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辅助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梁丽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12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9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9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经鼻导管低流量吸氧,研究组给予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气指标、炎性因子、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内皮素-1(ET-1)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PaO2及PaCO2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NT-proBNP、ET-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辅助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可明显改善血气指标、炎性因子NT-proBNP及ET-1水平,不良反应轻微,疗效佳,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 AECOPD Ⅱ型呼吸衰竭
下载PDF
两种不同通气装置在神经外科术中唤醒手术中的应用对比
2
作者 徐丽华 龙伟 +3 位作者 郑思媛 谢科宇 刘少星 苟丹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753-757,共5页
目的对比喉罩与高流量鼻导管(HFNC)两种不同通气装置在清醒开颅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接受清醒开颅手术的患者被随机分配使用喉罩(L组)和HFNC(H组)进行麻醉气道管理。收集和分析不同时间点(T0: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15 mi... 目的对比喉罩与高流量鼻导管(HFNC)两种不同通气装置在清醒开颅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接受清醒开颅手术的患者被随机分配使用喉罩(L组)和HFNC(H组)进行麻醉气道管理。收集和分析不同时间点(T0: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15 min;T2:唤醒阶段;T3:再次麻醉后15 min)术中血气分析数据、大脑松弛评分(BRS)、胃窦容量和不良事件。结果T2时H组血氧饱和度高于L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L组(P<0.05),其余时间点2组血氧饱和度和二氧化碳分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L组的氧合指数在T0、T1、T3均显著高于H组,但在T2却显著低于H组(P<0.05)。2组患者在硬脑膜悬吊和T2的BRS评分及术前、术后的胃窦容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通气工具插入相关并发症方面,L组的咽痛率和术后咳嗽发生率显著高于H组(P<0.05),H组鼻塞发生率高于L组(P<0.05)。术中不良反应包括低氧血症、癫痫发作、体动、口干和寒战2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FNC应用于清醒开颅手术能达到喉罩的氧合效果,且在唤醒阶段更具优势,不会造成气压伤和颅内压增高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醒开颅手术 神经外科手术 术中唤醒 喉罩 经鼻高流量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序贯治疗对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月娥 张宇豪 +3 位作者 刘锐 王蒙蒙 张炜 杨志洲 《东南国防医药》 2022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序贯治疗在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据患者脱机后序贯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经鼻高流量吸氧(HFNC)组...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序贯治疗在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据患者脱机后序贯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经鼻高流量吸氧(HFNC)组(n=36)和无创辅助通气(NIV)组(n=42),分别统计分析2组患者基线资料以及72 h内再插管率、ICU内再插管率、ICU内死亡率、28 d死亡率、ICU住院时间情况和总住院时间,并分析比较2组患者ICU内再插管的原因。结果HFNC组与NIV组患者的再插管率、死亡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统计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2组患者拔管后的累积再插管的可能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770)。2组患者再插管病因最常见的为低氧血症,NIV组和HFNC组分别为58.33%和54.55%,NIV组的咳痰障碍发生率高于HFNC组(25.00%vs 18.18%,P<0.05)。NIV组患者不良耐受发生明显高于HFNC组(0 vs 19.05%,P<0.05)。结论对于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与NIV相比,HFNC序贯脱机治疗不增加患者再插管率及其他不良预后发生,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经鼻高流量 无创通气 机械通气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伴Ⅱ型呼吸衰竭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17
4
作者 王建军 姜宏英 李勍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45-948,共4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入选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63例患者随机分为HFNC组和无创正压通气(NPPV)组,其中HFNC组32例,NPP...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入选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63例患者随机分为HFNC组和无创正压通气(NPPV)组,其中HFNC组32例,NPPV组31例.HFNC组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NPPV组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两组患者在入选后因各种原因更换为另一种呼吸支持方式或进行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视为失败.主要观察两组的失败率、气管插管率、并发症、28 d病死率.结果HFNC组失败率低于NPPV组(21.9%vs.2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2).HFNC组气管插管患者为6例(18.8%),NPPV组7例(2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3).HFNC组鼻、面部损伤(9.4%vs.35.5%,P=0.016)和胃、肠胀气(18.8%vs.48.4%,P=0.017)均少于NPPV组.HFNC组呼吸支持时间长于NPPV组(d:8.63±1.41 vs.7.48±1.12,P=0.001),而呼吸困难缓解所需时间比NPPV组慢(h:8.25±1.61 vs.6.10±1.37,P=0.000).两组住ICU时间(P=0.569)和总住院时间(P=0.1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FNC组与NPPV组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0%vs.19.4%,P>0.05).结论HFNC治疗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是有效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无创通气 前瞻性研究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平均动脉压的影响 被引量:48
5
作者 陈龙 张丹嗣 刘丹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21期2295-2299,共5页
