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2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 被引量:109
1
作者 周平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5-40,共6页
国家认同是民族国家时代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中国自从建立民族国家以后,国家认同问题就由于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极端重要性而凸显出来。由于民族构成十分复杂,中国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在现实中,中国的国家... 国家认同是民族国家时代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中国自从建立民族国家以后,国家认同问题就由于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极端重要性而凸显出来。由于民族构成十分复杂,中国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在现实中,中国的国家认同也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战,甚至存在隐忧。面对这样的形势,中国必须加强国家认同建设,提升国家认同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国家 国家认同 民族认同 中华民族 国家认同建设
下载PDF
宋代“中国”意识的凸显——关于近世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个远源 被引量:106
2
作者 葛兆光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12,共8页
直到宋代,由于北方辽、西夏和后来金、元等异族政权的先后崛起,才真正打破了唐以前汉族中国人关于天下、中国与四夷的传统观念和想像,有了实际的敌国意识和边界意识,才有了关于"中国"有限的空间意识。这种意识不同于欧洲近代... 直到宋代,由于北方辽、西夏和后来金、元等异族政权的先后崛起,才真正打破了唐以前汉族中国人关于天下、中国与四夷的传统观念和想像,有了实际的敌国意识和边界意识,才有了关于"中国"有限的空间意识。这种意识不同于欧洲近代民族国家意识,它的真正形成,不仅成为宋代士人极力确立"中国"与"道统"的合法性的历史背景,而且成为近世中国民族主义的一个远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宋代 正统 道统 民族国家 民族主义
下载PDF
民族国家认同构建的逻辑 被引量:70
3
作者 周平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3,共12页
民族国家是一种国家形态,本质上是一套保障民族认同国家的制度安排。因此,获得并保持一定的国家认同,是民族国家存在的基础,构建国家认同也成为民族国家国家建设的根本任务。随着民族国家"多族化"现象的出现和发展,认同构建... 民族国家是一种国家形态,本质上是一套保障民族认同国家的制度安排。因此,获得并保持一定的国家认同,是民族国家存在的基础,构建国家认同也成为民族国家国家建设的根本任务。随着民族国家"多族化"现象的出现和发展,认同构建就成为民族国家必须优先解决的根本问题。在实践中,民族国家的认同构建有两种模式比较突出和典型,并具有普遍性和巨大的影响:一是"民族模式",一是"族群模式"。前者为苏联、中国采用,后者为欧美国家普遍采用。不过,从人类历史的长河来看,不同的国家认同构建模式不过是解决"族"与"国"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的具体方式。从总体趋势和国际经验来看,一个国家内国民享有的共同文化、共同价值观越是广泛和深厚,越是容易建立起较为稳固的国家认同;反之,一个国家内国民分化或形成了各种刚性的社群组织,国家的认同就难免被这些刚性化的社群的认同所分割,从而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国家 认同构建 民族模式 族群模式 国族文化
原文传递
全球时代的民族国家 被引量:61
4
作者 安东尼.吉登斯 郭忠华 何莉君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共8页
当今时代是一个扑朔迷离的全球时代,全球化是催生全球时代的主要动力。全球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随后扩展到整个世界,它使整个世界日益成为休戚相关的整体。全球化主要体现在通讯和交往的全球化上,并且深入到了个体的内心深处,使个体... 当今时代是一个扑朔迷离的全球时代,全球化是催生全球时代的主要动力。全球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随后扩展到整个世界,它使整个世界日益成为休戚相关的整体。全球化主要体现在通讯和交往的全球化上,并且深入到了个体的内心深处,使个体的生活和认同方式产生了深刻的改变。在新的全球时代,所有国家和个人既经受着全球化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又推动着全球化进一步向前发展。全球时代的民族国家并没有消失,但在全球化力量的影响下,民族国家的形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如民族国家的主权日益被弱化,国家认同的建构日益变得困难,民族国家变得矛盾重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时代 全球化 民族国家 国家主权 国家认同
下载PDF
