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锡德尼《为诗辩护》的再认识 被引量:6
1
作者 郑玉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73-76,共4页
从人们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大众文学发展的既有认识出发 ,文章分析了锡德尼的文学批评忽视英国民族戏剧发展的原因 。
关键词 锡德尼 人文主义精神 民族戏剧
下载PDF
民族精神与民族戏曲 被引量:5
2
作者 刘俊鸿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22,共7页
中国民族戏曲,彰显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一直是我国民族戏曲高扬的主题,人们乐于运用戏曲传诵爱国爱民的仁人志士,鞭挞那些背叛祖国和民族的败类。中华民族的刻苦耐劳精神在我国民族戏曲中有着充分而又精彩的体现。中... 中国民族戏曲,彰显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一直是我国民族戏曲高扬的主题,人们乐于运用戏曲传诵爱国爱民的仁人志士,鞭挞那些背叛祖国和民族的败类。中华民族的刻苦耐劳精神在我国民族戏曲中有着充分而又精彩的体现。中华民族还有急公好义、扶危济困的美德。这也成了古今民族戏曲一个突出的主题。中国民族戏曲,也凸现了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过程中所形成的新的革命传统,举其要者,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自力更生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精神,等等。民族戏曲要更好地宣扬和体现民族精神,必须解决科学认识民族精神和艺术表现民族精神两方面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精神 戏曲艺术 传统美德 革命传统 科学认识 艺术表现 艺术精神
下载PDF
以民族戏剧之蕴书写中国戏剧教育新篇章——探究欧阳予倩民族化戏剧导演教学之路
3
作者 杨硕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86,共12页
1953年,在时任院长欧阳予倩的主持推动下,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正式建立。中戏导演系的建立与发展对于戏剧导演教学专业化和新中国的戏剧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欧阳予倩提出并主导的民族化导演教学的探索历程进行梳理,其意义在... 1953年,在时任院长欧阳予倩的主持推动下,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正式建立。中戏导演系的建立与发展对于戏剧导演教学专业化和新中国的戏剧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欧阳予倩提出并主导的民族化导演教学的探索历程进行梳理,其意义在于71年后的今日,对于民族化戏剧创作及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仍在延续,对于“戏剧与影视学”教学体系的认知与构建仍在拓展。在前行的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回头看看,甚至追本溯源,从前人的思索与实践路径中获得经验,寻求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导演 欧阳予倩 民族戏剧 教学体系构建
原文传递
少数民族传统戏剧的时代创新——以《钓鱼城》为鉴 被引量:3
4
作者 卢炜 陈军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6-69,共4页
创新发展是当下民族传统戏剧走出困境的唯一选择,但是对于民族传统戏剧如何创新当下还在实验探索中,并没有形成完全可行的有效模式。得到各方面认可的民族歌剧《钓鱼城》可谓是民族艺术创新的典范,为民族传统戏剧的发展创新提供了很好... 创新发展是当下民族传统戏剧走出困境的唯一选择,但是对于民族传统戏剧如何创新当下还在实验探索中,并没有形成完全可行的有效模式。得到各方面认可的民族歌剧《钓鱼城》可谓是民族艺术创新的典范,为民族传统戏剧的发展创新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以《钓鱼城》为鉴,可以看出民族传统戏剧的创新发展既要坚持民族特色,也需要在思想性、观赏性、艺术性等方面全面创新。进行各方面的创新尝试和努力是当前民族传统戏剧创新发展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戏剧 钓鱼城 蒙古族 傩戏
原文传递
论作为跨国的民族戏剧的“华文戏剧”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安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37-43,共7页
“华文戏剧”观念意蕴深厚,它使新世纪民族戏剧获得新内涵,也以华人戏剧一体化探索的独异性,显示出戏剧文化史观的突破。尽管它当年的命名是仓促的、带有某些权宜性,但是,它表明在90年代市场化带来的艺术乱象中,戏剧人最先预感到了全球... “华文戏剧”观念意蕴深厚,它使新世纪民族戏剧获得新内涵,也以华人戏剧一体化探索的独异性,显示出戏剧文化史观的突破。尽管它当年的命名是仓促的、带有某些权宜性,但是,它表明在90年代市场化带来的艺术乱象中,戏剧人最先预感到了全球化思潮涌动带来的文化变局,断然开始破茧而出,尝试区域的、跨界的联合、联制,逐步在确立一种真正国族戏剧的视角。“华文戏剧”以若水的流动性,冲破历史冻土层,撬开各中华文化遮蔽区的疆界,追求着戏剧观念、美学、艺术和方法的鲜活流动,多地分享,它所建构的是一种动态选择的有可能与“世界戏剧”重叠的全新的“文化戏剧”,其三个最具价值和最具有标识性的特征是:由多地性、多音性聚合的和声形态;华人故事的世界表达;呼唤和生成强烈的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文戏剧 跨国 跨界 民族戏剧
下载PDF
民族戏剧的文化人类学透视 被引量:2
6
