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2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机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中国体育叙事 被引量:107
1
作者 孙科 郇昌店 +4 位作者 任慧涛 闫士展 纪成龙 张震 王永顺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5,46,共1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下的体育叙事,不仅要阐发疫情期间体育事件及其社会意义,更应揭示不同体育要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将对体育现实问题的思考转化为未来体育转型的应对策略。基于叙事的角度,以访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下的体育叙事,不仅要阐发疫情期间体育事件及其社会意义,更应揭示不同体育要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将对体育现实问题的思考转化为未来体育转型的应对策略。基于叙事的角度,以访谈的方式,探讨体育产业发展、东京奥运会延期、体育组织治理、奥运备战、居家体育、体育在线教学、体育中考等热点事件和话题。认为:①疫情对体育产业的影响呈现持续性、结构性、社会性等特征,在"转危为机"的话语下,应借助政府的积极行为,实现体育行业与体育产业的多层次融合,增强对消费端的刺激,提高体育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最大程度地释放后疫情时代体育产业发展动力;②东京奥运会延期举办凸显国际奥委会内部治理的困境与危机,引发对中国体育赛事治理效能的思考,给奥运备战带来挑战,促使运动训练由传统化模式向集群化工业模式转变;③空间重叠与权力空间渗透造就居家体育的特殊"脱域"空间,成为"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催化剂,引发体育教学、社区体育、群众体育活动方式的改变,形成自觉行为更高的群众体育"在地化"驱动模式;④在疫情防控期间,体育话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表达、转型与辩驳为体育话语转为文化资源提供契机,促进文化与体育的互动与整合,深刻影响人们的体育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体育叙事 体育治理 体育产业 东京奥运会 居家体育 体育在线教学 体育话语
下载PDF
性别、身份与叙事话语:西方女性主义叙事学的主流研究方法 被引量:49
2
作者 唐伟胜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73-80,共8页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西方女性主义叙事学主要研究叙事话语与性别及身份的关联,包括各种话语策略的性别差异,具体叙事的性别化阐释,以及叙事形式对读者性别身份的建构等。同时,女性主义叙事学家也积极通过叙事批评实践丰富和补充经典...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西方女性主义叙事学主要研究叙事话语与性别及身份的关联,包括各种话语策略的性别差异,具体叙事的性别化阐释,以及叙事形式对读者性别身份的建构等。同时,女性主义叙事学家也积极通过叙事批评实践丰富和补充经典叙事学范畴。兰瑟、沃霍尔等人确立了当代西方女性主义叙事学的主流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女性主义叙事学 身份 叙事话语
下载PDF
论当代小说的叙述反讽 被引量:33
3
作者 黄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6-81,共6页
叙述反讽是一种基本的反讽性话语表达方式,旨在通过对立两项的悖逆冲突,更深刻地披显作品的真实意旨。当代小说的叙述反讽艺术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戏谑反讽,通过戏拟性文本与母本间表层语码的相似及深层语码的逆件制造反讽意义;语... 叙述反讽是一种基本的反讽性话语表达方式,旨在通过对立两项的悖逆冲突,更深刻地披显作品的真实意旨。当代小说的叙述反讽艺术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戏谑反讽,通过戏拟性文本与母本间表层语码的相似及深层语码的逆件制造反讽意义;语调反讽,通过叙述语调与叙述内容及表达意旨的乖离产生反讽效果;话语反讽,通过误用话语的语用规则生成反讽意味;视点反讽,通过异常叙述者的独特视角与惯常视角的相异形成反讽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叙述反讽 戏谑反讽 语调反讽 话语反讽 视点反讽
下载PDF
大国竞争中的战略叙事——中美外交话语博弈及其叙事剧本 被引量:36
4
作者 曹德军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79,157,158,共31页
