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6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形式:现代小说的叙事结构 被引量:68
1
作者 龙迪勇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2-109,共8页
长期以来,叙事学理论对时间问题关注较多,对空间问题着力甚少。在关于现代小说叙事结构“空间形式”的探讨中,其“空间”非指日常生活经验中具体的物件或场所,而是一种抽象空间、知觉空间、“虚幻空间”。只有在完全弄清楚了小说的时间... 长期以来,叙事学理论对时间问题关注较多,对空间问题着力甚少。在关于现代小说叙事结构“空间形式”的探讨中,其“空间”非指日常生活经验中具体的物件或场所,而是一种抽象空间、知觉空间、“虚幻空间”。只有在完全弄清楚了小说的时间线索,并对整部小说的结构有了整体的把握之后,这种“空间”才能在读者的意识中呈现出来。构成现代小说空间形式的要件是时间,或者说时间系列。小说的空间形式必须建立在时间逻辑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叙事的秩序;只有“时间性”与“空间性”的创造性结合,才是创作伟大小说的条件,也是未来小说发展的趋势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小说 空间形式 叙事结构 时间
下载PDF
不"、"没(有)"的用法及其所受的时间制约 被引量:35
2
作者 李铁根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共7页
本文对"不"、"没(有)"的否定意义和用法重新进行梳理阐释。"不"的否定用法可概括为两种:认定性否定和叙述性否定。认定性否定具有泛时性,不受时间制约;而叙述性否定不具有泛时性,"不"的使用严... 本文对"不"、"没(有)"的否定意义和用法重新进行梳理阐释。"不"的否定用法可概括为两种:认定性否定和叙述性否定。认定性否定具有泛时性,不受时间制约;而叙述性否定不具有泛时性,"不"的使用严格受到时间的制约,与"没"形成互补分布。"不"的叙述性否定用法有两种:1.否定绝对未然句;2.否定相对后时句。"没"的否定用法也可分为两种:绝对时用法和相对时用法。在相对时间句中,"没有"可以用来否定已然前时句和未然前时句。"不"和"没"都具有明显的时间性特征。绝对时和相对时的区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不"和"没"的时间特征及其否定意义,也有助于解释某些相关的语法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 “没(有)” 用法 时间制约 认定性否定 叙述性否定 绝对时 相对时 已然 未然 前时 后时
下载PDF
建党精神百年话语叙事的逻辑意蕴与时代传承 被引量:19
3
作者 祁程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39,共11页
建党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历史基石,从其百年话语叙事中加以内涵凝练,能更为全面准确地反映党的百年历史进路与革命精神的命名规律。建党精神话语叙事的百年逻辑演进是复杂交织的历史合力的动态过程,其叙事的形式表征是中国共产党人精... 建党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历史基石,从其百年话语叙事中加以内涵凝练,能更为全面准确地反映党的百年历史进路与革命精神的命名规律。建党精神话语叙事的百年逻辑演进是复杂交织的历史合力的动态过程,其叙事的形式表征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品格的综合体现。逐步进入到"中国化"话语语境之中,实现了话语叙事的转换,是从革命创党建政精神话语叙事向执政兴党治国精神话语叙事的转化。并在此过程中,揭示出历史总体性与理论逻辑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抽象性与具体性、整体性与局部性等若干辩证意蕴。立足新时代探索有效途径,对建党精神的百年话语叙事加以时代传承,在接续与创新中把握其丰富的逻辑意蕴,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创造活动,将建党精神作为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强大精神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精神 话语叙事 逻辑意蕴 时代传承
下载PDF
艾丽丝·蒙罗小说中的叙事结构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秀杰 何淼波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1-93,共3页
本文从两个方面探讨艾丽丝·蒙罗小说的叙事结构故事 :抽象的叙事结构和具体的叙事结构。前者是指潜在的、可资分析的、能够生成众多叙事作品的普遍结构 ,法国叙事学家布雷蒙提出“逻辑说” ,叙事学家格雷玛斯则从语义学的角度 ,提... 本文从两个方面探讨艾丽丝·蒙罗小说的叙事结构故事 :抽象的叙事结构和具体的叙事结构。前者是指潜在的、可资分析的、能够生成众多叙事作品的普遍结构 ,法国叙事学家布雷蒙提出“逻辑说” ,叙事学家格雷玛斯则从语义学的角度 ,提出了“角色模式” ;后者是指叙事作品中的情节的安排 ,从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的关系 ,其小说的叙事结构可分为三种 ,即对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丽丝·蒙罗 小说 叙事结构 叙事时间 故事时间
下载PDF
永恒的瞬间——《到灯塔去》中的顿悟与叙事时间 被引量:12
5
作者 秦红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37-40,共4页