作者 赵颖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84-86,共3页
民族戏剧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从文化人类学出发研究民族戏剧,不仅是民族戏剧研究的重要视角,更是对其艺术性、文化性、民族性和文学性等几个方面都有着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文化人类学 民族戏剧 文化类型
下载PDF
略论余上沅、赵太侔和熊佛西“国剧”理念的差异——“国剧运动”研究系列论文之二 被引量:1
7
作者 谭为宜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24-26,共3页
余上沅、赵太侔和熊佛西均是"国剧运动"的中坚,都为"国剧运动"的倡导不遗余力地努力,而且都撰写了代表"国剧运动"倡导者们的艺术理想和包含了他们艺术个性的专题文章。但他们在表述自己的"国剧"... 余上沅、赵太侔和熊佛西均是"国剧运动"的中坚,都为"国剧运动"的倡导不遗余力地努力,而且都撰写了代表"国剧运动"倡导者们的艺术理想和包含了他们艺术个性的专题文章。但他们在表述自己的"国剧"理想和戏剧主张时又是有差异的。余上沅的"国剧"理论核心是崇尚"写意",赵太侔的"国剧"追求世界性的通性与民族性的个性的融合,熊佛西则强调和重视戏剧的"内容"先于"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剧 理念 差异 写意 通性与个性 内容与形式
下载PDF
重论“国剧运动”的跨文化困境 被引量:1
8
作者 何恬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83,89,共7页
"国剧运动"的困境并不像以往所论的那样简单。学界往往忽视了它最初是于1924年在美国纽约被提出来的这一重要事实。从倡导者的知识背景、当时的美国语境及其模仿对象"爱尔兰民族戏剧运动"推断,"国剧运动"... "国剧运动"的困境并不像以往所论的那样简单。学界往往忽视了它最初是于1924年在美国纽约被提出来的这一重要事实。从倡导者的知识背景、当时的美国语境及其模仿对象"爱尔兰民族戏剧运动"推断,"国剧运动"的"国剧"当是指"本土化话剧"。返回中国后,此一设想即遭遇到两重的跨文化尴尬:其一,"话剧"在美国被称为"national drama"原也顺理成章,而一旦在中国换称"国剧",便受到了本土戏曲的挑战;其二,倡导者们在借用西方理论话语重新诠释与定位中国戏曲时,还落入了"以西格中"的运思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剧 跨文化困境 以西格中
下载PDF
亚·奥斯特洛夫斯基戏剧的民族性刍议
9
作者 董晓 《俄罗斯文艺》 CSSCI 2023年第4期4-13,共10页
奥斯特洛夫斯基作为俄国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其对俄国民族戏剧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主要呈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奥斯特洛夫斯基通过展现俄国底层商人的生活图景,将俄国民众世俗日常的生活境况展现在戏剧舞台上,使纯粹民族的生活画面传递出俄罗... 奥斯特洛夫斯基作为俄国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其对俄国民族戏剧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主要呈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奥斯特洛夫斯基通过展现俄国底层商人的生活图景,将俄国民众世俗日常的生活境况展现在戏剧舞台上,使纯粹民族的生活画面传递出俄罗斯民族艰难的精神发展历程,完成了民族戏剧家的民族书写的使命。第二,在完成民族生活场景的书写的过程中,奥斯特洛夫斯基既汲取了斯拉夫派的理念,又不囿于斯拉夫主义观念,形成了对俄国民族生活的独特观照。第三,奥斯特洛夫斯基以其独特的戏剧观念,促成了俄国演剧事业的繁荣,为俄国民族戏剧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斯特洛夫斯基 民族戏剧 斯拉夫主义
原文传递
莱辛对民族戏剧的认识与卢梭的内在关联
10
作者 王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102-108,共7页
莱辛重视民族戏剧的教育功能,积极参与"德意志民族剧院"的建立与发展。与之相反,卢梭则极力反对在日内瓦建立剧院的主张,认为戏剧演出会败坏日内瓦公民的德性。然而,莱辛对民族戏剧的认识却与卢梭有着深层的联系,他一方面将... 莱辛重视民族戏剧的教育功能,积极参与"德意志民族剧院"的建立与发展。与之相反,卢梭则极力反对在日内瓦建立剧院的主张,认为戏剧演出会败坏日内瓦公民的德性。然而,莱辛对民族戏剧的认识却与卢梭有着深层的联系,他一方面将卢梭关于怜悯的论述与亚里士多德的"恐惧与怜悯"进行了整合,另一方面将卢梭对戏剧的指责细划为对法国新古典主义戏剧的摒弃。他二人表面看似相反的观点,实际上体现了相同的构建自己国家民族认同的政治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辛 卢梭 民族戏剧 怜悯 教化
下载PDF
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空调设计 被引量:9
11
作者 孟凡兵 朱晓山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3-48,共6页
介绍了冷热源、风系统、防火及排烟系统、消声和减振、水系统的设计。对观众厅区域的空调送、回风系统及排烟系统,舞台区的排热、排烟系统等进行了详细论述。对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如消声减振、防火排烟、风量控制、排热、除湿等... 介绍了冷热源、风系统、防火及排烟系统、消声和减振、水系统的设计。对观众厅区域的空调送、回风系统及排烟系统,舞台区的排热、排烟系统等进行了详细论述。对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如消声减振、防火排烟、风量控制、排热、除湿等问题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话剧院 剧场 观众厅 空调 消声 排烟
下载PDF
