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有机质及其在地表环境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141
1
作者 吴丰昌 王立英 +6 位作者 黎文 张润宇 傅平青 廖海清 白英臣 郭建阳 王静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2,共12页
天然有机质是地表各种环境介质中的重要化学组分,分布广泛.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表明:它在地表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与生态系统的各个重要环节密切相关,是生态系统中能量与物质循环的重要途径.因此,... 天然有机质是地表各种环境介质中的重要化学组分,分布广泛.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表明:它在地表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与生态系统的各个重要环节密切相关,是生态系统中能量与物质循环的重要途径.因此,天然有机质不仅是生物地球化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环境污染的评价、预测和治理研究中的基础理论问题,是目前环境质量、毒理学、环境立法和管理研究共同关注的科学问题.本文主要以陆地地表淡水湖泊与河流水环境为例,对天然有机质的来源、化学结构、循环特征,与养分循环的耦合关系,对有毒金属元素和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和毒性影响机理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总结;针对我国水体富营养化和环境污染等重要环境问题,阐述当前应该采取的研究思路和存在的主要科学内容,并对现代有机环境与生物地球化学学科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有机质 生物地球化学 环境污染 环境地球化学
下载PDF
强化混凝与优化混凝:必要性、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 被引量:75
2
作者 王东升 刘海龙 +2 位作者 晏明全 余剑锋 汤鸿霄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4-551,共8页
混凝是一个恒久的话题,一个引人入胜的课题,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水质的急剧恶化与科学技术的日趋发展,对混凝研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同时也给研究以一定的发展机遇.在简略地回顾混凝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对水体颗粒物、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混凝是一个恒久的话题,一个引人入胜的课题,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水质的急剧恶化与科学技术的日趋发展,对混凝研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同时也给研究以一定的发展机遇.在简略地回顾混凝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对水体颗粒物、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混凝作用机理以及混凝工艺研究的进展进行了概括性介绍.重点论述了强化混凝/优化混凝的必要性与目标.并进一步对若干主要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加以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混凝 优化混凝 混凝机理 水质 水体有机物 消毒副产物
下载PDF
洪泛区天然湿地土壤有机质及氮素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69
3
作者 白军红 邓伟 +1 位作者 张玉霞 王国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7-81,共5页
对二百方子洪泛区天然湿地土壤有机质及全氮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洪泛区养分垂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而表层水平分布差异显著 .最常遇洪水的洪泛区并不是养分含量最高的地带 ,其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为 2 36%和 2 60 5 4... 对二百方子洪泛区天然湿地土壤有机质及全氮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洪泛区养分垂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而表层水平分布差异显著 .最常遇洪水的洪泛区并不是养分含量最高的地带 ,其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为 2 36%和 2 60 5 4mg/kg ;而具有一定的淹水频率的洪泛区是养分含量最高地带 .一年一遇洪泛区和五年一遇洪泛区的有机质分别为 3 70 %和 3 92 % ,全氮含量 3666 4mg/kg和 31 2 5 6mg/kg ;土壤碳氮比都相对较低 ( 0~ 1 1 ) ;湿地干湿交替周期、地下潜流、植被生长特征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泛区 天然湿地 有机质 氮素 空间分布
