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兼论西南联大的育人经验 被引量:7
1
作者 文胜利 陈玲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8-94,共7页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当前高等学校的办学实践中,人才培养被忽视、受冷落是普遍的现象,是不争的事实。中国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受冷落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高校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扭曲错位;二是功利浮躁的社会环境;三是人才...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当前高等学校的办学实践中,人才培养被忽视、受冷落是普遍的现象,是不争的事实。中国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受冷落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高校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扭曲错位;二是功利浮躁的社会环境;三是人才培养活动本身的长期性、滞后性与复杂性。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在人才培养方面为高校树立了成功的典范。该校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一流的师资队伍、科学的治理结构、良好的育人氛围,其成功经验值得当今高校借鉴。当前,高等学校要回归立德树人的新常态,就应当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切实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健全高校内部治理体系,激发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在动力;高校自身也要抓住关键环节,打好组合拳,如凝练办学思想、组织师资队伍、优选教学模式、加强学风建设等,真正让立德树人在高等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立德树人 教学模式 学风建设 西南联大
下载PDF
联大时期沈从文的知识分子观 被引量:6
2
作者 凌宇 张森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2-125,共4页
联大时期沈从文对现代知识分子及与此相关的现代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沈从文对现代知识分子的审视,从一个侧面体现了20世纪40年代他作为思想者的自觉性和独特性。
关键词 沈从文 西南联大 现代知识分子
下载PDF
西南联合大学与近代体育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晓华 角勇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37-140,共4页
西南联合大学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著名高等学府 ,其文化底蕴博大精深。联大在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斐然 ,然而对其与近代体育行为相关的研究却鲜见于册 ,实难与之所倡导“通才教育”的理念相吻合。本文... 西南联合大学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著名高等学府 ,其文化底蕴博大精深。联大在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斐然 ,然而对其与近代体育行为相关的研究却鲜见于册 ,实难与之所倡导“通才教育”的理念相吻合。本文将从体育的文化视角探究其德、智、体全面教育理念的真谛所在。由于西南联大所涉及的历史跨度及区域业已限定 ,故本文仅重点涉及其在滇的体育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合大学 近代体育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抗战时期“边地中国”形象的文学建构与民族认同——以西南联大学者云南边地考察作品为中心
4
作者 何欢 曹姗姗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23-129,共7页
《缅边日记》《水摆夷风土记》《红河之月》是西南联大学者基于云南边地考察后而写的文学作品,三部作品的书写路径恰好是对云南西南边地的全覆盖展示,是对“边地中国”文学形象版图的拓展与实践。作者对战时“边地中国”形象的文学建构... 《缅边日记》《水摆夷风土记》《红河之月》是西南联大学者基于云南边地考察后而写的文学作品,三部作品的书写路径恰好是对云南西南边地的全覆盖展示,是对“边地中国”文学形象版图的拓展与实践。作者对战时“边地中国”形象的文学建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于民族认同构建多民族国家的边地印象;二为聚焦边地人民生存之苦塑造“等待曙光”的边地形象;三是作者将家国忧患意识及学者严谨态度相结合,从学术文化、政府政策等理论学识视角出发搭建“忧思中的边地形象”。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边地书写提供了新的创作样本及审美体验,也为现今民族工作的开展、中华文化的发扬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大 边地中国形象 边地书写 民族认同
下载PDF
西南联大教育家精神的现实表征及当代启示——以马约翰为例
5
作者 黄海涛 王珂 浦娟 《学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12期132-141,共10页
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家呕需一大批教育家型教师。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在众多的教育家中,马约翰所体现的教育家精神,以其独特的体育教育理念和丰富的体育实践,在贯通历史与现实中展现出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旨在探讨... 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家呕需一大批教育家型教师。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在众多的教育家中,马约翰所体现的教育家精神,以其独特的体育教育理念和丰富的体育实践,在贯通历史与现实中展现出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旨在探讨西南联大时期作为体育教育家马约翰的精神内涵、实践经验、现实表征及现实启示,全面审视其教育家精神的“六重向度”。马约翰教育家“六者合一”,他是国家尊严与政治立场的捍卫者、终身体育与人文关怀的示范者、教育启智与润心励志的引领者、科学训练与施教创新的实践者、全情投入与教育奉献的倡导者、国际视野与民族精神的传承者,这些现实表征对于当今弘扬教育家精神,塑造新时代教育家有着重要的现实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大 马约翰 教育家精神 借鉴启示
下载PDF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文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内容、特点及启示
6
作者 郑刚 王瑾明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9-107,共9页