作为战略竞争的"话语武器",外交叙事基于场景设置、因果关系、角色扮演与情节演变四要素组合,直接影响大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效力。在学理上,既有国际关系文献存在工具性话语分析、沟通行动理论以及后结构主义三大路径,分别指涉... 作为战略竞争的"话语武器",外交叙事基于场景设置、因果关系、角色扮演与情节演变四要素组合,直接影响大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效力。在学理上,既有国际关系文献存在工具性话语分析、沟通行动理论以及后结构主义三大路径,分别指涉话语强制、共识沟通与身份认同。合理的战略叙事有助于降低战略成本、推进安全化框定和提升战略说服能力。长期以来,美国战略叙事推进霸权利益,削弱对手合法性;对内教育说服公众,对外维持战略声誉;维持本体性安全,强化敌意螺旋。冷战期间,美苏两强将彼此定位成意识形态上的"他者"。古巴导弹危机后,美苏战略竞争缓和,双方以共识沟通与话语强制维持两极秩序。冷战后,面对中国的快速发展,美国进一步调整战略叙事。在战略竞争初期,中美叙事以共识沟通为核心,双方构建了"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与"新型大国关系"等共识性倡议;2008年后中美矛盾凸显,美国对华采取先发制人的话语胁迫。随着特朗普政府挑起中美经贸摩擦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冲击,中美叙事的情绪对立增加。从冷战到"新冷战",叙事竞争存在多元剧本。相似的竞争却有不同的剧本,悲剧叙事结构可能转向喜剧、浪漫剧或讽刺剧。重塑中美叙事剧本需要把握时机提出新倡议,努力将双边关系框定到"建设性合作、稳定性竞争"的话语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竞争 战略叙事 中美关系 话语博弈 叙事剧本
原文传递
“讲好中国故事”的外交叙事学原理与话语权生成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杨明星 潘柳叶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21年第5期78-88,163,共12页
当前,世界各国围绕提升国际影响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讲故事”已成为各国传播本国文化、增强“软实力”、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路径。外交叙事系国家外交话语体系建设的特有模式和重要内容,对于“讲好中国故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文... 当前,世界各国围绕提升国际影响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讲故事”已成为各国传播本国文化、增强“软实力”、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路径。外交叙事系国家外交话语体系建设的特有模式和重要内容,对于“讲好中国故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叙事学原理为基础,结合外交学、传播学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尝试构建我国的外交叙事学理论框架。文章认为,在外交叙事中,“故事化”的显性叙事与“赋予政策合法性———争取话语权”的隐性叙事相互支撑、相互作用,形成引发受众共鸣和心理认可的合力,对于打破西方话语霸权和舆论操控,构建中国特色外交叙事体系,推动塑造负责任大国外交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故事 外交叙事 国际话语权
下载PDF
关联理论与叙事语篇 被引量:10
6
作者 马博森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0-398,共9页
关联理论是Sperber和Wilson在他们合著的《关联:交际与认知》(1986/1995)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可对叙事语篇中的若干语言现象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本文主要围绕:程序意义与叙事语篇中的话语标记语;交际意图与叙事语篇中的带缺陷语句(段)... 关联理论是Sperber和Wilson在他们合著的《关联:交际与认知》(1986/1995)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可对叙事语篇中的若干语言现象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本文主要围绕:程序意义与叙事语篇中的话语标记语;交际意图与叙事语篇中的带缺陷语句(段);强/弱暗含与叙事语篇中的意外转折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理论 叙事语篇 语言学 程序意义 话语标记语
下载PDF
托妮·莫里森《宠儿》中的叙述话语 被引量:10
7
作者 胡笑瑛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53-55,61,共4页
托妮·莫里森的《宠儿》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依据法国文艺理论家杰拉尔·热奈特的叙事理论从叙述话语的角度分析这部小说。通过对《宠儿》中的叙述性话语、间接叙述话语和戏剧式转述话语的研究,发现莫里森对于叙述... 托妮·莫里森的《宠儿》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依据法国文艺理论家杰拉尔·热奈特的叙事理论从叙述话语的角度分析这部小说。通过对《宠儿》中的叙述性话语、间接叙述话语和戏剧式转述话语的研究,发现莫里森对于叙述话语的处理是颇具匠心的,小说中多变的叙述话语拓展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宠儿》 叙述性话语 间接叙述话语 戏剧式转述话语