下载PDF
两个水库型湖泊中溶解性有机质三维荧光特征差异 被引量:64
4
作者 卢松 江韬 +5 位作者 张进忠 闫金龙 王定勇 魏世强 梁俭 高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16-523,共8页
应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3D-EEM),研究了两个典型水库型湖泊(长寿湖和大洪海)水体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的荧光光谱特征,结合沿岸生态系统差异,讨论其对两个湖泊中DOM性质及来源的影响.结果表明,沿岸生态系统的差异性(尤其是人为干扰)是导... 应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3D-EEM),研究了两个典型水库型湖泊(长寿湖和大洪海)水体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的荧光光谱特征,结合沿岸生态系统差异,讨论其对两个湖泊中DOM性质及来源的影响.结果表明,沿岸生态系统的差异性(尤其是人为干扰)是导致两个水体DOM地球化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的重要原因.两湖水体中DOM均存在4个荧光峰,且长寿湖样本中类蛋白物质含量更高;而大洪海水体中腐殖化程度较高的组分(C峰)含量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两湖DOM样本中类蛋白和类腐殖组分来源不同,而A、C峰代表的类腐殖组分存在共源性.通过荧光参数分析显示,沿岸以森林系统为主的大洪海水体DOM陆源性更强,腐殖化程度高;而长寿湖受两岸农田、果园的输入以及人为排放影响,其水体DOM具有明显的自生源特征,新生DOM含量较高,其荧光特征也反映了该区域水体受人为干扰较大.与其他不同湖泊对比,进一步表明沿岸生态系统类型及人为土地利用是决定水体DOM来源和特性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 沿岸生态系统 溶解性有机质 天然有机质
下载PDF
土壤/沉积物中天然有机质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 被引量:40
5
作者 罗雪梅 杨志峰 +1 位作者 何孟常 刘昌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31,共7页
通过对土壤/沉积物中天然有机质的组成分析,阐述了天然有机物在吸附疏水性有机污染物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其中包括可溶性有机质的增溶作用和不溶性有机质的吸附作用。本文着重探讨了天然有机质结构的异质性对吸附作用的影响,导致吸附... 通过对土壤/沉积物中天然有机质的组成分析,阐述了天然有机物在吸附疏水性有机污染物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其中包括可溶性有机质的增溶作用和不溶性有机质的吸附作用。本文着重探讨了天然有机质结构的异质性对吸附作用的影响,导致吸附等温线的非线性,从而从土壤/沉积物有机质的微观结构上进一步解释了非线性吸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有机质 疏水性有机物 结构异质性 吸附作用
下载PDF
铁盐和铝盐混凝对水中天然有机物的去除特性研究 被引量:53
6
作者 周玲玲 张永吉 +1 位作者 孙丽华 李圭白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87-1191,共5页
以三氯化铁和硫酸铝为研究对象,探讨了2种混凝剂对水中天然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及特点.结果表明,低投量下,硫酸铝对天然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要好于三氯化铁,混凝剂投量高于15 mg/L时,三氯化铁的效果较好.如混凝剂投量为10 mg/L时,硫酸铝和三... 以三氯化铁和硫酸铝为研究对象,探讨了2种混凝剂对水中天然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及特点.结果表明,低投量下,硫酸铝对天然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要好于三氯化铁,混凝剂投量高于15 mg/L时,三氯化铁的效果较好.如混凝剂投量为10 mg/L时,硫酸铝和三氯化铁处理水的TOC分别为4.19 mg/L和9 mg/L;当混凝剂投量为20 mg/L时,TOC分别降至2.44 mg/L和1.69 mg/L.三氯化铁混凝后水的pH值降低幅度高于硫酸铝,形成的水解产物所带正电荷密度升高,水中有机物的质子化程度高,有利于对有机物的吸附去除.通过对UV254和SUVA的考察可知,三氯化铁对共轭结构及不饱和有机物的去除能力要高于硫酸铝.2种混凝剂对水中不同性质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同,三氯化铁对亲水性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好,对小分子量有机物去除高于硫酸铝,如混凝剂投量为20 mg/L时,三氯化铁和硫酸铝对相对分子质量区间小于10 000的有机物去除率分别为16.4%和6.1%,而硫酸铝对大分子量有机物去除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盐 铝盐 天然有机物 混凝
下载PDF
水体环境中天然有机质腐殖酸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7