民族国家视阈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 被引量:45
5
作者 陆海发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19,共8页
现代意义上的民族(nation)概念是与民族国家(nation-state)的建构与全球扩张联系在一起的。从本质上说,民族就是取得了国家形式的人群共同体。而中华民族就是这样一个人群共同体。它不仅有着丰富的政治内涵,更是支撑中国民族国家制度的... 现代意义上的民族(nation)概念是与民族国家(nation-state)的建构与全球扩张联系在一起的。从本质上说,民族就是取得了国家形式的人群共同体。而中华民族就是这样一个人群共同体。它不仅有着丰富的政治内涵,更是支撑中国民族国家制度的基础性政治资源。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西方各种政治思潮渗入我国,加上我国一些政策取向及边疆治理方略的偏差,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受到了侵蚀和稀释。因此,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夯实中国民族国家制度,我们必须要珍视这一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宝贵政治遗产,凝聚价值共识,并以实际的举措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促使中华民族沿着更加增进内部凝聚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民族共同体 民族国家 民族凝聚力
下载PDF
论国家认同的四个维度 被引量:41
6
作者 殷冬水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61,共9页
国家认同有四个维度,即主体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以及权力维度。主体维度的国家认同关注的是"我们是谁"。时间维度的国家认同关注的是"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关注的是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纵向联系... 国家认同有四个维度,即主体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以及权力维度。主体维度的国家认同关注的是"我们是谁"。时间维度的国家认同关注的是"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关注的是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纵向联系,研究的是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探讨的是国家如何用历史书写和历史叙事来创造合法性。空间维度的国家认同关注的则是国家认同的地理因素,研究的是人与领土之间的关系,关注的是人对国家领土的情感,探究的是领土对人的意义。权力维度的国家认同反映的是公民对代表国家的政治权力机构及其行为的态度、情感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国家 国家认同 维度
原文传递
论公共性的四个典型层面 被引量:31
7
作者 沈湘平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8-23,共6页
当代公共性问题的凸显可以理解为基于现代性及其后果的反思与求解。立足于当今的现实,公共性一定是复数的、多层面的,我们很有必要以理想类型的方式分析公共性的立体层面。民族—国家内部的公共性层面、民族—国家之间的公共性层面、跨... 当代公共性问题的凸显可以理解为基于现代性及其后果的反思与求解。立足于当今的现实,公共性一定是复数的、多层面的,我们很有必要以理想类型的方式分析公共性的立体层面。民族—国家内部的公共性层面、民族—国家之间的公共性层面、跨越国家界限的个体之间的公共性层面、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公共性层面是当代公共性四个典型的层面。这四个层面的统一将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性 理想类型 个体 民族—国家
原文传递
中西文语境的“族群”与“民族” 被引量:23
8
作者 范可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6-73,共8页
讨论“族群”、“民族”等术语在中英语境中使用的规定性问题。有关术语的使用 ,在不同的场合规定性有所不同。所以 ,对它们的理解和对译不仅应考虑到术语发展的历史和学术脉络 ,而且还应看到是谁在使用和操作它们。因为 ,在学术场合和... 讨论“族群”、“民族”等术语在中英语境中使用的规定性问题。有关术语的使用 ,在不同的场合规定性有所不同。所以 ,对它们的理解和对译不仅应考虑到术语发展的历史和学术脉络 ,而且还应看到是谁在使用和操作它们。因为 ,在学术场合和在公众话语里 ,它们的规定性差别很大。虽然许多人类族体认同的核心内容都是某种“原生”的叙述 ,它只能说明人类需要某些精神上的东西来加强群体内聚力 ,而与族体的恒久性毫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 民族 民族国家 规定性 群体 认同
下载PDF
“可见的”共同体:报纸与民族国家的另一种叙述 被引量:34
9
作者 卞冬磊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4-52,共19页