意识流小说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到灯塔去》中采用叙事手法“顿悟”作为时间单位构成叙事时间框架 ,从而控制飘浮的意识之流。顿悟作为意识流动中的“静止之点” ,以有限的时间跨度融汇过去与现在、精神世界与客观现实。顿悟在... 意识流小说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到灯塔去》中采用叙事手法“顿悟”作为时间单位构成叙事时间框架 ,从而控制飘浮的意识之流。顿悟作为意识流动中的“静止之点” ,以有限的时间跨度融汇过去与现在、精神世界与客观现实。顿悟在意识的流动中构成静止之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顿悟 叙事时间 停顿 场景 倒叙
下载PDF
时间意义的生成机制——《献给爱米莉的玫瑰》的叙事时间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立辉 王江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2-96,共5页
福克纳在小说《献给爱米莉的玫瑰》中故意采用颠倒交错的时序。批评家们大多认为,小说的时序交错仅仅增加了阅读难度和神秘感。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深入探讨"叙事"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叙事时间是叙述者或作者... 福克纳在小说《献给爱米莉的玫瑰》中故意采用颠倒交错的时序。批评家们大多认为,小说的时序交错仅仅增加了阅读难度和神秘感。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深入探讨"叙事"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叙事时间是叙述者或作者用以表达情感和主题的有力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献给爱米莉的玫瑰 叙事时间 钟表时间
下载PDF
论当代西方生态文学的乌托邦叙事 被引量:12
7
作者 纪秀明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87,共4页
乌托邦叙事是当代西方生态文学日益凸显的一种叙事形态。本文指出:当代西方生态乌托邦叙事秉承了想象与批判的传统叙事功能,同时其又超越了原初的制度和规范范畴,被具体深化到对自然生态乌托邦、社会生态乌托邦与精神生态乌托邦三种形... 乌托邦叙事是当代西方生态文学日益凸显的一种叙事形态。本文指出:当代西方生态乌托邦叙事秉承了想象与批判的传统叙事功能,同时其又超越了原初的制度和规范范畴,被具体深化到对自然生态乌托邦、社会生态乌托邦与精神生态乌托邦三种形态的探讨中。时间、空间、传统乌托邦旅行叙述模式,成为生态乌托邦叙事得以实现的基本操作手法。本文强调,乌托邦叙事不仅使得文本的生态观念得以表述,更促进文本趋向于超现实层批判,追溯精神意义层面的价值,具有无限深度与开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学 乌托邦叙事 空间 时间 意义生成
原文传递
门罗《逃离》中的叙事时间策略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军涛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9-76,共8页
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名作《逃离》叙述了小镇女子卡拉从婚姻生活中的逃离与戏剧性的回归,故事虽然简单,读来却令人扼腕、深思。造成这种阅读效果的主要原因是小说所使用的独特的叙事时间策略:通过叙事节奏、时间顺序、叙事频率等方... 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名作《逃离》叙述了小镇女子卡拉从婚姻生活中的逃离与戏剧性的回归,故事虽然简单,读来却令人扼腕、深思。造成这种阅读效果的主要原因是小说所使用的独特的叙事时间策略:通过叙事节奏、时间顺序、叙事频率等方面的自由切换,《逃离》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简单故事背后的繁复结构,它是审美的,也是精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丽丝·门罗 《逃离》 叙事时间
原文传递
朦胧诗与现代性 被引量:8
9
作者 孙基林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44-148,共5页
现代性首先是一种时间叙事 ,它意味着从开始走向未来的时间观念 ;其次 ,现代性注重主体性和理性 ,这也是它的本质和核心。朦胧诗作为新时期文学的精神原型 ,表现出典型的现代性特征。“相信未来”是朦胧诗普遍的信仰和时间意识 ,张扬人... 现代性首先是一种时间叙事 ,它意味着从开始走向未来的时间观念 ;其次 ,现代性注重主体性和理性 ,这也是它的本质和核心。朦胧诗作为新时期文学的精神原型 ,表现出典型的现代性特征。“相信未来”是朦胧诗普遍的信仰和时间意识 ,张扬人的主体性和理性精神则是朦胧诗的内在本性 ,而建立在时间意识与主体理性基础上的修辞形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时间叙事 主体性 修辞形态
下载PDF
试析《悲惨世界》的叙事特色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小英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77-80,共4页
本文试图运用叙事学的有关理论,从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几个方面对《悲惨世界》的叙事特征作一简析,以期揭示该小说文本内部的基本建构以及作者处理时空的基本特色。