作者 王亚军 马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55-1165,共11页
腐殖酸作为一种资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它是影响环境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也是潜在的、可大力开发和综合利用的有机资源。腐殖酸类物质具有多种活性官能团,具有酸性、亲水性、界面活性、阳离子交换能力、络合作用及吸附分散能力。腐殖... 腐殖酸作为一种资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它是影响环境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也是潜在的、可大力开发和综合利用的有机资源。腐殖酸类物质具有多种活性官能团,具有酸性、亲水性、界面活性、阳离子交换能力、络合作用及吸附分散能力。腐殖酸概念、理论出现了重大突破,已从传统腐殖酸重点或仅研究腐殖酸自身发生中的物质流动、能量转化规律,同时着眼研究腐殖酸与土壤、水体和生物多界面的环境过程和机理。文章主要以水环境为例,天然有机质研究历史、化学结构,对环境污染物效应和去除技术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对现代腐殖酸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有机质 腐殖酸 环境过程 应用前景
下载PDF
人工纳米颗粒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8
作者 王震宇 赵建 +2 位作者 李娜 李锋民 XING Bao-shan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09-1418,共10页
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纳米产品的普及,人工纳米颗粒(NPs)的生物毒性效应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以水环境和水生生物为对象,综述了近几年来NPs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毒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文中按NPs的分类总结了NPs对微... 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纳米产品的普及,人工纳米颗粒(NPs)的生物毒性效应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以水环境和水生生物为对象,综述了近几年来NPs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毒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文中按NPs的分类总结了NPs对微生物、藻类、原生动物和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着重论述了NPs的可能毒性机制及其与NPs的独特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并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探讨了NPs的摄取、跨膜运输等方面的可能机制.在自然水体中,NPs因其化学行为受水化学条件等影响而表现出不同于实验室研究中的生物毒性效应,本文也对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讨论和总结.最后分析了目前水生生物纳米毒性研究中的瓶颈和方法、技术方面的问题,并对以后应注重开展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毒性 水环境 毒性机制 氧化损伤 环境行为 天然有机质
原文传递
生草覆盖果园有机质及矿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34
9
作者 牛自勉 李全 +2 位作者 王贤萍 张玉萍 赵红钰 《山西农业科学》 1997年第2期61-64,共4页
研究结果表明,果园生草覆盖时0~20cm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和全氮含量增加,Ca,Fe的含量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处理树叶片中Ca,Fe含量高于耕作施肥果园,其他矿质营养接近或略低于施肥果园;生草覆盖处理增加了0~20cm土层中有机质及速效... 研究结果表明,果园生草覆盖时0~20cm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和全氮含量增加,Ca,Fe的含量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处理树叶片中Ca,Fe含量高于耕作施肥果园,其他矿质营养接近或略低于施肥果园;生草覆盖处理增加了0~20cm土层中有机质及速效氮含量,而对40~60cm土层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生草覆盖 土壤有机质 矿质营养
下载PDF
土壤持水性及孔性的影响因素浅析 被引量:27
10
作者 艾海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5-79,共5页
通过对有机质、碳酸钙在土壤持水性、土壤孔性方面的研究表明 :(1)低吸力条件下 ,自然土 (原状土 )的持水能力随有机质含量的提高而显著增加 ;(2 )土壤中的孔隙度随有机质含量的提高而增加 ;(3)在有机质含量较低的条件下 。
关键词 土壤持水性 影响因素 原状土 扰动土 土壤持水曲线 土壤有机质 土壤孔性
下载PDF