中国民族戏剧的近代转型与创新性发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金兆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79,121-123,共10页
没有文化的高度自信,就没有民族的复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复兴传统文化大计,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对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为中国民族戏剧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际遇。从中国民族戏剧的近代转型来观照,中国民族戏剧正在沿着一条从... 没有文化的高度自信,就没有民族的复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复兴传统文化大计,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对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为中国民族戏剧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际遇。从中国民族戏剧的近代转型来观照,中国民族戏剧正在沿着一条从传统到现代再到自觉向传统回归,进而进行文化转型的螺旋式演化路径,具有高度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具有丰富时代内涵和强大包容性。要正确处理好传统传承与创新性发展的关系,注重从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上,开展“三创”和“三并举”,加强中西民族戏剧文化交流和互鉴,构建中国民族戏剧的市场培育机制,促进中国民族戏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复兴 中国民族戏剧 传承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下载PDF
“不逢其时”的戏剧悲歌——对“国剧运动”的再认识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衍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25,共8页
1920年代后期,由余上沅、赵太侔、闻一多、徐志摩、张嘉铸、熊佛西、梁实秋等人倡导的"国剧运动"不到两年即宣告终结。一个有着崇高的目标和可行的操作方案的"国剧运动"何以遭遇"滑铁卢"?本文从其理论本... 1920年代后期,由余上沅、赵太侔、闻一多、徐志摩、张嘉铸、熊佛西、梁实秋等人倡导的"国剧运动"不到两年即宣告终结。一个有着崇高的目标和可行的操作方案的"国剧运动"何以遭遇"滑铁卢"?本文从其理论本身、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环境、普通群众的现实生存状态、成熟戏剧的诸条件等各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国剧运动"的失败不是偶然的,"不逢其时"正是其命运的写照。但是,这遮掩不了其理论的精华和独特价值所在,它提供给后世以丰富的营养和不竭的前进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剧运动” 失败原因 独特价值
原文传递
从日本人眼中看中国接受易卜生作品的过程——以五四时期为主 被引量:2
14
作者 濑户宏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54-61,共8页
不管中国戏剧还是日本戏剧,易卜生作品都带给两国戏剧很大影响。通过对易卜生作品的接受,中日两国戏剧才形成了现代戏剧。易卜生作品接受过程包含着剧本内容、舞台剧形式、戏剧理念等多方面。这种现代戏剧在中国叫做话剧,在日本叫做新... 不管中国戏剧还是日本戏剧,易卜生作品都带给两国戏剧很大影响。通过对易卜生作品的接受,中日两国戏剧才形成了现代戏剧。易卜生作品接受过程包含着剧本内容、舞台剧形式、戏剧理念等多方面。这种现代戏剧在中国叫做话剧,在日本叫做新剧。本文探讨中国对易卜生作品的接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卜生 中国话剧 《新青年》 戏剧改良运动
原文传递
民族话剧舞台演出的早期探索——以1932—1937年定县戏剧实验之“新演出法”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石艺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41,共6页
话剧进入中国后就开始了民族化进程,1932—1937年定县戏剧实验作为早期民族话剧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舞台演出方面成果显著:创造出追求"观演混合的新演出法",建造了极富伸缩性的新剧场,进行立体的表演,并采用丰富的景色、声... 话剧进入中国后就开始了民族化进程,1932—1937年定县戏剧实验作为早期民族话剧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舞台演出方面成果显著:创造出追求"观演混合的新演出法",建造了极富伸缩性的新剧场,进行立体的表演,并采用丰富的景色、声响和引领剧情进展的灯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戏剧 新演出法 定县戏剧实验
原文传递
基于藏戏《智美更登》案例探讨传统民族戏剧的影视化改编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宇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7期35-38,共4页