作为报纸和民族国家叙述中最显著的概念,"想象的共同体"已成该议题的研究范式。但"想象"一词,语义模糊,其特定所指——与不能谋面的同胞的联结,常遭误解;同时,"想象的共同体"还遮蔽了另一个重要的提问,... 作为报纸和民族国家叙述中最显著的概念,"想象的共同体"已成该议题的研究范式。但"想象"一词,语义模糊,其特定所指——与不能谋面的同胞的联结,常遭误解;同时,"想象的共同体"还遮蔽了另一个重要的提问,即国家如何显现于日常生活?借助人文地理学"地方可见性"概念,本文尝试推进报纸与民族国家的理论叙述。文章认为,报纸和现代民族国家兴起的步调一致。作为历史进程中的新媒介,报纸发明了"新闻",使国家从一个抽象空间,变成由现实事件构成、持续运动、拥有生命力的具体地方,从而在读者的日常生活中显现为"可见的共同体"。作为政治共同体,民族国家的可见性是实现现代政治生活的基本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性 报纸 民族国家 想象共同体
原文传递
换一个角度看民族理论:从“民族-国家”到“国家-民族”的理论转型 被引量:31
10
作者 张继焦 尉建文 +1 位作者 殷鹏 刘波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3,共13页
对待中国现行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很多学者都言必称"民族—国家"理论。对此,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国家和民族之间包括三种具体关系:民族与民族(民族—民族)的关系、民族与国家(民族—国家)的关系和国家与民族(国家—... 对待中国现行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很多学者都言必称"民族—国家"理论。对此,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国家和民族之间包括三种具体关系:民族与民族(民族—民族)的关系、民族与国家(民族—国家)的关系和国家与民族(国家—民族)的关系。就国家和民族的关系而言,在探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中,我们需要找回"国家",并在民族理论中给予"国家"居于民族之上的位置。我们认为,在"国家—民族"自上而下关系框架下,国家的角色处于主导地位,而民族则是从属于国家。中央与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从中央到地方的"官本位"的"分级管理""属地管理"和"分类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化的行政管理体系和实际运作机制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理论 “民族—国家”理论 “国家—民族”理论
下载PDF
中国现代民族观念初步确立的历史考察——以梁启超为中心的文本梳理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李喜所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9-143,共5页
20世纪初年,梁启超等先进知识分子对西方民族主义的介绍和宣传,直接为中国现代民族观念的形成提供了思想资料,革命党人对现代民族国家的追求则成为新的民族理念不可或缺的载体。理论探讨和政治实践的不期而遇,使西方的民族主义思潮在中... 20世纪初年,梁启超等先进知识分子对西方民族主义的介绍和宣传,直接为中国现代民族观念的形成提供了思想资料,革命党人对现代民族国家的追求则成为新的民族理念不可或缺的载体。理论探讨和政治实践的不期而遇,使西方的民族主义思潮在中国生根。“中华民族”符号的提出和认同,以及对现代民族国家理论的探讨和追求,是其最基本的思维路向和生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民族观念 民族国家 粱启超
原文传递
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与女性个体国民身份确立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8
12
作者 宋少鹏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8-54,共7页
近代中国的女权运动与民族主义运动是现代性追求的两个侧面。文章首先分析了“天赋人权”观和“民族国家”理念的内在逻辑,论证“天赋人权观”和“民族国家观念”内在地包含着女性个体身份确立的要求,其构建和传播过程为近代女权运动开... 近代中国的女权运动与民族主义运动是现代性追求的两个侧面。文章首先分析了“天赋人权”观和“民族国家”理念的内在逻辑,论证“天赋人权观”和“民族国家观念”内在地包含着女性个体身份确立的要求,其构建和传播过程为近代女权运动开拓了新的话语空间。其次,分析观念传播和话语建构的过程,分析男性和女性话语的共性和差异性。认为近代女权主义者策略性地使用了男性主流话语和国家主义的女权逻辑,同时,女性通过构建“同为国民,同担责任”的话语和“同担责任”的行动确立了女性的主体身份和彰显了女性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权主义 女国民 个体身份 主体性 民族国家
下载PDF
虚拟现实:网络时代的技术福音?——兼与李湘德、钱振勤二同志商榷 被引量:15
13
作者 吴志坚 章铸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31,共5页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革命 ,对迄今为止的人类思维、生活方式、生存状态 ,仍在产生巨大的冲击和震撼 ;与此同时 ,恐惧现实世界和推崇“虚拟现实”的造神运动已经萌芽。本文站在科学人文主义立场 ,坚信虚实世界的理性边界不可模糊 。
关键词 现实时空 虚拟现实 网络文化 民族国家
下载PDF
全球化与公民教育:挑战与回应 被引量:14
14
作者 饶从满 陈以藏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6-51,共6页