强化混凝去除水源水中天然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1
作者 李明 曾光明 +1 位作者 张盼月 蒋剑宏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9-111,共3页
介绍了强化混凝去除水源水中天然有机物的研究现状。水源水的复杂性决定了所选用的强化混凝过程的复杂性。如何保证强化混凝去除天然有机物的处理效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混凝机理与动力学做出进一步研究,才能更好的对混凝过程进行... 介绍了强化混凝去除水源水中天然有机物的研究现状。水源水的复杂性决定了所选用的强化混凝过程的复杂性。如何保证强化混凝去除天然有机物的处理效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混凝机理与动力学做出进一步研究,才能更好的对混凝过程进行系统的模拟和优化,从根本上解决强化混凝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混凝 原水 天然有机物
下载PDF
水中天然有机物的分类特性及其卤代活性 被引量:24
12
作者 张永吉 周玲玲 +2 位作者 刘志生 焦中志 李圭白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4-107,共4页
利用XAD树脂对原水中的天然有机物进行富集分类 ,将其分为腐植酸、富里酸、亲水酸和其它亲水物质等 4种有机组分 .考察了原水中各有机组分的分布及其在加氯消毒过程中的三卤甲烷生成量、生成速度及耗氯量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 ,原水中的... 利用XAD树脂对原水中的天然有机物进行富集分类 ,将其分为腐植酸、富里酸、亲水酸和其它亲水物质等 4种有机组分 .考察了原水中各有机组分的分布及其在加氯消毒过程中的三卤甲烷生成量、生成速度及耗氯量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 ,原水中的主要成分是富里酸 ,占有机物总量的 5 0 7% ,其它 3种成分所占比例相对较小 ;原水具有较高的三卤甲烷生成能力 ,富里酸是生成三卤甲烷的主要有机组分 ;对各有机组分卤代活性的研究表明 ,腐植酸、富里酸和亲水酸具有较高的卤代活性 ,其它亲水物质的卤代活性较低 ;从各有机组分的三卤甲烷生成速度及与氯反应速度来看 ,腐植酸、富里酸及亲水酸具有较快的三卤甲烷生成速度 ,与氯的反应速度也较快 ,而其它亲水物质的三卤甲烷生成速度及与氯的反应速度均较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有机物 消毒副产物 卤代活性 三卤甲烷
下载PDF
夏、冬季降雨中溶解性有机质(DOM)光谱特征及来源辨析 被引量:28
13
作者 梁俭 江韬 +4 位作者 魏世强 卢松 闫金龙 王齐磊 高洁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88-897,共10页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与三维荧光光谱,结合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模型及火点图,研究了重庆2013年夏、冬两季雨水DOM光谱特征,并对其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雨水DOM与水体、土壤DOM具有类似性质光谱特征,证明降雨DOM也是陆地及水环境中DOM...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与三维荧光光谱,结合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模型及火点图,研究了重庆2013年夏、冬两季雨水DOM光谱特征,并对其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雨水DOM与水体、土壤DOM具有类似性质光谱特征,证明降雨DOM也是陆地及水环境中DOM地化特征的重要贡献者.雨水DOM中DOC含量为0.88~12.80 mg·L-1,CDOM含量在3.17~21.11m-1之间,夏、冬两季降雨DOM差异明显(P<0.05).与夏季相比,冬季降雨DOM分子量较小,芳香性程度较低,腐殖化程度也更低,输入主要以本地和短距离输送为主;而夏季DOM来源较分散.尽管吸收和荧光光谱可用于解析雨水DOM组成和来源,但在光谱特征的解析和来源识别上与其他来源DOM有所区别,传统'内、外源区分'并不适用于雨水D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 溶解性有机质 天然有机质 紫外-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后向轨迹模型
原文传递
天然气中N_2来源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8
14
作者 朱岳年 史卜庆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0-57,共8页
天然气中N2的来源很多,其地球化学特征也不相同:①大气源N2:N2/Ar≤84,且δ15NN2≈0‰(ATM);②地壳越深部和上地幔来源的原生N2∶δ15NN2≈-2‰~+1‰.且伴生Ar的40Ar/36Ar>2000和He的3He/4He>10-6;③微生物反硝化作用... 天然气中N2的来源很多,其地球化学特征也不相同:①大气源N2:N2/Ar≤84,且δ15NN2≈0‰(ATM);②地壳越深部和上地幔来源的原生N2∶δ15NN2≈-2‰~+1‰.且伴生Ar的40Ar/36Ar>2000和He的3He/4He>10-6;③微生物反硝化作用生成的N2∶δ15NN2<-10‰和地下水中NO3-及NO2-浓度异常高;④未成熟沉积有机质经微生物氨化作用形成的N2∶δ15NN2<-10‰,伴生CK4的δ13C<-55‰(PDB);⑤成熟(包括高成熟)沉积有机质经热氨化作用形成的N2∶δ15NN2值≈-10‰~-1‰,且伴生CH4的δ13C≈-55‰~-30‰;⑥过成熟沉积有机质裂解产生的N2∶δ15NN2≈+5‰~+20‰;⑦沉积岩中无机及在高温变质作用下释放出的N2∶δ15NN2≈+1‰~+3.5‰,N2/Ar》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气 氮同位素 天然气 沉积有机质 地球化学