目的观察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平均动脉压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辽健集团阜新矿总医院收治的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 目的观察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平均动脉压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辽健集团阜新矿总医院收治的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相关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48例,给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和对照组(48例,给予经鼻导管低流量氧气吸入治疗)。统计治疗前、治疗开始(2 h、12 h、24 h、36 h、72 h)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Pa O2/吸入气氧含量(Fi O2)及p H值]、平均动脉压、心率及呼吸频率的变化情况;统计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及血浆内皮素(EF)-1;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治疗2~72 h后,2组Pa O2和Pa O2/Fi O2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而Pa CO2则随治疗时间延长而显著降低(P<0.05),而2组各个时间线p 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2~72 h后研究组Pa O2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36~72 h后研究组Pa CO2显著降低(P<0.05),治疗12 h时研究组Pa O2/Fi O2显著增加(P<0.05);治疗2~72 h后,2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呼吸频率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显著降低,且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2~72 h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以上指标也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NLR及(EF)-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③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2组再次插管率及病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指标,降低平均动脉压、心率及呼吸频率,且可降低NLR及EF-1水平,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Ⅱ型呼吸衰竭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血气分析 平均动脉压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7
6
作者 柴书坤 王小琳 +3 位作者 史金英 王震 李艳肖 张淑娟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20期3110-3113,3117,共5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明确其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4例,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控制...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明确其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4例,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控制感染、解除气道痉挛、祛痰剂、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短程使用糖皮质激素、营养支持治疗,并接受经鼻导管供氧治疗,氧流量维持在1~2L/min。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治疗。比较2组患者SpO2、PaO2、PaCO2、动脉血pH值、RR、HR、P/F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2h2组患者的SpO2、PaO2、PaCO2、pH值、RR、HR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PaCO2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下降,pH值无明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1d、3d观察组患者的PaO2、PaCO2、RR、HR、P/F与该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转归:观察组插管1例,插管率为3.7%(1/27);住院时间(22±11)d,病死1例,病死率为3.7%(1/27)。对照组插管7例,插管率为25.9%(7/27);住院时间(29±13)d,病死3例,病死率为11.1%(3/27)。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插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治疗可有效缓解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迅速改善其氧合状况,早期并未加重二氧化碳潴留,且随治疗时间增加逐渐纠正二氧化碳潴留,可降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插管率,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 经鼻高流量氧疗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40
7
作者 谢波 高颖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究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NFNC)联合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硬币抛掷法将7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均分为两组。患者入组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NFNC;观察组给予NFNC联合... 目的:探究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NFNC)联合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硬币抛掷法将7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均分为两组。患者入组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NFNC;观察组给予NFNC联合肺泡灌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pO_(2))和氧合指数(P/F)]、炎症反应[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氧化应激反应[丙二醛(MDA)、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和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PaCO_(2)明显下降,PaO_(2)、SpO_(2)、P/F水平明显升高,血清HMGB-1、sTREM、TNF-α、IL-6、MDA、LPO明显下降,SOD水平均明显升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体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尤其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NFNC联合肺泡灌洗是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行之有效的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分析,缓解机体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促进病情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重症 呼吸衰竭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肺泡灌洗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中老年重症顽固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 被引量:40
8
作者 程晓叁 余定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中老年重症顽固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接受诊治的100例重症顽固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0... 目的研究分析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中老年重症顽固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接受诊治的100例重症顽固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经鼻持续正压通气疗法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生存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绀、肺部啰音、气促、三凹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社会关系、环境、心理、生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中老年重症顽固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 重症顽固性肺炎 呼吸衰竭 生存质量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9
9
作者 许云波 程红斌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13期3077-3080,共4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1月进行治疗的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82例,按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1月进行治疗的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82例,按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血气分析指标、呼吸频率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肺部啰音、三凹征、发绀、气促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及呼吸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及呼吸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两组患儿PaCO_2、PaO_2、呼吸频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5.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8,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可提高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改善患儿血气分析结果,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 新生儿肺炎 呼吸衰竭