作为现代性构成要素的公民教育从一开始就与民族和民主的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这一特征的现代公民教育伴随全球化的进展遇到诸多深层次的挑战。迎接这一挑战构成了20世纪末以来公民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复兴和加强的一个重要背景,... 作为现代性构成要素的公民教育从一开始就与民族和民主的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这一特征的现代公民教育伴随全球化的进展遇到诸多深层次的挑战。迎接这一挑战构成了20世纪末以来公民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复兴和加强的一个重要背景,而对这一挑战进行恰当的理论与实践回应也正是各国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界正在积极探索的课题。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如何寻求全球认同与本土认同之间的平衡将是这一恰当回应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公民资格 公民教育 民族国家 民主
下载PDF
从国学之“国”看国学教育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23
15
作者 王熙 苏尚锋 曹婷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37,共8页
探明国学之"国"的意涵是合理定位当下国学教育的关键。国学近百年来的起起伏伏始终伴随中国由封建朝廷迈向民族-国家的政治及文化转型,所以对国学之"国"意义阐释不能外在于民族国家的话语体系。民族国家包含"... 探明国学之"国"的意涵是合理定位当下国学教育的关键。国学近百年来的起起伏伏始终伴随中国由封建朝廷迈向民族-国家的政治及文化转型,所以对国学之"国"意义阐释不能外在于民族国家的话语体系。民族国家包含"民族建制"与"国家建制"的双重任务,这要求国学教育既要传承民族文化基因,增强中华民族的内聚力,又要担负起培养师生文化自觉的重任,使其能够理性地处理封建等级伦理与公民社会价值间的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学教育不等同于单纯的传统文化教育,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为我们呈现自身文化的发展脉络,更应强调以其特有的比较视野触动人们的文化反思与批判,使其学会理性地评判过去、把握未来,在基础教育学段,国学教育尚处于起步与摸索阶段,国学知识自身的结构性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还远未理清。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工作者不妨先着力挖掘国学在价值视角与思考方式上可以提供的资源,充分发挥其在价值教育中的作为。基于这样的价值定位,中小学教育需要的不仅仅是国学知识,还包括系统、科学的价值教育理念与方法。借鉴西方国家的相关经验,我们一要在课程设计与教材编写中加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不仅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活在当下的传统,还要启发他们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传统价值要求;二要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究,以研究过程来丰富价值体验、丰富价值思考;三要综合运用种种价值教育策略,兼顾"自主建构"与"价值引导",避免价值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这两个极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教育 民族国家 价值教育 文化自觉
下载PDF
大学的专业建构范式及其效用 被引量:21
16
作者 陈超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1,27,共6页
大学的专业建构范式是其在长期的专业办学中积淀下来的专业建设机制,这些机制受到学科规训制度、市场规律和政府宏观调控等多重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大学专业的起源与流变、专业建构范式的形成、类型及其效用。
关键词 专业 建构范式 学科规训 市场机制 民族国家
下载PDF
荷兰三角洲:寻找城市规划和水利工程新的融合 被引量:19
17
作者 韩.梅尔 周静 彭晖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13,共10页
