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本质、逻辑与基本问题 被引量:73
1
作者 孙杰远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1,共7页
教育治理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归属到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的综合范畴。教育治理现代化涵括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主旨为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制度障碍、利益冲突、权力矛盾等... 教育治理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归属到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的综合范畴。教育治理现代化涵括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主旨为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制度障碍、利益冲突、权力矛盾等从而实现教育强国。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核心理论特质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教育政治学,依据教育规律和国情的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应有的教育治理模式。正确认识与推动中国教育治理现代化,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它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确立教育治理现代化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中所具有的优先地位;厘定和阐明它的基本问题域,即为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方法与过程和治理评价等要素及其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教育治理现代化 本质 逻辑 基本问题
下载PDF
谁是贫困户? 精准扶贫中精准识别的国家逻辑与乡土困境 被引量:69
2
作者 李博 左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共7页
如何精准识别出农村贫困人口是进行精准扶贫的基础性工作,也决定着精准扶贫在资金、措施、驻村帮扶和脱贫成效方面目标靶向的精准。通过对西海固地区一贫困村精准识别过程中国家逻辑和所遭遇的乡土困境的分析,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当前农村... 如何精准识别出农村贫困人口是进行精准扶贫的基础性工作,也决定着精准扶贫在资金、措施、驻村帮扶和脱贫成效方面目标靶向的精准。通过对西海固地区一贫困村精准识别过程中国家逻辑和所遭遇的乡土困境的分析,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当前农村贫困人口精准识别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研究发现:在精准识别过程中以追求工具理性为目标的国家逻辑和以追求价值理性为目标的乡土逻辑二者之间的张力仍然是困扰精准识别的主要障碍,具体表现为精准扶贫所遭遇的农村熟人社会的关系网络、不规则的乡土社会以及农村社会"不患多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和不健全的基层民主;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将国家程式化、标准化的识别体系与乡村社会以社区为单位的熟人社会一系列规则相结合,即将国家的一整套识别标准嵌入到乡村社会的规则体系之中将是精准识别所要考虑的重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精准识别 贫困户 国家逻辑 乡土困境
下载PDF
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产教融合”组织发展困境——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分析 被引量:59
3
作者 白逸仙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6-91,共6页
培养行业急需、能力突出的拔尖创新人才需要行业企业的广泛参与。但当前我国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产教融合"发展面临困境,其主要原因是受三种制度逻辑的影响:以权力冲突为核心的国家逻辑、以产权和效益为核心的市场逻辑、以学... 培养行业急需、能力突出的拔尖创新人才需要行业企业的广泛参与。但当前我国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产教融合"发展面临困境,其主要原因是受三种制度逻辑的影响:以权力冲突为核心的国家逻辑、以产权和效益为核心的市场逻辑、以学科和科层为核心的高校逻辑。这三种逻辑与"产教融合"的发展目标存在矛盾,导致"产教融合"面临制度困境。推动"产教融合"的发展,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高校要发挥主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国家逻辑 市场逻辑 高校逻辑
原文传递
被裹挟的国家:基层治理的行动逻辑与乡村自主——以黄江县“秸秆禁烧”事件为例 被引量:50
4
作者 田雄 郑家昊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1-151,160,共11页
为深化国家基层治理过程中的官僚组织运作方式,以及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的关系研究,本文融合"国家人类学"视角和"制度与生活"视角,以黄江县"秸秆禁烧"事件为案例,分析了基层官僚组织的内部动员及政策实施... 为深化国家基层治理过程中的官僚组织运作方式,以及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的关系研究,本文融合"国家人类学"视角和"制度与生活"视角,以黄江县"秸秆禁烧"事件为案例,分析了基层官僚组织的内部动员及政策实施过程,力争弥补以往研究中忽视民众反作用力对官僚组织治理方式影响的不足。研究发现,国家希望通过官僚组织体系的"运动式治理"要求民众执行上级命令,实施秸秆禁烧政策,进而要求农民行为与国家目标保持一致,但国家治理逻辑与基层干部及农民的行动逻辑并非完全一致,导致了国家基层治理低效和"被裹挟的国家"状态的形成。型塑"被裹挟的国家"的原因既来自乡村社会的自主性,也与国家治理体系自身改革迟滞密切相关。由此,在社会复杂性增强的情势下,基层官僚组织体系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去不断调适其与社会间的关系,以提升基层治理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人类学 官僚科层制 民众 行动逻辑 被裹挟的国家
原文传递
教育治理的国家逻辑及其方法论原则 被引量:40
5
作者 郝德永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13,共10页
