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级新区设立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9
1
作者 晁恒 满燕云 +1 位作者 王砾 李贵才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27,共9页
国家级新区作为我国区位导向性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在不同空间尺度进行资源整合和功能培育的重要途径。文章采用2006—2016年间10个国家级新区所涉及城市的122个区(县)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国家级新区对本地经济增长的影响... 国家级新区作为我国区位导向性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在不同空间尺度进行资源整合和功能培育的重要途径。文章采用2006—2016年间10个国家级新区所涉及城市的122个区(县)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国家级新区对本地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因新区管治模式和所在区域的不同而存在的异质性。研究发现,在全国尺度上,国家级新区对GDP增长和FDI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地区层面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中、西部地区的国家级新区对GDP增长和FDI增长的贡献度明显高于东部地区。究其原因,是不同地区在基础设施、经济集聚、制度和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性,影响了国家级新区的边际效用。基于管治模式的分析表明,行政主体的多元化降低了国家级新区的管理绩效,行政主体唯一的国家级新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明显更高。最后,文章建议对国家级新区政策工具的善用,需要注重其选址的科学性及管治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区位导向性政策 行政主体 管理绩效 经济增长
原文传递
国家级新区的治理尺度建构及其经济效应评价 被引量:17
2
作者 晁恒 李贵才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5-507,共13页
国家级新区作为中国战略空间的核心内容,其设立与发展过程中的治理尺度建构至关重要。论文从尺度重构视角建立了分析框架,以此来考察国家级新区治理尺度建构的实践,并采用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不同治理类型的经济效应。研究认为,国家级新... 国家级新区作为中国战略空间的核心内容,其设立与发展过程中的治理尺度建构至关重要。论文从尺度重构视角建立了分析框架,以此来考察国家级新区治理尺度建构的实践,并采用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不同治理类型的经济效应。研究认为,国家级新区治理尺度建构是各级行政主体通过刚性或柔性的手段在新区的定位、区划和权力配置等方面进行变革的作用过程。在具体实践中,不同国家级新区所建构的治理尺度在地域空间组织、行政主体构成和权力分配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形成了多样化的治理类型。其中,"市辖区+合署办公"和"市辖区+管委会"等治理类型具有较高的经济效应,有助于解决权力边界模糊和治理主体多元等问题,而"市辖县+管委会"和"跨地市+管委会"等治理类型则表现出较低的经济效应。对于跨地级市或包含市辖县的国家级新区,需要适时推进"撤县设区"来简化治理主体或通过上级政府的"强势权力介入"来统一地域发展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尺度 尺度重构 治理 经济效应
原文传递
跨尺度政策流动视角下特殊功能区的演进机制——以长沙高新区为例
3
作者 邹冠男 王欢明 施德浩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61-1674,共14页
各类新城新区的设立体现国家下放诸如产业政策、空间规划和治理创新等事权,为空间治理和尺度重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基础。然而,自上而下的分权化叙事先验地接受了地方政府的被动地位,鲜有文献关注地方政府如何将自身发展诉求自下而... 各类新城新区的设立体现国家下放诸如产业政策、空间规划和治理创新等事权,为空间治理和尺度重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基础。然而,自上而下的分权化叙事先验地接受了地方政府的被动地位,鲜有文献关注地方政府如何将自身发展诉求自下而上地整合到中央策略中,以及两者如何互动形成新城新区的善治。本文尝试将政策流动的演进视角整合到国家尺度重构的结构化框架中,动态性地揭示在自上而下的分权化过程中,地方政府如何巧妙地调和上级政府与本地发展诉求。分析发现,长沙高新区发展历程整体受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但在空间治理具体政策上,又很大程度体现了本地治理主体在土地开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诉求。在多尺度政策互动博弈中,长沙高新区与其所在区域的其他主体进行了反复磨合,并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长沙高新区的尺度不断上移,在空间治理上趋同于更高尺度单元,最终实现与既有行政层级体制的兼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治理 区域协同 产业升级 国家级新区 长株潭城市群
原文传递
国家级新区设立对碳减排的影响
4
作者 刘成昆 彭庭莹 +1 位作者 曾冰 曾钰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49-2059,共11页
基于2006—2019年中国70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渐进双重差分方法估计了国家级新区的碳减排效应,并检验了其碳减排的作用机制及异质性。研究发现:1)国家级新区设立能降低所在城市碳排放量,并且在设立3年后会对所在城市的碳排放量产... 基于2006—2019年中国70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渐进双重差分方法估计了国家级新区的碳减排效应,并检验了其碳减排的作用机制及异质性。研究发现:1)国家级新区设立能降低所在城市碳排放量,并且在设立3年后会对所在城市的碳排放量产生显著的长期抑制作用;2)国家级新区政策主要通过技术效应和节能效应降低所在城市的碳排放;3)国家级新区设立对周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呈现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型变化趋势,其中,对周边200~250 km范围内的城市产生显著的降碳作用;4)国家级新区对北方城市的碳减排效应高于南方城市,单城布局模式具有明显的减排效应,而双城布局模式并未显著降低所在城市的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政策评估 准自然实验 碳排放 双重差分
下载PDF
基于DEA的国家级新区理性发展评价及对五象新区的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志明 《特区经济》 2018年第7期75-77,共3页
申创国家级新区是南宁五象新区的目标,为此本文利用DEA方法,把五象新区与8个国家级新区进行综合比较,评价各新区理性发展状况,得出上海浦东新区、南宁五象新区、广州南沙新区为DEA有效,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等6个新区为DEA无效单... 申创国家级新区是南宁五象新区的目标,为此本文利用DEA方法,把五象新区与8个国家级新区进行综合比较,评价各新区理性发展状况,得出上海浦东新区、南宁五象新区、广州南沙新区为DEA有效,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等6个新区为DEA无效单元,并通过投影分析得出6个非DEA有效新区的投入产出目标值。这一分析也反映了2015年度五象新区建设理性,但存在定位不准、投入产出规模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只按首府城市副中心新区的建设定位,或按国家新能源产品应用示范区的国家级定位的思考,并提出调整当前理性建设五象新区的用地结构、建设度和建设时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数据包络分析 理性发展 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