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能源结构转型若干问题的思考及建议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映红 《国际石油经济》 2021年第2期1-15,共15页
世界能源结构包含"能源体系结构"和"能源系列结构"两个层次,分别对应能源结构的代际和代内转型。人类发展已临近文明奇点,这轮能源结构转型布局需要同时兼顾从石油主导的传统能源系列向天然气主导的低碳能源系列转... 世界能源结构包含"能源体系结构"和"能源系列结构"两个层次,分别对应能源结构的代际和代内转型。人类发展已临近文明奇点,这轮能源结构转型布局需要同时兼顾从石油主导的传统能源系列向天然气主导的低碳能源系列转型,以及从化石能源体系向核能能源体系转型,涉及千年之大变局。作为工业文明纪元的最后一种世界主导性能源,天然气承载着能源文明,并在世界能源体系结构转型中充当着重要的桥梁作用。经合组织主要国家的能源结构转型具有"中高基值、双增长和单替代"特征;如果为双替代,则分段错峰。其中,不参与结构调整的能源转型基系主要包括清洁化石能源、水电和安全核能,三者在国家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为50%~60%;双增长主要指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单替代主要指煤炭等不符合低碳发展的化石能源。这些国家的碳排放达峰主要为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人口结构、节能减排技术四大因素的综合效应,其中首要因素是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技术进步。需要围绕保障能源供给安全、传承能源文明和创建核能时代新优势开展能源结构转型。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将长期保持温和增长,预计2050年将达到38亿~43亿吨油当量;同期将实现从"煤炭为主体、石油为主导"的中高碳能源系列向"清洁化石能源为主体、多能并举"的低碳能源系列转型;清洁化石能源和零碳能源在一次能源结构中占比约为60%。建议充分发挥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小型核反应堆在能源结构转型中的桥梁作用,采用"1+4+10"的立体战略结构,沿5条战略发展路线,分3个阶段,并行推进、有机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结构 转型 能源替代 能源文明 能源转型基系 能源转型基值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核能 可再生能源 碳减排 碳中和
下载PDF
国内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隋朝霞 付亚轩 张丹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6,共8页
我国自“十一五”开始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建设,长期以来环保问题和经济性是制约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双碳目标下,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到2035—2040年将有巨大的增长空间,而国际天然气市场波动进一步提高了对供应安全的要求。煤... 我国自“十一五”开始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建设,长期以来环保问题和经济性是制约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双碳目标下,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到2035—2040年将有巨大的增长空间,而国际天然气市场波动进一步提高了对供应安全的要求。煤制天然气作为现代煤化工的重要形式,有利于促进煤炭清洁低碳化利用。分析了我国煤制天然气产业的机遇和挑战,天然气多元化供应和安全储备需要给煤制天然气产业带来了历史性机遇,而终端市场竞争力不强和高碳排放等环保问题是该产业的长期挑战。分析了煤制天然气生产成本和到达终端市场的综合成本,在环渤海、长三角和中部地区3个天然气区域市场内,与其他多种气源的经济性进行了比较。结合煤制天然气产能和供应能力的增长趋势,预计2030年前我国煤制天然气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煤制天然气将发挥丰富终端气源和应急供应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制天然气 天然气储备 经济性 碳排放 需求预测
下载PDF
跨区域环境规制降低碳排放的政策效应分析——基于长三角协同发展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3
作者 张向前 刘祺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15-1727,共13页
分权制度下环境规制成为地区间流动性资源争夺的博弈手段,跨区域环境规制则因缺乏强制约束能力其效用与作用机制仍有待验证。选取区域协同发展政策这一跨区域环境规制,基于2007~2019年我国27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选用双向固定模型倾向得... 分权制度下环境规制成为地区间流动性资源争夺的博弈手段,跨区域环境规制则因缺乏强制约束能力其效用与作用机制仍有待验证。选取区域协同发展政策这一跨区域环境规制,基于2007~2019年我国27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选用双向固定模型倾向得分匹配后进行双重差分分析,实证检验了区域协同发展政策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区域协同发展政策显著促进了城市降低碳排放,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区域协同发展政策能够通过鼓励不同城市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升级转型和加大科技要素投入,促进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降低碳排放。异质性分析得出政策效果会随试点城市规模、财政水平异质性而产生差异,其中城市人口规模更大的城市在低碳产业发展、绿色技术应用等方面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财政支出水平更高的城市通过培育和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提供资金支持和激励措施,促进低碳产业的发展,并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使区域协同发展政策能发挥更为明显的降低碳排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同 城市降碳 双重差分法 准自然实验 碳排放