教育是一种国家公器、国家事业、国家主权行为,具有鲜明的国家逻辑。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教育的兴办、组织、规划、改革都属于国家"公务",无不遵循国家逻辑。国家逻辑是教育治理的关键,是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的根本遵循。西方治... 教育是一种国家公器、国家事业、国家主权行为,具有鲜明的国家逻辑。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教育的兴办、组织、规划、改革都属于国家"公务",无不遵循国家逻辑。国家逻辑是教育治理的关键,是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的根本遵循。西方治理理论以"政府退出"为立论基点,明显存在逻辑缺陷,必然造成教育治理过程中国家主体地位淡化、国家主导作用弱化的局面,形成教育治理混乱无序与软弱无力的状态。推进教育治理、构建教育治理体系,迫切需要明确国家逻辑,处理好主治与共治的关系,突出国家主体的教育治理体制;处理好政治与专业的关系,突出政治引领的教育治理路线;处理好政策与共识的关系,突出制度主导的教育治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改革 教育治理 国家逻辑
原文传递
习近平关于全民健身重要论述的逻辑旨归、时代意蕴与实践引领 被引量:36
6
作者 陈丛刊 王思贝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9-47,共9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民健身的重要论述,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推动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研究认为,思想的引领力和创造力是重要论述生成的理论逻辑,对人民健康的不...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民健身的重要论述,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推动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研究认为,思想的引领力和创造力是重要论述生成的理论逻辑,对人民健康的不懈追求是重要论述生成的历史逻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重要论述生成的现实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民健身的重要论述彰显了“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诠释了“人民健康至上”的价值定位。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民健身的重要论述为实践引领,需要加强党的领导,为迈向全民健身新征程提供根本政治保证;紧紧联结民心,为开启全民健身新实践奠定广泛群众基础;发挥制度优势,为实现全民健身新发展贡献坚实制度力量;深化融合发展,为打造全民健身新格局搭建协同治理平台;提升创新能力,为探索全民健身新形式拓展多元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全民健身 重要论述 逻辑旨归 时代意蕴 实践引领
下载PDF
主体性视域下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建构逻辑 被引量:33
7
作者 张雪雁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2-34,123-124,共13页
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学界目前主要从客观性视角探究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相关议题,而缺乏从主体性角度的审视。国家认同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交互实践的产物。因而,从主体性视域探究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具有重要的现... 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学界目前主要从客观性视角探究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相关议题,而缺乏从主体性角度的审视。国家认同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交互实践的产物。因而,从主体性视域探究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现代中国的国家认同建立在人民主体性基础之上,主体性构成各民族现代国家认同的生成点。将少数民族的个体主体性、群体主体性和类主体性辩证统一,通过少数民族的公民身份、56个民族大家庭成员的群体身份、中华民族身份的培育,从而建构起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稳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少数民族 国家认同 建构逻辑
原文传递
国家治理场域中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理论谱系、建构逻辑与实现机制 被引量:28
8
作者 范逢春 张天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12,共9页
社会治理共同体已成为政治话语体系与学术话语体系中的重要范畴。作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这个社会”这一问题的中国方案,社会治理共同体必然会成为彰显“中国之治”制度优越性的现实图景。从理论的历史谱系来看,当前中国... 社会治理共同体已成为政治话语体系与学术话语体系中的重要范畴。作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这个社会”这一问题的中国方案,社会治理共同体必然会成为彰显“中国之治”制度优越性的现实图景。从理论的历史谱系来看,当前中国场域中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理论之根是中国传统共同体思想,理论之本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理论之用是西方共同体思想。国家治理场域中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遵循了组织化、失组织化到再组织化的历史逻辑,秉承了从综合治理、协作治理到共同治理的现实逻辑,彰显了社会自治、社会法治与社会德治的未来逻辑。国家治理场域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需要通过“认识论”升华来重塑社会治理结构,需要通过“方法论”升华来重造社会治理过程,需要通过“价值论”升华来重置社会治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社会治理共同体 理论谱系 建构逻辑 实现机制
原文传递
应用逻辑的制度化:国家工业化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被引量:25
9