关键词 悲惨世界 叙事结构 叙事时间 叙事空间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叙事方式 被引量:6
11
作者 项久雨 《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30,共10页
现代化是一种历史叙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界定其发展方位、审视其发展状态、把握其发展要求、追问其发展趋向的历史叙事。系统理解这一叙事的意涵及其方式,可以从时间、空间、主体与规律四个层面切入。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具有时间性... 现代化是一种历史叙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界定其发展方位、审视其发展状态、把握其发展要求、追问其发展趋向的历史叙事。系统理解这一叙事的意涵及其方式,可以从时间、空间、主体与规律四个层面切入。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具有时间性,同社会主义文明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构历程相适应,合乎于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诉求与思想价值期待。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展开于特定的空间场域之中,空间具有特定的价值承载、思想承载、文化承载,必须着眼于现代化所牵引的空间变革,形塑具有现代特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体现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一方面,其彰显着教育者的历史主动,内在要求形塑全员育人的现代主体格局;另一方面,其规律性面向体现为纵向衔接与横向贯通的一体化规律,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协同规律,知、信、行的发展规律,以及顶层设计与灵活落实的转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化 时间与空间 主体与规律
原文传递
形象工程的历史书写——权力美学的三种标本 被引量:9
12
作者 朱大可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30-40,共11页
中国权力美学的塑造拥有漫长的历史,并给我们留下了三个标本:嬴政和朱棣的宫式建筑及其符号体系,毛泽东的天安门叙事和当代新建筑浪潮,而支配它们发展的幕后逻辑是权力美学。
关键词 权力美学 天安门叙事 空间算术 时间算术
下载PDF
流连忘返——《火山恋人》的叙事时间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郝桂莲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8-124,共7页
《火山恋人》是桑塔格创作的第一部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不同于她前期颇具先锋实验色彩的作品,这部小说被称为"现实主义的回归"之作。仔细读来,仍可见到桑塔格夸张和跳跃的文风,如对叙事时序的多层次把握。本文试图用热奈特的时间理论... 《火山恋人》是桑塔格创作的第一部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不同于她前期颇具先锋实验色彩的作品,这部小说被称为"现实主义的回归"之作。仔细读来,仍可见到桑塔格夸张和跳跃的文风,如对叙事时序的多层次把握。本文试图用热奈特的时间理论分析《火山恋人》的叙事时间,旨在揭示桑塔格通过时间倒错和无时性叙述等手法表现她对时间和空间的看法:历史寓于现在,而现在则预示未来,人们因此在过去的世界里流连忘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时间 时间倒错 无时性叙述 《火山恋人》
原文传递
电视民生新闻的叙事艺术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莹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40-42,共3页
民生新闻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新闻界开始蓬勃兴起的一种新闻现象。电视民生新闻以其丰富的画面性和声音影像的感染力而成为新闻界异军突起的新生力量,本文力图从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视角等方面来分析电视民生新闻在叙事艺术上的... 民生新闻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新闻界开始蓬勃兴起的一种新闻现象。电视民生新闻以其丰富的画面性和声音影像的感染力而成为新闻界异军突起的新生力量,本文力图从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视角等方面来分析电视民生新闻在叙事艺术上的成功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民生新闻 叙事时间 叙事空间 叙事技巧
下载PDF
传统时间文化与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特征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桂奎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4-48,共5页