原文传递
天然气三甘醇脱水工艺优化模拟与碳排放核算 被引量:5
4
作者 成庆林 王雪 +2 位作者 孟岚 孙巍 刘鹤皋 《天然气与石油》 2022年第4期32-38,共7页
人类利用能源的发展趋势是从高碳走向低碳,未来30年受能源政策以及相关产业技术革命等因素的驱动,天然气在新能源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天然气的净化、储存与运输备受关注。天然气脱水工艺流程是油气田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以西北某气田天... 人类利用能源的发展趋势是从高碳走向低碳,未来30年受能源政策以及相关产业技术革命等因素的驱动,天然气在新能源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天然气的净化、储存与运输备受关注。天然气脱水工艺流程是油气田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以西北某气田天然气三甘醇脱水处理工艺为例,运用Aspen HYSYS过程仿真软件,探讨天然气三甘醇脱水工艺的影响因素,建立三甘醇脱水系统的碳排放优化模型,并进行系统能耗及碳排放核算的计算模拟。天然气三甘醇脱水系统优化后碳排放降低了约3.6%,能耗降低了约6.7%,继而优化了整个脱水流程,降低了单位经营生产成本,达到节能减排的绿色油田生产建设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三甘醇脱水 碳排放 核算 节能优化
下载PDF
天然气长输管道低碳优化运行模型
5
作者 刘恩斌 彭勇 +2 位作者 喻斌 杨毅 李长俊 《油气与新能源》 2024年第2期31-40,共10页
为了降低天然气长输管道生产运行中的碳排放量,基于不同能源结构背景,建立了一种天然气长输管道低碳运行模型,用于计算天然气管网运输过程中多能源的碳排放量及能耗。采用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NHPSO-JTVAC)求解该模型并给出最优调度方... 为了降低天然气长输管道生产运行中的碳排放量,基于不同能源结构背景,建立了一种天然气长输管道低碳运行模型,用于计算天然气管网运输过程中多能源的碳排放量及能耗。采用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NHPSO-JTVAC)求解该模型并给出最优调度方案。以西气东输二线和三线西部并联管段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现有系统中的碳排放量减少了28.80%,能耗降低了23.05%;若将风电与光电等新能源引入管道系统,碳排放量会减少32.20%,能耗会降低22.11%。鉴于光伏发电相对于风力发电较为稳定,建议分时段引入光电以减少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管道优化 NHPSO-JTVAC算法 碳排放 新能源
下载PDF
海洋碳汇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作用与意义--一个与海洋碳汇理论框架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国茂 魏震昊 《中国海洋经济》 2022年第2期101-128,共28页
《斯特恩报告》提出的碳排放总量和温度升高极限警示我们,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建立有效的“负排放”机制刻不容缓。自联合国提出“蓝碳”概念后,海洋碳汇相关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领域。本文以海洋碳汇为研究对象,在梳理相关文献基... 《斯特恩报告》提出的碳排放总量和温度升高极限警示我们,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建立有效的“负排放”机制刻不容缓。自联合国提出“蓝碳”概念后,海洋碳汇相关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领域。本文以海洋碳汇为研究对象,在梳理相关文献基础上,分析海洋碳汇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作用与意义,提出建立海洋碳汇理论框架的逻辑、重点以及发展海洋碳汇的政策性建议。本文提出,海洋碳汇核算与定价应当围绕碳汇主体经济活动展开,通过建立海洋碳汇综合示范区,探索自愿减排市场和投融资机制,加速海洋碳交易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碳汇 自然碳排放 人为碳排放 自然碳汇 人为碳汇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某铁路客站自然通风节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涛 《铁道建筑技术》 2022年第11期63-66,共4页
结合西部某铁路客站的工程实际,提出了采用自然通风措施降低铁路客站能耗的技术方案。为了验证该方案的有效性,分别建立了自然通风仿真模型以及对能耗仿真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客站采用的自然通风方案,其室内风速场可... 结合西部某铁路客站的工程实际,提出了采用自然通风措施降低铁路客站能耗的技术方案。为了验证该方案的有效性,分别建立了自然通风仿真模型以及对能耗仿真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客站采用的自然通风方案,其室内风速场可以满足人员舒适要求;并且,当客站在制冷季采用“自然通风+常规空调”方案降温时,相较普通制冷方案,在制冷、照明和通风设备共3个用能领域,总计可以减少碳排放15876.7 kg,节约能耗58370.16 kW·h,节能率为21.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站 自然通风 节能 碳排放
下载PDF
绿色建筑技术在教育科研类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天津市某科研教学楼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魏加雯 王雯翡 +2 位作者 贺芳 张艳芳 康宁 《建设科技》 2022年第23期92-94,共3页