作者 姚荣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52,82,共7页
中国作为后发外生型发展中国家,国家工业化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之间存在阶段性关联。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也先后经历了1952年院系调整、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21世纪现代大学体系建设三次重大历史性变革。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 中国作为后发外生型发展中国家,国家工业化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之间存在阶段性关联。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也先后经历了1952年院系调整、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21世纪现代大学体系建设三次重大历史性变革。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政策变迁的深层结构包括计划经济体制、集权管理模式与社会本位的文化模式。国家工业化驱动下的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呈现出较强的路径依赖特征,表现出强劲的"政经关联逻辑"。"国家的视角"促使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往往在短期内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却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意外后果",甚至滋生了高等教育的系统性风险。亟待通过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及公立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等举措,重构中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政策变迁的制度逻辑。建构学科逻辑与应用逻辑相对平衡与包容发展的高等教育系统,促进国家工业化与高等教育结构的松散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工业化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学科逻辑 应用逻辑 制度逻辑 网络治理
原文传递
数字乡村建设的国家逻辑 被引量:26
10
作者 邢振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6期58-68,共11页
国家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制度引导者、体系创新者、要素调配者和安全维护者。依循国家逻辑,要科学、理性地肯定、强化国家在数字乡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即要突出国家设计的数字乡村建设理念,突出国家主体的数字乡村建设规范,突出政治引领... 国家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制度引导者、体系创新者、要素调配者和安全维护者。依循国家逻辑,要科学、理性地肯定、强化国家在数字乡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即要突出国家设计的数字乡村建设理念,突出国家主体的数字乡村建设规范,突出政治引领的数字乡村建设路线,突出制度主导的数字乡村建设方式。防控乡村返贫,推进数字强国进程,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是数字乡村建设国家逻辑的价值取向。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国家逻辑应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协调城乡建设步伐,提高干部责任意识,追究违法违规责任,践行制度价值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国家逻辑 核心要义 目标导向 推进思路
原文传递
“典型政治”:国家治理的逻辑 被引量:25
11
作者 钟贤哲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7-752,共6页
"典型政治"是国家运动式治理模式的一种,它在社会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能有效动员社会,通过一定的社会控制,实现整合社会的理论诉求。"典型政治"的一般运作逻辑是,先"发现"典型,而后"塑造"典型,接... "典型政治"是国家运动式治理模式的一种,它在社会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能有效动员社会,通过一定的社会控制,实现整合社会的理论诉求。"典型政治"的一般运作逻辑是,先"发现"典型,而后"塑造"典型,接着"推广"典型。通过"典型政治"的治理方式,国家逐一实现社会动员、社会控制以及社会整合的政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政治 国家治理 运作逻辑
下载PDF
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认同的逻辑 被引量:20
12
作者 唐代兴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6-36,共11页
文化自信概念既自设立场,即用自己的文化去引导和统摄其他文化,以化成天下;又期待他者的积极回应,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产生响应效应的必要前提。前者表明文化自信张扬“唯我”之确定性;后者呈现文化自信必达于“合群”的非确定性。从“... 文化自信概念既自设立场,即用自己的文化去引导和统摄其他文化,以化成天下;又期待他者的积极回应,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产生响应效应的必要前提。前者表明文化自信张扬“唯我”之确定性;后者呈现文化自信必达于“合群”的非确定性。从“唯我”到“合群”生成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认同的逻辑。这一逻辑生成的主要依据包括文化的地域激情、文化的主体性要求和天赋“相近”却“习相远”的人性;这一逻辑的建构既需要商品、制度、教育和仪式等形式条件,更需要信仰、价值、保守与开放性、非迫胁性和非引诱性等实质条件;这一逻辑的敞开必须凸显人性主义的族性诉求、世界主义的权利诉求、互为限度和边界的主体诉求和行动对信爱的诉求。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认同的文化灵魂是个性与世界、差异与普遍的合生,它必须遵从以生生为原动力机制的本性的逻辑、以平等为本质规定的权利逻辑和主体逻辑,追求个体与整体、民族与人类、国家与世界的共生存在。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认同必以诚信和信义为行动起步,以达成理解的同情和慈悲的博爱为目标方向。唯有信义天下,世界才有善;唯有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偏激的爱国主义之同情理解和慈悲博爱,才能点亮人类共存和世界大同的火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文化认同 族性取向 权利逻辑 信爱要求