下载PDF
叙事语篇的衔接与视角表达——以“单说、但见”为例 被引量:21
8
作者 方梅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69,共11页
本文基于民国初年的小说材料,以"单说"和"但见"为例,考察动词性来源的篇章衔接成分的功能浮现条件。文章指出,从篇章功能看,虽然"单说"与"但见"都具有元话语属性,显示情节之外的叙述者视角,但... 本文基于民国初年的小说材料,以"单说"和"但见"为例,考察动词性来源的篇章衔接成分的功能浮现条件。文章指出,从篇章功能看,虽然"单说"与"但见"都具有元话语属性,显示情节之外的叙述者视角,但两者存在差异。其差异性表现为,"单说"是单纯的叙述者视角表现形式,用作开启情节、或者建立篇章话题,属于框架标记。而"但见"未完全虚化,既可用于体现情节内人物视角,也可用于体现"无所不知"的全知视角。用于情节内人物视角的"但见",虽然它所在的小句与"单说"小句一样不允许显性主语,但允许作零形主语解读,并与话题之间具有同指关系。而全知视角的"但见",它所在小句则不允许作零形主语解读;此时的"但见"用作提示受述者关注其后叙述内容,使之具有前台信息的属性,"但见"属于参与标记。叙述者视角与情节人物视角重叠是虚化为元话语成分的临界语境。汉语零形主语的句法促使低控制度的主句动词(如"单说、但见")弱化,成为篇章衔接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语篇 衔接 视角 元话语 零形主语
原文传递
观念视点与叙述语篇理解 被引量:15
9
作者 熊沐清 陈意德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5-18,共4页
叙述语篇无不蕴涵着一定的观念视点.由此构成语篇的政治维度,因此叙述语篇的理解既涉及言语行为又涉及社会行为,只有从语言标志入手把握观念视点进而把握了语篇的政治维度,才能最大限度接近真正完整的理解。
关键词 叙述语篇 语言学 言语行为 语用学
全文增补中
上古汉语叙事语篇中由话题控制的省略模式 被引量:18
10
作者 董秀芳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6-314,383,共9页
上古汉语语篇中的省略比现代汉语语篇中更多。本文对上古汉语叙事语篇中的省略模式及规律进行考察,分析了语段话题在语篇省略中的控制因素,发现上古汉语中语段话题控制与其同指的小句主语的省略力度很大,即使中间有由不同于语段话题的... 上古汉语语篇中的省略比现代汉语语篇中更多。本文对上古汉语叙事语篇中的省略模式及规律进行考察,分析了语段话题在语篇省略中的控制因素,发现上古汉语中语段话题控制与其同指的小句主语的省略力度很大,即使中间有由不同于语段话题的成分做主语的小句插入,后续的与语段话题同指的主语仍然可以省略。语段话题可以控制兼语的省略,而在现代汉语中,兼语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上古汉语中的语段话题还可以压制与其不同指且不重要的小句主语以有形形式出现,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分散读者的注意力,保证语篇的连贯性。这一语篇组织策略有可能导致"受事主语句"这种句法结构的形成,也说明语篇中的常用策略可能固化为句法结构形式,即发生句法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段话题 省略 上古汉 语叙事语篇 受事主语句
原文传递
《最蓝的眼睛》的叙事结构和话语策略 被引量:14
11
作者 万梅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50-53,共4页
美国著名黑人文学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传递了白人主流文化审美价值观对黑人的影响,造成了一代黑人自卑、自我仇恨、自我迷失的尴尬境地。通俗易懂的主题通过多文本的叙事结构、多声部的话语策略彰显了作者对... 美国著名黑人文学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传递了白人主流文化审美价值观对黑人的影响,造成了一代黑人自卑、自我仇恨、自我迷失的尴尬境地。通俗易懂的主题通过多文本的叙事结构、多声部的话语策略彰显了作者对白人霸权文化的批判,对黑人自身问题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蓝的眼睛》 主流文化 叙事结构 话语策略
下载PDF
从汉语书面叙事体的语篇结构看人物指称的分布和功能 被引量:17
12
作者 乐耀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8-347,共10页
本文考察了20篇书面叙事体材料中不同类型的人物指称成分在语篇中的分布情况,并引进"交际事件"的"时空组织"理论从叙事体语篇的结构揭示指称成分的语篇功能。本文认为,以时空组织为标记的所述事件作为叙事语篇的基... 本文考察了20篇书面叙事体材料中不同类型的人物指称成分在语篇中的分布情况,并引进"交际事件"的"时空组织"理论从叙事体语篇的结构揭示指称成分的语篇功能。本文认为,以时空组织为标记的所述事件作为叙事语篇的基本单位具有心理现实性。以完整的叙事语篇中的所述事件为依据总结了叙事语篇的结构模型,认为叙事语篇是一个由若干所述事件组成的所述事件群。文章从语篇结构角度分析了书面叙事语篇中人物指称的语篇功能表现,发现代词指称一般用于所述事件群的"非群首"位置,更准确的说是语篇句链之中;从功能的角度看,话题位置的代词指称用来把语篇句组成同一时空域下的话题链,多用来追踪回指故事人物。不定指的带有表示人物描写和人物活动修饰成分的名词指称常出现在语篇所述事件群之首;从功能的角度看,它主要用于引入新的指称对象或者再次引入之前提及过的指称对象,有时标示一个新的自然段落的开始。而其他的名词指称形式一般不出现在篇首,它们的语篇功能相似,都具有命名和追踪人物角色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称 叙事体 交际事件 所述事件 时空组织 语篇功能