在现如今的时代中,信息化技术的影响渗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媒体技术进一步的发展,戏剧艺术开始与影视艺术结合,并利用戏剧影视化改编的方式,克服了舞台表演的一些弊端,使戏剧艺术焕发出了新的魅力与活力。这样新的融合方式... 在现如今的时代中,信息化技术的影响渗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媒体技术进一步的发展,戏剧艺术开始与影视艺术结合,并利用戏剧影视化改编的方式,克服了舞台表演的一些弊端,使戏剧艺术焕发出了新的魅力与活力。这样新的融合方式不但让传统的民族戏剧避开了逐渐消亡的命运,而且还大大地增强了它生命力,为更进一步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民族戏剧文化作出了铺垫,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将立足于对传统民族戏剧影视化改编,并以藏戏《智美更登》为例子进行探讨,研究信息化社会生态下传统民族戏剧的生存,传承和发展,以期对传统民族戏剧的影视化创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美更登 影视化 传统民族戏剧 藏戏
下载PDF
中国现代戏剧教育初探:以“国剧运动”为中心
17
作者 欧光安 李蓉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30-35,共6页
戏剧在中国现代早期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性变革,这种变革又对中国现代教育尤其是戏剧教育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中国现代戏剧变革中的一次尝试,“国剧运动”虽然因其不合时宜的“艺术至上”戏剧主张而匆匆退潮,但... 戏剧在中国现代早期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性变革,这种变革又对中国现代教育尤其是戏剧教育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中国现代戏剧变革中的一次尝试,“国剧运动”虽然因其不合时宜的“艺术至上”戏剧主张而匆匆退潮,但其倡导者们的一系列戏剧活动却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现代戏剧教育的发展与成熟。本文将结合“国剧运动”倡导者们的戏剧活动探讨“国剧运动”对我国现代戏剧教育的影响,重点探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戏剧系等几个主要的现代戏剧教育机构所作的戏剧教育活动,并试图厘清“国剧运动”在推动中国现代教育尤其是戏剧教育中的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教育 国剧运动 戏剧活动 历史价值
下载PDF
中国话剧传统研究回顾与反思
18
作者 洪宏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28,共13页
“革命的战斗传统”说、“现实主义传统”说、“启蒙传统”说以及“民族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等传统说,是中国话剧传统研究的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和重要成果,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要认识和构建中国话剧传统,就应寻找其赖以确立的... “革命的战斗传统”说、“现实主义传统”说、“启蒙传统”说以及“民族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等传统说,是中国话剧传统研究的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和重要成果,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要认识和构建中国话剧传统,就应寻找其赖以确立的历史和理论依据,以求真正贴合中国话剧发展实际。中国话剧传统的形成与现代民族话剧的创造密不可分,后者为前者提供了基本依据和内在规定,前者则可视为后者在历史积淀中的结晶。因此,“创造现代民族话剧”这一晚清以来中国话剧发展的根本趋势与核心追求,可成为考察中国话剧传统问题的基本立足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的战斗传统 现实主义 启蒙 民族化与现代化相结合 现代民族话剧
原文传递
国立剧校的话剧史价值
19
作者 段绪懿 张毅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7-55,共9页
国立戏剧学校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所官办话剧学校,它集学校与演出团体功能于一身,是中国话剧教育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的代表,也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一个重要的话剧演出团体,它在中国话剧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与价值。
关键词 国立戏剧学校 话剧史 价值
原文传递
剧海一沤:叶庸方戏曲活动考略
20
作者 王方好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9-88,共10页
叶庸方是近现代京剧传播过程中涌现出的一位重要人物,当前学界尚未就其戏曲活动展开完整的考述。叶庸方的戏曲活动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一是组建京剧票房“永兴国剧社”,传承与弘扬京剧国粹;二是创办现代音乐组织“长城唱片公司”,积极... 叶庸方是近现代京剧传播过程中涌现出的一位重要人物,当前学界尚未就其戏曲活动展开完整的考述。叶庸方的戏曲活动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一是组建京剧票房“永兴国剧社”,传承与弘扬京剧国粹;二是创办现代音乐组织“长城唱片公司”,积极推动京剧艺术向音乐唱片这一现代媒介的转换;三是同梅兰芳、程砚秋、张荣奎、荀慧生等京剧名角保持密切联系,提升自身的京剧表演水平。通过系统深入地考述叶庸方的戏曲活动,能够有效填补现有民国戏曲史研究存在的部分缺失,为学界评价民国戏曲演进提供新的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庸方 民国京剧 永兴国剧社 长城唱片公司 戏曲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