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绿色建筑设计成为新建教育建筑和既有教育建筑绿色改造的趋势。打造绿色、健康、舒适的科研办公环境,建设节能、环保、低碳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为目前教育科研类建筑设计的重点。本文以天津市某科研教学楼为例,... 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绿色建筑设计成为新建教育建筑和既有教育建筑绿色改造的趋势。打造绿色、健康、舒适的科研办公环境,建设节能、环保、低碳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为目前教育科研类建筑设计的重点。本文以天津市某科研教学楼为例,从室内天然采光与眩光、室内自然通风、室内热舒适、建筑能耗模、碳排放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利用PKPM绿建节能系列软件模拟计算得出以上五个方面均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天然采光与眩光 自然通风 室内热舒适 建筑能耗模拟分析 碳排放
下载PDF
大兴安岭地区天然落叶松林乔木碳增量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彭娓 李凤日 +1 位作者 贾炜玮 高慧淋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4-571,共8页
基于1990~2010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4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602块固定样地数据,分析了大兴安岭地区天然落叶松林年均枯损木碳释放量、进界木碳储量、碳净增量的动态变化以及随立地质量、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地区各龄组碳... 基于1990~2010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4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602块固定样地数据,分析了大兴安岭地区天然落叶松林年均枯损木碳释放量、进界木碳储量、碳净增量的动态变化以及随立地质量、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地区各龄组碳释放量在0.133 7~0.484 1 t·hm-2·a,碳释放量随着龄组的增大而增大;进界木碳储量在幼龄林时较大,为0.128 2 t·hm-2·a,近熟林最小,为0.040 0 t·hm-2·a,其他龄组差异不大;碳净增量随着龄组的增大而减小,幼龄林、中龄林、近、成、过熟林分别为1.374 9、0.982 1、0.649 9、0.538 1、0.240 7t·hm-2·a;相同立地质量条件下,各龄组碳释放量与林分密度成正比。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进界木碳储量减小,近熟林和过熟林规律不明显。除幼龄林之外,各龄组在林分密度为中时,林分碳净增量最大;相同林分密度条件下,各龄组(近熟林、成熟林无明显规律)碳释放量与立地质量成负相关关系。各龄组(过熟林除外)立地质量越好,进界木碳储量越小;相同林分密度条件下,立地质量越好,碳净增量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天然落叶松林 碳释放 动态变化 碳增量
下载PDF
含碳捕集装置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运行 被引量:23
10
作者 盛四清 吴昊 +2 位作者 顾清 李朋旺 陈海瑞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2-90,共9页
面对当前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在新能源消纳、低碳性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在系统中引入碳捕集装置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弃风惩罚因子将弃风量转化为弃风成本,以系统运行成本与碳排放量为多目标建立一种含碳捕集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运行... 面对当前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在新能源消纳、低碳性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在系统中引入碳捕集装置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弃风惩罚因子将弃风量转化为弃风成本,以系统运行成本与碳排放量为多目标建立一种含碳捕集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运行模型,使用法线边界交叉法构造多目标问题的Pareto前沿,并利用模糊隶属度函数选择出综合满意度最大的解作为折中解,其次通过算例对比了三种场景下的优化结果,分析了系统弃风量受电转气原料成本的影响情况,验证了将捕集的CO 2作为产气原料能够有效提升电转气的运行效益,增强系统的风电利用率与运行经济性;最后对多目标下碳捕集的运行造成系统经济性与低碳性产生的矛盾关系进行了研究,证明了碳捕集能够有效提升综合能源系统的碳减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综合能源系统 碳捕集 电转气 风电消纳 碳排放 法线边界交叉法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温室气体排放及净固碳能力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博杰 逯非 +5 位作者 王效科 刘魏魏 王莉雁 饶恩明 张路 郑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4266-4278,共13页