全面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弦歌不辍,对文科研究生培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云南昆明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文科教育深厚的历史传统以及凝聚民心的实现需要,为西南联大文科研究生培养奠定了基础。西南联大恢复文科研究生教育,逐步确立了严... 全面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弦歌不辍,对文科研究生培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云南昆明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文科教育深厚的历史传统以及凝聚民心的实现需要,为西南联大文科研究生培养奠定了基础。西南联大恢复文科研究生教育,逐步确立了严格的招考制度,通过实施导师制、建立课程体系、开展多样化的科研训练等途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并通过实施毕业考核、奖助学金等制度保障了研究生培养质量。西南联大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文科人才,研究生培养呈现出严进严出、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导学关系和谐融洽等特点,对当下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大 文科研究生 科教融合 导学关系
下载PDF
从西南联大档案解读联大文化精神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骞文 黎新军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05-107,114,共4页
西南联合大学文化精神大致可概括为穷当益坚、联而合一、潜心问学、兼容博大、独立自由等。依据阿什比的"遗传环境论",将西南联大文化精神分为环境型和遗传型两种类型,并从联大档案的角度,对联大文化精神加以解读。
关键词 西南联合大学 文化精神 档案 遗传与环境
下载PDF
数字人文视角下多日记人物关系联合挖掘及可视化研究——以西南联大相关日记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锦胜 林泽斐 《知识管理论坛》 2023年第3期171-182,共12页
[目的/意义]联合挖掘与西南联大有关的多部名人日记,构建融合多部文献信息的西南联大社会网络图谱,以期通过多日记联合挖掘,发现更多的潜在社会关系,突破单日记社会网络挖掘的局限性。[方法/过程]以1938—1941年间与西南联大相关的多部... [目的/意义]联合挖掘与西南联大有关的多部名人日记,构建融合多部文献信息的西南联大社会网络图谱,以期通过多日记联合挖掘,发现更多的潜在社会关系,突破单日记社会网络挖掘的局限性。[方法/过程]以1938—1941年间与西南联大相关的多部日记为语料,利用Python程序统计人物共现关系,使用Gephi构建多日记社交网络图谱。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网络拓扑特征、人物中心度特征以及基于模块化和K-core的人物群体特征等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结论]相较于独立日记挖掘,多日记社会网络联合挖掘显示出更明显的网络结构特征,更加去中心化,社会关系信息也更为丰富,可揭示出较为隐蔽的社交关系,在数字人文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社会网络 文本挖掘 西南联大
原文传递
落寞而不落寞——牟宗三与三所著名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台湾大学
9
作者 王兴国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27,157,共9页
哲学大师牟宗三一生与中国的许多大学都有一些或多或少的密切关系。从北到南,从大陆到台湾,从台湾到香港,两岸三地的许多大学都留下了牟宗三的足迹,也留下了牟宗三的记忆。在这些大学中,牟宗三与三所著名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 哲学大师牟宗三一生与中国的许多大学都有一些或多或少的密切关系。从北到南,从大陆到台湾,从台湾到香港,两岸三地的许多大学都留下了牟宗三的足迹,也留下了牟宗三的记忆。在这些大学中,牟宗三与三所著名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台湾大学的关系非常微妙而特殊,涉及中国当代学术史上的一桩公案,因而在中国当代哲学史、学术史、或文化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其中所蕴藏着的民族的思想、文化与个性的悲剧性因素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宗三 胡适 北京大学 西南联合大学 台湾大学
下载PDF
西南联大对道德本位的“大学之道”抉择——基于中国大学发展的历史视角
10
作者 杨吉华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44-149,共6页
"大学"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大学"具有不同的内涵特征。适应于中国古代礼乐社会文化背景的中国古代大学,从教育对象、教育目的和教育层次上区别于"小学"而存在,具有明显人伦色彩。... "大学"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大学"具有不同的内涵特征。适应于中国古代礼乐社会文化背景的中国古代大学,从教育对象、教育目的和教育层次上区别于"小学"而存在,具有明显人伦色彩。与西方大学突出"求真"与"自由"的文化理念不同,中国大学突出的道德本位色彩强调通过教育达到"修齐治平"的最高境界,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大学的文化理念和终极追求。在中西合璧的现代大学文化理念探索过程中,西南联大在吸取西方大学文化理念的基础上,始终坚守对中国传统道德本位"大学之道"的自觉文化抉择,是它在中国教育史上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大学之道 道德本位 西南联大
下载PDF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高等教育家——梅贻琦
11
作者 吴洪成 《西部教育发展研究》 2006年第1期9-16,共8页
梅贻琦一生致力于发展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晚年又筹建了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形成了丰富的高等教育思想,从而奠定了他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家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 梅贻琦 清华大学 西南联大 高等教育家
下载PDF
战时西南联大体育探析
12
作者 赵永斌 彭正文 《文山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76-79,共4页
运用文献查阅、调查访问、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战时西南联大的体育实践进行深入挖掘,发现在抗战救亡、民族复兴思想的指导下,西南联大在云南昆明带领大众兴体育,同时进行自身的体育实践,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关键词 西南联大 抗战 体育
下载PDF
西南联大体育文化探析
13
作者 周山彦 王萍 赵永斌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6-8,共3页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抗战时期在昆明成立的国内一流大学,大师云集,人才辈出。在联大推行的通才教育理念里,体育是重要内容。试从文化三层论对西南联大的体育文化的思想观念层,管理制度层,和物质层进行研究,旨在彰显联大体育之精神,为西...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抗战时期在昆明成立的国内一流大学,大师云集,人才辈出。在联大推行的通才教育理念里,体育是重要内容。试从文化三层论对西南联大的体育文化的思想观念层,管理制度层,和物质层进行研究,旨在彰显联大体育之精神,为西南联大进行裨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合大学 体育文化 探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