下载PDF
NOM的亲疏水性及分子质量分布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23
15
作者 李旭辉 于水利 +3 位作者 赵晴 衣雪松 孙彦斌 阎春芳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1-34,39,共5页
采用XAD-8/XAD-4型树脂将松花江水中的有机物分离出强疏水性、弱疏水性和亲水性三种有机组分,分别研究了其对PVDF超滤膜和改性PVDF超滤膜的污染性能。分别过滤强疏水、弱疏水和亲水性有机组分时,PVDF原膜的比通量分别为60.6%、70.8%和82... 采用XAD-8/XAD-4型树脂将松花江水中的有机物分离出强疏水性、弱疏水性和亲水性三种有机组分,分别研究了其对PVDF超滤膜和改性PVDF超滤膜的污染性能。分别过滤强疏水、弱疏水和亲水性有机组分时,PVDF原膜的比通量分别为60.6%、70.8%和82.0%,而改性PVDF膜的比通量为75.1%、77.6%和86.0%。表明有机物的疏水性越强则对膜的污染能力越大;而膜的污染程度与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并非呈正相关。此外,还研究了不同组分有机物的分子质量分布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分子质量相对较大的亲水性天然有机物相比,分子质量相对较小的疏水性天然有机物产生的膜污染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膜污染 天然有机物 亲疏水性 分子质量分布
原文传递
高锰酸盐复合剂强化混凝对水中天然有机物的去除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永吉 周玲玲 +3 位作者 李伟英 李星 李德强 李圭白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61-764,共4页
利用流动电流、絮凝脉动颗粒检测技术、分子量分布及XAD树脂分类技术对高锰酸盐复合剂强化混凝去除水中天然有机物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锰酸盐复合剂提高了硫酸铝的混凝效果,投加0.75 mg/L高锰酸盐复合剂后,较单独投加硫酸铝对... 利用流动电流、絮凝脉动颗粒检测技术、分子量分布及XAD树脂分类技术对高锰酸盐复合剂强化混凝去除水中天然有机物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锰酸盐复合剂提高了硫酸铝的混凝效果,投加0.75 mg/L高锰酸盐复合剂后,较单独投加硫酸铝对天然有机物的去除率可提高13个百分点.流动电流(SC)检测结果表明,高锰酸盐复合剂使有机物表面所带的负电性减弱,稳定性降低.如单独投加60 mg/L硫酸铝时SC值为55.2,而投加0.50、0.75和1.0 mg/L的高锰酸盐复合剂预氧化处理后,SC值分别升高至61.4、69.6和87.0.投加高锰酸盐复合剂后,絮凝指数增加,表明高锰酸盐复合剂及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对混凝起到了强化作用.分子质量分布及XAD树脂分类结果表明,高锰酸盐复合剂提高了混凝过程对小分子质量和亲水性有机物的去除能力,如硫酸铝混凝后亲水性有机物的含量为1.90 mg/L,而投加高锰酸盐复合剂后,可使其含量降至1.32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盐复合剂 天然有机物 流动电流 絮凝指数 分子质量分布
原文传递
三峡库区内陆腹地典型水库型湖泊中DOM吸收光谱特征 被引量:20
17
作者 江韬 卢松 +4 位作者 王齐磊 白薇扬 张成 王定勇 梁俭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73-2081,共9页
溶解性有机质(DOM)是湖泊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和结构决定了其在污染物(例如汞)环境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选取三峡库区内陆腹地典型水库型湖泊———长寿湖,采用吸收光谱表征方法,通过1年时间对 DOM 地球化学变化规... 溶解性有机质(DOM)是湖泊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和结构决定了其在污染物(例如汞)环境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选取三峡库区内陆腹地典型水库型湖泊———长寿湖,采用吸收光谱表征方法,通过1年时间对 DOM 地球化学变化规律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结合汞观测数据,讨论了 DOM 对不同形态汞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和1月相比,长寿湖4~11月 DOC 差异性低于 CDOM,4~11月间差异性不显著。有色组分变化是解释 DOM 季节性变化的重要原因。 DOM 中主要生色团仍然来自于大分子量的芳香性组分。而 CDOM 三波长模型可较好对 DOC 的年际观测进行反演。同时,SUVA254和S 275~295季节性变化特征较明显,1月芳香性和分子量均最小,4月上升。与其他类型湖泊相比,长寿湖水体 DOM 芳香性和分子量大小均低于森林湖泊,但高于高原湖泊。周边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类型对湖泊 DOM 差异影响明显。另外,SUVA254和 DOC与各形态 Hg 无明显相关性,但水体生色组分和分子量大小是控制溶解态和活性汞的重要因素;而湖区甲基汞变化可能与湖泊初级生产力导致的有机质富集和迁移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长寿湖 溶解性有机质 天然有机质 吸收光谱 甲基汞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天然气轻烃组成特征及其应用 被引量:20