在传统时间文化影响下,中国古代小说形成了自身较为稳定的叙事特征。首先,基于古老的"宇宙"观念,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时间带有物态化倾向,并进而形成其"时与事并"叙事常规;其次,中国古代小说叙事所采取的"时间... 在传统时间文化影响下,中国古代小说形成了自身较为稳定的叙事特征。首先,基于古老的"宇宙"观念,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时间带有物态化倾向,并进而形成其"时与事并"叙事常规;其次,中国古代小说叙事所采取的"时间循环"形式本身即隐含着以"空"为主调的人生悲凉况味,而"四时循环"引发的节候感应进一步将古代小说叙事"悲天悯时"情怀突显出来;再次,宿命化的"时运"观念形成了定向性与突转性的意态化叙事构架。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古代小说叙事时间是一种基于特定文化的有意味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时间 时间文化 结构形态 本土特征 文化批评
下载PDF
原著文学与改编电影中的不同叙事语法比较——以《潜水钟与蝴蝶》为例
16
作者 蒋文心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3期6-10,60,共6页
电影叙事学研究起源于文学叙事学研究,然而电影发展至今,早已将文学叙事学理论进行了充分的“电影化”的改造,如今,文学场域和电影场域中的叙事语法已经存在显著差异。该文以《潜水钟与蝴蝶》的原著文学与改编电影为例,从经典文学叙事... 电影叙事学研究起源于文学叙事学研究,然而电影发展至今,早已将文学叙事学理论进行了充分的“电影化”的改造,如今,文学场域和电影场域中的叙事语法已经存在显著差异。该文以《潜水钟与蝴蝶》的原著文学与改编电影为例,从经典文学叙事理论出发,从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和叙事视点三个维度对文学叙述语法和电影叙事语法进行比较分析,分别阐释了在进行影视改编时,如何对文学中叙事语法的不同维度进行电影语言的编码,并得出结论:经过对不同叙事语法的运用,文学语言比电影语言更加抽象,而电影语言比文学语言更具灵活性与表达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改编 叙事语法 叙事时间 叙事空间 叙事视点 《潜水钟与蝴蝶》
下载PDF
叙事时间的魅力——解析《挪威的森林》 被引量:4
17
作者 肖锋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69-71,77,共4页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挪威的森林》是在一种倒叙的叙事时间模式下来进行叙述的,本文试从叙事时间的角度来对其进行解析,以阐释其独特的叙事时间魅力。
关键词 叙事时间 《挪威的森林》 叙事魅力
下载PDF
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及其转型 被引量:6
18
作者 汪勇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87-90,共4页
余华作为先锋小说作家的代表,他的小说在叙事上前后时期的变化体现和代表了先锋小说发展的 趋势、方向和必然。他的小说在叙事时间、叙事对象、叙事态度上分别经历了由零碎模糊转向具体明确、由人物的 欲望转向人物的性格、由冷漠紧张... 余华作为先锋小说作家的代表,他的小说在叙事上前后时期的变化体现和代表了先锋小说发展的 趋势、方向和必然。他的小说在叙事时间、叙事对象、叙事态度上分别经历了由零碎模糊转向具体明确、由人物的 欲望转向人物的性格、由冷漠紧张转向温和舒缓的成功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先锋小说 叙事方式 转型
下载PDF
从《已故上校的女儿》看曼斯菲尔德的叙述特色 被引量:6
19
作者 牛建伟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63-66,共4页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短篇小说的题材、写作手法、语言形式等方面都作了大胆创新 ,形成了一种具有散文诗式的小说体裁。叙述时间、叙述角度转换和叙述语言是她创作技巧的核心。
关键词 文体 叙述时间 叙述角度转换 叙述语言 《已故上校的女儿》 曼斯菲尔德 叙述特色
下载PDF
主体建构的叙事时间化——基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阐释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正中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148-153,共6页
人作为主体,是被建构出来的,而叙事时间化则是主体建构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叙事时间化的作用,弗洛伊德的本我才转化为现实中的自我;本我中起支配作用的快乐原则才转化为自我中现实原则支配下的快乐原则。而主体的叙事时间化则是通过叙... 人作为主体,是被建构出来的,而叙事时间化则是主体建构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叙事时间化的作用,弗洛伊德的本我才转化为现实中的自我;本我中起支配作用的快乐原则才转化为自我中现实原则支配下的快乐原则。而主体的叙事时间化则是通过叙事认同而获得的,换言之,正是在叙事认同的作用下这种叙事时间内化为主体的叙事身份。而叙事认同发生的动力则来自于叙事力,即叙事中所包含的主体需求。简言之,通过叙事力而发生叙事认同,通过叙事认同而获得叙事时间,通过叙事时间主体获得了现实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建构 叙事时间 叙事认同 叙事力 弗洛伊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