原文传递
国家行动下学术创新策略的实践逻辑及其反思——基于大学学术生产的视角 被引量:20
13
作者 徐永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7,共7页
"国家行动"是理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维度。基于"国家行动"之学术创新话语体系的构建,学术创新策略及其实践逻辑呈现出了鲜明的整体性特征,这一特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术创新不可或缺的外在保障,然而,以此为前... "国家行动"是理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维度。基于"国家行动"之学术创新话语体系的构建,学术创新策略及其实践逻辑呈现出了鲜明的整体性特征,这一特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术创新不可或缺的外在保障,然而,以此为前提构建出的"外生型的学术生产模式"难以做到实践逻辑的自洽,由此也引发了学术创新的异化。面对这种现状,如何理顺学术生产的内在理路,澄清学术创新的制度缺陷,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制度矫正,是当前大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行动 学术创新 实践逻辑 制度矫正
原文传递
理解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三重逻辑及其制度调适路径 被引量:11
14
作者 唐智彬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39,共12页
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在不同时代精神、文化情境以及思维方式下存在显著差异,理解类型属性应基于以教育经验为基础的理性结构,从国家、社会与个体三重逻辑出发,关注职业教育在促进国家发展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建设、以适应社会分工促进社会... 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在不同时代精神、文化情境以及思维方式下存在显著差异,理解类型属性应基于以教育经验为基础的理性结构,从国家、社会与个体三重逻辑出发,关注职业教育在促进国家发展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建设、以适应社会分工促进社会团结、以适合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个基本维度上的核心职能。强调类型属性,优化类型定位,关键在于以制度构建塑造一种对教育分流和教育类型认知的规范性框架,让人们获得认识真实职业教育世界和现象的思维图式,从而指导行动,赋予意义。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制度调适要着力转变知识观,在技术知识与思维模式的独立性中奠定职业教育类型制度的观念基础,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化类型制度,并以完善的配套制度体系建设稳定类型教育的制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国家逻辑 社会逻辑 个体逻辑 类型制度
下载PDF
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制度变迁的多重逻辑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海霞 吴俊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48-56,69,共10页
特许经营是具有推动国家公园科学运营、永续利用和福祉效用的重要机制,成为各国国家公园演化过程中普遍性的制度选择。以美国、新西兰、加拿大为例,从法律、合同、资金三重维度分析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管理的制度逻辑:在立法管理层面,美国... 特许经营是具有推动国家公园科学运营、永续利用和福祉效用的重要机制,成为各国国家公园演化过程中普遍性的制度选择。以美国、新西兰、加拿大为例,从法律、合同、资金三重维度分析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管理的制度逻辑:在立法管理层面,美国的“层级提升”路径和新西兰的“权责法定”路径促成了两国特许经营制度进一步的强化,而加拿大的“规范化路径”反使特许经营制度出现消解;在合同管理层面,美国在普遍的“分类管理”模式基础上,经由竞标制度创新提升了合同质量,新西兰通过去中心化改革以分层转换的方式推动制度均衡;在资金制度上,兼顾成本-效率的经费留园机制表现出较强的制度适用性。通过国际比较分析显示,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制度变迁主要受三组矛盾关系的制衡结果影响,即:法定授权之于部门权力、合同关系之于权力放任、公开竞标之于自然垄断。面向多重的制度变迁逻辑,当前中国应着力于提高立法层次,明确特许经营的法定授权与责权关系、项目范围与类型,分步推动从“集中统一”到“分级分类”的合同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兼顾公益性与激励性的资金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特许经营 制度变迁 制度逻辑 游憩
下载PDF
新时代国家治理的内涵阐释——基于话语理论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徐亚清 于水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5-226,共12页
以话语理论为视角,新时代国家治理的内涵,或曰话语,应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工作为价值核心。其孕育于革命政权建构时期,以《兴国调查》为代表文本,奠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必须重视人民来信》信函,改革开放后经历了以《信访条例》为... 以话语理论为视角,新时代国家治理的内涵,或曰话语,应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工作为价值核心。其孕育于革命政权建构时期,以《兴国调查》为代表文本,奠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必须重视人民来信》信函,改革开放后经历了以《信访条例》为代表的群众工作法治化进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凭借新时代的语境划分和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治理导向,其话语正式建构。唯有通过法治平衡制度整体性与技术嵌入碎片化,以公平公正平衡动员的价值传统与稳定的改革思维,以多元合作平衡政策的静态化与风险的未知性,方能在新时代寻找到话语完善的方向坐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话语 群众工作 价值理念
下载PDF
“国家在场”视域下国家认同探究——以精准扶贫中民族地区G乡为例 被引量:10
17