原文传递
叙事语篇的“前景-背景”与动词的若干语法特征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晋霞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23,共11页
叙事语篇中前景、背景的差异是一个连续统,且前景、背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基于国外叙事语篇语法研究的成果,考察狭义的前景、背景与动词的若干语法特征之间的联系。研究表明,过程结构是制约动词位于前景抑或背景的潜在因素,界标是... 叙事语篇中前景、背景的差异是一个连续统,且前景、背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基于国外叙事语篇语法研究的成果,考察狭义的前景、背景与动词的若干语法特征之间的联系。研究表明,过程结构是制约动词位于前景抑或背景的潜在因素,界标是决定动词位于前景抑或背景的实现因素,同时,句法位置也对动词的语篇分布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语篇 前景 背景 动词 语法特征
下载PDF
媒体话语的隐喻叙事研究——以美国主流报刊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隐喻塑造为例 被引量:15
14
作者 单理扬 《山东外语教学》 2017年第4期17-26,共10页
英国学者Charteris-Black提出的批评隐喻分析为研究真实语境中的隐喻提供了定量及定性的分析方法。然而,该理论虽拓展了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视角,却未能阐明隐喻因何产生论辩修辞效果。这是因为相关研究对隐喻间的语义联动关注不足,缺乏... 英国学者Charteris-Black提出的批评隐喻分析为研究真实语境中的隐喻提供了定量及定性的分析方法。然而,该理论虽拓展了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视角,却未能阐明隐喻因何产生论辩修辞效果。这是因为相关研究对隐喻间的语义联动关注不足,缺乏动态整合视角,因而无法系统地呈现隐喻的认知机制。本文将隐喻情节概念纳入对媒体话语的隐喻分析,并以美国主流报刊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作为分析案例。研究发现,隐喻的语义联动构成文本情节,是媒体话语中隐喻产生论辩修辞效果的重要发生环节。对隐喻叙事进行分析可带来更具交互性和动态性的研究视角,利于从认知角度揭示隐喻产生论辩修辞效果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叙事 隐喻情节 批评隐喻分析 媒体话语
下载PDF
话语生产、视觉建构与再媒介化-——当代中国短视频文化的乡村叙事实践 被引量:14
15
作者 柴冬冬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6-65,共10页
短视频中的乡村不是简单的景观再现,而是有着重要的叙事意义,依然从属于中国文艺的乡村叙事实践。但由于技术、市场、文化等要素的变化,短视频文化所构建的乡村叙事在叙述者、内容、方式上均发生了改变。话语生产是其叙事动力,意指乡村... 短视频中的乡村不是简单的景观再现,而是有着重要的叙事意义,依然从属于中国文艺的乡村叙事实践。但由于技术、市场、文化等要素的变化,短视频文化所构建的乡村叙事在叙述者、内容、方式上均发生了改变。话语生产是其叙事动力,意指乡村短视频并不是自律性的生产场,其受到了文化、审美、商业、权力等话语的渗入;乡村性的视觉建构是其叙事策略,意指短视频通过使乡村进入展示程序,并对乡土情感进行视觉形塑使观看乡村成为大众的日常化视觉经验,从而构建出了新的乡村视觉体制;媒介乡村是其叙事效果,意指在短视频的塑造下,乡村成了传达不同意义的媒介,召唤出了以互动式、关系为本、在地化为基本逻辑的乡村文化治理范式。尽管乡村短视频因其娱乐和消费属性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乡村叙事的启蒙性、反思性、批判性,但其依然是乡村相关问题的暴露场,对审视当代中国乡村社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乡村叙事 再媒介化 视觉建构 话语生产
下载PDF
后现代叙事话语 被引量:11
16
作者 巫汉祥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5-81,124,共8页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创造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叙事话语。与传统叙事话语不同的是,后现代叙事话语并非是一种纯技法的操作,而是在本体的层次上与叙事主体或叙事对象密切相关,叙事的结构、视角、情感色彩和语调特征本身就是叙事主体或叙...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创造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叙事话语。与传统叙事话语不同的是,后现代叙事话语并非是一种纯技法的操作,而是在本体的层次上与叙事主体或叙事对象密切相关,叙事的结构、视角、情感色彩和语调特征本身就是叙事主体或叙事对象的存在观与生存状态的“直观”写真。后现代派文学叙事话语主要有五种类型,“平面无深度”叙事话语:对本质与意义的消解;“错乱零散化”叙事话语:精神分裂的生存状态;“黑色幽默式”叙事话语:面临绝望的强自解脱;“极度冷漠化”叙事话语:人情况灭的社会现实;“剪贴拼画式”叙事话语:虚幻的世界与虚幻的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叙事话语 存在观 生存状态