在过去20年中,作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核心轴线的水利工程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在城市规划领域里,关于城市和区域实体的观点不再有明确的共识。同时,因为"建造结合自然"和"为河流保留更多空间"... 在过去20年中,作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核心轴线的水利工程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在城市规划领域里,关于城市和区域实体的观点不再有明确的共识。同时,因为"建造结合自然"和"为河流保留更多空间"的新理论"搭乘"上了公众对环境问题日益关注以及对历史景观和城市形态欣赏提升的"快车",水利工程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暂时性的结果是土木工程和城市规划的传统方法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责备,但这种方法既没有被一个新的、更好的防洪安全的办法所代替,也没有被有关部分位于海平面以下的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的明确概念和一致意见所取代。除了更关注自然进程,以达成"建造结合自然"之外,以一个更加开放的眼光审视跨国尺度的水问题以及区域和地方的解决方案,对于创造新的、有效的解决途径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空间规划 水利工程 城市之国 民族国家 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区 滨水城市 城市滨水景观
下载PDF
多民族国家建设的话语与方略——基于国家建设与民族建设关系的视角 被引量:19
18
作者 严庆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5-36,M0002,M0003,共14页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执政党要提出国家建设的主张与方略,并通过话语与理论具体体现出来。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的内涵体现出立足多民族国情的中国特色多民族国家建设方略。从“文明国家”到社...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执政党要提出国家建设的主张与方略,并通过话语与理论具体体现出来。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的内涵体现出立足多民族国情的中国特色多民族国家建设方略。从“文明国家”到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中国拥有着与西方民族国家不同的现代国家建设、中华民族建设的资源与优势。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集中华民族建设与中国现代国家建设于一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核心,这一核心是联通民族建设与国家建设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国家 多民族国家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国特色
原文传递
国族的想象:作为修辞实践的网络民族主义——对B站《中国历代疆域变化》弹幕的幻想主题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董天策 杨龙梦珏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29,共24页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国际交往中难以避免的摩擦,民族主义在当代中国逐渐成为一种自下而上的叙事表达方式,包含着民众对国族身份的想象和对现实的复杂情绪。本文采用幻想主题分析的修辞分析方法,探讨青年群体在观看视频《中国历代...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国际交往中难以避免的摩擦,民族主义在当代中国逐渐成为一种自下而上的叙事表达方式,包含着民众对国族身份的想象和对现实的复杂情绪。本文采用幻想主题分析的修辞分析方法,探讨青年群体在观看视频《中国历代疆域变化》时如何共享国族的幻想。研究发现,他们通过对文明起源、历史人物、重要事件等符号的覆诵,以"爱国主义"与"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两个合法性话语编织修辞网络,使现代中国的民族国家形象在观看地图中得以呈现。民众在此空间共享历史的辉煌和面临苦难的拼搏,最终形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修辞视野,在日常生活中建构国族认同,形塑国族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民族主义 爱国主义 民族国家 幻想主题 修辞分析
原文传递
关于“边疆学”学科构建的几个基本问题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杨明洪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8-74,共7页
近年来"边疆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边疆学"学科构建则处于困境冲突之中,包括在没有一般"边疆学"的条件下出现了构建"边疆政治学"的情况,也有将"边疆学"框定在中国范围内构建&qu... 近年来"边疆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边疆学"学科构建则处于困境冲突之中,包括在没有一般"边疆学"的条件下出现了构建"边疆政治学"的情况,也有将"边疆学"框定在中国范围内构建"中国边疆学"的情况。走出困境,需要以按照学科构建的一般规律构建一般意义上的"边疆学"为目标,将民族国家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并在这一起点上将边界作为研究的核心问题;从边疆现象中揭示边疆规律是"边疆学"的基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学” 边界 民族国家 学科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