作者 武沐 姚金燕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43,共13页
“国家在场”是指国家与地方社会两者的互动关系及路径问题,用来分析乡土社会嬗变的理论框架。“精准扶贫”是国家以政策为手段的在场和行政的嵌入,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存在于国家与地方社会的互动中,国家力量对民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有着... “国家在场”是指国家与地方社会两者的互动关系及路径问题,用来分析乡土社会嬗变的理论框架。“精准扶贫”是国家以政策为手段的在场和行政的嵌入,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存在于国家与地方社会的互动中,国家力量对民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有着形塑作用,影响国家认同的建构。以民族地区G乡为场域,结合田野定性和定量研究,从“主体—在场”的视角切入,考察精准扶贫实践中“国家(扶贫干部)—地方(民众)”的互动情况,探究国家认同建构具体、生活化的样态。研究表明,在G乡精准扶贫实践中,国家与基层社会民众的良好互动,国家力量深嵌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民众对国家的认知具体形象化,并通过对国家政策、扶贫干部的认知来表达自我的国家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在场 精准扶贫 国家认同 方式内容 逻辑机制
下载PDF
超越主权:跨国公司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影响与重塑 被引量:9
18
作者 黄河 周骁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7-120,共14页
当今世界正处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深刻变革的进程之中。跨国公司作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行为主体,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变革与重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以高科技、互联网等产业为代表的非传统型跨国公司的影响... 当今世界正处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深刻变革的进程之中。跨国公司作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行为主体,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变革与重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以高科技、互联网等产业为代表的非传统型跨国公司的影响力和冲击力更是不可小觑,具体表现为:非传统型跨国公司掌控的社交网络工具成为凌驾传统政党的政治运作平台,试图超越传统生产力以谋求全球化技术统治;大数据集权成为重构国家与市场的第三种力量,金融剥削与数字剥削构成新的盈利方式;同时客观上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关联合作,维护了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基本稳定。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在跨国公司特别是非传统型跨国公司权力参与下,呈现出一些转型特征: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中的权威将更为分散、行为主体将更为多元、发展差异将更为明显、竞争态势将更为激烈;与此同时,合作空间依然存在,且主权国家仍将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跨国公司虽然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具有能动的塑造作用,但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其仍然无法超越主权而单独存在,也只有在主权的引导与规范下,跨国公司才能更为有效与积极地参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重塑过程,从而更好地为国际社会各参与者提供经济支持与物质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主权 政治逻辑 资本逻辑
原文传递
国家治理逻辑下的税收制度:历史线索、内在机理及启示 被引量:10
19
作者 卢洪友 张楠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38,共9页
以中国历史上的并税式改革、税收思想和税收制度安排为线索,解读其中折射出的国家治理困境和衍生的制度逻辑。中国古代税收制度在国家治理中主要表现为三种现象:"黄宗羲定律"下的王朝周期律;轻税思想、君主集权、征税权力之... 以中国历史上的并税式改革、税收思想和税收制度安排为线索,解读其中折射出的国家治理困境和衍生的制度逻辑。中国古代税收制度在国家治理中主要表现为三种现象:"黄宗羲定律"下的王朝周期律;轻税思想、君主集权、征税权力之间的博弈困境;"明税"与"暗税"并存的财政制度安排。通过对这三种现象的梳理与概括,以"制衡与失衡的税收权力"、"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博弈"、"名义与实质的税收体系"这三对基本关系来揭示隐藏着的中国税收历史周期性现象和治理逻辑,进而解读出现有税收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中面临着一脉相承的困境。依这一理论逻辑,应从税收法定、完善地方税体系与优化税制结构三方面入手,推动税收制度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制度逻辑 税收历史 税收制度
下载PDF
国家公园管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石健 黄颖利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44,共5页
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地最主要的形式之一。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人口总量和分布特征与西方国家具有较大差异,当前中国国家公园管理存在法律体系不健全、协调机制不到位和资金供给主体不清晰等问题。文中在讨论国家公... 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地最主要的形式之一。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人口总量和分布特征与西方国家具有较大差异,当前中国国家公园管理存在法律体系不健全、协调机制不到位和资金供给主体不清晰等问题。文中在讨论国家公园管理逻辑的基础上,从社区管理、运营管理、资金管理3个方面总结国家公园管理研究进展,分析国家公园管理研究的主要脉络,提出未来中国国家公园管理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管理逻辑 运营管理 社区管理 资金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