原文传递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拔管后序贯经鼻高流量通气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5
10
作者 张焕然 浦其斌 +2 位作者 张京臣 刘鑫 陆远强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3-378,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患者拔管后序贯经鼻高流量通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导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69例,按照拔管后不同通气方式分为经鼻高流量通...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患者拔管后序贯经鼻高流量通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导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69例,按照拔管后不同通气方式分为经鼻高流量通气组(HFNCO组)(32例)及无创机械通气组(NIV组)(36例)进行序贯治疗,首先对HFNCO组患者拔管前后呼吸循环指标(PaO2、PaCO2、pH值、乳酸值、氧合指数、HR、RR、LVEF)进行自身对照研究,其次对比分析HFNCO组及NIV组患者拔管前后呼吸循环指标(PaO2、PaCO2、pH值、乳酸值、氧合指数、HR、RR)、治疗结束时终点事件/合并症(谵妄、腹泻、再插管、拔管后ICU停留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HFNCO组患者拔管后1h、6h、12h和24h的PaO2、PaCO2、pH值、乳酸值等与拔管前1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拔管后患者氧合指数升高,HR、RR有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拔管后LVEF较拔管前略高(0.59±0.09比0.60±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1h、6h、12h和24h时,HFNCO组及NIV组患者的PaO2、PaCO2、pH值、乳酸值等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FNCO在改善患者拔管后氧合指数方面作用较NPV组效果明显(P〈0.05);两组患者拔管前HR、RR均处于偏高或正常偏高水平,在HFNCO组较NPV组降低HR、RR效果更好(P〈0.05)。HFNCO组患者腹泻发生率(33.33%比38.89%)、再插管率(6.1%比13.9%)低于NIV组(38.8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FNCO组患者谵妄发生率(18.18%比41.67%)、拔管后ICU停留时间(2.00比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急性呼衰患者机械通气拔管后,序贯给予HFNCO与NIV均能提供稳定有效的氧疗支持;相对于NI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氧疗 急性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通气治疗腹部外科术后患者脱机后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35
11
作者 李志伟 李超 +5 位作者 董权 马继韬 王丽兰 李杨 张红星 杨丽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比较ICU内使用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通气治疗在腹部外科术后患者脱离呼吸机拔管后并发轻中度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ICU的48例腹部外科术后脱机后并发急性轻中度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按数... 目的比较ICU内使用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通气治疗在腹部外科术后患者脱离呼吸机拔管后并发轻中度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ICU的48例腹部外科术后脱机后并发急性轻中度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按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经鼻高流量氧疗组(HFNV)和无创通气组(NIV),均为24例,比较2组患者脱机前(T_0)及脱机后30 min(T_(1/2))及24 h(T_(24))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BP;相应时段的呼吸指标:呼吸频率(R);氧合指数(PaO_2/Fi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变化;2组治疗期间患者不耐受指定氧疗方法而互相转化治疗的病例数以及病情恶化再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数;观察期结束运用数字评分0分至10分让患者主观评价对随机指定氧疗时呼吸困难感及舒适程度打分,分值越高主观评价治疗效果越好;记录2组设备相关性良性副面损伤的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及病死率.通过对比客观及主观感受指标,评估运用该新型氧疗方法疗效.结果 2组患者基本人口学特征参数年龄、性别构成、APACHEII评分、SOFA评分、基本病因及既往病史、入选研究后拔管前呼吸机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指标T_(1/2)、T_(24)时呼吸指标NIV组PaO_2/FiO_2更高[(242±36.5)mm Hg、(267±48.9)mm Hg],HFNV组[(195±23.4)mm Hg、(224±62.7)mm Hg],P<0.05);T_0、T_(1/2)、T_(24)血流动力动力学指标及其它呼吸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数字评分指标HFNV组(5.7±2.8)优于NIV组(2.8±1.5),P<0.05;设备相关良性副反应NIV组更加突出(14例,58.3%),HFNV组(4例,16.7%),P<0.01);NIV组转HFNV组3例,占12.5%;无HFNV组转NIV组,P<0.05;2组均无病例再次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HFNC组有1例患者因急性心肌梗塞猝死,2组住ICU时间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外科术后患者早期脱呼吸机拔管后并发轻中度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氧疗 无创通气治疗 低氧血症 腹部外科 危重医学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4
12
作者 柴书坤 史金英 +2 位作者 李艳肖 王震 王小琳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24期3768-3771,共4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吸氧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入住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试...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吸氧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入住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试验组给予常规治疗,并接受经鼻高流量吸氧;对照组给予文丘里面罩装置控制性氧疗。比较2组患者血气指标、RR、患者舒适度、护理操作难易程度等情况。结果治疗24 h结束后,比较4 h及24 h 2组指标,试验组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pH值、呼吸频率(RR)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患者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操作难度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鼻高流量吸氧在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治疗效果方面优于控制性氧疗,能有效提升患者舒适度,降低护理人员操作难度,此治疗方法具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经鼻高流量吸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面罩吸氧
下载PDF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对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0
13
作者 梁舒镇 黄杰富 钟祥柱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5期596-598,602,共4页