基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一期(2000—2010年)营造林过程工程边界内碳排放和边界外碳泄漏的计算,分析了天保工程及各区域碳排放和碳泄漏年际变化及影响因素,对比了天保工程及各区域碳排放和碳泄漏的组成特征,研究了天保工... 基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一期(2000—2010年)营造林过程工程边界内碳排放和边界外碳泄漏的计算,分析了天保工程及各区域碳排放和碳泄漏年际变化及影响因素,对比了天保工程及各区域碳排放和碳泄漏的组成特征,研究了天保工程及各区域净固碳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天保工程一期西北、中西部地区、南部地区、东北地区和天保工程的碳排放分别为0.89、1.47、0.09、2.45 Tg C;碳泄漏分别为3.17、3.11、6.50、12.78 Tg C。工程措施和碳排放强度的区域性差异导致各区域碳排放组成特征不同。造林及配套森林基础设施建设是西北、中西部地区和南部地区最大的工程措施碳排放;新造林及森林管护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工程措施碳排放。相应地,各种物资消耗中,建材是西北、中西部地区和南部地区最大的物资碳排放;燃油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物资碳排放。天保工程在工程边界内外引起的额外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15.23 Tg C,抵消了工程固碳效益的9.82%;在西北、中西部地区、南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抵消作用分别为10.08%、8.16%和11.24%。天保工程一期净固碳量为139.77 Tg C,年均净固碳量为12.71 Tg C/a。因此,碳排放和碳泄漏对天保工程固碳的抵消较小,工程一期在我国温室气体减排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上做出了巨大贡献。避免工程基础设施的盲目建设和对工程进行合理规划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碳排放 碳泄漏 净固碳量 温室气体
下载PDF
煤制天然气发电对中国碳排放和区域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龚梦洁 李惠民 齐晔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3-89,共7页
PM2.5治理与低碳发展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然而并非所有的PM2.5治理措施都达到低碳的效果,煤制天然气项目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类。本文梳理了煤制天然气产业政策与现状,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煤炭和煤制天然气发电过程中的CO2、SO2、NO... PM2.5治理与低碳发展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然而并非所有的PM2.5治理措施都达到低碳的效果,煤制天然气项目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类。本文梳理了煤制天然气产业政策与现状,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煤炭和煤制天然气发电过程中的CO2、SO2、NOx排放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用煤制天然气替代煤炭,每发1 k Wh电可以减少SO2排放9.73 g,减少NOx排放0.45 g;但同时将多消耗142 g标准煤,增加CO2排放406.2 g。煤制天然气项目对天然气使用地的大气污染防治具有正面作用,但却给煤制天然气生产地带来严重的环境负外部性问题。从而,煤制天然气的生产与消费是一种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的转嫁,而且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国的煤炭使用量和CO2排放量。定量评估显示,如果将各地建成、在建或拟建的所有煤制天然气项目全部投入生产,每年约消耗8.1亿t原煤,用这部分煤制天然气替代煤炭发电所增加的CO2排放将占2010年全国CO2排放量的3%-6%。因此一味地使用煤制天然气替代煤炭来达到雾霾治理这一目的,忽视其将长期存在的严重的资源环境效率损失和公平损失问题,我国环境保护与低碳发展将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恶性循环。改善我国环境质量的根本途径在于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而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是最为优先的措施。煤制天然气应该用来替代分散的煤炭使用,以此来达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目标。在发电行业,应该大力进行技术改造,实现比使用煤制天然气更好的环境效益。从全生命周期内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来看,煤制天然气项目建设必须高度重视,慎重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制天然气 PM2.5 碳排放 区域环境治理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天然气化工技术发展及碳减排量预测探究
13
作者 徐顺义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4年第2期131-133,140,共4页
天然气是一种低碳高效的燃料,在能源行业转型中发挥巨大作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助力。天然气在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对生态环境有着较大影响。在“双碳”背景下,需要对天然气化工技术进行探... 天然气是一种低碳高效的燃料,在能源行业转型中发挥巨大作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助力。天然气在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对生态环境有着较大影响。在“双碳”背景下,需要对天然气化工技术进行探究,寻找更绿色、低排放的化工技术,思考如何在“双碳”背景下进行天然气开发利用,提高天然气利用率,减少天然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基于此,将探究天然气化工技术发展及完善,促进天然气利用低碳化、高效化,并对我国天然气碳排放量进行预测,以期早日达成碳约束要求,促进天然气产业与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天然气 化工技术 碳减排量 预测
下载PDF
天然气利用对大气环境及节能减排的贡献 被引量:3
14
作者 傅书训 任红英 《煤气与热力》 2022年第8期40-42,共3页
