143,共6页
自然植被覆盖格局的研究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福建和江西2省为研究区,基于30 m分辨率的植被指数数据,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结合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因素,探索分析闽赣地区自然植被覆盖格局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研... 自然植被覆盖格局的研究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福建和江西2省为研究区,基于30 m分辨率的植被指数数据,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结合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因素,探索分析闽赣地区自然植被覆盖格局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表明:1地形是影响闽赣自然植被覆盖程度的主要因素,江西和福建2省自然植被覆盖程度分别在高程[100,300)m和[300,500)m区间,与高程相关性最大;在坡度25°和10°以上,与坡度的相关性减弱。2江西主干河流附近农田和城镇交错,福建主干河流附近城镇和林地嵌套,2省自然植被覆盖程度与距河流距离的相关性差异显著。3距离城镇居民点5 km和4 km分别为江西和福建2省自然植被覆盖程度与距居民点距离相关性最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闽赣地区 植被指数 自然植被覆盖格局 驱动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