目的分析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FNC)对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AHRF)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呼吸内科收治的AHRF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低流量氧疗,吸氧浓度25%~30%,每日维持16h,... 目的分析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FNC)对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AHRF)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呼吸内科收治的AHRF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低流量氧疗,吸氧浓度25%~30%,每日维持16h,检测患者的经皮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观察患者的神志、呼吸频率、结膜水肿、血气分析等情况,若出现二氧化碳潴留,则经鼻持续正压通气,直至纠正低氧血症。严重的患者改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观察组40例,鼻导管氧疗,流量3~8L/min,氧浓度维持在30%左右,维持血氧饱和度90%左右,维持整个呼吸周期内气道压力正压,再采用输液泵持续间断湿化治疗,速度4~6mL/h,最大不超过10mL/h,维持时间每日≥5h。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指标,患者及家属的评价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转机械通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吸氧时间、低氧血症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耐受、浓痰、鼻黏膜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吸氧舒适性、责任护士护理操作难易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HFNC治疗AHRF可使患者获益,降低机械通气风险,快速纠正低氧血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升患者的舒适性,减轻护理操作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 机械通气
下载PDF
高流量吸氧与无创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8
14
作者 杨晓燕 白建文 +2 位作者 刘显东 蒋易 燕艳丽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12期2138-2141,共4页
目的对比高流量吸氧及无创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3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高流量吸氧组和无创通气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h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饱和... 目的对比高流量吸氧及无创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3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高流量吸氧组和无创通气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h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饱和度(SpO_2),同时就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及舒适度进行评分。结果无创通气及高流量吸氧2h后,患者HR、MAP、RR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aO_2及SpO_2明显高于治疗前。无创通气组PaO_2明显高于高流量吸氧组,而高流量组呼吸困难评分及舒适度量表明显优于无创通气组。结论高流量吸氧与无创通气短期内均可明显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氧合,高流量吸氧患者的舒适性及耐受性均优于无创通气,可作为急性呼吸衰竭除无创通气外的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衰竭 经鼻高流量吸氧 无创通气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正压通气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对重症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和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15
作者 康英 李娟 许亚红 《医学综述》 2020年第7期1439-1443,共5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正压通气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对重症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在西部战区空军医院住院的100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正压通气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对重症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在西部战区空军医院住院的100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经鼻高流量正压通气联合头孢唑肟(40~80 mg/k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治疗,每8小时1次;观察组给予经鼻高流量正压通气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0~60 mg/k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治疗,每8小时1次。两组疗程均为7 d。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好转时间,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炎症免疫指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及肺功能指标[潮气量(V-T)、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 1)]。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退热时间、体征消失时间、咳嗽咳痰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5.2±0.8)d比(6.6±1.2)d,(10.2±1.3)d比(13.4±2.0)d,(7.4±0.8)d比(9.6±1.4)d,(14.1±2.8)d比(18.7±3.0)d](P<0.01)。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D3+、CD4+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MCP-1、sTREM-1、sICAM-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V-T、FEV 1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指标组间、时点间、组间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正压通气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可以提高重症肺炎患儿疗效,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及肺功能,减轻炎症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经鼻高流量正压通气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肺功能 炎症免疫
下载PDF
血清Ang-2和PGRN与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4
16
作者 韩振坤 尹彦斌 +1 位作者 姜素文 吴霄迪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91-97,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和颗粒蛋白前体(PGRN)与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4月—2020年2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收治的合并呼吸衰竭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3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28 d转归情...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和颗粒蛋白前体(PGRN)与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4月—2020年2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收治的合并呼吸衰竭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3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28 d转归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224例和死亡组78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Ang-2和PGRN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Ang-2和PGRN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不同时间点血清Ang-2和PGRN水平有差异(P<0.05);两组血清Ang-2和PGRN水平有差异(P<0.05),存活组比死亡组低;两组血清Ang-2和PGRN水平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血沉降钙素原及APACHE I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 II评分[O^R=1.379(95%CI:1.094,1.737)]、治疗前血清Ang-2[O^R=2.255(95%CI:1.810,2.808)]、治疗前血清PGRN[O^R=1.493(95%CI:1.206,1.849)]是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ROC曲线可得,血清Ang-2诊断临界值为4.10 ng/ml,其对应的敏感性为69.64%(95%CI:0.619,0.748),特异性为61.54%(95%CI:0.543,0.657),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0(95%CI:0.735,0.846);血清PGRN诊断的临界值为133.27 g/L,其对应的敏感性为70.54%(95%CI:0.635,0.746),特异性为62.82%(95%CI:0.551,0.677),AUC为0.764(95%CI:0.710,0.818);在最佳临界切点时,平行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84.82%(95%CI:0.737,0.901),特异性为58.97%(95%CI:0.528,0.632),AUC为0.872(95%CI:0.834,0.911)。