通过对比发电领域、建筑陶瓷领域天然气与煤炭排放量,分析天然气利用对佛山大气环境的贡献以及预测排放量。“十四五”期间,佛山市天然气的总消费量预计为200×108 m^(3),NO_(x)、SO_(2)、烟尘、CO_(2)减排量分别为20.7×10^(4)... 通过对比发电领域、建筑陶瓷领域天然气与煤炭排放量,分析天然气利用对佛山大气环境的贡献以及预测排放量。“十四五”期间,佛山市天然气的总消费量预计为200×108 m^(3),NO_(x)、SO_(2)、烟尘、CO_(2)减排量分别为20.7×10^(4)、75.3×10^(4)、17.8×10^(4)、5605×10^(4)t。在发电领域,与燃煤相比,每利用1×10^(8)m ^(3)天然气约可减少能源消耗(以标准煤计)5×10^(4) t,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可降低30%左右。天然气在排放绩效、减排成本、占地面积等方面均优于煤炭,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利用 节能减排 能耗双控 碳达峰 碳中和
下载PDF
天然气消费及居民消费水平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分析
15
作者 李宏勋 王海军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5-59,共5页
运用我国1980年到2010年的居民消费水平、天然气消费及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经过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析后,对模型考察发现,居民消费水平及天然气消费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均有显著的作用效果,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产生... 运用我国1980年到2010年的居民消费水平、天然气消费及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经过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析后,对模型考察发现,居民消费水平及天然气消费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均有显著的作用效果,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产生不同的长期影响效果。根据居民消费水平及天然气消费对二氧化碳的影响,得出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消费水平 天然气消费 二氧化碳排放量 脉冲响应函数 方差分析
下载PDF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可以促进节能减排吗?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兆东 郭磊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39,共9页
节能减排是“双碳”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审计若能促进节能减排,将在“双碳”目标实现中发挥作用。基于2010—2017年地级市面板数据,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其对产能利用率及二氧化... 节能减排是“双碳”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审计若能促进节能减排,将在“双碳”目标实现中发挥作用。基于2010—2017年地级市面板数据,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其对产能利用率及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可通过提高产能利用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试点的节能减排效应在审计强度较高、财政状况较好以及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地区效果更加显著。以上发现将为国家审计推动“碳达峰”与“碳中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产能利用率 二氧化碳排放 节能减排 审计强度 财政状况 碳排放权交易
下载PDF
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氨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琨 王辉 刘玉凤 《河北化工》 2009年第11期47-49,共3页
通过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公式的研究,计算出合成氨装置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关键词 温室效应 天然气 二氧化碳排放计算公式 减排量
下载PDF
天然气耦合煤炭的低碳能源系统:中国向低碳能源过渡时期的解决方案?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倩倩 汪丹峰 +1 位作者 雷杨 唐志永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546-1552,共7页
基于我国向低碳能源过渡时期所面临的以高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与绿色、低碳发展迫切需求之间的巨大矛盾,本文根据绿色碳科学的概念,提出了"天然气耦合煤炭的低碳能源系统"的设想,即根据我国煤层气、页岩气、致密气等天然气... 基于我国向低碳能源过渡时期所面临的以高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与绿色、低碳发展迫切需求之间的巨大矛盾,本文根据绿色碳科学的概念,提出了"天然气耦合煤炭的低碳能源系统"的设想,即根据我国煤层气、页岩气、致密气等天然气资源和煤炭资源地理分布的一致性,就地利用低碳高氢的天然气与高碳低氢的煤炭耦合制合成气,取消水煤气变换装置,提高系统的碳效和能效,使得碳氧化生成CO2反应发生于能源使用过程而非能源工业自身,最终实现二氧化碳的减排,使其成为近期我国向低碳能源过渡时期最有可能实现的低碳能源战略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集成煤-天然气制油系统(CGTL)、集成煤-天然气制甲醇-MTG制汽油系统(CGTG)和集成微藻生物质-煤-天然气制油系统(BCGTL),并对其进行相应技术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 天然气 煤基能源 低碳 减排 CO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