18
作者 谢增业 杨威 +2 位作者 胡国艺 李志生 孙庆伍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5期720-725,共6页
对采自四川盆地二叠系茅口组、长兴组和三叠系飞仙关组、嘉陵江组、雷口坡组、须家河组以及侏罗系59个天然气样品的C5—C7轻烃化合物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这些天然气的轻烃主要有3方面的作用:①反映母质类型,川西南部须家河组天然气富含... 对采自四川盆地二叠系茅口组、长兴组和三叠系飞仙关组、嘉陵江组、雷口坡组、须家河组以及侏罗系59个天然气样品的C5—C7轻烃化合物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这些天然气的轻烃主要有3方面的作用:①反映母质类型,川西南部须家河组天然气富含环烷烃和芳烃,川中—川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富含环烷烃,表明这些天然气的母质类型主要为腐殖型;②反映运移相态及水洗作用,川中—川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芳烃分别与正己烷、环己烷、正庚烷参数的比值与其伴生凝析油的相近,主要以游离相运移,而天然气轻烃组成具高链烷烃、低芳烃的特点,主要原因是天然气在运移成藏过程中芳烃受到水洗作用的影响;③反映原油裂解气特征,二叠系茅口组—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以海相腐泥型为主的天然气轻烃富含甲基环烷烃,是原油裂解气的一种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天然气 轻烃 母质类型 水洗作用 原油裂解气
下载PDF
天然有机物提取及表征技术近期发展动态 被引量:16
19
作者 郭瑾 马军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16,共5页
在阐述天然有机物(NOM)来源和危害的基础上,对NOM的提取、分离和表征技术的近期发展动态进行了全面综述。介绍了NOM的各种提取和分离方法,对各种提取方法的优缺点和产率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以反渗透、大孔树脂和膜分离为核心的工艺为目... 在阐述天然有机物(NOM)来源和危害的基础上,对NOM的提取、分离和表征技术的近期发展动态进行了全面综述。介绍了NOM的各种提取和分离方法,对各种提取方法的优缺点和产率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以反渗透、大孔树脂和膜分离为核心的工艺为目前最主要的提取分离手段。此外,详细列举了包括光谱、色谱、核磁共振、原子力显微成像等在内的NOM表征方法,对各分析结果所对应的NOM的结构特征和物化性质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有机物 反渗透 XAD大孔树脂 提取 分离 表征
下载PDF
天然有机质对环境污染物的转化过程的介导作用 被引量:17
20
作者 陈蕾 超峰 +1 位作者 王郑 曹世玮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44-1249,共6页
天然有机质因自身的结构特点而参与着光化学反应与醌呼吸过程,并通过这两个重要过程对生态系统中营养元素及矿物元素的物质循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天然有机质对环境污染物转化的影响早已受到关注,然而其中的影响机制尚未明晰。近年来... 天然有机质因自身的结构特点而参与着光化学反应与醌呼吸过程,并通过这两个重要过程对生态系统中营养元素及矿物元素的物质循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天然有机质对环境污染物转化的影响早已受到关注,然而其中的影响机制尚未明晰。近年来已有一些研究者发现天然有机质的光化学过程及醌呼吸过程与污染物的转化之间存在着耦合作用,因而对此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性的综述,阐明了天然有机质的光化学过程与醌呼吸过程对环境污染物转化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并强调天然有机质在光化学过程中作为"高活性反应微区"以及在醌呼吸过程中作为"电子穿梭体"对环境污染物的转化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作者提出了天然有机质对环境污染物的转化起着介导的作用,并推测该介导作用是天然有机质影响污染物环境行为及生物效应的重要机制之一,也是污染物在天然环境中消减与解毒的重要途径。今后应加强对天然有机质介导环境污染物转化的机制的研究,明确该机制在污染物自然消减过程中的作用大小,同时可基于此机制发展一些如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湿地系统等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有机质 活性物种 电子穿梭体 有机污染物 环境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