结论血清Ang-2和PGRN与合并呼吸衰竭的老年重症肺炎预后有关,监测其水平对病情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重症肺炎 血管生成素2 颗粒蛋白前体 经鼻高流量氧疗 预后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中老年重症难治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李丽荣 付会恒 田亚莉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2期200-203,共4页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中老年重症难治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中老年重症难治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常规组采用传统化痰、止咳、...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中老年重症难治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中老年重症难治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常规组采用传统化痰、止咳、平喘、抗感染等治疗方式,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法,记录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数据、血氧饱和度以及炎症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肺炎和呼吸衰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发绀、气短、肺部啰音三个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常规组和试验组的Borg呼吸困难程度评分与SGRQ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Borg呼吸困难程度评分与SGRQ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血气分析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法,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因子,改善呼吸困难症状,控制病情恶化,保持呼吸道湿润通畅,维护呼吸道正常功能,预防肺部感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速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 重症难治性肺炎 呼吸衰竭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用于治疗中老年重症顽固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4
18
作者 刘江岩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目的 观察分析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用于治疗中老年重症顽固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20例中老年重症顽固性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选择经鼻... 目的 观察分析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用于治疗中老年重症顽固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20例中老年重症顽固性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选择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实验组选择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45/60),实验组为95.0%(57/60)(P<0.05);实验组三凹征、气促、肺部啰音、发绀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应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中老年重症顽固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能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体征,促进患者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 中老年 重症顽固性肺炎 呼吸衰竭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1
19
作者 徐秋燕 劳永光 吴兴达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2期194-196,22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炎、化痰、...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炎、化痰、平喘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经鼻正压吸氧治疗,研究组给予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炎症指标及血气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气促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发绀消失时间、三凹征消失时间方面,研究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方面,研究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后,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 炎症反应
下载PDF
血清HDAC2和SP-D对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轻中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李江涛 王媛 +2 位作者 王亮 孟静 李艳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0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组蛋白脱乙酰酶2(HDAC2)和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SP-D)对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轻中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AECOP... 目的探讨血清组蛋白脱乙酰酶2(HDAC2)和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SP-D)对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轻中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AECOPD合并轻中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31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及经鼻高流量氧疗,依据治疗14 d后的转归情况将其分为稳定组(224例)和加重组(88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前血清HDAC2、SP-D水平,分析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AECOPD合并轻中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治疗前血清HDAC2和SP-D水平对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加重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治疗前血清HDAC2、治疗前血清SP-D均高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治疗前血清HDAC2、治疗前血清SP-D水平为AECOPD合并轻中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14 d后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治疗前血清HDAC2、SP-D水平对AECOPD合并轻中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14 d的预后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AUC>0.5,P<0.05)。结论血清HDAC2和SP-D水平与AECOPD合并轻中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14 d的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脱乙酰酶2 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 经鼻高流量氧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呼吸衰竭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