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文化人类学解读《楢山小调考》中的生死观
1
作者 龚冰怡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93-101,共9页
《楢山小调考》以弃老传说为叙事的基本框架,以民间信仰的符号与仪式为叙述重点,再现了日本民间的"贵壮贱老"观念和山岳信仰、祖灵信仰、稻荷信仰等民间信仰的思想内涵。通过构建民俗成份和创作主旨的虚实关系,作者深泽七郎... 《楢山小调考》以弃老传说为叙事的基本框架,以民间信仰的符号与仪式为叙述重点,再现了日本民间的"贵壮贱老"观念和山岳信仰、祖灵信仰、稻荷信仰等民间信仰的思想内涵。通过构建民俗成份和创作主旨的虚实关系,作者深泽七郎更好地阐明了小说中二元化的生死观。这种对生死观的构建与表达方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向读者呈现出一个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反映日本人精神本源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泽七郎 楢山 弃老传说 山岳信仰 生死观
原文传递
小说《楢山节考》中的替罪羊迫害研究
2
作者 吴润宇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0-43,55,共5页
日本作家深泽七郎的小说《楢山节考》以日本弃老传说为蓝本,通过对迫害诸定式的表现,揭露了其背后隐匿的替罪羊机制。村落中的迫害集团牺牲部分老人,以疏解村落内部潜在的暴力隐患,凭借对社会资源危机的反应、对老人之无用的定罪、衰老... 日本作家深泽七郎的小说《楢山节考》以日本弃老传说为蓝本,通过对迫害诸定式的表现,揭露了其背后隐匿的替罪羊机制。村落中的迫害集团牺牲部分老人,以疏解村落内部潜在的暴力隐患,凭借对社会资源危机的反应、对老人之无用的定罪、衰老的特殊标记以及暴力本身,构建出一套完整的替罪羊机制。该小说是典型的迫害性文本,暗示了日本古代社会中存在着残酷的集体暴力,并借此反思了日本近代社会的自我意志与人道主义精神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楢山节考》 替罪羊 迫害定式 日本 深泽七郎
下载PDF
浅论《楢山节考》中的母亲像 被引量:3
3
作者 韩春红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38-41,共4页
在日本文学作品中曾经塑造了形形色色的母亲形象,《楢山节考》便是其中之一。该小说是由日本有名的近代文学作家深泽七郎创作的,是一部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备受推崇的短篇小说。笔者通过小说文本解读与分析,旨在探究阿玲的母亲像。首先... 在日本文学作品中曾经塑造了形形色色的母亲形象,《楢山节考》便是其中之一。该小说是由日本有名的近代文学作家深泽七郎创作的,是一部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备受推崇的短篇小说。笔者通过小说文本解读与分析,旨在探究阿玲的母亲像。首先对小说的环境做了分析,其次通过详解作品,考察了阿玲的人物形象,最后探究了其母亲像,得出了伟大而无私、慈祥而刚强的慈母形象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楢山节考》 母亲阿玲 儿子辰平 母亲像
下载PDF
弃老与日本人的山岳信仰——深泽七郎《楢山節考》的文化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晓丽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1期117-122,共6页
日本弃老型民间故事或起源于古老的墓葬制度,因其死亡主题是人类永远无法逃避的命题而具有了持久的影响力。深泽七郎的小说《楢山節考》借用日本及亚洲地区自古流传的"弃老"故事框架,加上独特的艺术创造,获得了读者共鸣。主... 日本弃老型民间故事或起源于古老的墓葬制度,因其死亡主题是人类永远无法逃避的命题而具有了持久的影响力。深泽七郎的小说《楢山節考》借用日本及亚洲地区自古流传的"弃老"故事框架,加上独特的艺术创造,获得了读者共鸣。主人公阿林在严酷生存条件下主动"上楢山"的行为,体现了日本庶民阶层以种族繁衍为第一要义的生存伦理,引起了日本社会对近代伦理的反思。小说把弃老地设定在"楢山",这与日本传统山岳信仰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泽七郎 楢山節考 弃老 山岳信仰
下载PDF
楢山信仰包裹下的村落共同体与个人身份的建构——论深泽七郎《楢山节考》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慧子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21年第1期103-111,共9页
以弃老为题材的《楢山节考》在日本战后文坛引起轰动并让同时代的作家和读者大加赞赏的原因不只是因为作品故事情节的"特异性"。在和谐平静的民谣氛围的笼罩下,作品究竟触碰到了昭和三十年代的读者内心哪些脆弱的情感和阴暗... 以弃老为题材的《楢山节考》在日本战后文坛引起轰动并让同时代的作家和读者大加赞赏的原因不只是因为作品故事情节的"特异性"。在和谐平静的民谣氛围的笼罩下,作品究竟触碰到了昭和三十年代的读者内心哪些脆弱的情感和阴暗的回忆?本论文将结合民俗学进行考证,深入信州一处封闭的贫困村落,探索以楢山信仰为精神纽带的共同体当中以阿铃为代表的村民个体是如何实现理想化的身份建构来获得他者的认同,同时通过考察文本中的饯别酒席和楢山之路等阴气逼人的场面描写,揭示作者对日本战时军国主义统治下民众的舍私为公和战后经济凋敝、民不聊生之社会现状的抨击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楢山信仰 共同体 个体 弃老 战后
原文传递
人物·空间·照明——话剧《楢山节考》灯光设计的创作与处理
6
作者 张俊岭 《演艺科技》 2017年第9期51-55,共5页
介绍话剧《楢山节考》照明样式的探索,照明区域的划分,及灯光设计特点:局部突出以加强表演,重侧光为人物造型,借色光转化烘托剧中情绪,运用剪影创造二维平面效果等。
关键词 灯光设计 《楢山节考》 照明区 造型 色光 剪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