下载PDF
论我国教育质性研究的本土发展及理论自觉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杨帆 陈向明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2-149,共8页
文本旨在对近二十年我国教育质性研究的发展情况加以评论。自世纪之交以来,教育质性研究在教育变革的背景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分化为教育民族志、教育现象学、扎根理论、教育叙事研究和教育话语分析等路径。各路径都有着相对独立的脉... 文本旨在对近二十年我国教育质性研究的发展情况加以评论。自世纪之交以来,教育质性研究在教育变革的背景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分化为教育民族志、教育现象学、扎根理论、教育叙事研究和教育话语分析等路径。各路径都有着相对独立的脉络,也存在着一些争议。虽然整个教育质性研究的阵营趋向繁荣,但当前也面临着'新科学主义'的挑战。所幸我国教育质性研究的理论自觉已经初见端倪,并逐渐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传统。而本土质性研究的理论自觉,需要在促进各路径之间的相互借鉴、推动方法论和研究论题的结合、避免功利性和自恋式的写作等方面做进一步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质性研究方法 民族志 现象学 扎根理论 叙事研究 话语分析 本土化 理论自觉
原文传递
《爵士乐》的后现代现实主义叙述阐释 被引量:7
18
作者 焦小婷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28,共4页
后现代现实主义是后现代主义发展通俗化的体现。托尼·莫里森小说《爵士乐》一方面解构了现实主义小说赖以生存的理性人文主义的基础,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了主导的后现代意识与美国黑人政治合流而形成的空间,表现出了鲜明的后现代现... 后现代现实主义是后现代主义发展通俗化的体现。托尼·莫里森小说《爵士乐》一方面解构了现实主义小说赖以生存的理性人文主义的基础,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了主导的后现代意识与美国黑人政治合流而形成的空间,表现出了鲜明的后现代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的特质,强化了作者的权威性,同时彰显了黑人小说民族性叙事特质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爵士乐》 后现代现实主义 叙述话语 戏仿
下载PDF
语篇视角的语言表达——以“言语场景”为基础的认知构建模式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秀凤 《山东外语教学》 2006年第1期22-25,共4页
叙事语篇视角是内嵌于叙事语篇中的人物的声音或看法。我们在认知语言学范式之内研究语篇视角语言表达的动态生成过程。建立一个由两个参照中心、四个参数构成的可操作性强的认知构建模式。该模式最主要的贡献在于其动态整合性.把语篇... 叙事语篇视角是内嵌于叙事语篇中的人物的声音或看法。我们在认知语言学范式之内研究语篇视角语言表达的动态生成过程。建立一个由两个参照中心、四个参数构成的可操作性强的认知构建模式。该模式最主要的贡献在于其动态整合性.把语篇的生产方(叙述者)、接受方(读者)及语篇整合成一体,考虑到语境、语篇结构、主体的认知能动性等多个因素。这有利于揭示叙事语篇生产与交流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视角 认知构建 叙事语篇
下载PDF
叙事语篇中视角交汇的认知解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赵秀凤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91,共4页
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把人的认知操作与语言形式结合起来对叙事语篇中视角的本质及其与语言形式之间的构建关系进行分析。在对虚构世界进行认知构建过程中,视角主体对视点空间的选择、发挥的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动态构型是导致叙事语言形... 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把人的认知操作与语言形式结合起来对叙事语篇中视角的本质及其与语言形式之间的构建关系进行分析。在对虚构世界进行认知构建过程中,视角主体对视点空间的选择、发挥的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动态构型是导致叙事语言形式变化多端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语篇 视角 认知构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